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解毒

治療學術語
解毒,中醫名詞,治療學術語。指解除病毒的一種治法。“毒”有熱毒、寒毒、疫毒、蠱毒、濕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種不同方法。臨床上以熱毒症較為多見,常用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闆藍根、蒲公英、山豆根等。洗胃或催吐後給患者服用炭粉20~30g,因活性炭是很好的吸附劑,可吸附生物堿及金屬等毒物,減少毒物經消化道吸收。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海帶中的褐藻酸能減饅放射性元素锶被腸道吸收,并能排出體外,因而海帶有預防白血病的作用,對進入體内的镉也有排洩作用。
    中文名:解毒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意思:解除體内或體表的毒素 如:闆藍根 針刺療法:内關、足三裡

内容說明

治療學術語。泛指解除體内或體表的毒素。通常包括:

①血分熱毒,宜涼血解毒。

②陰寒凝滞成毒,常用溫中散寒而祛之。

③解除蛇蟲犬獸螫咬所緻的毒害。

④排除誤食或接觸的毒物,或解除所緻的毒害。

⑤按特定的炮制方法減除藥物的毒性,或通過藥物的配伍協調而緩和藥物的毒性。

排除毒物原則

一般處理原則有快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防止加深中毒;促使已吸收毒物排洩和解毒;對症處理。

處理步驟是清洗、洗胃、催吐、導瀉或灌腸,服用吸附、沉澱和保護劑;腎髒排毒等。

快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清洗中毒部位如皮膚表面或粘膜,用清水充分洗滌;對于非水溶性的毒物,則可選用适當溶劑。口服中草藥中毒首選洗胃,在服藥後4-6小時内,胃腸中尚有大部分未被吸收的毒物,因此如經口撮入毒物4-6小時之内洗胃是避免毒物從消化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洗胃是否徹底及時,關系搶救成敗。不宜洗胃或病情輕而又合作的清醒病人用催吐法,以手指等機械法刺激喉部,配合口服催吐劑使其胃壁粘膜受到刺激而嘔吐。若病人不易灌服任何催吐劑時即可遵醫囑皮下注射阿樸嗎啡5~10㎎,可在短時間内達到催吐的目的,但驚厥或高抑制狀态病人不宜使用。

為迅速排出已經進入腸道的毒素或殘留于腸道的毒素,可采用25~50%的硫酸鈉或硫酸鎂溶液口服導瀉或用生理鹽水或肥皂水高壓灌腸。因硫酸鎂有時也會被腸道吸收,故中樞抑制性中毒者不宜使用。同時,讓患者喝濃茶,因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可與部分有毒生物堿或重金屬結合形成沉澱物,阻止人體對毒素吸收。在服用吸附、沉澱及保護劑後,應結合導瀉使毒素盡快排出體外。如果有毒中草藥可腐蝕腸粘膜時,應先讓患者服下植物油、牛奶、蛋清、豆漿、澱粉等,以保護腸粘膜。

加速已吸收毒物排出和解毒

如果有毒藥物部分已被腸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和組織時,必須進行解毒和加速已吸收毒物排出處理。如果已知中毒藥物,可根據中毒藥物性狀、成分、作用組織器官而選擇不同的方法和解毒劑。如應用利尿劑、解毒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藥解毒劑等。中藥解毒劑很多,最常用的藥物有綠豆、甘草、生姜、蜂蜜等。如果确知中毒藥物名稱時,可根據中藥的“相殺”、“相畏”配伍原則,使用中藥解毒。利用藥物藥性的相互對峙解除其中一種藥物毒性和不良反應,如防風殺砒霜,綠豆殺巴豆,半夏畏生姜。

對症處理

由于中藥種類多、成分複雜以及中藥中毒劑量、中毒方式、處理時間等差異對預後均有影響,同時,藥物不同成分對不同組織、不同器官、不同系統的親和力不同,出現症狀也有不同,特别是無特效解救辦法時,更應及時予以支持療法和對症處理。

日常食物

綠豆:

綠豆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之一,小小綠豆卻蘊藏着大大的功效,它的解毒保肝功效更是為人所熟知,是最常見的一劑"保肝藥"。聚會飲酒多,别忘了吃點綠豆現代醫學認為,綠豆皮中富含維生素E、胡蘿蔔素、黃酮類和多酚類物質等抗氧化成分,因此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對酒精性肝細胞損傷具有預防性保護作用,可以保護肝髒細胞免遭自由基的破壞。

豬血:

傳統醫學認為,豬血有利腸通便、清除腸垢之功效。現代醫學證實,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人體内的胃酸分解後,能産生一種解毒、清腸的分解物,這種物質能與侵入人體内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生化反應,然後從消化道排出體外。

海帶:

中醫認為海帶性寒、味鹹,功能軟堅散結、清熱利水、去脂降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海帶中的褐藻酸能減饅放射性元素锶被腸道吸收,并能排出體外,因而海帶有預防白血病的作用,對進入體内的镉也有排洩作用。

茶葉:

茶葉的解毒作用,早在《神能農本草》中就有記載。現代醫學認為,茶葉具有加快體内有毒物質排洩的作用,這與其所含茶多酚、多糖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是分不開的。

無花果:富含有機酸和多種酶,具有清熱潤腸、助消化、保肝解毒功效。近年來發現,無花果對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氫及苯等有毒物質有一定的抗禦能力。

胡蘿蔔:

胡蘿蔔也是有效的解毒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食後能增加人體維生素A,而且含有大量的果膠,這種物質與汞結合,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體内汞離子的徘排除,故對預防汞中毒有極大的作用。

針刺療法一般解毒取曲池、三陰交,呼吸困難取内關,嘔吐取中脘、牙關緊閉取頰車、合脊,昏迷取人中、湧泉等穴位。

上一篇:IMDS

下一篇:黛力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