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七處宏偉景觀
世界七大奇迹(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即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迹,是指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已知世界上的七處宏偉的人造景觀。[1]最早提出世界七大奇迹的說法的是公元前三世紀的旅行家昂蒂帕克,還有一種說法是公元前二世紀的拜占庭科學家斐羅提出的。由于古代奇迹大多已經毀滅,後人又提出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此外,美國人洛厄爾·托馬斯還曾提出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觀。在2001年,由“新七大奇迹”基金會(由法國人貝爾納·韋伯創辦,成立于2001年)發起新七大奇迹的網上選舉。
    中文名:世界七大奇迹 外文名: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提出者:斐羅 提出時間:前2世紀 地理位置: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愛琴海

曆史背景

地中海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處于歐亞非3個大洲之間,以直布羅陀海峽接連大西洋,風浪較小,海水不冰封,海岸線曲折,島嶼衆多,擁有許多天然港口。沿着地中海東岸,從尼羅河三角洲、黎凡特、新月沃土、兩河流域至安那托利亞,孕育了許多重要的人類文明,從前40世紀至前2世紀,先後有人類最早的兩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國的巴比倫與古埃及、西方文明的源祖古希臘、以及洲際大帝國古羅馬,被稱為“文明的搖籃”(Cradle of civilization)。

前11世紀開始,古希臘文明伊始,至前8世紀其特有的城邦式社會架構逐漸成型,透過繁盛的海上貿易,沿着地中海殖民發展,古希臘船員将他們出海所見所聞,帶到各城邦。

前5世紀,古希臘人希羅多德為了研究希波戰争,遊曆地中海沿岸諸國,并将收集的資料編寫成《曆史(希臘語:Ἱστορίαι)》一書,内容包含了描寫巴比倫的城市規劃,以及古埃及的金字塔,此為有關古代七大奇迹最早的文字記載。

前334年,亞曆山大大帝帶領古希臘大軍越過赫勒斯滂(今達達尼爾海峽),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穿過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後折返。至此古希臘達到鼎盛時期,興建許多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建築與紀念碑。于此時期,出生在古希臘殖民地利比亞,著名詩人、學者以及目錄學家,卡利馬科斯(希臘語:Καλλίμαχος)于當時古埃及亞曆山大港的圖書館任職時,編寫了一份名為《世界各地奇迹》(A collection of wonders in lands throughout the world)的文獻,現已失傳。

前2世紀,古希臘經過四次馬其頓戰争後,被羅馬共和征服,羅馬文化被深厚的古希臘文化影響。相傳于前224年,力學先驅拜占廷人斐羅,寫下《世界七大奇迹》,所列的偉大建築便成為現存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現已失傳。直至公元七至八世紀,中古英格蘭諾森布裡亞王國曆史學家畢德(又稱畢德尊者(Venerable Bede)或聖畢德(Saint Bede)),在其着作中有一份論文名為《關于世界七大奇迹(拉丁語:de Septem Mundi Miraculis)》,記述斐羅所列的世界七大奇迹,為現存最早的完整記載。

除此以外,前140年前後,住在賽達的希臘詩人安提帕特(Antipater of Sidon),寫下了一首贊美世人成就的詩,也列出了七個奇迹,除了亞曆山大燈塔外,其餘與現存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相同。

世界古代奇迹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分别指埃及吉薩金字塔、奧林匹亞宙斯巨像、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特彌斯神廟、摩索拉斯陵墓、亞曆山大燈塔。

埃及吉薩金字塔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附近。

建築特色:

埃及現存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劄金字塔,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雕刻坎石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古代埃及人是用什麼方法建成,至今還是衆說紛纭。最初鋪蓋金字塔的外層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塊幾乎全部消失。如今見到的是下面淡黃色的石灰大石塊,顯露出其内部結構。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從甬道進去,墓室頂上分層架着幾塊幾十噸重的大石塊。建成的金字塔被用陵墓。古埃及人相信死後永生,金字塔内

的墓穴裡起初堆滿了黃金和各種貴重物品。

傳說:

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離世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并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樣子像漢字的“金”字,所以中國人把它寫為“金字塔”(原文是 pyramid)。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曆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曆史淵源:

尼羅河畔的金字塔群(the great pyramids),是古代埃及法老自己修建的陵墓。據說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共有将近100座,大多都建築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一些有4000多年曆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及尼羅河西岸。吉劄金字塔,左邊屬于卡夫拉王,右邊屬于庫夫王,附近連着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是石灰岩,部分為花岡岩。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和門卡烏拉(Menkaura)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胡夫金字塔高146.6m,底邊長230.35m;海夫拉金字塔高143.5m,底邊長215.25m;門卡烏拉金字塔高66.4m,底邊長108.04m。

在這3座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用200多萬塊巨石砌成。成群結隊的人将這些大石塊沿着地面斜坡往上拖運,然後在金字塔周圍以一種腳手架的方式層層堆砌。金字塔的旁邊還有一些皇族和貴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長方形台式陵墓。

奧林匹亞宙斯巨像

人物簡介:宙斯(Zeus)是希臘衆神之神,是奧林匹亞(Olympia)的主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

宙斯神像是當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拜占庭的菲羅撰寫記述七大奇觀說:“我們以其他六大奇觀為榮,而敬畏宙斯神像。”

宙斯神殿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神殿位于希臘雅典衛城東南面依裡索斯河畔一處廣闊平地的正中央,為古希臘衆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區;這地方盡是一片黃澄澄的丘陵,但是在古希臘時期,四周環繞翠谷和清冽溪水,景境幽雅,更是當時的宗教中心。在古希臘時代,那片地區位于雅典城牆外,到了哈德連帝時代為了擴大雅典城規模,将城牆往外擴展,才把神殿納入城内。

神殿于公元前470年開始建造,前456年最後完工,為多利克式 (Doric-style)建築,由建築師伊利斯人李班(Libon) 設計,宙斯神像由雕刻家菲迪亞斯(Pheidias) 雕刻。

宙斯(Zeus)神殿本身則是多利克式(Doricorder)建築,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殿頂使用大理石興建,由34個高達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 支柱撐起來,面積達41.1米乘107.75米,廟前廟後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Paros)島的大理石雕成。廟内西邊人字形檐飾上的很多雕像,十足是雅典的風格。

宙斯神像:

至于神殿主角——宙斯,采用了所謂的「克裡斯裡凡亭」(chryselephantine)技術,是在木制支架外加象牙雕成的肌肉和金質的衣飾。寶座也是木底包金,嵌着烏木、寶石和玻璃,曆時八年之久才完成。

在旅行家沙尼亞斯巴(Pausanias)的<;希臘遊記>;一書中,曾對宙斯神像作了詳細的描述,書中記載:“宙斯神主體為木制,身體裸露在外的部份貼上象牙,衣服則複以黃金。頭頂戴着橄榄枝編織的皇冠,右手握着象牙及黃金制成的勝利女神像,左手則拿着一把鑲有各種耀眼金屬打造的權杖,杖頂停留着一隻鹫”。

至于他的寶座,神像頭上與頭後,雕着「典雅三女神」和「季節三女神」(春、夏、冬)雕像;腿和腳飾有舞動中的勝利女神、人頭獅身史芬克斯及希臘其他諸神裝飾,底部寬6.55公尺、高1公尺。不包括寶座,僅約高13公尺的神像就相當于四層樓高的現代建築,使坐在寶座上的宙斯頭部差不多頂着神殿頂。

神像身後挂着由耶路撒冷神廟劫掠得來的神聖布幔。菲迪亞斯更精密地規劃四周變化,包括由神廟大門射向雕像的光線,為了令神像的臉容更為美麗光亮,更于神像前建造一座極大且淺,裡面鑲了黑色大理石的橄榄油池,利用橄榄油将光線反射。矗立期間更有工人前來擦拭象牙,稱為「菲迪亞斯抛光工人」。一名訪客說:‘我可以告訴你雕像的尺寸,但無法形容造成的影響。’

神像昂然地接受人們崇拜達九百多年,但最後基督結束了一切。公元393年,羅馬皇帝都路斯(Theodsius)一世,毅然頒發停止競技的赦令,古代奧林匹克競技大會也是在這一年終止。接着,公元426年,又頒發了異教神廟破壞令,于是宙斯神像就遭到破壞,菲迪亞斯的工作室亦被改為教堂,古希臘從此灰飛煙滅;神廟内傾頹的石柱更在公元522年及551年的地震中震垮,石材被拆卸,改建成抵禦蠻族侵略的堡壘。所幸的是,神像在這之前已被運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現為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被閹臣路易西收藏于宮殿内達60年之久,可惜最後亦毀于城市暴動中。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希臘羅德島巨像是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Rhodes)港口的入海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Helios)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因為它隻在短短56年間便毀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确切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确定。

建造時間: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得斯島巨像位于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于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曆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範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摩索洛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迹之一)和亞曆山大大帝。但在亞曆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争。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裡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争,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

雕像修築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可惜的是羅德島巨像作為一大奇觀隻存在了短短57年。

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緻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迹運往叙利亞,至此巨像徹底消失了。由于巨像的殘骸被搬運至别處,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巴比倫空中花園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不是懸挂于空中,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人們把原本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除“懸挂”之外還有“突出”之意)錯誤翻譯成“懸空”所緻。和羅德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迹。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6世紀

地點:巴比倫,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東,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裡左右

一般相信空中花園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思鄉成疾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的。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空中花園裡的花草。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曆史研究者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輸水設備。有些文獻記載國王每天派幾百個奴隸推動輪軸,将水泵上石槽,由石槽向花園中供水。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築物,不可能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坍塌。由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 plain) 沒有太多的石塊,因此研究者們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

塊非比尋常,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礫,更有文獻指出: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在經過了層層防護後,花園頂層蓋上了石磚,鋪上了鉛闆,最後種上了各種奇花異草,遠遠看去甚為壯觀。

阿爾忒彌斯神廟

阿爾忒彌斯希臘文Αρτεμιδ,拉丁文Artemis),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神、狩獵女神,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姐姐;而羅馬神話則稱她為狄安娜(Diana),埃及人稱她

(Bastet),阿拉伯人稱她Lat。在古代的希臘阿爾忒彌斯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建成七大奇觀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

建造時間: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約在今土耳其的伊茲密爾(Izmir)南面50公裡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複蓋着木制屋頂。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喬西宏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内部有兩排、至少106 立柱,每根大約12至18米高。神廟的底座約為60乘120米。

毀于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于公元262年再罹火難。阿爾忒彌斯神殿曾經曆過七次重建,首座阿爾忒彌斯神殿于公元前550年由建築師薩莫斯、喬西宏及他的兒子梅塔傑那斯設計,用伊奧尼亞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撐,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當時最大的建築物。

整座建築物均由菲迪亞斯(Phidias)、波利克萊圖斯(Polyclitus)、克雷西拉斯(Kresilas)和福雷德蒙(Phradmon)等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以銅、銀、黃金及象牙浮雕裝飾,在中央的“U”形祭壇擺放着阿爾忒彌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最後,由于愛菲索斯人轉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John Chrysostom摧毀。

摩索拉斯陵墓

哈利卡納蘇斯的毛索洛斯墓廟約45米高,底座上部呈階梯形的金字塔狀,卡裡亞王國摩索拉斯國王的塑像可能矗立在頂端。陵墓毀于公元三世紀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點:土耳其西南地區

這座偉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築由兩名希臘設計師設計,外面裝飾以奇異的雕刻花紋,頂端還雕有摩索拉斯的雕像。甫一建成就聲名遠播,公元3世紀初毀于大地震。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收藏有一點剩餘的雕刻。毛索洛斯墓廟位于哈利卡納素斯,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乘30米,高45米,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3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制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曆史淵源:

在15世紀初哈利卡納素斯被侵占,新的統治者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将摩索拉斯陵墓的一些石頭用作建築材料.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幸存,并存放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内.自從19世紀開始,摩索拉斯墓廟一直有進行考古學的挖掘,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關摩索拉斯墓廟的資料。

亞曆山大燈塔

遵照繼亞曆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後統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第一任法老托勒密的命令,亞曆山大城的法羅斯燈塔于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島上。由于曆史的模糊記載,預估高度115—150米之間(377—492英尺),用閃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00年

建造地點:在埃及(Egypt)的亞曆山大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島(island of Pharos)上。

在亞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托勒密(Ptolemy Soter)便稱霸埃及,并建都于亞曆山卓,有鑒于亞曆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曆山卓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興建亞曆山大燈塔,燈塔于公元前290年竣工。

當亞曆山大燈塔建成後,它的高度當之無愧地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他的設計者是希臘的建築師索斯查圖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筆記中這樣記載着:“燈塔是建築在三層台階之上,在它的頂端,白天用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1500年來,亞曆山大燈塔一直在暗夜中為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它也是六大奇迹(七大奇迹中除埃及吉薩金字塔)中最晚消失的一個。十四世紀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它。在倒塌後地基被作為堡壘一直存在,直到亞曆山大港沉沒。

法洛斯燈塔與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不同,因為它并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着整個亞曆山港,保護着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亞曆山大燈塔外傳:亞曆山大港

公元前332年,馬其頓(Macedonian)帝國的亞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于埃及尼羅河口西面建立一個新城——亞曆山卓 (Alexandria),亞曆山大大帝死後,埃及托勒密王朝開始興起,亞曆山卓便成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并因此而繁榮起來,再加上亞曆山卓位于亞洲,非洲及歐洲三個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羅河及地中海的港口,可以想象到亞曆山卓是如何繁榮,世界的通商是如何發達,而且亞曆山卓内的法洛斯島 (Pharos) 更擁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曆山大燈塔 (The Pharos light house) 照耀着港口。

此地亦有一些神殿和埃及國王宮殿等大量建築物遺迹。雖然亞曆山卓擁有如此繁榮,但到了今天,亞曆山卓已面目全非,科學家認為由于在公元四世紀的一次大地震,這些建築絕大部分已倒下.科學家在亞曆山卓港進行過多次的挖掘工程,其中于1996年的一次挖掘中,法國的專家聲稱在亞曆山卓港的海底發現了大規模的古代遺迹,同時亦發現出古代的道路及鋪設道路的鋪石痕迹。

調查人員發現于古代時沉入海中的雙耳長頸瓶,這是古希臘的一種壺,壺上有兩個手把,用作運送葡萄酒等交易貨品。調查隊亦發現了法老雕像的頭部,工作人員以金屬器具先固定法老的頭部,再運用氣球将雕像送上水面,而這次調查是在法洛斯燈塔的可能所在位置進行,隻要将雕像的頭部與旁邊的工作人員相比,就可以想象到此雕像的巨大。

随着這一些的發現外,多次的調查已經發掘出數以千計的遺迹,而發掘出來的遺迹大多有幾噸至幾十噸重,從這些遺迹中,我們慢慢可以想象到神秘的法洛斯燈塔的外觀。由于亞曆山卓的繁榮,以及古代行船定向技術的落後,可以想象到照耀着整個港口的法洛斯燈塔對于保衛古代船員的生命占了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後世的人類能否對法洛斯燈塔有更清楚的認識,全在于政府及專家會否重視對亞曆山卓港的發掘。如果亞曆山大港的發掘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就可以把更多的建築物特色重現,讓更多的人欣賞這種獨特的美景....

世界中古奇迹

由于年代久遠古代奇迹大多已經毀滅所以又提出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意大利古羅馬競技場

意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羅馬鬥獸場(意大利語:Colosseo),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

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遺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衆。

亞曆山大地下陵墓

亞曆山大地下陵墓坐落于埃及亞曆山大城西南的馬裡尤特沙漠中,1980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占地遼闊,建築用料豪侈,在公元3世紀,埃及的殉教者美納斯也葬在了這裡,其墓地成為埃及最初的基督教徒朝拜聖地之一。

亞曆山大的陵墓自四世紀末以後就從曆史上消失了,因此當遠方來的旅行者向當地人打探這位征服者陵墓的時候,亞曆山大裡亞的人沒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地下陵墓的挖掘工作始于1905年,現代聖城輪廓已為世人所知。

挖掘工作始于1905年,現代聖城輪廓已為世人所知。建築布局為:大教堂居中,其前部為複蓋陵墓和前祭台遺址的中庭;與大教堂相互對應的是一座八角形聖洗堂;在南面即主體建築的後部,建有修道院、信徒居室、浴室和工場;在北面和東面,各有一座教堂,其中稱為“東方”的教堂恰好位于修道院的中央。該建築極可能是亞曆山大地下陵墓。

中國萬裡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性工程。長城始建于

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于長城的典故。

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于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産43721處。

此前,國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

英國巨石陣

巨石陣(stonehenge)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

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約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于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平原。

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準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

2013年8月,考古學家研究顯示史前巨石陣挖掘發現至少63具人類屍骨,推測最初這裡曾是一個墓地,大約10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巨石陣。

中國大報恩寺琉璃塔

南京大報恩寺是中國曆史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之一,是明清時期中國的佛教中

心,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迹,被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文化的标志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的象征,與靈谷寺、天界寺并稱為金陵三大寺。

大報恩寺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其原址有建于吳赤烏三年(240年)的長幹寺及阿育王塔,史稱“江南佛寺之始”,永樂十年(1412年)重建,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标準來營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高達一百多米通體用琉璃燒制,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迹,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是當時中外人士遊曆金陵的必到之處。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意大利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意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迹廣場上。廣

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于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于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鐘樓牆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對地面的平均壓強為497千帕。傾斜角度3.99度,偏離地基外沿2.5米,頂層突出4.5米。1174年首次發現傾斜。

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的名字源自希臘語“Ἁγία Σοφία”(上帝智慧)及拉丁語“Sancta Sophia”,原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一度成為清真寺,現時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所博物館。

大教堂以一位名為索菲亞的聖人而命名,因此稱為“聖索菲亞”(Ἁγία Σοφία)。這個詞在希臘語裡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其拉丁語名稱則為Sancta Sophia,希臘語全名是“Ναός τῆς Ἁγίας τοῦ Θεοῦ Σοφίας”,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學裡的耶稣。

除了在1204年至1261年成為拉丁帝國的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

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世俗化。

世界工程奇迹

由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出: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橋梁”。

巴拿馬運河,總長82公裡,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建造巴拿馬運河的負責人法國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負責開始動工開鑿巴拿馬運河,但是在高燥地帶開鑿蘇伊士運河和在熱帶叢林内開鑿完全不同,洪水、泥濘、熱帶的流行病如瘧疾、黃熱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國人放棄了這個計劃。1903年,工程由美國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極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14800公裡。為了建造巴拿馬運河,法國在開始付出了3億美元,美國又追加了3億7500萬美元,共挖掘了1億7700萬方土方,用了450萬方混凝土,最多時有4萬工人同時施工。

荷蘭北海保護工程

荷蘭北海保護工程,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荷蘭近1/3的國土位于海平面

以下。為阻止海洋的進犯,他們建起一系列巨型防洪屏障。該計劃是在風暴頻發的北海之中建造一道30公裡長的防洪堤,以防海水的襲擊,與此同時,在防洪堤後面建一個既沒有潮汐也沒有洪災危險的淡水湖。

荷蘭境内地勢非常低平,在4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中,約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那裡,東南部海拔—二百米的地方就算“高原”了。生活在這樣的國土環境裡,如果沒有海堤和河堤的保護,許多人将失去家園。在曆史上,荷蘭人民深受北海之苦,海水内侵使千裡沃野變成澤國。1282年,海水突破海堤,北海與伏列沃湖連成一片,形成了須德海。

據統計,從13世紀至今,荷蘭的國土被北海侵吞了56萬多公頃。但是,荷蘭人并未就此屈服。荷蘭這個國家有近四分之一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荷蘭人與水抗争了幾百年,努力捍衛自己的土地。可是,土地開始緩慢下沉。與此同時,海平面漸漸上升。于是,荷蘭人采取了極端的應對措施——修建巨型屏障,把海擋住。

美國帝國大廈

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與西34街之間的一棟著名摩天大樓。

名稱源于紐約州的昵稱──帝國州,故其英文名稱原意為紐約州大廈或者帝國州大廈,惟帝國大廈的翻譯已經約定俗世并沿用。帝國大廈為紐約市以至美國最著名的地标和旅遊景點之一,為美國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樓,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築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樓(1931-1972

年)。樓高381米、103層,于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提高其總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築公司設計,為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大樓于1930年動工,于1931年落成,建造過程僅410日,是世界上罕見的建造速度紀錄。

帝國大廈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評價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紐約地标委員會選其為紐約市地标;1986年該建築被認定為美國國家曆史地标;大廈在進行巨額費用的改建,正在努力轉變為一個更加節能的環保綠建築。

美國金門大橋

金門橋(Golden Gate Bridge)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也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迹。大橋雄峙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曆時4年,利用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建成,由橋梁工程師約瑟夫·施特勞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設計。因其曆史價值,于2007年由英、美兩國合拍成同名紀錄片。

金門大橋的北端連接北加利福尼亞,南端連接舊金山半島。當船

隻駛進舊金山,從甲闆上舉目遠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橋的巨形鋼塔。鋼塔聳立在大橋南北兩側,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為227米,相當于一座70層高的建築物。塔的頂端用兩根直徑各為92.7厘米、重2.45萬噸的鋼纜相連,鋼纜中點下垂,幾乎接近橋身,鋼纜和橋身之間用一根根細鋼繩連接起來。鋼纜兩端伸延到岸上錨定于岩石中。大橋橋體憑借橋兩側兩根鋼纜所産生的巨大拉力高懸在半空之中。鋼塔之間的大橋跨度達1280米,為世界所建大橋中罕見的單孔長跨距大吊橋之一。從海面到橋中心部的高度約60米,又寬又高,所以即使漲潮時,大型船隻也能暢通無阻。

巴西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Itaipu Binacional, Itaipu Dam),位于巴拉那河流(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20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度,其中2008年發電948.6億度。是當今世界裝機容量第二大,發電量第二大水電站,僅次于我國三峽電站。

巴拉那河全長5290公裡,總流域面積280萬平方公裡,平均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伊泰普壩址以上的流域面積82萬平方公裡,平均年徑流量2860億立方米,分别占全流域的28%和39%

。伊泰普以上流域均在巴西境内,水量充沛、落差也較大。伊泰普水庫總庫容 290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90億立方米,相當于年徑流量的6.6%。在上遊還建成23座水庫,與伊泰普水庫合計總庫容216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1265億立方米,相當于年徑流量的44%,所以調節性能很好。

1973年巴西、巴拉圭兩國政府簽訂協議,共同開發界河長200km一段水力資源,曆時16年,耗資170多億美元,1991年5月建成舉世界矚目的伊泰普水電站,壩址控制流域面積82萬平方公裡,大壩全長7744米,196米,攔腰截斷巴拉那河,形成面積1350平方千米、庫容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多年平均流量8500立方米/s。壩址處常水位時河寬約400m,枯水河槽寬250m,基岩主要為堅硬完整玄武岩。電站總庫容290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90億立方米 。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英語:the CN Tower,又譯加拿大國家塔、西恩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電波塔。英文原名裡的“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縮寫,現在則是“Canada's National”的縮寫,但兩個名稱皆不常使用。塔高553.33米,現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築物。該塔被認為是多倫多的地标,每年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

自從在1976年落成後,該塔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哈利法塔(迪拜塔)超越為止。但從專業角度看,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并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個非建築結構物。加拿大國家電視塔是多倫多的标志性建築,也是世界第二高的通訊塔,塔内擁有将近一千七百多級的金屬階梯,塔高約等于于一百幾十層樓的高度。塔内裝有多部高速外罩玻璃電梯,隻需58秒就可以将遊客從電視塔底層送至最高層,在塔頂可以遠遠眺望整個多倫多城市以及安大略湖等周圍的景色。1995年,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美國土木工程協會收入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英吉利海底隧道

英吉利海峽隧道(英語:The Channel Tunnel 、法語:le tunnel sous la Manche)也稱為英法海底隧道、歐洲隧道,是一條把英國英倫三島連接往歐洲法國的鐵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開通。它由三條長51km的平行隧洞組成,總長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長度為3×38km,是世界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兩條鐵路洞襯砌後的直徑為7.6m,開挖洞徑為8.36~8.78m

;中間一條後勤服務洞襯砌後的直徑為4.8m,開挖洞徑為5.38~5.77m。從1986年2月12日法、英兩國簽訂關于隧道連接的坎特布利條約(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車,曆時8年多,耗資約100億英鎊(約150億美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資本建造的工程項目。

隧道橫跨英吉利海峽,使由歐洲往返英國的時間大大縮短。隧道長度50千米,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長度39千米。單程需35分鐘。通過隧道的火車有長途火車、專載公路貨車的區間火車、載運其他公路車輛(像是大客車、一般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區間火車。隧道由歐洲隧道技術公司經營,但因為隧道建造費用極高,所以債務沉重。

世界自然奇觀

由美國人洛厄爾·托馬斯提出。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1829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2724平方千米。1919年,威爾遜總統将大峽谷地區辟為“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條河發源于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瀉,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利福尼亞灣入海,全長2320千米。“科羅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紅河”,這是由于河中夾帶大量泥沙,河水常顯紅色,故有此名,在大峽谷中,有75種哺乳動物、50種兩栖和爬行動物、25種魚類和超過300種的鳥類生存。整個國家公園是許多動物的樂園。

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又稱莫西奧圖尼亞瀑布,位于非洲贊比西河中遊,贊比亞與津巴布韋接壤處。寬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處108米(355英尺),為世界著名瀑布奇觀之一。歐洲探險家,戴維·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發現它,并以英國女王的名字為其命名。維多利亞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遺産目錄》。

維多利亞瀑布的寬度和高度比尼亞加拉瀑布大一倍。平均流量約935立方米/秒(33,000立方英尺/秒)。廣闊的贊比西河在流抵瀑布之前,舒緩地流動在寬淺的玄武岩河床上,然後突然從約50米(150英尺)的陡崖上跌入深邃的峽谷。主瀑布被河間岩島分割成數股,浪花濺起達300米(1,000英尺),遠自65公裡(40英裡)之外便可見到。

每逢新月升起,水霧中映出光彩奪目的月虹,景色十分迷人。瀑布聲如雷鳴,當地卡洛洛-洛齊(Kalolo-Lozi)族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Mosi-oa-tunya),意即“霹靂之霧”。據考證,遠在公元90年即有少數農業人口在贊比西河兩岸定居。多數原住民則在距瀑布半徑128公裡(80英裡)範圍内以漁獵為生。

美國阿拉斯加冰河灣

冰河灣國家公園位于美國阿拉斯加,(美國阿拉斯加州與加拿大卑詩省之間的國界即位此;亦即冰河前半部的3.2公裡是屬于美國國土,之後的整個冰河區域則屬于加拿大所有。)距舊紐西50英裡,占地330萬公頃,圍繞在陡峭的群山中,隻能乘船或飛機到達。

那裡有無數的冰山、各類鲸魚和愛斯基摩人的皮劃舟。冰河灣遊人在那裡居住在帳篷中或在鄉村田舍中。根據碑文的記載,冰河灣國家公園最引人入勝的景觀之一就是巨大海灣中活動着的冰河。謬爾(Muir Glacier)是第一個仔細研究冰河的科學家,他從1879年起幾次來到這裡,為這裡美麗多資的冰河所征服。自謬爾探險時代之後,冰河沿海灣向北移動了很遠,這種現象在北半球其他地方也曾被發現。

美國猛瑪洞穴

猛犸洞國家公園位于美國中部偏東的肯塔基州西南部,占地5.1萬英畝,

洞穴全長約有150英裡,而且截至2013年尚在擴展延伸,這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如此巨大的洞穴,何時何日才能遊畢呢?因為洞穴體積龐大,就以古時候長毛巨象猛犸為名,稱之為“猛犸洞”。

猛犸洞(Mammoth Cave)是世界上最長的洞穴,位于美國肯塔基州中部的猛犸洞國家公園,是世界自然遺産之一。猛犸洞以古時候長毛巨象猛犸命名,這個“巨無霸”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長度近600公裡,究竟有多長,至今仍在探索。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兩國邊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國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爾境内。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為8844.43米(29017.2英尺),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除去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俄羅斯貝加爾湖

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Ozero Bajkal),也被稱作世界最古老的湖。

貝加爾湖是大自然安放在俄羅斯東南部伊爾庫茨克州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貝加爾湖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長640千米,平均寬50千米,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它容納了地球全部淡水(應該指河湖的淡水)的五分之一。相當于北美洲五大湖的總水量。(中國數字圖書館資料:最深處達1637米,另兩資料分别為1620米、1640米,容積為2.3萬立方千米)。湖上風景秀美、景觀奇特,湖内物種豐富,是一座集豐富自然資源于一身的寶庫。貝加爾湖的形狀像一彎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稱。它平均寬約48千米,南北長約636千米,周長2000千米,總面積大約為3.15萬平方千米。貝加爾湖就其面積而言隻居全球第九位,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據考其曆史已有2500萬年)。

美國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Yellowstone)位于美國西部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之間的熔岩高原上,絕大部分在懷俄明州的西北部。海拔2134-2438米,面積8956平方公裡。黃石河、黃石湖縱貫其中,有峽谷、瀑布、溫泉以及間歇噴泉等,景色秀麗,引人入勝。其中尤以每小時噴水一次的“老實泉”最著名。園内森林茂密,還牧養了一些殘存的野生動物如美洲野牛等,供人觀賞。園内設有曆史古迹博物館。

園内自然景觀分為五大區,即瑪默區、羅斯福區、峽谷區、間歇泉區和湖泊區。

世界新七大奇迹

世界“新七大奇迹”評選結果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揭曉,中國萬裡長城以最多得票數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除中國萬裡長城外,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裡約熱内盧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意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和印度泰姬陵也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迹”。

本次世界“新七大奇迹”評選活動由民間組織“新七大奇迹基金會”發起。該基金會于去年年初發起全球範圍内的評選活動,通過互聯網、電話及手機短信等投票方式,從21處世界名勝中選出7處作為“新七大奇迹”。組織者稱,超過9000萬人投票參與了評選。此次評選雖然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權威機構認可,但至少是對古文化遺産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于埃及方面堅決反對将金字塔列為“新七大奇迹”候選地,“新七大奇迹基金會”決定将金字塔作為榮譽候選地,而不再作為投票對象。希臘雅典衛城落選讓人出乎意料,而1931建成的巴西裡約熱内盧基督像入選同樣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候選名單

“新世界七大奇迹”候選景點:

Acropolis雅典衛城(公元前450年 – 公元前330年) 雅典,希臘

Alhambra阿勒罕布拉王宮(12世紀) 格蘭納達,西班牙

Angkor吳哥窟(12世紀)柬埔寨

Chichen Itza奇琴伊察金字塔(公元800年前) 尤卡塔半島,墨西哥

Christ Redeemer 裡約熱内盧基督像(1931) 裡約熱内盧,巴西

Colosseum古羅馬鬥獸場(公元70年 – 公元82年) 羅馬,意大利

Easter Island Statues複活節島巨像(10世紀 – 16世紀) 複活節島,智利

Eiffel Tower埃菲爾鐵塔(1887年 – 1889年) 巴黎,法國

Great Wall長城(公元前220年和公元1368年 – 公元1644年) 中國

Hagia Sophia聖索非亞大教堂(公元532年 – 公元537年)伊斯坦布爾,土耳其

Kiyomizu Temple清水寺(749 – 1855)京都,日本

Kremlin / St. Basil克裡姆林宮和紅場(1156 – 1850)莫斯科,俄羅斯

Machu Picchu印加馬丘遺址(1460-1470) 馬丘比丘,秘魯

Neuschwanstein Castle新天鵝堡(1869 -1884) 福森,德國

Petra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 – 公元40年)佩特拉,約旦

Pyramids of Giza古埃及金字塔(公元前2600年 – 公元前2500年)開羅,埃及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1886)紐約,美國

Stonehenge史前巨石陣(公元前3000年 – 公元前1600年)阿姆斯伯裡,英國

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劇院(1954 – 73)悉尼,澳大利亞

Taj Mahal泰姬陵(公元1630年)阿格拉,印度

結果

中國萬裡長城

約旦佩特拉古城

巴西裡約熱内盧基督像

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

意大利古羅馬鬥獸場

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

印度泰姬陵

新奇迹選舉

資料

在20 01年,由“新七大奇迹”基金會(由法國人貝爾納·韋伯創辦,成立于2001年)發起新七大奇迹網上選舉。由當中二百多個世界的景點中選出七十七個較優的景點,供網民投票,現今已篩選出最後二十一個景點,活動已經于二零零七年七月七日終止,并且在七月八日淩晨在 葡萄牙首都 裡斯本揭曉,中國長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印加馬丘遺址、奇琴伊查庫庫爾坎金字塔、古羅馬鬥獸場、泰姬陵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迹”。

其中,中國的萬裡長城位居首位。

舊“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留存的埃及吉薩金字塔,将理所當然保有奇迹的地位,這主要是因為埃及官員說,要金字塔去競争一席之地是一種侮辱,因而8日共産生八個世界奇迹,包括金字塔。

名單

即新的名單為:

中國, 萬裡長城

約旦, 佩特拉古城

巴西裡約熱内盧,基督像

秘魯, 馬丘比丘

墨西哥尤卡坦,奇琴伊察金字塔

意大利羅馬, 羅馬競技場

印度, 泰姬陵

埃及, 吉薩金字塔

吉薩金字塔不屬于新七大奇迹,而同為八個世界奇迹之一。

結果

從2007年12月到2009年7月,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會号召全球民衆為自己心目中的自然奇迹進行提名。超過一百萬張選票從最初的220多個國家的440多個參評景觀中選出了77個。随後一個專家小組從中評出28個景觀進入決賽圈,再次進行了全球投票。

巴西:亞馬遜雨林

越南:下龍灣

阿根廷、巴西交界:伊瓜蘇瀑布

韓國:濟州島

印度尼西亞:科莫多國家公園

菲律賓:普林塞薩港地下河

南非:桌山

等景觀名列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迹之列。發起投票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會說,最終結果将在2012年初宣布。它還提醒說,初步結果中的七大自然奇迹有可能與最終的名單有所不同。

上一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下一篇:德江一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