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計劃》

《黑鷹計劃》

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戰争類型影片
公元2004年3月31日,在美國發動美伊戰争一年零12天之時,美國在伊拉克共死亡9人,其中在伊城市費盧傑遭遇了和11年前索馬裡幾乎相同的一幕,4名美國平民遇襲身亡,當地伊拉克人一邊高呼費盧傑是美國人的墳墓等反美口号,一邊把被燒焦的屍體從車中拖出來,并用棍棒鞭打屍體,随後,他們又将屍體拖在汽車後面示衆。他們還把屍體的殘肢挂在橋上和高壓電線上。這和11年前,美軍特種部隊在索馬裡執行任務時遇襲,屍體被遊街示衆的一幕驚人的相似,11年前索馬裡美軍的這個慘劇,最終導緻了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從索馬裡撤軍。為了讓後人了解這段曆史的真相,而不是整天毫無選擇的看着CNN那繁瑣的報道,由MarkBowden原著并充當編劇,RidleyScott導演,喬什哈奈特JoshHartnett和EwanMcGregor主演,哥倫比亞影業集團與2001年投資9500萬美元拍攝的改編于戰争真實故事巨著---BlackHawkDown黑鷹計劃在2002年1月8日上映。[1]
    中文名: 外文名: 其他譯名: 類型: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編劇:Mark Bowden,Ken Nolan 制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喬什·哈内特,伊萬·麥奎格,詹森·艾薩克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類别:動作,曆史,劇情,戰争 電影公司: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影片片長:144分鐘 上映地區:美國 語言版本:英語/索馬裡語 畫面顔色:彩色 其他:本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

劇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93年10月3日,地點是在政局動蕩的非洲國家索馬裡的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部隊的120名特種精英組成的特别行動小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雙重使命:為當地群衆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同時捉拿索馬裡軍事政府的兩名高級将領。

意外發生了,由于準備不足和情報錯誤,美軍陷入了包圍。更遭的是,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索馬裡軍隊擊落,一場原本計劃1小時完成的秘密任務衍生成戰争事件。其中一架黑鷹上的全部官兵當場死亡,另一架黑鷹的駕駛員陷入索馬裡軍隊控制區。被隔絕在摩加迪沙街頭的美軍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隊,一方面又要想辦法解救黑鷹上的隊友。

黑夜漸漸降臨。在充滿敵意的城市中,這一小隊美軍仿佛風雨飄搖中的孤舟,随時會遭遇滅頂之災。數量不到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必須對抗5000名以上索馬裡軍人的猛烈攻擊,在人數和火力相差50倍的緊張情勢下,一場無可避免的戰役展開。他們與索馬裡軍隊發生了激戰,結果美軍有18人陣亡,73人受傷,索馬裡軍隊有上百人陣亡。堆積如山的彈殼灑落在戰場上。

經驗豐富的三角洲部隊老兵和年輕的遊騎兵部隊官兵在并肩作戰的過程中,彌補了彼此之間的隔閡,領悟到戰友之間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誼,也感受到戰争的殘酷。摩加迪沙之戰是美國自越南戰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地面戰争,傷亡也最慘重。美軍增員前往救援,并堅持“無論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來,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胞”。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編劇 Writer

Mark Bowden ....(book)

Ken Nolan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喬什·哈奈特 Josh Hartnett ....SSgt. Matt Eversmann

伊萬·麥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Spec. John Grimes

詹森·艾薩克 Jason Isaacs ....Capt. Mike Steele

湯姆·塞茲摩爾 Tom Sizemore ....Lt. Col. Danny McKnight

威廉·菲德内爾 William Fichtner ....Sfc. Jeff Sanderson

艾瑞克·巴納 Eric Bana ....Sfc. Norm 'Hoot' Hooten

山姆·夏普德 Sam Shepard ....Maj. Gen. William F. Garrison

艾文·布萊納 Ewen Bremner ....Spec. Shawn Nelson

湯姆·哈迪 Tom Hardy ....Spec. Lance Twombly (as Thomas Hardy)

朗·埃達德 Ron Eldard ....CWO Michael Durant

休·丹西 Hugh Dancy ....Sfc. Kurt Schmid

湯姆·蓋裡 Tom Guiry ....SSgt. Ed Yurek (as Thomas Guiry)

布萊恩·範·霍爾特 Brian Van Holt ....SSgt. Jeff Struecker

齊傑洛·艾文克 Zeljko Ivanek ....Lt. Col. Gary Harrell

馬修·馬斯登 Matthew Marsden ....Spec. Dale Sizemore

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 Nikolaj Coster-Waldau ....MSgt. Gary Gordon

奧蘭多·布魯姆 Orlando Bloom ....Pfc. Todd Blackburn

金·寇茲 Kim Coates ....MSgt. Tim "Griz" Martin

傑裡米·皮文 Jeremy Piven ....CWO Cliff 'Elvis' Wolcott

理查德·泰森 Richard Tyson ....SSgt. Daniel Busch

卡邁因·吉歐凡納佐 Carmine Giovinazzo ....Sgt. Mike Goodale

泰·布利爾 Ty Burrell ....Tim 'Wilkie' Wilkinson

喬治·哈裡斯 George Harris ....Osman Atto

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 ....Lt. John Beales

克裡·約翰遜 Corey Johnson ....U.S. Medic (uncredited)

Charlie Hofheimer ....Cpl. James 'Jamie' Smith

Steven Ford ....Lt. Col. Joe Cribbs

Gregory Sporleder ....Sgt. Scott Galentine

Johnny Strong ....Sfc. Randy Shughart

格倫·莫肖爾 Glenn Morshower ....Lt. Col. Tom Matthews

恩裡克·穆西安諾 Enrique Murciano ....Sgt. Lorenzo Ruiz

Gabriel Casseus ....Spec. Mike Kurth

Danny Hoch ....Sgt. Dominick Pilla

Tac Fitzgerald ....Spec. John 'Brad' Thomas

Michael Roof ....Pvt. John Maddox

Kent Linville ....Pfc. Clay Othic

Ian Virgo ....Pvt. John Waddell

Chris Beetem ....Sgt. James 'Casey' Joyce

Razaaq Adoti ....Yousuf Dahir Mo'alim

Treva Etienne ....Abdullahi 'Firimbi' Hassan

Jason Hildebrandt ....CWO Dan Jollata

Brendan Sexton III ....Pfc. Richard 'Alphabet' Kowalewski

Boyd Kestner ....CWO Mike Goffena

Abdibashir Mohamed Hersi ....Abdi, Somali Spy

Pavel Voukan ....CWO Donovan 'Bull' Briley (as Pavel Vokoun)

Dan Woods ....TSgt. Scott Fales

Kofi Amankwah ....Somali Kid

Joshua Quarcoo ....Somali Kid

Johann Myers ....Somali Father

Lee Geohagen ....Somali Son with Gun

Giannina Facio ....Stephanie Shughart (uncredited)

Norman Campbell Rees ....Ranger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

傑瑞·布魯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producer

哈利·哈姆弗瑞斯 Harry Humphries ....associate producer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producer

西蒙·韋斯特 Simon West ....executive producer

布蘭科·拉斯蒂格 Branko Lustig ....executive producer

Terry Needham ....associate producer

查德·歐曼 Chad Oman ....executive producer

Pat Sandston ....associate producer

麥克·斯坦森 Mike Stenson ....executive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漢斯·季默 Hans Zimm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Slawomir Idziak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Film Editing

Pietro Scalia

選角導演 Casting

Bonnie Timmermann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阿瑟·馬克斯 Arthur Max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Pier Luigi Basile

Gianni Giovagnoni

Ivo Husnjak ....(as Ivica Husnjak)

Keith Pain

Cliff Robinson

Marco Trentini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Elli Griff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David Murphy

Sammy Sheldon ....(as Sammy Howarth-Sheldon)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Tim Burke

David Jones ....Asylum (as David M. V. Jones)

Nathan McGuinness ....Asylum

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li Cherkaoui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orocco

William Dodds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Rachid Gaidi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orocco

Basil Grillo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hmed Hatimi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orocco (as Hatimi Ahmed)

Emma Horton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Zinedine Ibnou Jaba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orocco (as Zine-Eddine Ibnou Jabal)

Terry Needham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Hannah Quinn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Darin Rivetti ....ke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s Darin John Rivetti)

Adam Somn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亞曆山大·維特 Alexander Witt ....second unit director

Davide Sacchetti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台灣

Taiwan

2002年2月22日

香港

Hong Kong

2002年1月17日

美國

USA

2001年12月18日......(premiere)

美國

USA

2001年12月28日......(Los Angeles, California)

美國

USA

2001年12月28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新加坡

Singapore

2002年1月17日

英國

UK

2002年1月18日

加拿大

Canada

2002年1月18日

美國

USA

2002年1月18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2年1月22日......(Manila)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2年1月30日......(Davao)

瑞典

Sweden

2002年2月1日......(Gothenburg Film Festival)

韓國

South Korea

2002年2月1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2年2月8日

意大利

Italy

2002年2月8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2年2月15日......(Italian speaking region)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2年2月20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2年2月20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比利時

Belgium

2002年2月20日

法國

France

2002年2月2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2年2月21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2年2月21日

墨西哥

Mexico

2002年2月22日

西班牙

Spain

2002年2月22日

以色列

Israel

2002年2月28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2年2月28日

秘魯

Peru

2002年2月28日

土耳其

Turkey

2002年3月1日

哥倫比亞

Colombia

2002年3月1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2年3月1日

芬蘭

Finland

2002年3月1日

希臘

Greece

2002年3月1日

巴西

Brazil

2002年3月8日

冰島

Iceland

2002年3月8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2年3月8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2年3月14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2年3月14日

瑞典

Sweden

2002年3月15日

挪威

Norway

2002年3月22日

俄羅斯

Russia

2002年3月22日

波蘭

Poland

2002年3月22日

丹麥

Denmark

2002年3月27日

埃及

Egypt

2002年3月27日

印度

India

2002年3月29日

日本

Japan

2002年3月30日

科威特

Kuwait

2002年7月16日

德國

Germany

2002年10月10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2年10月31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奧地利

Austria

2002年11月22日

制作發行

制作公司

革命電影工作室 [美國]

傑瑞·布魯克海默電影公司 [美國]

Scott Free Productions [英國] (in association with)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美國] (2001-2002) (USA)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2002) (USA) (DVD)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 [瑞士] (2002) (Switzerland) (theatrical)

Cascade Film [俄羅斯] (2002) (Russia)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英國] (2002) (UK)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法國] (2002) (France)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荷蘭] (2002) (Netherlands)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2002) (Argentina)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S.A. [西班牙] (2002) (Spain)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Italia [意大利] (2002) (Italy) (theatrical)

Falcon [捷克] (2002)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Myndform [冰島] (2002) (Iceland) (theatrical)

Senator Film [德國] (2002) (Germany) (theatrical)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 [瑞典] (2002) (Sweden)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2003) (Germany) (DVD)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 [美國] (2001) (worldwide) (all media)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2002) (Netherlands) (DVD)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2002) (Netherlands) (VHS)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2004) (USA) (DVD)

Constantin-Filmverleih [奧地利] (2002) (Austria) (theatrical)

FS Film Oy [芬蘭] (2002) (Finland) (theatrical)

SF Film A/S [丹麥] (2002) (Denmark) (theatrical)

SF Norge A/S [挪威] (2002) (Norway)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2007) (Netherlands) (DVD) (Blu-ray)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2006) (USA) (DVD)

Warner Bros. [波蘭] (2002) (Poland) (theatrical)

Yorin (2005) (Netherlands) (TV)

特技制作公司

Asylum VFX [美國] (visual effects)

Mill Films Ltd. (I) [英國] (visual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UK Ltd. [英國]

Thousand Monkeys Ltd. (visual effects)

The VFX Co Ltd. [英國] (as The Mill) (motion control)

其他公司

Animotion Ltd. [英國] motion capture services

Central Casting [美國] extras casting

Flying Pictures aerial film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Media Ventures [美國] score recording facility

Pivotal Post [美國] Avid editing equipment provided by

Scarlet Letters [美國] end titles

索尼影視電影廠 [美國] orchestra score recording facility

Sony Studios [美國] score recording facility

UMG Soundtracks [美國]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3rd Cinematografica services: Morocco

ARRI München [德國] camera systems: grip and electric equipment

Audiolink Ltd. walkie talkies

BHD Band additional score cues performed by

Buena Vista Negative Cutting [美國] negative cutting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cranes and dollies

Decca [英國]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sound post-production

Gearbox (Sound and Vision) Ltd. [英國] additional ProTools systems supplied by

Joe Dunton (Cameras) Ltd. (I) (II) [英國] video assist equipment

Rafael Catering catering and craft service

Societe Manzeh Diafa catering and craft service: Morocco

Soundelux [美國] post-production sound services

Technicolor [美國] color

Todd-AO Studios (West) [美國] re-recording stage services

幕後花絮

一句話評論

Leave No Man Behind

Based On A True Story

From The Director Of "Gladiator".

一部前所未有的戰争片。——《今日美國》

影片足以讓你目不轉睛。——《費城詢問者報》

人物空洞,缺乏情感投入。——《阿波羅導報》

幕後制作

摩加迪沙之戰是美國自越南戰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地面戰争,傷亡也最慘重。當時還是新聞記者的馬克·波登感知到這一事件的新聞價值,在事發後不久,親入摩加迪沙采訪了很多當事人,寫成了内容詳實、廣受矚目的紀實報道《黑鷹墜落:一個現代戰争故事》。

在這次行動中,雖然部分美軍是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為完成人道主義使命進入摩加迪沙的,但遊騎兵部隊執行的卻是美國的幹涉政策,希望通過捉拿索馬裡高級軍事将領而削弱阿迪迪軍政府的實力,并最終達到推翻阿迪迪的目的。這也是在美軍遭到圍困後,聯合國無法及時派遣救援部隊,最終導緻對峙雙方重大傷亡的原因之一。

在當地執行任務的士兵曾回憶道:“我的指尖開始失去感覺,因為第一次感到莫大的痛苦和恐懼。我看見一個索馬裡男孩,看上去他不到5歲,拿着AK-47在屁股後面四處掃射,一陣陣火光不停在槍口閃爍。突然有人擊中了男孩,一隻小腿飛向空中,就好像不經意間跌了一跤,男孩栽倒在地面上。這一切就像電影中的慢放畫面,或者一場夢。”

這次武力幹涉的悲劇性結局促使很多美國人開始反思自伊拉克戰争以來美國的幹涉政策,也引起了好萊塢的關注。

因此,當《黑鷹墜落》即将被搬上銀幕的消息被證實後,就有人預言這部電影将是200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強有力的競争者。除去題材本身的吸引力,本片的台前幕後雲集了諸多好萊塢精英,當紅男星喬什·哈奈特、伊萬·麥格雷戈,重量級制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整體實力自然不可小觑。

影片劇本曾經三易其稿,在正式開拍前,全體演員連同隻有幾個鏡頭的小角色都分别到美軍的三角洲部隊、遊騎兵部隊和黑鷹直升機基地參加為期兩周的軍訓,除學習部隊生活、武器操作和團隊精神外,他們還和摩加迪沙之戰中陣亡者的戰友和親友交談,以對所扮演角色加深了解。

由于無法在索馬裡實地拍攝,全片是在摩洛哥完成的,得到了摩洛哥政府和美國國防部的全力支持,也使得影片能盡可能的完整再現當時的事件真相,連片中人物的姓名除目前仍在美軍服役并付有特殊使命的之外,都采用了真實姓名。

有的影評家甚至建議曆史頻道以此片代替相關紀錄片,因為相比之下,《黑鷹墜落》的描述更準确、更詳實。

這部耗資9000萬美元的影片的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重現曆史,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清楚的指出,影片将毫不含糊的說明美國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孤立主義國家,将使那些隻通過CNN的新聞報道了解這次事件的人們睜開雙眼。

精彩對白

Atto: You shouldn't have come here. This is a civil war. This is our war, not yours.

艾托:你本不該來到這。這是一場内戰。這是我們的戰争,不是你們的。

General Garrison: 300,000 dead and counting. That's not a war Mr. Atto. That's genocide.

加裡森将軍:30萬人喪生而且還在增加,這不是戰争艾托先生,這是屠殺。

McKnight: You, get up there and drive!

麥克奈特:你,快起來開車!

Othic: But I'm shot Colonel!

奧迪克:可我中彈了上校!

McKnight: Everybody's shot! We need the prisoners, let's go!

麥克奈特:每個人都中彈了!我們需要戰俘,快走!

穿幫鏡頭

·有個士兵戴着2000年款的太陽鏡。

·在衛星圖像中,一架貝爾UH-1休伊直升機盤旋在城市上空,而實拍畫面中卻是UH-60“黑鷹”。

·“小鳥”直升機上沒有瞄準系統。

·在美軍基地的鏡頭中,可以看到印有摩洛哥空軍标志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

·直升機飛行員應該都在左側。

獲獎情況

電影節 年份 獎項 獲獎情況 獲獎人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 提名 裡德利·斯科特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提名 Slavomir Idziak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剪輯 / Best Film Editing 獲獎 Pietro Scalia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獲獎 Michael Minkler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獲獎 Myron Nettinga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獲獎 Chris Munro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提名 Slavomir Idziak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剪輯 / Best Editing 提名 皮特羅 斯卡利亞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音響 / Best Sound 提名 Chris Munro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音響 / Best Sound 提名 Per Hallberg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音響 / Best Sound 提名 Michael Minkler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音響 / Best Sound 提名 Myron Nettinga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2 最佳音響 / Best Sound 提名 Karen M. Baker

相關影評

誰的戰争,誰在墜落

似乎美國每次的海外派兵都不是很成功。在後勤上性醜聞不斷,在前線上又不斷暴露射殺友軍和虐待戰俘的事;後方反戰呼聲随着死傷人數的上漲此起彼伏。

這就要反省為什麼打仗,為誰打仗?戰争的目的。影片中的台詞很能準确的表達發動戰争的錯誤,“這不是你的戰争,你不了解這裡的曆史。這是我們自己的内戰……”。據研究機構調查發現,美國人是最不了解世界的人,世界的發展似乎與他們無關。美國人往往用自己的文化和制度來思考看待替代其它國家的文明發展,其實這是個很大很大的錯誤。一個無可挽回的錯誤。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93年10月3日,地點是在政局動蕩的非洲國家索馬裡的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部隊的120名特種精英組成的特别行動小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雙重使命:為當地群衆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同時捉拿索馬裡軍事政府的兩名高級将領。

意外發生了,由于準備不足和情報錯誤,美軍陷入了包圍。更遭的是,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索馬裡軍隊擊落,一場原本計劃1小時完成的秘密任務衍生成戰争事件。其中一架黑鷹上的全部官兵當場死亡,另一架黑鷹的駕駛員陷入索馬裡軍隊控制區。被隔絕在摩加迪沙街頭的美軍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隊,一方面又要想辦法解救黑鷹上的隊友。

黑夜漸漸降臨。在充滿敵意的城市中,這一小隊美軍仿佛風雨飄搖中的孤舟,随時會遭遇滅頂之災。數量不到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必須對抗5000名以上索馬裡軍人的猛烈攻擊,在人數和火力相差50倍的緊張情勢下,一場無可避免的戰役展開。他們與索馬裡軍隊發生了激戰,結果美軍有18人陣亡,73人受傷,索馬裡軍隊有上百人陣亡。堆積如山的彈殼灑落在戰場上。

經驗豐富的三角洲部隊老兵和年輕的遊騎兵部隊官兵在并肩作戰的過程中,彌補了彼此之間的隔閡,領悟到戰友之間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誼,也感受到戰争的殘酷。摩加迪沙之戰是美國自越南戰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地面戰争,傷亡也最慘重。美軍增員前往救援,并堅持“無論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來,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胞”。

影片真實的反映了戰争的無情和殘酷,但除了錯誤的戰争,還能表現什麼呢?導演隻好告訴觀衆我們不能留下同胞,因為他們會被俘虜,會受到非人的待遇。多麼可笑,美國人的生命是無價的,他們的命比什麼都重要,可看看片尾的字幕,在摩加迪沙街頭的戰争中美軍死亡18人,敵軍遊擊隊死亡1000多人,多具有諷刺意義。難道這些被稱為暴民的人就應該送死嗎、難道他們就沒有親人?美國受過軍事訓練的特種部隊們射殺這些業餘遊擊隊時,難道就沒有想過他們的生命。當然,戰争是殘酷的,你不殺他,自己就會死亡。影片中唯一表現遊擊隊親情的地方恰恰是最感人的。一個美國士兵落單躲在平民的住宅裡,他已被包圍。當他從後門出去時腳下打滑摔倒在地,正是摔倒躲過了小孩的子彈。子彈誤傷了自己人。小孩扔掉步槍撲在男人的身上嚎啕大哭,死去的男人肯定是他最至親的人。美國兵這時沒有開槍射殺小孩,他看了看,不知該怎麼辦,呆呆的幾秒鐘才擇路逃跑。

美國人擁有高科技,擁有先進的武器,擁有最精悍的特種兵,制定了機密的作戰計劃。派不到百人的精兵執行抓人任務,時間計劃不到半小時,幾個部隊協同作戰,空中有阿帕奇直升機支援。地面有線人,一切天衣無縫,應該是一次突襲。但從部隊出發開始,行蹤就被遊擊隊所掌握。我們看到一個小孩在高地拿着磚頭手機在通報消息,敵人很清晰的知道出動了多少架直升機,從開始就被動,最後還陷入了令美軍頭痛的巷戰,怎叫行動不失敗。

過分的相信電子情報,聽命于後方指揮部的調遣,完全不了解地形,怎麼可能赢得作戰。捍馬式戰車在狹窄的街道中亂穿,完全聽命于空中直升機的調度,而直升機的指令又來自後方的情報中心,估計後方的情報來自于衛星或别的。但指令中斷時,就隻有挨打的命了。這些士兵完全沒有了生存的嗅覺和機敏的經驗。不知他們的特種訓練都煉些什麼。

在熬過了不眠子夜後,終于在增援部隊的求援下逃離了市區,回到了安全地帶。真不知街道兩邊目的當地平民的歡呼在諷刺還是嘲笑他們,反正我是不覺得是在歡迎他們活着回來。

在殘酷的戰争環境下,士兵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參軍的目的,和懷疑戰争的真實意義。他們隻有活着回來,這才是他們要考慮的。

誰的戰争,誰在墜落,不是直升機墜落,而是美國人的所謂民主和解救的理想在墜落。士兵的理想在墜落。“你們沒有談判的權力,隻有作戰的義務”這時遊擊隊對美軍俘虜所說的。

台詞:“戰争沒有英雄,誰也不想當英雄,隻是時勢造英雄。”

蕩滌靈魂的觸感,黯然神傷的感觸

如果第一遍聽它,無疑是在進行一次心靈上的洗禮,聲音神秘而幽遠,綿延而恍惚,遠近交錯,柔重重疊,整個旋律和配樂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似乎再造了天籁了一般。

Gortoz A Ran,是古老的布列塔尼亞語,非洲大陸某種語言,法語翻譯為J'attends,英語翻譯I'm waiting,漢語則可譯為伺機而動。這首歌由Lisa Gerrard與Denez Prigent合唱,收錄在後者的專輯《Irvi(憂怨民歌)》。

Denez Prigent出生在60年代的法國Finist e re北部,從小就在他祖母的影響下喜歡上了布裡多尼音樂,對Gwerz風格更是情有獨鐘。這份對音樂的熱忱甚至使他一度放棄高中課程。14歲時他搬到了布裡多尼中部。功夫不負有心人,1987年他終于赢得首個Dan ha Diskan音樂大獎--布裡多尼地區最重要的獎項,并在次年得到一個教授音樂的職位。這使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生活中去。1986、1990年他再次兩奪布裡多尼音樂的獎項。為了再攀高峰,1992年他力争到了參與裡昂的一場大型搖滾演唱會的機會。這次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很快他的聲譽就傳遍了整個歐洲。像他的前輩Alan Stivell一樣,他也提倡不要過分拘泥于布裡多尼音樂的舊傳統。成名之後的他更廣泛地與各地的樂手開展合作,進一步促進法國自己的音樂走向世界。

這首歌也被同年完成的電影《黑鷹墜落》選為片尾插曲。機艙門慢慢升起,18名陣亡的士兵靜靜躺在棺柩中準備回家,音樂就在此刻響起,看完MV更生一絲憐惜,更歎一聲唏噓。

整曲使用了教堂博大正氣的管風琴作為伴奏,營造出一種忏悔的氛圍,作《黑鷹墜落》的片尾曲可謂相得益彰,對生命的敬畏與對人道的願景便滲透出音樂外。在深夜,我聽着這樣的曲子多半是想像萬千的……

背景資料

概述

曆史上的美軍在摩加迪沙陷入索馬裡民兵甚至平民的重重圍攻,激戰15小時才在巴基斯坦維和部隊掩護下撤回安全區,共有19名美軍士兵在行動中喪生,而索馬裡平民和民兵傷亡超過1000人。

索馬裡的軍事行動是美國在越戰以後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軍事行動。1993年底,美國政府對索馬裡徹底失去信心,當時的克林頓總統最終下令撤軍。這次行動也使美軍看到城市作戰戰術方面的一些不足,促使其改進城市戰術方法,為日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争中的城市作戰提供了經驗教訓。

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不僅僅是2002年拍攝的反映這一事件的影片的名字,同時在美國,這個詞組也指代整個失敗的索馬裡軍事行動。

軍事行動詳細過程

聯合國決定在索馬裡維和的1991—1992年,東非小國索馬裡的局勢動蕩不安,軍閥混戰,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聯合國決定組織一項名為“重建希望行動”的維持和平行動。

索馬裡各派軍閥對聯合國的幹預表示不滿,勢力最大的“索馬裡聯合大會”領導人法拉赫·艾迪德把聯合國看成其奪取政權的絆腳石,對巴基斯坦維和部隊采取伏擊行動,造成24人傷亡。1993年8月,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維和部隊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搜查和抓捕這次暴力事件的幕後策劃者艾迪德。當時負責“重建希望行動”的聯合國特使、美國退役海軍上将喬納森·豪請求美國增派特種部隊幫助抓捕艾迪德。

美國派精銳部隊到摩加迪沙

由于此前駐索馬裡的美軍也遭到兩次伏擊,美國總統克林頓決定派“遊騎兵”前往索馬裡。8月30日,“遊騎兵”抵達摩加迪沙後,先後6次單獨執行抓捕任務。

派往摩加迪沙的軍人都是美軍的精英:陸軍的特種部隊第七十五步兵團,也就是著名的“遊騎兵”;海軍的“海豹”部隊第六隊;還有号稱“王牌中的王牌”的三角洲部隊。“三角洲”部隊成員都是從各特種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經驗豐富的老兵。

這次任務的最高指揮官是“三角洲”部隊的負責人蓋瑞森将軍。前線指揮所設在一架負責空中指揮的直升機上,由湯姆·馬提斯中校指揮,地面部隊由蓋瑞哈瑞爾中校指揮。

這架直升機配備有各式無線電裝置與地面部隊和基地指揮官聯絡,還具備無線電中繼能力,可讓基地指揮官直接與前線部隊取得聯系。另外,3架擁有先進紅外線與電視攝影機的0H—58D觀測直升機将進展情況實時地傳回指揮部。

1993年10月2日,“線人”報告,艾迪德的兩名高級助手———财務總管歐馬·沙朗和對外發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出現在摩加迪沙奧林匹克飯店。10月3日,情報人員用無線電與“線人”反複核實後,美軍開始行動。

10月3日下午3時32分,進攻開始。“小鳥”和“黑鷹”直升機迅速從海岸附近的一個臨時機場起飛,地面護送車隊也随即駛出兵營。先出發的兩架“小鳥”直升機在目标大樓南側狹窄的街道上着陸,第一批“三角洲”隊員跳下直升機,向大樓所在的院子裡扔了幾顆煙幕彈,然後撞開一扇鐵門沖進院子。

不等裡面開會的艾迪德分子反應過來,“三角洲”隊員從大樓後側的樓梯沖進房間,控制了局面。接着,他們把抓獲的24名索馬裡俘虜趕到一樓,并用手铐把他們的手腕铐在一起,準備撤離。

美軍直升機遭火箭彈襲擊

超級61墜落示意圖戰鬥打響後,艾迪德的部隊用擴音器向索馬裡人廣播:“出來為你的家園戰鬥吧!”成千上萬的索馬裡人從四面八方擁來,子彈從美國大兵的耳邊呼嘯而過。

這時,由丹尼·麥克尼特中校指揮的護送車隊已準時趕到目标大樓。由于一名叫布萊克伯恩的“遊騎兵”從直升機上滑下時摔成重傷,麥克尼特決定,由史楚克中士指揮3輛“悍馬”車,先将布萊克伯恩送回基地,再用其餘的9輛“悍馬”車和卡車把索馬裡俘虜連同“三角洲”隊員和“遊騎兵”一起送出城。

史楚克隻有24歲,是一個參加過海灣戰争和在巴拿馬作過戰的老兵。他曾多次執行聯合國的人道運輸補給任務,對摩加迪沙的街道很熟悉。他用“悍馬”車護送布萊克伯恩回營,沿途遭到艾迪德派武裝分子的層層圍堵。他使出渾身解數,将布萊克伯恩安全地送回營地,但他的機槍手皮拉中彈身亡。

當後續輸送車隊裝載俘虜準備撤回時,一群又一群的索馬裡人向美軍撲來,他們用AK—47步槍向美軍掃射;火箭彈拖着煙尾在空中飛舞;在各個主要路口,索馬裡人燃燒輪胎,支起路障。擔負支援作戰的“黑鷹”直升機上的4名“三角洲”部隊的狙擊手,坐在彈藥箱上專挑拿武器的索馬裡人射擊。但一個索馬裡人倒下,旁邊的人迅速撿起武器繼續戰鬥。激戰中,RPG—7火箭筒射手擊中了代号為“超級61的”黑鷹直升機。

從3架0H—58D觀測直升機傳回的影像上,最高指揮官蓋瑞森清楚地看到了“超級61”墜落的過程及人員掙紮的情形。他命令離墜機地點最近的“遊騎兵”迅速前往救援。一架AH—6攻擊直升機很快在街道上降落,駕駛員拿着手槍一邊擊退接近的民衆,一邊沖出來協助墜機的幸存者将傷員運上直升機。

沒多久,美軍惟一的一架搜救直升機“超級68”迅速飛向該地,搜救人員從繩索垂降下來。但沒過多久,這架直升機被子彈擊中,駕駛員勉強支撐着讓繩索上的搜救人員全部落地,然後成功迫降到摩加迪沙機場。地面上,一輛5噸的卡車在等待裝載部隊的過程中,被一發又一發的火箭彈打成碎片。這一連串的意外打亂了美軍的作戰計劃。為了解救幸存的“超級61号”直升機乘員,車隊必須先開到墜機地點搭載。他們在負責指揮的直升機的指引下行進。

“超級64”直升機駕駛員麥克·杜蘭特接到蓋瑞森的命令後,代替“超級61”在車隊上空盤旋,以火力壓制聚集成群的索馬裡民兵。當“超級64”在空中盤旋了四五圈時,杜蘭特覺得直升機好像撞上了一道無形的巨牆——索馬裡人用火箭彈擊中了這架直升機的尾翼。杜蘭特隻好将直升機迫降到地面。

槍手趴在地上從婦女的胯下向美軍開火

原本要撤回基地的車隊接到命令,向“超級61”的墜機地點前進。這時,十幾名索馬裡武裝民兵沿着與車隊平行的街道奔跑,趕在車隊的前頭尋覓隐蔽地點伏擊車隊,而沒有武裝的索馬裡暴民成群結隊地跑向美軍為索馬裡民兵當“擋箭牌”,索馬裡槍手則利用人群向美軍射擊。一名槍手甚至利用3名婦女作掩護,趴在地上從婦女的胯下向美軍開火。

此時,對特種部隊而言,整個摩加迪沙變成了人間地獄:街道上到處是路障,美軍雖然有直升機引導,但在似曾相識的街道上常常走錯路,而索馬裡人則從街道兩旁對着馬路瘋狂射擊。

超級64墜毀地點照片“超級64”上有兩名機員和兩名機長。杜蘭特用MP5自衛。高斐納駕駛着“超級62”在其上空盤旋,大批的民兵和暴民向“超級64”的墜機地點湧來,民兵接到的命令是活捉杜蘭特用于交換艾迪德的高級官員,其他的可以消滅。“超級62”的黑鷹直升機上的兩名三角洲狙擊手蓋瑞戈登和藍迪休亞特自願前往“超級64”的墜機地點救助傷員,之後兩名狙擊手被蜂擁而至的民兵殺死,杜蘭特被俘。

擔負首批攻擊任務的大約160名“三角洲”隊員和“遊騎兵”,有的躲在車裡遭到索馬裡人的四面圍攻,有的被分割包圍在從目标區到第一架直升機墜毀地點的各個狙擊地點。

夕陽西下時,美軍指揮官派“超級66”直升機為城中的部隊送去彈藥、飲水、血漿等必需品。“超級66”一降落,即遭到步槍和火箭筒的攻擊,機身多處被擊穿,但僥幸逃回了基地。

為援救身處危險中的特種隊員,美軍派出第十山地師一個滿編連。150名士兵乘坐9輛卡車和12輛“悍馬”車,在比爾·大衛中校的帶領下,從城外繞道趕到特種部隊的基地。

晚上9時30分,由大多數“遊騎兵”、所有的“三角洲”隊員和沒有受傷的空軍戰鬥人員以及第十山地師的部隊組成了美軍救援部隊。深夜11時30分,救援車隊向城裡進發。由于處處有阻擊和路障,車隊像一個噴火的巨獸,一路攻擊前進,橫沖直撞,AH—6直升機在空中掩護。

救援車隊與在城中堅守的部隊會合。他們把傷員和屍體安置好,随後将兩架毀壞的直升機炸掉。等救援部隊都上車後,幸免于難的“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卻擠不上車。于是,他們一邊跑步一邊射擊,在槍林彈雨中跟着車隊。

結局

當美軍返回基地時,天已經快亮了。經過半天慘烈的戰鬥,美軍死19人,被俘1人,傷70餘人,兩架直升機被擊落,3架被擊傷,數輛卡車和“悍馬”車被擊毀。這是越戰以來美軍所遭受的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

索馬裡人拖着美軍屍體遊街10月4日下午美國的電視屏幕反複出現了索馬裡人用繩子在地上拖着一具美國特種作戰隊員的屍體遊街示衆的畫面,被俘的杜蘭特也上了電視。這件事上了世界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美國輿論更是一片嘩然,一緻抨擊美國政府出兵索馬裡。同時,國際上的批評也不絕于耳: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說,聯合國不應成為美國軍事行動的保護傘;埃及外長穆薩表示,目前在索馬裡發生的一切,将會給索馬裡民族和解進程增加新的障礙;法國國防部長萊奧塔爾指責美國的所作所為超出了“人道主義使命”的範圍,變成了“不能容忍的對抗”;德國報刊稱,美國正在索馬裡進行“一場肮髒的戰争”。

摩加迪沙之戰給美國政府當頭一棒,克林頓最終認識到應該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索馬裡問題,因為幾個月的“圍剿”不但沒有抓到艾迪德,反而使艾迪德在索馬裡更加得人心。

10月5日,克林頓從外地匆匆趕回華盛頓,召開關于索馬裡局勢的緊急會議。10月7日,克林頓在電視講話中,單方面規定了美國從索馬裡撤軍的最後期限。美國政府還與艾迪德方面進行了秘密談判,雙方最後達成妥協:艾迪德交出飛行員杜蘭特和那具美軍士兵的屍體;美軍則釋放扣押的全部艾迪德的俘虜,不再把

艾迪德派作為打擊目标。

1995年3月2日,最後一批聯合國維和部隊撤出摩加迪沙,這标志着曆時27個月、耗資20多億美元的維和行動以失敗告終。聯合國既未實現在索馬裡組建一個民主政府的目标,也未實現各部族的和解,卻使100多名維和士兵和近萬名索馬裡人喪生。

摩加迪沙之戰使美國視地面戰為畏途。無論是1998年對伊拉克實施的“沙漠之狐”行動,還是1999年的科索沃戰争,美軍均采取非接觸作戰方式———空襲戰。這也許是美國人從此戰中得出的教訓。

作戰行動失敗原因

指揮系統混亂:由于第一線參加戰鬥的單位過多有160特種航空團,第75遊騎兵團,三角洲部隊,海豹第6隊(這是一個高度機密的部隊,除了其創始人馬辛柯提及,沒有任何媒體報道,目前所有關于海豹第6隊的報道,更本來源都是從馬辛柯自傳而來,馬辛柯被判刑,出版回憶錄,為了防止把美國最高度機密的部隊昭示天下。

美國撤銷了海豹第6隊)及其他人員(美國官方從不承認有三角洲部隊這樣一支部隊的存在),幾乎沒有一個真正的一線指揮官,所以多次産生差點誤傷的事件,甚至在趕去第一墜機點時,遊騎兵與三角洲人員産生分歧,分開行動。

沒有強大的空中火力壓制:由于華盛頓方面怕誤傷過多平民,所以并未派出AC130重型攻擊機,僅派出裝備7.62毫米崗尼機槍及2.5毫米火箭彈的AH-6小鳥以及裝備航載機槍的UH60黑鷹直升機,這2種機型裝甲都很薄弱,火力也不強(AC-130可裝備 7.62榴彈,重磅炸彈及其他裝備,對攻擊武裝車,火力據點,以及大型的民兵隊伍有很大作用)。

支援不及時:由于語言不同及其他關系,用了2個小時,馬來西亞與巴基斯坦才派出車隊與第十山地師一起進行支援。

快速反應部隊裝甲薄弱:遊騎兵為輕步兵快速反應部隊,第十山地師為山地快速反應部隊,而悍馬車,卡車,不能有效的阻擋RPG的攻擊(RPG足以将美國主戰坦克M1A1打出一個直徑25到40毫米的撕裂型傷口)導緻作戰時多輛悍馬車被RPG打中,車内人員傷亡。

違反特種部隊的作戰習慣:特種部隊并不是“終結者”,并不能以一敵百,他們隻是槍打的更準,素質更加過硬,白天出動特種部隊進行抓捕,就沒有任何天氣,地形,及其他因素給部隊掩護,所以是給地面上的武裝火力當作活靶子。

事件裡美軍陣亡名單

CW3 Donovan Briley

SSG Daniel Busch

CPL James Cavacco

SSG William Cleveland

SSG Thomas Field

SFC Earl Fillmore

CW4 Raymond Frank

MSG Gary Ivan Gordon

SGT Cornell Houston

SGT Casey Joyce

SPC Richard 'Alphabet' Kowalewski

PFC James Martin

MSG Timothy Martin

SGT Dominick Pilla

SFC Mathew Rierson

SGT Lorenzo Ruiz

SFC Randy David Shughart

CPL James 'Jamie' Smith

CW4 Clifton 'Elvis' Wolcott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