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

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

2010年張國立導演的電視劇
《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以1945年重慶談判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講述國共兩黨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并着力描寫了各大民主黨派積極支持共産黨創建新中國的曆史進程。該劇是由張國立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蔣勤勤、張鐵林等主演的電視劇。2011年6月20日于北京、天津、重慶三家衛視同時播出。[1][2]
    主标題:毛澤東 副标題1: 演員 唐國強 副标題2: 副标題3:在1945年4月,毛澤東所做的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引起了全國進步民主人士的熱烈反響。中共七大的勝利召開也引起了蔣介石等國民黨的不滿。抗日戰争勝利之後,蔣介石欲展開内戰。毛澤東識破了國民黨重慶談判下的陰謀,并成功化解,重慶談判以達成初步協議告終。 主标題:蔣介石 副标題1:演員 張國立 副标題2: 副标題3:他是中華民國國民黨軍事委員長、總統。蔣介石獨裁野心,國民黨内部更是奢靡腐敗,在得知中共七大的成功召開後,将中共中央作為國民黨的心腹大患,并開始想法應對。8月抗日戰争勝利後,蔣介石不同意讓中國受降,以談判為由,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暗中卻調兵遣将,策劃着陰謀,最終計劃落敗,與中共簽訂停戰協議。 主标題:周恩來 副标題1:演員 劉勁 副标題2: 副标題3:他是中國共産黨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随同毛澤東同志一起參加重慶談判,并為其安全問題作出安排。面對國民黨的陰謀,周恩來與毛澤東研制方案應對,最終達成談判初步成功。 主标題:宋慶齡 副标題1:演員 袁立 副标題2: 副标題3:她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産主義戰士。宋慶齡一直主張中國和談,在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親自登門拜訪,并邀請其去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 主标題:宋美齡 副标題1:演員 蔣勤勤 副标題2: 副标題3:她是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蔣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齡除了擁有傑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并且還寫得一手好字。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也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 主标題:黃炎培 副标題1:演員 張鐵林 副标題2: 副标題3:他是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培養過很多學生。1945年,為恢複陷于停頓的中共和談,黃炎培與其他參政員一起飛赴延安,并受到毛澤東等的熱情接待。 主标題:張瀾 副标題1:演員 許還山 副标題2: 副标題3:他是中國民主同盟主席,1945年12月,緻函國共兩黨,對團結、民主、軍事、國家建設諸問題,提出民盟的意見,籲請國共雙方于1946年元旦下令停戰。 主标題:劉少奇 副标題1:演員 郭連文 副标題2: 副标題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毛澤東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在此期間,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職務。在中共七大上作修改黨章的報告,對毛澤東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統的論述。 主标題:朱德 副标題1:演員 王伍福 副标題2: 副标題3:他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8月,日本政府宣布要求投降。以延安總部總司令名義向解放區抗日部隊連續發布七道命令,準備受降。9月,與毛澤東一行人赴重慶談判,并和劉少奇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 主标題:任弼時 副标題1:演員 王健 副标題2: 副标題3:他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 主标題:王若飛 副标題1:演員 許戈 副标題2: 副标題3:王若飛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同年8月,抗戰勝利後,他作為中共代表,随同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參加國共兩黨和平談判。重慶談判期間,他日夜操勞,協助毛澤東、周恩來工作。 主标題:張治中 副标題1:演員 吳曉東 副标題2: 副标題3:在1945年5月的國民黨六大上,張治中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常務委員。受周恩來所托,營救過多名共産黨員,并多次代表國民黨去延安同共産黨談判。 中文名: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 外文名: 别名:建國大業、風雨同舟 類型:曆史、戰争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導演:高進軍、李春明、李玉萍 編劇:鄒靜之、安甯 制片人:馬保華趙汝城 主演:唐國強、張國立、張鐵林、蔣勤勤、劉勁、秦麗、袁立、許還山 集數:30 每集長度:45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樂視視頻、bilibili、西瓜視頻、優酷網、芒果TV、騰訊視頻 首播時間:2011年6月20日

劇情簡介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開幕,毛澤東所做的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引起了全國進步民主人士的熱烈反響。與此同時國民黨也召開了六中全會,蔣介石獨裁野心的欲蓋彌彰和國民黨内部的腐敗糜費,讓很多人産生不滿,特别是以民盟為首的一些中間派,他們更擁護《論聯合政府》提出的觀點。無奈之下,蔣介石決定召開國民大會,頒布憲法,想通過國民大會的形式,使國民黨獲得執政權,借此拉攏其他一些社會黨派,并妄圖騙得社會輿論的支持。

此時的歐洲戰場,德國即将戰敗,日本戰敗也隻是時間問題、國際、國内的形勢,國共兩黨均有所洞察,美國政府和蔣介石害怕看到一個赤色的中國在亞洲出現,決定派宋子文赴莫斯科與蘇聯談判。

為了促成國共聯合,民盟決定組成延安觀察團,蔣介石無奈之下同意了他們的延安之行。民盟的觀察團到了延安以後得到了毛澤東的親自迎接,并和共産黨達成了共識,但蔣介石對延安一行人帶回的中共協議很不滿,堅持召開國民大會,還對去延安的六個人進行監控。

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兩地投下原子彈,8月9日,蘇聯紅軍向中國東北境内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在這同時,蘇聯在談判中并沒有一點的讓步,這使宋子文不願意在協約上簽字,但美國方面卻希望蔣介石可以妥協。

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全國上下,舉國歡慶。蔣介石不同意讓中共受降,但中共的部隊還是進入了東北,并展開基層工作,鞏固根據地,還得到了蘇聯的支持。中間黨派為可能發生的内戰而擔心,想要設法促成國共雙方的合作、和解,但蔣介石還是在暗中對下屬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美國政府雖然願意幫助蔣介石鞏固政權,但是如果蔣介石堅持内戰,美國将不再支持他。迫于美國的壓力,蔣介石想出一個權宜之計,就是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既給自己部署軍隊争取時間,也向外界顯示出自己并不想内戰的誠意。

毛澤東早已猜出蔣介石的陰謀,他不顧國際、國内及共産黨内部對他人身安全的擔心,為了達成國内和平,還是接受了蔣介石的邀請,與周恩來、王若飛等人應邀來到重慶。

談判開始了,蔣介石對談判沒有誠意,所以和談進展很慢。毛澤東決定先做出姿态,讓各界看出他們對于談判的誠意,在這同時,毛澤東也跟各界人士接觸,以宣傳中共的精神。

談判中,國共兩黨有很多不統一的意見,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國民黨表面上在進行談判,暗地裡,積極地調兵遣将,向我解放區進攻,爆發上黨戰役。共産黨為保衛勝利果實、保衛解放區,與國民黨的部隊進行了堅決的鬥争。蔣介石認為時間拖得越久就對自己越有利,毛澤東則認為隻要各條戰線都開展得很好,他反倒可以利用拖延的時間廣交朋友,宣傳民主,轉化不利。

重慶談判一時沒有重大進展。毛澤東為達到和平的目的,決定讓步,但蔣介石對這一讓步仍然不滿意,堅持要在全國實行軍令統一和政令統一。美國人終于忍不住了,他們給雙方施加壓力,但毛澤東和蔣介石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美國方面也無計可施。

各方面的社會輿論均指責國民黨打内戰、假和平的陰謀。戰場上的失利和美國人的施壓讓蔣介石不得不考慮對中共的條件讓步。蔣介石打算等軍隊布置完畢,再和共黨進行最後的談判,如果,中共還是現在的态度,就以土匪清剿之。

此時的輿論已經完全偏向共産黨一方,談判一時又陷入了僵局,民盟的人也怕情況對共産黨不利,希望毛澤東先回延安。雖然蔣介石安排軍統做好一切可能的準備,但鑒于國際國内的形勢又不敢對毛澤東下手。

在民主黨派和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蔣介石最後不得不退讓,9月27日,國共兩黨恢複談判。同時,在戰場上,共産黨軍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蔣介石權衡利弊,不得不與中共簽訂停戰協議。至此,重慶談判達成了初步協議,在張治中的護送下,毛澤東也安全的返回延安。

回憶毛澤東在重慶的歲月,一些黨外朋友,為毛澤東同志的雄才偉略、大智大勇所感歎,也越發感到了隻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

曆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産黨,也選擇了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的民主黨派。

主創團隊

演員表

演員

角色

配音

唐國強

毛澤東

原音

張國立

蔣介石

原音

劉勁

周恩來

原音

蔣勤勤

宋美齡

原音

郭連文

劉少奇

張聞天

王伍福

朱德

劉特

王健

任弼時

孟宇

史鑫

鄧小平

陳光

張東強

葉劍英

-

宗利群

彭德懷

-

車曉彤

劉伯承

陸揆

許戈

王若飛

陸揆

張劍鋒

顔太龍

-

楊俊勇

陳雲

-

趙玉林

張聞天

-

張國文

李克農

田波

林鳳文

林伯渠

-

潘廣居

吳玉章

-

張曉明

雷震

-

湯振民

曾克林

-

于毅

王龍

-

張慧

姜英

-

屈揚

龍飛虎

-

霍藝峰

老喬

-

張羽

喬冠華

-

徐英智

李少石

齊傑

鄭錫龍

王炳南

彭堯

陳鐵軍

郭沫若

邊江

秦麗

沈榕

徐曉青

馬境

沈櫻

劉校妤

程希

徐冰

-

江易珈

龔澎

-

許還山

張瀾

-

張鐵林

黃炎培

齊傑

達式常

柳亞子

張聞天

王志

沈鈞儒

-

汪明

吳鐵城

-

李長江

鄒魯

-

曹宇宙

葉楚伧

-

楊樹興

李燭塵

孟宇

甯生

章乃器

齊傑

劉義

劉鴻生

-

楊源

潘昌猷

-

郭連程

吳蘊初

-

李春輝

胡西園

-

趙熙元

吳羹梅

-

姚建雄

範旭東

-

紅花

鄭佩宜

馬程

邵曉江

左舜生

邊江

孫建江

傅斯年

-

趙建忠

章伯鈞

-

吳有熙

褚輔成

-

沙恩全

冷禦秋

趙毅

楊維奇

鮮英

陸揆

袁立

宋慶齡

徐曉青

劉洪林

陳銘樞

-

邬東水

譚平山

齊傑

韓庭琦

屈武

陸揆

王英明

許德衍

-

黃天慶

張申府

-

張進紅

張厲生

-

黃俊祥

陶希聖

邊江

李世德

戴季陶

齊傑

梁偉

錢之光

-

門光偉

陳訓悆

邊江

項東

吳國桢

-

吳曉東

張治中

-

何湧生

戴笠

孟宇

王建國

何應欽

陸揆

劉威

陳誠

-

李寶安

陳布雷

田波

梁國榮

王世傑

-

王正平

張群

-

畢海峰

陳立夫

-

趙洪紀

邵力子

趙毅

章玉善

于右任

陸揆

趙凱

蔣經國

邊江

鐘明和

馮玉祥

齊傑

隋抒洋

蔣孝鎮

彭堯

李小丁

吳鼎昌

-

唐啟榮

周至柔

田波

龔和平

李璜

-

徐玉庭

王昆侖

-

李耕

宋子文

張聞天

段遊

孫科

陳光

陳立才

王雲五

田波

石钊甯

張一純

-

鐘山

陳希增

-

劉欣

王芸生

陳光

高亞平

湯恩伯

張聞天

演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韓三平、王合清、劉光全、趙樹清

制作人

馬保華、趙汝城

監制

劉萬利、丁道誼、張強、韓曉黎、朱敏

導演

高進軍

副導演(助理)

李春明、李玉萍

編劇

鄒靜之、阿甯

攝影

高威、吳龍

藝術指導

唐國強

造型設計

任宜工

服裝設計

董清平

發行

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職員表

角色介紹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歌名

歌手

作曲

《風雲際會》

舒楠

《沁園春·雪》

韓紅

舒楠

幕後制作

張國立從一開始就緻力于打造電視劇版的《建國大業》,甚至還打算将電視劇也取名《建國大業》,但最後決定改成《中國1945之重慶風雲》,因為這部電視劇聚焦在重慶談判這一點上。由于他以前沒有導過這類影視劇,這次在熟悉曆史上下了很大工夫,讀了很多曆史書,有時一邊拍攝一邊讀史。

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曆史,戲中很多場景都是照着曆史照片恢複的。有一次劇組在河北懷來搭了一座“延安”,包括毛澤東的窯洞、八路軍辦事處、大禮堂等,不料晚上下雨,把他們搭的窯洞沖沒了,第二天隻得重新再來。

劇中張國立為了維持身形消瘦,和角色貼近,在拍戲期間他每天隻吃一個雞蛋。

雖然蔣勤勤英文水平較差,但她堅持不對口型苦學英文。劇組也建議蔣勤勤隻講中文對白,英文部分則采取後期配音來彌補,但蔣勤勤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并專門請來英語老師教她念台詞,堅持每個句子都由自己來完成。

在《中國1945重慶風雲》中,因為宋慶齡的輪廓更飽滿,而袁莉的臉型在上鏡後還是顯得過于嬌小,為演好“國母”宋慶齡她隻能努力增肥。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平台

2011年6月20日

北京衛視、天津衛視、重慶衛視

劇集評價

《中國1945重慶風雲》獻禮建黨90華誕,選擇了重新解讀《建國大業》中的曆史細節,讓觀衆更全面、更細緻、更客觀的了解那一段曆史,也讓曆史的真相在熒屏中浮出水面,最後借用戲劇和鏡頭語言的方式把曆史放大,讓本劇成為曆史題材少有的經典影片。(新浪娛樂評)

電視劇《中國1945重慶風雲》齊聚多位熒屏耳熟能詳的面孔,這提升了本劇的觀影價值。劇中唐國強、張國立兩人在熒屏初次親密接觸,也增添了本劇的精彩程度。此外,編劇在豐富了原本題材的同時,也增添了故事的戲劇性。這讓原本看似枯燥的曆史題材,有了新的元素和诠釋,這也充分的滿足了大部分觀衆的獵奇心理,尤其是在日本投降,重慶談判開始之後,本劇更精彩的内容便漸漸浮現,讓廣大觀衆對曆史有了耳目一新的了解。(騰訊娛樂評)

《中國1945重慶風雲》的特殊性、客觀性、可看性使其能在衆多紅劇中脫穎而出,《中國1945重慶風雲》無疑也是翻拍曆史題材的點睛之作。(騰訊娛樂評)

上一篇:芳樹吟

下一篇:小頑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