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熱發電

餘熱發電

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
餘熱發電是利用生産過程中多餘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1]餘熱發電不僅節能,還有利于環境保護,其重要設備是餘熱鍋爐。它利用廢氣、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熱源,生産蒸汽用于發電,由于工質溫度不高,故鍋爐體積大,耗用金屬多。用于發電的餘熱主要有:高溫煙氣餘熱,化學反應餘熱,廢氣、廢液餘熱,低溫餘熱(低于200℃)等。此外,還有用多餘壓差發電的,例如,高爐煤氣在爐頂壓力較高,可先經膨脹汽輪發電機繼發電後再送煤氣用戶使用。根據《2013-2017年中國餘熱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随着國家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碼,餘熱發電項目的魅力日益顯着。
    中文名:餘熱發電 外文名: 别名: 優點:節能,有利于環境保護 重要設備:餘熱鍋爐 餘熱源:高溫煙氣餘熱,化學反應餘熱

低溫餘熱

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

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是區别于傳統的以水(蒸汽)為循環工質的發電系統,采用有機工質(如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異丁烷等)作為循環工質的發電系統,由于有機工質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氣化産生較高的壓力,推動渦輪機(透平機)做功,故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可以在煙氣溫度200℃左右,水溫在80℃左右實現有利用價值的發電。

這項技術在發達國家就是比較先進的應用技術,近年來我國有的企業通過引進吸收,也掌握了這項技術,也有較優秀的産品在國内外應用。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的效率高,構成簡單,沒有除氧、除鹽、排污及疏放水設施。凝結器裡一般處于略高于環境大氣壓力的正壓,不需設置真空維持系統。透平進排氣壓力高,所需通流面積較小,透平尺寸小,易于小型化設計制造,管理維護費用低等優點。

外燃機熱氣機循環發電系統

外燃機是早在1861年由英國人羅伯特·斯特林發明,和蒸汽機的曆史差不多,它的特點首先是燃燒連續的,由于工質不參與燃燒,因此沒有内燃機的爆震現象,噪音低;其次可以使用任何燃料,其燃燒室在外,燃燒的過程與工質無關,适用于各種熱源,對燃燒方式無特殊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維護方便、燃燒效率高。外燃機循環發電系統是利用低溫餘熱發電的廢熱回收裝置,可回收100℃至300℃的廢熱,能達到20%的發電效率。

從數據來看,其發電效率優于目前市場的低溫蒸汽循環發電系統和有機工質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該裝置在100℃的廢熱條件下發電效率達7.3%,15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13.7%,20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18.4%,25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22.1%,30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25.0%。在這樣的廢熱溫度條件下能達到這樣的發電效率是目前可以看到很好的水平,達到了從低溫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水平。

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系統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是超臨界二氧化碳液體為郎肯循環系統的工質,以二氧化碳透平專用渦輪機為核心技術的最新餘熱發電技術。此發電系統在餘熱發電方面有較寬泛的應用優勢,各項技術指标都優于在用的水蒸汽郎肯循環系統和有機郎肯循環系統,特别是在發電效率和設備體積方面有着明顯的優勢。超臨界二氧化碳熱機是一種平台技術,目前可提供的功率範圍為250kWe至50Mwe的設計,效率可達30%。應用範圍包括燃氣輪機、固定式動力發電機組、工業廢熱回收、太陽能熱量、地熱、混合内燃機等的循環熱能。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系統是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渦輪機為核心技術,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為工作介質的餘熱發電循環系統,是具有突破性的熱機技術。

設備介紹

單級蒸汽透平機

單級蒸汽透平機廣泛應用于各過程工業領域,普遍作為水泵、油泵、風機、壓縮機和發電機的穩定、經濟的驅動設備。

多級蒸汽透平機

高可靠性和穩定性成就了多級透平機在過程工業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級透平機具有既注重可靠性更保證高效率的特點,可以迎合不同工業能量部門的需求。

蒸汽透平發電機組

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蒸汽透平發電機組解決方案。飽和蒸汽透平發電機組以其穩定和高效的特點為飽和蒸汽的利用開辟了完美的途徑。

提高措施

1、窯頭低溫廢氣餘熱的循環利用。

2、在窯尾二級預熱器旋風筒内設置過熱器。

3、回轉窯筒體散熱的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