主父偃

主父偃

漢武帝的大臣
主父偃(?~前126年),漢武帝時大臣。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于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1]元光元年﹐主父偃抵長安。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公元前126年,因接受封國賄賂,被漢武帝滅全族。
    本名:主父偃 所處時代:漢武帝時大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臨淄(今山東臨淄) 主要作品:《推恩令》 主要成就: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注音:Zhǔfùyǎn

人物生平

武帝時期齊國的國君當公孫弘在世主政的時候,這個時候齊國的國君是齊厲王。齊厲王的母親是紀太後,紀太後也想學當年呂後那樣的做法,把齊厲王的表妹許給了齊厲王,但是齊厲王并不喜歡他的表妹。然後,紀太後就想了一個辦法,紀太後讓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齊厲王的姐姐去處理他的後宮問題。所謂處理後宮問題就是讓齊厲王的姐姐到他的後宮去,把齊厲王和後宮的宮女隔絕起來,斷絕交往。她們這樣想的,如果齊厲王和後宮的宮女沒有交往了,他身邊隻剩了一個女人,那他倆的夫妻關系不就好了嗎?本來是這樣想的,結果呢出了一個大事。這個大事就是這個齊厲王不遵從道德規範,他姐姐去幫他處理問題,他和他姐姐出問題了,齊厲王和他的姐姐出現亂倫關系。這個事情發生以後,绯聞就傳開了。也就是這個時候,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後很希望自己的外孫女找一個諸侯王做女婿,想來想去呢找不到一個合适的人,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齊國出身的宦官叫徐甲,這個人在王太後身邊做宦官,這個人就給王太後建議說,他說我是齊國人,我對齊國很熟悉,你不如讓我到齊國去說服這個齊厲王,就把你的外孫女嫁給齊厲王。王太後一聽當然很高興了,因為齊國當時是一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徐甲想通過這件事情在王太後面前邀寵,這個事一說王太後挺高興。這個徐甲就準備動身,但是這個事情做得不甚秘密,被誰知道了,被主父偃知道了。主父偃知道了就趕快找這個徐甲說這樣吧,假如你這件事辦得順利的話就捎帶着把我的女兒也送入齊國的後宮。徐甲聽了以後就覺得是順水推舟的事,就答應了,連眼睛都沒眨就答應了,答應得很爽快,主父偃也很高興,就單等着他女兒的好消息了。這個徐甲到了齊國以後就先放了一個口風,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這個口風一放出來,齊厲王的母親紀太後是勃然大怒,不同意。她說齊厲王已經有了王妃,也有了其他的嫔妃,根本不需要什麼王後啊嫔妃啊。再說了,來提親的這個徐甲是個什麼人?是齊國最窮的一個人,最後沒有辦法他淨身做了宦官,他算個什麼東西?至于那個主父偃還想捎個夾帶,把自己的女兒夾帶着進來,完全拒絕了。這一下這個徐甲的差事就辦砸了,辦砸了這個差事以後徐甲就覺得沒法回話,回去就跟王太後說了一番謊話,他說這個事齊王已經答應了,他說隻不過我有點兒擔心,我怕出現燕王那樣的事件。燕王事件是個什麼事件呢?這個燕王叫劉定國,燕王和他的女兒也是亂倫,這件事情是被主父偃告發的,告發以後燕王自殺,這個燕國被撤銷。他暗示王太後,齊王雖然已經答應了,但是我擔心出現燕王那件事情,言外之意是告訴王太後齊厲王有亂倫之事,所以王太後一聽就下令今後絕不要再提嫁到齊國去的事情。這個事就了了。

畫外音:在王太後看來,外孫女沒有嫁給齊王沒有關系,皇太後的外孫女肯定是不愁嫁的,但是主父偃攀龍附鳳的如意算盤卻泡了湯。按理說齊王如此淫亂,女兒不能進宮也是免得往火坑裡跳,可是主父偃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卻偏偏不這樣認為,而是從此對齊王懷恨在心,決心一定要報複齊王。但是齊王畢竟是堂堂大漢的諸侯王,是皇親國戚。主父偃再得寵也不過是個小小的臣子,主父偃能夠順利地扳倒齊王嗎?有着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允許主父偃在他的眼皮底下公報私仇嗎?

主父偃就覺得齊厲王很不給面子,他就下手了,他要下手做齊王的活。他怎麼做呢?他就給漢武帝說了,首先說齊國富有,說齊國的都城臨淄這個地方人口衆多,每一天光貿易交稅稅額就達千金,這麼一個富庶的地方如果不是皇帝的親兒子、親弟兄,不能讓他在這裡做諸侯王。這個是第一點,這是用利來引誘漢武帝。接着他又說,齊國這個國君你想想他在呂太後的時候就曾經叛亂,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齊孝王也想叛亂,現又出現亂倫的事件,說這個事件是非查不可。說完以後,漢武帝答應了。漢武帝就派主父偃去做齊國的國相,查這個案子,主父偃這樣一來就得了尚方寶劍到齊國去了。主父偃這次去查齊王其實是想報自己的一箭之仇,是想挾私怨報仇,主父偃一到任就查得非常緊。他首先查什麼呢,查那些領着齊厲王到他姐姐住的地方去的宦官,那個宦官不是把齊厲王領到他姐姐住的地方嗎,這樣才産生了姐弟戀,就查這個宦官。而且讓所有的人在供詞中間都要把齊厲王牽扯進去,這樣一來齊厲王害怕了。他因為知道前面有一個燕王的事件,齊厲王年齡又比較小,才做了五年的國君,膽子又小,又沒經過事,這一吓,喝藥了,自殺了。再加上他當了五年國君年齡小沒有後代,沒有兒子,他這一死沒有後代,齊國被撤銷了,就并入了中央政府,這樣一來主父偃就被夾在中間了。你想想,狀是主父偃告的,案子是主父偃查的,人是在主父偃當國相的時候死的,主父偃一下子就成了齊厲王自殺的直接責任人,你怎麼推辭都推辭不掉,他成了直接責任人。其實在這件事情中間,麻雀沒有變成鳳凰,未嘗不是一種解脫啊。人們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懸在别人頭上的利劍也許會落到自己頭上,這些地方主父偃都沒有想到,他隻想着去查齊厲王,沒有想到齊厲王自殺,齊厲王的自殺就給主父偃帶來了一個大麻煩。畫外音:主父偃一心隻想着去報複齊厲王,沒想到一下子就把大漢的一位諸侯王給活活逼死了,主父偃馬上被推到了一個很微妙也很危險的處境,他成了齊厲王自殺的直接責任人,成了兇手。另一方面,齊厲王的自殺也讓其他諸侯王人心惶惶,因為當時不僅燕王和齊王有亂倫的醜事,在其他的諸侯王家中也有亂倫的事發生。燕王和齊王都是因為主父偃的告狀而慘死,其封地也被收回中央,所以其他諸侯王是人人自危,對主父偃是又怕又恨,身處險地的主父偃樹敵頗多,等待着他的又将是什麼呢?

就在主父偃飛黃騰達之後,主父偃就開始揭發燕王,揭發齊王,做了這些事情。當然,他做了揭發燕王、揭發齊王這些事情以後,因為主父偃文筆很厲害,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很害怕他,都害怕主父偃的文章。但是因為主父偃在朝中,當時也沒有人敢告他,其實對主父偃最恨的人是趙王,因為趙王的家裡也有亂倫的事。這個時候諸侯王中間好像有點道德的淪喪吧,你看燕王是跟自己的女兒、姐妹發生亂倫,齊厲王是跟他姐姐亂倫,趙王的太子呢也是跟他的姐姐妹妹亂倫,趙王也害怕被揭發,所以趙王想找機會趕快把主父偃扳倒。恰巧這個時候,漢武帝派主父偃到齊國去做國相,他一離開中央政府,趙王立即告狀,因為他在那兒趙王不敢告,他一告主父偃的嘴很厲害的。等主父偃一離開,立即告狀,這一告狀,漢武帝一聽說以後立即就把主父偃給抓起來了。告什麼狀呢?兩條:一條是受賄,再一條謀害齊王。告他兩條罪狀,但是主父偃隻承認受賄,不承認謀害齊王,但是趙王這個告狀一下子讓主父偃進了監獄。

其實進監獄這個時候主父偃還是有翻身的機會的,但是主父偃這個人呐有毛病,他人際關系處不好,到哪去都不受人待見,因此前半生一直窮困潦倒。他說我四十多年窮困的日子太長了,且丈夫就是男人啊生不五鼎食,死當五鼎烹。這五鼎食就是我活着的時候如果不是吃着滿桌的酒席的話,那麼我死的時候就是五鼎烹,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所以到了這個程度了,我就不顧一切了。而且我這個年齡也大了,所以我就要倒行暴施。主父偃這個人在做人上很直爽,有什麼說什麼,他不像公孫弘,但是主父偃這套做派不好,很不受人們喜歡,他和那個社會的主流輿論不一緻啊。所以主父偃受了四十多年的窮,一旦他得勢怎麼呢,瘋狂地斂财啊,瘋啊,誰送他都收,誰送他都敢收。再一個,到處樹敵,上至諸侯王,下至大臣,見誰告誰,見誰寫誰的奏章,到處樹敵。而且還有個很典型的例子,主父偃到齊國去做國相的時候,因為他當年在齊國很不受重視啊,他後來以國相的身份到齊國去的時候,齊國有些人不遠千裡去迎接他,結果主父偃怎麼辦呢?主父偃到了齊國把他的哥哥,他的弟弟,他的賓客,他的故交,他的朋友都召集過來,說當年你們都看不起我,我升官了,你們跑一千多裡地去迎接我,這樣吧,我們也有過一點兒交情,我也不會一點表示也沒有。拿出來五百金往地下一灑,你們撿吧,從此以後我們斷交。散金斷交,不再來往,主父偃是給自己一點退路都不留,主父偃是那個得志便猖狂的人,所以啊,人你一旦飛黃騰達,你是睚眦必報,還是既往不咎,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氣量,但是在冥冥之中似乎也牽引着個體命運的軌迹,人還是做得大度一點為好。所以齊厲王的自殺,趙王的告狀,漢武帝的抓捕,讓主父偃一下子變為了階下囚。但是這個時候,漢武帝并不想立即殺個主父偃,因為主父偃畢竟是個很有才幹的人,而就在這個時候,擔任禦史大夫的公孫弘出面了,禦史大夫是副丞相,禦史大夫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員,公孫弘出來了。公孫弘出來說了兩句話,說如果不殺主父偃,你沒有辦法向天下人交待。所以,公孫弘的這個罪惡之手,公孫弘的這滿嘴毒牙,伸向了主父偃。

主父偃做到中大夫,炙手可熱,衆大臣均巴結主父偃,賄賂他的金錢達數千金之多,主父偃也都來者不拒,不加收斂。

主父偃讓人去遊說齊王,希望把自己的女兒送入齊王宮中為妃,但遭到拒絕。主父偃為洩私憤,扳倒齊王,上書武帝,言齊國富強,然齊王血緣與皇帝太過疏遠。後又說自己聽說過齊王的醜事,後武帝派主父偃為齊相入齊,監察齊王。

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被拜為齊相,揭發齊王奸事,後将此事故意洩露給齊王,齊王聽後恐懼,畏罪自殺。齊王死後,趙王緊張,當年主父偃長期待在趙國,知趙王一些不法之事,趙王決定先下手為強,使人告發其接受諸侯賄金,武帝怒,遂下令逮捕主父偃。這時漢武帝并不想殺主父偃,但時任禦史大夫的公孫弘勸說漢武帝殺他,最終被族誅。朝中大臣都因主父偃喜歡揭發人隐私頗為害怕,紛紛落井下石。主父偃死前有數千賓客,但他死後沒有人來為他收屍,隻有洨孔車一人埋葬他。(注:集解徐廣曰:“孔車,洨人也。沛有洨縣。”)

司馬遷在史記中《史記》寫到:主父偃當路,諸公皆譽之,及名敗身誅,士争言其惡。悲夫!

齊王劉次昌跟他的姐姐紀翁主通奸(皇帝女兒稱公主,親王女兒稱翁主。這位翁主是紀太後所生,所以按照漢代風俗稱紀翁主)。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次昌,可是劉次昌和紀翁主的娘親紀太後拒絕。主父偃于是向劉徹建議:“齊國臨淄有10萬戶人家,僅租稅一項,就有黃金24萬兩之多,人民富饒,超過長安。除非是皇帝的親弟弟或最心愛的兒子,不應在那裡當王。而今齊王的血緣關系越發疏遠(齊國一任王劉肥是劉邦的兒子,二任王劉将闾,三任王劉壽。現在的四任王劉次昌是現任皇帝劉徹的遠房堂侄),又聽說劉次昌跟他姐姐淫亂,請乘機整頓。”劉徹遂任命主父偃當齊國宰相(相),派往處理。主父偃到臨淄(齊國首府)後,霹靂般逮捕王宮的侍女跟宦官,供詞中牽連到劉次昌。劉次昌恐懼,服毒自殺。主父偃年輕時曾逗留燕國(首府薊縣【北京市】)、齊國、趙國(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都受到冷落,等到掌握權柄,一連摧毀燕國、齊國。複仇之手下次可能伸向趙國,趙王劉彭祖大為恐懼,上書劉徹,檢舉主父偃接受封國賄賂,所以才建議分封親王的子弟(主父偃用分封手段削弱封國,完全為國家着想,此時卻成了罪名)。恰巧齊王劉次昌自殺,劉徹認為一定是主父偃脅迫所緻,勃然大怒,召回主父偃,投入監獄。主父偃承認接受封國的賄賂,但并沒有脅迫齊王劉次昌自殺。劉徹本要赦免他,可是公孫弘說:“齊王(劉次昌)自殺,沒有兒子,封國撤除,由中央政府收回,改設郡縣。主父偃本是罪魁,如果不殺他,無法向天下解釋。”遂屠殺主父偃全族。

公孫弘不久前堅持殺郭解,又堅持殺主父偃。此公可是典型的陰險人物。平常日子裡不與人争,卻在節骨眼上,使出惡毒一擊。

主父偃是齊國臨菑縣人。常學習遊學之術,很晚的時候才學習《易》、《春秋》、百家之言著作。(主父偃)遊學于齊國讀書人之間,儒生們一齊排斥他,他在齊國不能容身。元光元年,(主父偃)就向西進入函谷關會見衛青将軍。衛将軍多次向皇上進谏但皇上不察。于是上書阙下。早上剛剛進奏,到晚上(主父偃)就被武帝召見。皇上對他說:“為什麼相見那麼晚呢!”于是任命主父偃為郎中。主父偃多次上書言事,升遷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

主父偃對皇上說:“過去諸侯的封地不超過百裡,強弱的形勢容易轄制。如今諸侯有的連城數十,地方千裡,形勢緩和了就驕縱奢侈淫亂,形勢緊急了就阻斷别人的強大并合縱來抗拒京師。如果按照法令削割他們的土地,那麼就會萌發叛亂,過去晁錯就是這樣。現在諸侯子弟有的數十個,長子代立王位,其餘的雖也是骨肉,但沒有加封給他們尺寸之地,但這是仁孝之道所不宣揚的。希望陛下命令諸侯王能夠推廣恩德,分其土地給所有子弟,使他們都成為侯。那人人喜歡他所希望得到的東西,皇上以德施恩實際上是分割諸侯國。一定會漸漸把自己削弱了。”于是皇上聽從了他的計議。

使衛皇後尊立到燕王定國暗中謀事,主父偃對此有功。大臣們都害怕他的辭令,賄賂的東西累計千金。有人對主父偃說:“你太橫!”主父偃說:“我從小就遊學有四十多年了,自己什麼都不成功,父母認為我不是好孩子,弟子不接納我,賓客們抛棄我,我處境艱難的日子過了很長時間了。況且大丈夫活着不能用五鼎來吃飯,死了就要被五鼎烹煮了!我年紀已老而所想做的事還很多,所以隻能倒行逆施了。”

元朔中,主父偃對皇帝報告說齊王有家中淫亂之行,皇上授予主父偃為齊相。到了齊國,他派人查問齊王與他姐姐的奸情,來敲打齊王。齊王認為最終不能脫身,恐怕會和燕王一樣被論死,于是自殺。

主父偃起初當平民百姓時,曾經遊學于燕國、趙國,等到他當了大官後,就揭發了燕王犯罪的事情。趙王恐怕他是國家的禍患,派人上書,告發主父偃收受諸侯們财物,因此許多諸侯子弟大多得以分封,到了齊王因為自殺被人知道後,皇上大怒,認為主父偃脅迫齊王令他自殺,于是征派下吏治理。主父偃供出收受諸侯重金之事,實際上沒有脅迫齊王令他自殺。皇上想不殺他,公孫弘争說:“齊王自殺絕了後嗣,封國被廢,成為郡縣收歸朝廷,主父偃是這件事的首惡,不殺主父偃無以給天下之人交代。”于是族殺了主父偃。

主要影響

主父偃在内朝備武帝顧問,對當時的政治頗有影響。幾次上書,都能切中時弊。他認為,漢初分封的諸侯國連城數十,還有相當的實力。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萬騎,和天子一樣威風。他還自造弓箭數十萬,府庫的“珠玉寶器,多于京師”。這種情況對加強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為加強中央集權,他向武帝建議,允許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加強了中央集權。

曆史評價

司馬遷:公孫弘行義雖修,然亦遇時。漢興八十馀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主父偃當路,諸公皆譽之,及名敗身誅,士争言其惡。悲夫!

藝術形象

電視劇《大漢天子》王剛飾演主父偃。

電視劇《漢武大帝》侯祥玲飾演主父偃。

上一篇:二尾又旅

下一篇:卡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