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

趙樸初

佛教領袖、書法家、社會活動家
趙樸初(1907—2000),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慶,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1]1938年後,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秘書、主任秘書,上海慈聯救濟戰區難民委員會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淨業流浪兒童教養院副院長,上海少年村村長。1949年任上海臨時聯合救濟委員會總幹事,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委、副主席,亞非團結委員會常委。1980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中文名:趙樸初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 畢業院校:東吳大學 職業:佛教領袖、書法家、社會活動家 代表作品:《片石集》;《滴水集》;《佛教常識問答》 主要成就: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 籍貫: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7年11月5日 去世年月:2000年5月21日 宗教:佛教

人物生平

趙樸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慶,1911年随父母遷回老家太湖縣寺前河居住。

早年求學于蘇州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

1928年後,任上海江浙佛教聯合會秘書,上海佛教協會秘書,“佛教淨業社”社長,四明銀行行長。

1938年後,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秘書、主任秘書,上海慈聯救濟戰區難民委員會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淨業流浪兒童教養院副院長,上海少年村村長。

1945年參與發起組建中國民主促進會。

1946年後,任上海安通運輸公司、上海華通運輸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1949年任上海臨時聯合救濟委員會總幹事,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委、副主席,亞非團結委員會常委。

1950年後,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市分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華東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長,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員會副主任。

1953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中緬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名譽副會長,中國人民争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1980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副主席、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

1996年,他聞訊《西泠藝叢》即将複刊,寄來5000元人民币資助。

1997年為籌建中國印學博物館,他上書國家有關部門建議給予扶持,并為中國印學博物館題寫館名。

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人物轶事

佛教淵源

1907年11月5日,趙樸初出生在安慶天台裡四代翰林府第中。是嘉慶元年(1796年)狀元趙文楷的後人。父親趙恩彤,任過縣吏和塾師,生性敦厚,家中作主的是母親陳慧。家中設有佛堂,母親每日早晨燒香拜佛;門前的水塘是她的放生池,裡面放養着不少她買下的龜、鼈。

1914年夏日的一天,七歲的趙樸初看到一隻蜻蜓在蜘蛛網裡掙紮,不一會兒,蜻蜓被越纏越緊,漸漸不能動彈。趙樸初轉身到廚房找來一根竹竿,把蜘蛛網耐心地挑開,将蜻蜓救出。母親見了,非常高興,第二天帶兒子去廨院寺燒香。

佛事結束後,母親與先覺師父閑談,說起兒子會對對子了。師父聽了,指着廟中的火神殿,出了一句上聯:“火神殿火神菩薩掌管人間災禍”。趙樸初想了想道:“觀音閣觀音大佛保佑黎民平安”。先覺師父笑了,對陳慧說:“這孩子将來必成大器。”

趙樸初的表舅關?之曾以同知(相當于地方政府廳一級長官)身份做上海道尹袁樹勳的幕僚。二次革命失敗後,關?之接到上海鎮守史鄭汝成逮捕孫中山的密令,作為同盟會會員,他悄悄地讓公廨秘書楊潤之通知孫中山轉移,并故意拖延發捕票的時間。孫中山脫險後,曾親筆題寫書扇感謝他。

接觸佛經

1921年,關?之走上佛教道路。在中國現代佛教史上,關?之有重要地位。他與周舜卿、沈心師、謝泗亭等人于1922年發起成立佛教居士林,這是全國第一個居士林團體。同年,關?之等創辦淨業社,施省之任董事長,關?之任副會長。1927年,淨業社遷入覺園。

淨業社是上海江浙佛教聯合會下屬單位,趙樸初在這裡做秘書,收發報紙,起草文件。關?之對趙樸初要求很嚴。第一次看到趙樸初起草的文字時,關?之皺着眉頭,一邊拿筆批改,一邊婉言批評:“你的國文很好,毛筆字也好,但佛教有佛教的門徑,你要多看佛書。”從此,趙樸初開始研究佛經。後來,關?之建上海佛教慈幼院并任院長,日常工作即由趙樸初去做。

1929年4月,中國佛教會成立,關?之被選為九人常委之一。從此,趙樸初和全國高僧大德的接觸更加頻繁了。年輕的趙樸初在這樣一個佛化氣氛裡,不知不覺也走上了慈善為本、普度衆生的道路。

1935年秋天,圓瑛法師在上海興辦圓明講堂,經他介紹,趙樸初皈依佛門,成了在家居士。佛教傳入中國後,居士一般指隐居不仕之士、佛教居家修行人士、所有非出家的學佛人士。趙樸初就屬于居家修行人士。

在圓明講堂,趙樸初接觸了卷帙浩瀚的佛經。在經卷和高僧的影響下,趙樸初将自己在私塾和東吳大學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到佛學中去;他的詩書造詣,也與日俱進了。

主要成就

趙樸初是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著名社會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

一生追求進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長歲月中,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造福社會、振興中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

早在大革命時期,趙樸初親眼目睹在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下中華民族備受欺淩,在封建地主的殘酷剝削下廣大農民蒙受苦難,從而立下救國救民的遠大抱負。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戰後,他積極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組織婦女支前,動員和掩護300多名青壯年奔赴前線,千方百計地救濟、安置難民。

上海淪陷後,他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積極與新四軍聯系,把經過培訓的千餘名中青年難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軍總部,其後陸續送往蘇南、蘇北等地參加抗戰。

1938年他參加了職業界救亡組織上海益友社并擔任理事長,參加了上海各界人士抗日統一戰線組織星二聚餐會及其核心組織星六聚餐會,積極宣傳抗日主張,團結愛國人士,開展秘密鬥争。抗戰勝利後,趙樸初痛恨國民黨反動獨裁的黑暗統治,積極參加争取民主、反對内戰、解救民衆的愛國民主運動,迎來了上海的解放。

50年代初期,新中國百廢待興。趙樸初在擔任華東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長期間,為華東地區和上海的經濟恢複和安定群衆生活做了大量工作。

作為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樸初号召佛教徒與全國人民一道,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周圍,為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鬥。

趙樸初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1945年12月30日,趙樸初與馬叙倫、王紹鳌、林漢達、周建人、雷潔瓊等在上海成立以“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現”為宗旨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此後,趙樸初同志曆任民進上海分會副主任,民進上海市委主委,民進中央委員、常委、副主席,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德高望重的卓越領導人。

趙樸初同志始終熱愛中國共産黨,一以貫之地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他同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有着親密的友誼。他長期擔任民進中央和全國政協的領導職務,積極建言獻策,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作用,為發揚同中國共産黨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為鞏固與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為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樸初是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在國内外宗教界有着廣泛的影響,深受廣大佛教徒和信教群衆的尊敬和愛戴。他佛學造詣極深,《佛教常識答問》等着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傳廣泛。

他從青年時期開始,就認真研究社會主義學說,經過漫長的求索,他逐步認識到,隻有中國共産黨最能代表中國勞苦大衆的意志和利益,中國隻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建成繁榮富強的新社會。

作為新中國一代宗教界領袖,趙樸初同志把佛教的教義圓融于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圓融于維護民族和國家的尊嚴,扞衛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事業之中;圓融于促進中國佛教界與世界各國佛教界友好交往的偉大事業之中。

他充分地論述了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的問題,指出:黨和國家從政策上、法律上充分尊重和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宗教徒則要愛國愛教,遵紀守法,擁護黨的領導,報國家恩,報衆生恩,積極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他告誡佛教弟子,佛教的利益必須與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我們的生命好比一滴水,隻要我們肯把它放到人民的大海中去,這一滴水是永遠不會枯竭的。趙樸初同志堅決擁護黨中央制定的關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要指示,積極協助黨和政府全面正确地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

趙樸初同志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宗教理論和工作,坦誠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他積極促進全國各宗教界的團結和穩定。他熱情支持十世班禅為發展藏傳佛教文化,建立藏傳佛教正常秩序,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反對境外勢力分裂祖國的活動所開展的各項工作。

他積極擁護按照宗教儀軌和曆史定制,經金瓶掣簽、報中央政府批準認定的十一世班禅,并熱情關心十一世班禅的培養教育工作。他恪盡職守,殚精竭慮,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的理論與實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趙樸初同志一生緻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動。

1951年,趙樸初同志代表中國佛教界主動送觀音像給日本佛教界,打開了中日民間友好交流的大門。随即,日本佛教界發起了護送中國二戰時期在日殉難烈士骨灰歸回祖國的活動,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贊揚。趙樸初同志多次以團長身份出席禁止原子彈氫彈保衛和平的大會。

1961年3月,他赴印度新德裡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會前應邀參加泰戈爾誕辰百周年紀念大會,當場義正詞嚴地駁斥了某些反華勢力突然發動的惡意攻擊,趙樸初同志維護國家尊嚴的舉動,赢得場内一片掌聲和各代表團的熱烈祝賀,陳毅副總理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1962年,趙樸初同志倡議中日佛教界共同紀念鑒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日本佛教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廣泛宣傳中日友好傳統。

1980年,他推動和組織了鑒真和尚塑像回中國探親活動,掀起了中日民間友好交流往來的高潮,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衆基礎。

1993年,趙樸初同志提出佛教是中日韓三國友好交流“黃金紐帶”的構想,得到韓國和日本佛教界一緻認同,輪流在中國、韓國和日本召開了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這些活動,充分發揮了宗教在國際交往中具有聯系廣泛的積極作用,向世界人民廣泛宣傳了中國政府的宗教政策,加深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為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

趙樸初同志始終關心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積極開展同台灣、香港、澳門和海外華僑佛教界的友好交流與聯系,同破壞祖國和平統一事業的言論和行動進行堅決鬥争。

1999年7月,當李登輝逆世界和平之潮流,悖中華民族統一之意志,公然鼓吹“兩國論”時,已屆耄耋高齡、久卧病榻的趙樸初同志,鄭重發表談話,嚴厲譴責李登輝的謬論。

在他生命垂危時,還念及台灣的老友故舊,心系祖國統一。

趙樸初同志是享譽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他的詩詞曲作品曾先後結集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國内外廣泛傳誦。他的書法作品俊朗神秀,在書法界久負盛名。

趙樸初同志又是一位以慈善為懷的慈善家,長期從事社會救濟救災工作,做了許多慈善事業,直到晚年體弱多病時,還親自為遭受地震和洪水災害的地區籌集救災資金。他率先垂範,為自然災害和希望工程捐出個人大筆資金。他生前立下遺囑,他的遺體凡可以移作救治傷病者,請醫師盡量取用。他在遺囑中表達生死觀雲:“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趙樸初紀念館位于公園西側,占地面積6公頃,建築面積為1800平方米,投資1200萬元,平面确定為“三進”、“三縱”布局,入口門前有青石獅一對,側有青石抱鼓,東側設

接官台,後院設計水井一口,以及馬廄、花園等。建築沿襲當地清代居室風格,粉牆黛瓦,馬頭牆,青石闆内院鋪地。該工程于2005年7月5日正式動工建設,2007年11月竣工并對外開放。

趙樸初紀念館建成以後,必将成為世人了解樸老、悼念樸老一個極好的場所,必将成為愛國、愛和平、愛鄉的教育基地。

胸懷若谷

1968年12月11日至1969年2月12日,趙樸初被監管勞動,地點在廣濟寺後兩跨院,具體做送煤、劈柴、掃雪、倒髒土等雜務。

中國佛教協會的牌子已被紅衛兵戰鬥隊的各種招牌所替代。戒壇的香案早已布滿了灰塵,和尚被趕出了廟門,隻有藏經閣前的松樹仍然高高地屹立着,與這群“牛鬼蛇神”為伴。

頭一天,趙樸初和虞愚教授被分配做煤球,撿煤核。燒過的煤球灰裡,殘留着半黑色的煤球,揀起來,仍然可燒。趙樸初在一點一點往煤灰深處掏煤核時,突然想到,看似很冷的煤球灰,卻能死灰複燃呢!這使他脫口占出一首五絕來:

細向心中檢,然而有不然。

冷灰猶可撥,試看火燒天。

吟罷,趙樸初對虞愚說:“現在這種情況是暫時的,不久以後,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将會走向正軌。無論受多大委屈,一定要堅持住,活着,就是勝利。”

1969年春節前夕,爆竹好賣,趙樸初等人被勒令拆舊紙花,将燃放過的爆竹裡的紙骨子剝出來,重做成新的爆竹。這是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既新鮮,又無奈。拆舊紙花時,趙樸初想,什麼時候“文革”結束了,用自己拆的舊紙花做的爆竹來慶祝,該多好啊!于是又有一詩吟就:

摧枯拉朽盡,鐵骨獨留枝。

好待東風信,新花衆妙持。

後來,周恩來了解到趙樸初被迫勞動的情況,下了保護趙樸初的指示。他不再每天接受監管勞動,被拆掉的電話也安上了。

三個月下來,七寫八寫,倒也記錄下了趙樸初“改造”過程中的思想火花。他抽空将這些意外收獲加上标題《閑情偶記》,送給了佛協教務部主任陳秉之。陳秉之十分感慨:别人寫“勞動改造”的詩,常常發洩心中的憤懑,趙樸老的詩卻氣象峥嵘,沒有半點牢騷。尤其是對國家前途,信心十足,其胸襟,确非常人可比啊。

革命情誼

趙樸初與新四軍

趙樸初是享譽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他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在詩、詞、曲和書法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但是趙樸初和新四軍有什麼關系,外界卻所知甚少。

揮手汽笛鳴,極目樓船遠,

談笑憶群英,怡怡薪與膽,

雄風舞大旗,萬流助浩汗,

同張射日弓,待看乾坤轉。

這首五律是趙樸老于1938年所作。1998年秋,91歲高齡的趙老重書此詩時作了如下注解:“抗日戰争初期,餘負責上海戰區難民收容工作。1938年,選送難民中優秀壯年、青年及部分優秀難童暨工作人員,赴皖南新四軍本部,此為送行時之作。”這段話,基本介紹出了寫這首詩的背景。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戰争爆發後,趙樸初積極進行抗日救亡活動,組織婦女支援前線抗日将士,動員和掩護三百多名青壯年奔赴抗日前線,直接打擊日本侵略者,并千方百計地救濟和安置上海難民。

上海淪陷後,趙樸初又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積極與上海我黨的地下組織取得聯系,打通了與新四軍的關系,把經過培訓的千餘名青年難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軍總部。其後又陸續把大批青年送往蘇南、蘇北新四軍部隊,參加抗日戰争。

當時新四軍在日寇和僞頑的雙重封鎖下,部隊缺醫少藥,醫療工作十分困難,通訊器材也十分缺乏,趙樸初冒着生命危險,多方籌措通訊器材和醫療器械與藥品,源源不斷地送往新四軍前線,正是在趙樸初這批救命物品的幫助下,挽救了不少傷病員同志的生命,很多傷員很快傷愈回到了部隊,部隊的戰鬥力增強了,同時,他運來的通訊器械也使部隊的通訊聯絡工作得以恢複和發展,分散的部隊和根據地終于又能緊密的聯系起來了。趙樸初的壯舉對于當時處于敵後的新四軍部隊來說,真可謂是“雪中送炭”!

抗戰期間,趙樸初對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做法十分痛恨。1941年,在反動當局的策劃下,發生了圍攻新四軍的“皖南事變”,趙老聞訊後,義憤填膺,當即作七律詩一首,以表達自己的憤慨之情:

豈能北轍又南轅,無北無南八表昏,

信有修能遭衆嫉,竟教積毀鑄沉冤,

鸱枭在室悲弓折,魑魅甘人可理論,

逼窄江南客後死,彌天淚雨望中原。

哀辛士

1997年重書此詩時,趙老注:“1941年為皖南事變作,辛士為新四之諧音也。”

海納百川、寵辱不驚是趙樸初一生胸懷坦蕩甯靜的寫照,而剛直不阿也同樣是他的氣概。陳昊蘇曾講述過父親陳毅與趙樸初數十年的真摯友誼,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陳毅逝世後,趙樸初頂着極大的壓力,幫助整理《陳毅詩集》、《陳毅文集》,危難時期趙樸初的毅然相助使他們全家受到了很大的感動。

烈士張太雷的女兒張西雷,正是當年趙樸初曆盡千難萬阻送到新四軍的婦女中的一員。趙樸初的相助使她能夠繼承父親遺志,獻身到抗日戰場中去繼續自己的革命事業。

趙樸老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是:“盛世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他的豁達大度、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永遠值得後人去學習。

趙樸老一生安安心心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對國家、對人民、對自己都可稱無愧無憾。而他志高意遠,甯靜淡泊的人品,更是從他的遺偈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生固欣然,死亦無憾,

花落花開,水流不斷,

魂兮無我,誰欤安息,

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重印龍藏

趙樸初先生與《乾隆版大藏經》

(梁玉泉)

趙樸初先生不僅是中國佛教界卓越的領導人,還是中國的佛門龍象,釋教大德。他集佛學理論、文學和書法藝術于一身,造詣頗深,堪稱一代宗師。他1907年11月5日誕生于安慶天台裡四代翰林府第中。在深切緬懷趙樸初先生百年誕辰時,回憶趙樸初先生對《乾隆版大藏經》的整理、出版和發行做的大量工作至今難以忘懷。

《乾隆版大藏經》亦稱《龍藏》和《清藏》,是清朝雍正皇帝降旨,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刊刻。但因雍正皇帝僅完成欽定《清藏》的内容和籌劃雕造等事務,開雕不久,他就去世了。雕造和刷印《清藏》的大量工作是由乾隆皇帝完成的,故又稱《乾隆版大藏經》。乾隆三年(1738年),曆時五年經闆雕造完工。清廷出資刷印一百部《乾隆版大藏經》,頒賜全國各大寺院。七萬多塊經闆貯存故宮武英殿。後因請印不便,奏準,移儲柏林寺。“文革”中經闆遭到嚴重破壞,“文革”後為保護好這套國内僅存的《乾隆版大藏經》經闆,文物部門把經闆移置智化寺,加以保護。

為更好的保護和整理這套珍貴文物,經中國佛教協會、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共同協商後,決定開展重印《乾隆版大藏經》的工作,1987年12月29日在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廣濟寺,召開重印《乾隆版大藏經》彙報會,趙樸老主持會議。文物局和文物出版社的領導彙報了重印《乾隆版大藏經》的各項準備工作,經過整理,按《千字文》的順序碼放,數百塊經闆需要補刻,數千塊經闆因長年被水浸泡腐爛,已經無法使用,需要重新雕刻,六萬餘塊經闆完好如初。重印《乾隆版大藏經》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趙樸老聽了大家的彙報,非常高興地說,重印《乾隆版大藏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隻有盛世才能做到。雕造、刷印《乾隆版大藏經》是在曆史上“康幹盛世”完成的。又是盛世,我們重印《乾隆版大藏經》,無論對佛教界還是文化界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讓我們的事業像龍一樣騰飛起來。趙樸老還欣然撰寫《重印清龍藏序》;自宋初創刻大藏經,而後曆朝無不以刊刻大藏經為大事,以迄元明,官私刻闆達十餘部,惜屢經喪亂,闆佚無存。清雍幹之際,整編重雕,世稱龍藏,并收漢土著述達七千八百餘卷,博采旁搜,包羅宏富,超轶前代為國重寶。實集佛學典籍之大成,為華夏文化之豐碑。十年否塞,經闆殘損,并世知聞,鹹為扼腕。四兇既翦,國步複康,文運宏開,因緣殊勝。

1988年中國的龍年,11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裡,佛教、文物、出版界的領導和各界知名人士濟濟一堂,趙老也光臨會場,參加新版《乾隆版大藏經》面世,并向國内外發行的新聞發布會。西藏廳正中的桌案上擺放着整齊的新版《乾隆版大藏經》。文物局的領導向趙樸老彙報在印制《乾隆版大藏經》的過程中,加強了對經闆的安全保衛工作。文物出版社的領導談了新版《乾隆版大藏經》全部使用優質宣紙和一得閣的香墨汁,聘請了解放前琉璃廠文富堂的老師傅在印刷和裝訂技術上把關,嚴格按傳統工藝進行加工制作。同時也談到由于受時間和财力的限制,經闆殘損的部分佛經隻能用征集到的清乾隆年間刷印的《乾隆版大藏經》,用照相和掃描技術處理後進行裝訂制作。趙樸老說,能夠把724函、7240卷,含1675部佛經大部頭的線裝古籍《乾隆版大藏經》刷印出版已經是功德無量,如果能夠再把損壞掉的經闆全部補刻好,那就功德圓滿了。趙樸老神情凝重,手捧飄着墨香的《乾隆版大藏經》,心中充滿欣喜。

每當想起趙樸老持杖的動作和雙手合十的音容笑貌,還有老人家寬容大度、幹練潇灑的風度,崇敬之情油然而起,可謂高山仰止。趙老數十年為實現“人間佛教”的理想而身體力行、殚精竭慮。一生慈悲為懷,為踐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如老人家所說: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與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在紀念趙樸老百年誕辰的時候,祈願趙樸老乘願再來,普渡慈航。

後人紀念

2012年11月3日,在紀念趙樸初先生誕辰105周年之際,趙樸初銅像揭幕儀式暨民進會史教育基地挂牌儀式在樸老故裡太湖縣寺前鎮的趙樸初紀念館。

2012年11月4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紀念趙樸初先生誕辰105周年詩朗誦文藝演出會。

上一篇:宋藹齡

下一篇:塔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