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華僑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

公立重點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首批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廣東省僑辦中華文化傳承基地。[1]1954年,歸僑陳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香港實業家蔡繼有先生牽頭鼎力複校;2007年,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華集團總裁蔡冠深先生接任校董會董事長。學校占地310餘畝,八千多名師生員工,是中山市辦學規模最大的完全中學。學校堅持“名校+僑校”發展戰略,打僑牌,鑄品牌,用先進華僑文化引領,辦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華僑中學,培養愛國愛鄉、崇德行善、剛健進取、國際視野、世界胸懷的世界僑中人。
    中文名:中山市華僑中學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自強不息,敢争第一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廣東省一級學校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英文名:Zhongshan Overseas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别名:中山僑中 創建時間:1954 類别:公立完全中學 類型:公立重點中學 現任校長:高毅 學生人數:6000 教師人數:400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 主要院系:初中部、高中部 學校屬性:省重點 學校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石岐民族東路18号

發展曆程

1954年9月,檀香山歸僑陳茂垣牽頭發動華僑捐資創辦,校址位于石岐元興街1号,時稱“石岐市華僑中學”。1959年1月,創辦于沙湧上塘村的中山縣華僑中學并入該校,統稱“中山縣華僑中學”。“文革”期間,學校一度停辦,校名曾先後改名為“中山縣紅旗中學”、“中山縣紅衛中學”、“中山縣第三中學”。1979年12月,香港實業家蔡繼有帶頭捐出巨款,奔走海内外,發起複校運動。新校舍于1982年3月建成開幕,複名為“中山縣華僑中學”,後更名為中山市華僑中學。

2000年9月,高中部新校區建成開學。2006年8月,中山僑中英才學校落成典禮。2007年12月,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繼任校董會董事長。2008年3月,蔡冠深對外交流基金會成立,學校發展邁向國際化、現代化、多樣化。11月,學校被确定為“中華文化傳承基地”。2013年10月,學校被确定為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2014年12月,建校六十周年,著名科學家、華人獲諾貝爾獎第一人楊振甯教授繼2009年後第二次莅校演講。

學校文化

辦學理念

一切為了人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辦學目标

辦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華僑中學

育人目标

培養愛國愛鄉、崇德行善、剛健進取、國際視野、世界胸懷的世界僑中人。

校徽

校徽設計由海洋、海鷗及太陽組成,形似海上日出、海鷗飛翔,寓示華僑中學揚帆濟海、行健不息、傳播中華文化的意念。校徽呈現藍、黃、紅三種顔色,構成華僑文化三原色。藍色代表蔚藍的大海,象征華僑的進取精神;黃色代表黃土地,“繼承炎黃脈,不改中國心”是華人華僑共同的心聲;紅色代表中國紅,華僑滾燙的血液裡澎湃的依然是中華的聲音。

校訓

自強不息,敢争第一

校風

勤奮、守紀、合作、創新

教風

嚴謹、求實、團結、進取

學風

樂學、善思、明辯、笃行

校歌

《讓世界走進僑中》(2012版新校歌)

60周年校慶宣傳片

《甲子風華僑通天下》

校慶日

每年12月第一個星期日

僑校特色

學校堅持“名校+僑校”發展戰略,打僑牌,鑄品牌,用先進華僑文化引領,辦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華僑中學,培養愛國愛鄉、崇德行善、剛健進取、國際視野、世界胸懷的世界僑中人。校董、校友出錢、出心、出力、出時間,把辦好僑中當作自己的人生事業,設立了蔡繼有高考中考獎、蔡冠深對外交流基金、校董教育基金、藝術教育基金、鐘明昆維修綠化基金、校友獎教獎學助學基金、曾玉橋獎教獎學助學基金、劉銳謙教師專業發展基金和朱錫源班主任專業發展基金等十幾項基金,為僑中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教育報》、《中國德育》、《廣東教育》《學校品牌》等報刊雜志多次刊文推廣學校辦學特色和經驗。

師資隊伍

成立名師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設立教師專業發展、班主任專業發展和教育科研發展三大基金,助推教師成名成家。現有全國模範教師2名,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師德标兵1人;

省骨幹校長培養對象1人,省名教師1人,省首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特級教師4人;省師德标兵1人,南粵優秀教師9人,省名師培養對象1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培養對象8人,市教育名師6人,高級教師206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曆教師177人。科研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兩次榮獲省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兩次榮獲省僑資辦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課題《和諧發展教育模式下的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榮獲教育部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德育品牌

學校制定了“一高”(理想前途教育,着眼學生的長遠發展)、“一實”(習慣養成教育,着眼學生基本道德素質的培養)、“一特”(華僑文化教育,着眼學生華僑精神特質的培養)的德育新思路。廣泛開展“以和諧發展為方向,以學生自主為原則,以華僑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成立了中學生領導力、模拟聯合國、英語辯論隊等100多個學生社團,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華的平台,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校紅十字會于1997年代表中國紅十字會赴香港參加接受香港紅十字會回歸祖國儀式,每年參加市慈善萬人行表演。

僑苑文學社連年獲得市教育局校園文化優秀期刊一等獎。學生代表隊赴北京參加全國中學生領導力與創新力大賽及中國國際中學生模拟聯合國大會屢獲佳績。學校每年舉辦國際文化節、女生節、華僑文化大講堂、英語辯論賽、籃球賽、啦啦操比賽、迎新晚會以及對外交流演出等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女生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全國知名,國務院婦兒工委、省婦聯、省婦兒工委等部門領導、專家莅校調研女生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贊揚該校培養“ECE(剛健、關愛、進取)女生”的經驗和做法是全省乃至全國女性教育工作的成功典範。

體藝特長

體育科組現有省特級教師1人,省名師1人,省首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市名師1人;國際級裁判員1人,國家級裁判員5人。王世勳老師作為市體育教師代表隊總教練,帶領全市10位體育教師(包括該校體育教師王浩華)參加省運會體育教師基本技能比賽,獲得11個一等獎(10個個人一等獎,一個團體一等獎)。廖志堅老師赴非洲塞舌爾志願服務期間成功舉辦了該國第一場鋼琴獨奏會,為推動該國音樂藝術的普及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其本人也被授予省五星志願者、市志願者服務特别貢獻獎。近幾年,校女排8次獲市冠軍;校男籃7次獲市冠軍;

乒乓球隊獲得2項市冠軍;技巧隊獲全國青少年技巧錦标賽四項第1名;定向越野隊獲省定向越野賽三項第1名。管樂隊參加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演出,并在管樂比賽中榮獲銀獎;榮獲華南地區管樂、打擊樂獨奏、重奏邀請賽一等獎。學生合唱團在參加廣東省首屆中小學合唱比賽獲一等獎。2位同學獲第18屆省體育舞蹈錦标賽學生16歲以下組拉丁舞第1名。5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310餘畝,八千多名師生員工,分初中部和高中部兩個校區,是中山市辦學規模最大的中學。校園環境優雅,基礎設施齊全,圖書資料豐富。有全國一流的中學圖書館,教室與功能室全部使用現代化教學平台,萬兆光纖接入校園網,全部教室和宿舍安裝空調,有400米塑膠跑道标準運動場。高中部狀元林、桂園等多個園林名樹林立,清幽怡人;

現有教學樓4座,宿舍樓3座,飯堂2座,綜合樓一座。教學、生活設施均按高規格設置;教室全部裝有空調和高标準教學平台;宿舍全部有空調和熱水裝置;飯堂是中山市第一批達标的省A級食堂,被評為市中小學規範化食堂。初中部原址重建,校園建築具有“穿西裝,戴鬥笠”的陳嘉庚式建築特色,極具華僑風情。

對外交流

依托中華文化傳承基地和華文教育基地,以及校董會蔡冠深對外交流基金會,走出去,引進來,大力傳播優秀中華文化,跟日本、英國、新加坡、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及港澳地區名校廣泛開展合作與交流,為師生發展搭建平台,加快了教育國際化、現代化、多樣化的進程。港澳台僑學生單獨編班,按照國家港澳台僑考生高考聯合招生考試大綱和考試科目要求開設基本課程,增設國際課程。高中部開辦A levels/SAT國際課程班,教學方式和教學内容與世界大學接軌。學生通過A levels或SAT全球統一考試和IELTS雅思考試,可直接申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知名大學。學校獲批為“GCE A levels國際考試中心”,成為中山首個GCE A levels課程官方教學點和考點。

辦學業績

學校高水平推進素質教育,塑造了全省前十名的文、理科高考尖子,創造了“清華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屆屆出”的高考輝煌,彰顯了“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深加工能力。學科競賽捷報頻傳,梁耀堅榮獲華羅庚金杯賽金牌,杜君裕同學勇奪全國高中生物競賽廣東省第一名。李健摘取中山市2002年高考總分桂冠,葉倩兒勇奪中山市2008年高考文科總分和語文單科狀元,冼嘉岐等7位同學2008年高考理科基礎滿分,位居全省第一名。

劉曼奪得2012年中山市高考理科總分第一名,全省理科前十名。潘淑蓓奪得2013年中山市高考文科總分狀元,省前10名,獲得省、市文科數學單科狀元。連續九年榮獲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評價先進學校。中考連年豐收,出現狀元現象,連續九年榮獲市初中教學質量評價一等獎。

學校被授予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華文教育基地、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獲評省綠色學校、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省校園安全文明學校、省體育特色學校、省紅十字模範校、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學校、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教育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實驗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教育實驗學校;獲評省五一勞動獎狀,被确立為省教育系統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示範聯系點;校黨委獲評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先進黨委;學校獲評市模範集體;校團委獲評省五四紅旗團委。

清華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屆屆出

2002年

李健 市高考總分狀元,清華大學,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經濟學博士

2003年

杜君裕 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競賽全省第一名

2004年

陳伯君 北京大學

胡昉昊 武漢大學,後考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005年

陳廣球 清華大學

何漢清 清華大學

2006年

黃校藝 北京大學

2007年

邱文輝 清華大學

元東俊 清華大學

2008年

葉倩兒 北京大學市高考文科總分、語文單科“雙料狀元”

蘇偉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黃也塵 香港中文大學

馮龍胤 香港中文大學

2009年

盧绮婷 北京大學市高考語文單科狀元

尹若楠 上海交通大學,後進入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并獲全額獎學金。

2010年

鄧穎 北京大學

肖瑤 清華大學

2011年

梁晶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麥龍輝 清華大學

2012年

劉曼 清華大學市高考理科總分狀元、省前十名被哈佛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趙恩斌 北京大學

李敏苑 北京大學

張玹碩 北京大學

鄭昭敏 香港大學

王艾婧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易康 新加坡國立大學

何倩玮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朱子心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高允逸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劉逸思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劉思隽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2013年

潘淑蓓 北京大學市高考文科總分狀元、省前10名省文科數學狀元。

林詩敏 北京大學港澳台僑聯考全市第一名,全國第五名。

朱婧 北京大學

文孝珍 清華大學

黃麒沖 清華大學

黎敏靜 清華大學

谷秋實 劍橋大學

馬暢 牛津大學

餘健 悉尼大學

徐健怡 悉尼大學

吳子欣 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

劉美娟 波士頓大學

黃雪雅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餘婷婷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

2014年

龍上邦北京大學

王豔卿 北京大學

陳嘉毅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李雨锜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梁楚冰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梁玉瑩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向江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鄭穎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李星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2015年

李瑞洋 清華大學市高考理科總分第二名;

楊紫嫣 北京大學

王凱利 北京大學

金柳謙 清華大學

盧裕蕙 北京大學

盧裕盛 清華大學

盧裕桦 北京大學

陸泳儀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楊思婕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吳佩瑩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趙冬德 克薩斯大學

劉美君 伊利諾香賓大學

周麗華 悉尼大學

2016年

鄭炜熹清華大學

宰英祺 清華大學

陳建成 清華大學

梁羽琳 北京大學

蕭霭靜 清華大學

阮慧慧 北京大學

曆任校長

屆數

校長

任期

1

鄧連添

1954.09—1955.08

2

李耀武

1955.09—1958.08

3

任幸

1958.09—1968.08

4

楊佩謙

1968.09—1978.08

5

吳景星

1978.09—1979.09

6

李佐

1979.09—1986.08

7

陳偉行

1986.09—1989.08

8

李鏡澄

1989.08—1998.12

9

汪雅子

1999.01—2005.08

10

林加良

2005.09—2015.09

11

高毅

2015.09—

上一篇:海南中學

下一篇: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