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六禮

三茶六禮

漢語成語
三茶六禮,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 chá liù lǐ。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1]
    中文名:三茶六禮 拼音:sān chá liù lǐ 近義詞:明媒正娶 三茶:下茶、定茶、合茶 結構:聯合式

釋義

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婚姻、生意、交易、合作等。

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姻阻》:“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禮,行到我家來。”

魯迅《徬徨·離婚》:“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擡來的呵!那麼容易嗎?”

曆史淵源

曆史沿襲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立皇後亦納采、蔔吉。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随六禮。後來暨“問名”于“納采”和“請期”于“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隻有“納采”、“納吉”、“納征”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将“納吉”和“納征”合為一禮,所以隻有三禮。

元朝時,婚禮會加多議婚一禮。明朝洪武元年時,方以朱子家禮為标準制定婚禮。清朝時,據通禮記載,漢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禮,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而古代的六禮亦隻餘下“議婚”、“納采”、“納币”、“請期”與“請迎”五禮。其他士、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而民間的婚禮一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

史籍記載

中國傳統婚俗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時期的“婚姻六禮”,對其後各朝代婚姻的形式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古籍《禮記》和《儀禮》都對此有所論述。《禮記》載:“昏禮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筳幾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敬慎重正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另據《儀禮》載:“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上一篇:儀表堂堂

下一篇:白雲蒼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