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石砂岩

長石砂岩

長英質母岩晶系砂岩
長石砂岩(arkose)是一種長石碎屑含量大于25%的砂岩,它包括長石砂岩和岩屑質長石砂岩。一般為粗砂狀結構,肉紅色至灰色,分選性和磨圓度變化較大。長石砂岩多由長英質母岩,如花崗岩、片麻岩經機械風化,短距離搬運,在山前或山間盆地堆積而成。長石砂岩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岩成分,首先要有富含長石的母岩,如花崗岩、花崗片麻岩等。[1]
    中文名:長石砂岩 外文名:arkose 别名: 顔色:肉紅色至灰色 透明度:不透明 晶系:長英質母岩 硬度:粗砂狀結構 脆性:脆 分布:山前或山間盆地堆積

特征

長石砂岩的特征如其名稱,其内所含長石含量較多,長石含量大于50%,石英+岩屑小于50%。

該種岩石的成因一方面,其母岩含有長石,如母岩為長石偉晶岩,另一方面,由于長石易水解,因此,如果發現了長石砂岩,則可說明該砂岩在成岩前所經受的搬運距離較短,在地形起伏比較大,地殼活動劇烈的地區,易形成沖積扇,洪積扇等,其内成分搬運距離短,所以形成長石砂岩。

長石砂岩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岩成分,首先要有富含長石的母岩,如花崗岩、花崗片麻岩等。另外還需要有利的古構造、古地理和古氣候條件。

在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地形起伏也大,花崗岩基底隆起遭受強烈侵蝕,在鄰近地區發生沉陷,侵蝕産物迅速堆積,而形成很厚的長石砂岩,有人稱為構造長石砂岩;有的長石砂岩直接複蓋在花崗質基底的侵蝕面上,它是古老花崗質岩石的崩解産物,在海侵過程中經改造并在原地随機而成。這種岩石常呈厚度不大的穩定層狀,位于海侵岩層底部,故稱基底長石砂岩或殘餘長石砂岩。

多産于地台區,如河北唐山、山西大同花崗岩基底之上的長石砂岩。過去有人認為有的長石砂岩是極其幹旱或寒冷氣候條件下的産物,是沙漠或冰川的标志,屬氣候長石砂岩。它的砂粒分選和磨圓較好,長石也新鮮,穩定重礦物也多。但許多資料表明,溫濕條件(如煤系地層中)也有長石砂岩,這主要于構造、地形、堆積速度等條件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