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

生物戰劑
生物武器是指以生物戰劑殺傷有生力量和和毀壞植物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能使衆多人、畜和農作物等患病乃至死亡的一種特殊武器,它的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克制,它和常規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并稱為四大武器系統,而且它總會引發瘟疫,被稱為“地獄瘟神”。生物武器的施放裝置包括炮彈、炸彈、火箭彈、導彈彈頭和布撒器、噴霧器、氣溶膠發生器等。
    中文名:生物武器 外文名:Biological weapons 别名: 舊稱:細菌戰劑 分類:立克次體、病毒、毒素等

簡介

用生物殺死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統稱為生物武器,也叫做生物戰劑。生物戰劑是軍事行動中用以殺死人、牲畜和破壞農作物的緻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統稱。由于以往主要使用緻病性細菌作為生物戰劑,早期它被稱為細菌武器。随着科技的發展,生物戰劑早已超出了細菌的範疇。

使用曆史

一位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在攻城掠池和自我保護時使用這一手段。赫梯王國是一個位于安納托利亞,即古代小亞細亞的亞洲古國。赫梯人以骁勇善戰著稱于史,不僅将若幹小國統一成一個強大帝國,并曾與埃及展開過激烈的争霸戰争。意大利學者西羅·特雷維薩納托專門對赫梯人最強大時期的曆史進行了研究。他在《醫學假說》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成果稱,将感染了兔熱病的綿羊放入敵方城市或陣營,導緻對方人員染上這種緻命疾病,是當年赫梯人無往不勝的一個重要原因。

1859年法國在阿爾及利亞作戰時,15000人中有12000人患霍亂而喪失戰鬥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首先研制和使用生物武器(當時稱為細菌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僅一年半的時間内,交戰雙方患病毒性流感者達5億之多,有2000多萬人死亡,比戰死人員數量高出3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大規模研制生物武器,并在中國東北建立研制細菌武器的工場-731部隊,曾對中國10餘個省的廣大地區施放鼠疫、霍亂、傷寒和炭疽杆菌等10餘種戰劑。鼠疫最嚴重的是湖南常德和浙江甯波。他們甚至拿活人做細菌試驗,僅此一項就殺死中國軍民3000多人,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災難。

美國研制生物武器始于1941年,其規模超過德國日本。1950年,美軍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多次使用鼠疫、霍亂菌和腦炎病菌,傷害中朝軍民。在朝鮮戰場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為挽回失敗的結局,曾在朝鮮北部和我國東北地區使用生物武器近3000次,造成中國志願軍和朝鮮平民感染死亡。

1979年蘇聯位于斯維洛夫斯克市西南郊的一生物武器生産基地發生爆炸,緻使大量炭疽杆菌氣溶膠逸出到空氣中,造成該市肺炭疽流行,直接死亡1000餘人,并且該地區疫病流行達10年之久。這僅僅是一次洩漏事件造成的嚴重後果。

威力

生物武器制造和使用比起化學武器更為方便,隻要少量的菌種,在特别的容器中培養就行。即使實驗室規模的生産也可造出足夠軍事使用的生物武器。再有生物武器不需保存,隻要少量菌種冷藏起來即可,戰時,可在短時間内培育出大量生物武器。

當基因工程剛剛問世,就同任何高新技術一樣首先很快被應用于軍事領域,一些軍事大國競相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研究基因武器。研究基因武器,無疑是人類自己打開了地獄之門,因為我們無法預料通過這種方式,将會産生多麼可怕的基因魔鬼。可以說在這個領域的每一個設想都有可能成為現實,而每一個現實都會使人類走進滅絕的深淵。

如果一顆裝有炭疽杆菌的彈頭導彈在一個順風的天氣落到華盛頓市區,就可造成3—10萬人死亡。如果一架載有100公斤炭疽菌培養液的小飛機,在華盛頓上空撒下這種培養液,可造成100萬人死亡。在這一點上,生物武器比核武器毫不遜色。受生物武器感染,病人極其痛苦,常常在受盡病苦折磨後死去,并且病菌具有傳染性。從理論講,它的殺傷力是無限大。

許多病菌在作為武器使用以後,可以長期存活在土壤和水中,遺患無窮。二戰期間,英國在格魯尼亞島試驗了一顆炭疽杆菌炸彈,至今該島仍不能住人。

如果把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的基因或緻癌基因移入大腸杆菌中,令其繁殖,同樣可以輕松地毀滅全人類。還有一種叫“熱毒素”的奇特基因武器,隻需20克便可緻全人類于死地。

發展階段

生物武器的發展曆史大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初始階段,主要研制者是當時最富于侵略性,而且細菌學和工業水平發展較高的德國。主要戰劑僅限于少數幾種緻病細菌,如炭疽杆菌、馬鼻疽杆菌等,施放方式主要有特工人員人工投放,污染範圍很小。

第二階段自本世紀30年代開始至70年代末。主要研制者先是德國和日本,後來是英國和美國。戰劑主要仍是細菌,但種類增多,後期美國開始研究病毒戰劑。施放方法以施放帶生物戰劑的媒介昆蟲為主,後期開始應用氣溶液撒布。運載工具主要是飛機,污染面積顯著增大,并且在戰争中實際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分類

按照形态和病理分類

一、病毒類,如天花病毒、各種馬腦炎病毒、熱病毒等;

二、細菌類,主要有炭疽菌、鼠疫杆菌、霍亂弧菌等,這是二戰前後使用得最多的生物戰劑;

三、立克次氏體類,一種能導緻斑疹傷寒、戰壕熱等流行疾病的特殊病原體;

四、衣原體類,主要有鳥疫衣原體;

五、真菌類,主要有球孢子菌、組織孔孢漿菌等;六毒素類,主要有葡萄球腸毒素、肉毒菌毒素、真菌毒素等。六、毒素類,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糖毒素等。

按傷害程度分類

一、緻死性戰劑,病死率在10%以上,甚至達到50~90%。炭疽杆菌、霍亂狐菌、野兔熱杆菌、傷寒杆菌、天花病毒、黃熱病毒、東方馬腦炎病毒、西方馬腦炎病毒、班疹傷寒立克次體、肉毒杆菌毒素等。

二、失能性戰劑,病死率在10%以下,如布魯氏杆菌、Q熱立克次體、委内瑞拉馬腦炎病毒等。

按生物戰劑有無傳染性可分為兩種:

一、傳染性生物戰劑,如天花病毒、流感病毒、鼠疫杆菌和霍亂狐菌等。

二、非傳染性生物戰劑,如土拉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

過去主要利用飛機投彈,施放帶菌昆蟲動物。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将主要利用飛機、艦艇攜帶噴霧裝置,在空中、海上施放生物戰劑氣溶膠;或将生物戰劑裝入炮彈、炸彈、導彈内施放,爆炸後形成生物戰劑氣溶膠。

傳統的生物武器以細菌為主,主要有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霍亂弧菌、兔熱、Q熱、肉毒等。這些細菌都可感染人體,炭疽杆菌感染者死亡率為80%;鼠疫的受害者在1—3天發病,死亡率達90%;殺傷力弱一些兔熱和霍亂,至多在10天内可對感染者産生影響,死亡率5%—50%不等。

Q熱是一種全身性感染細菌,急性發病,寒顫高熱,伴有頭痛、肌痛,不經治療時,死亡率低于1%,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蚊蟲叮咬傳染,其傳染性強。Q熱病雖然死亡率低,但恢複較慢,可使病人長時間喪失活動能力,是失能性戰劑。

殺傷特點

1.緻病性強

傳染性大生物戰劑多為烈性傳染性緻病微生物,少量使用即可使人患病。在缺乏防護、人員密集、平時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因其所緻的疾病極易傳播、蔓延。

2.污染面積大,危害時間長直接噴灑的生物氣溶膠,可随風飄到較遠的地區,殺傷範圍可達數百至數千平方公裡。在适當條件下,有些生物戰劑存活時間長,不易被偵察發現。例如炭疽芽孢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可數十年不死,即使已經死亡多年的朽屍,也可成為傳染源。

3.傳染途徑多,生物戰劑可通過多種途徑使人感染發病,如經口食入,經呼吸道吸入,昆蟲叮咬、傷口污染、皮膚接觸、黏膜感染等都可造成傳染。

4.成本低,

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為“廉價原子彈”。據有關資料顯示,以1969年聯合國化學生物戰專家組統計的數據,以當時每平方公裡導緻50%死亡率的成本,傳統武器為2000美元,核武器為800美元,化學武器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僅為1美元。

5.使用方法簡單,難以防治生物戰劑可通過氣溶膠、牲畜、植物、信件等多種不同形式釋放傳播,隻要把100公斤的炭疽芽孢經飛機、航彈、鼠攜帶等方式散播在一個大城市,就會危及300萬市民的生命。投放帶菌的昆蟲、動物還易與當地原有種類相混,不易發現。

6.有限性生物武器易受氣象、地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烈日、雨雪、大風均能影響生物武器作用的發揮。此外,生物武器使用時難以控制,使用不當可危及使用者本身。

危害與防護

生物武器有極強的緻病性和傳染性,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發病,并且多數可以互相傳染。受染面積廣,大量使用時可達幾百或幾千平方公裡。危害作用持久,炭疽杆菌芽胞在适應條件下能存活數十年之久。帶菌昆蟲、動物在存活期間,均能使人、畜受染發病,對人、畜造成長期危害。但生物戰劑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在使用上受到限制。日光、風雨、氣溫均可影響其存活時間和效力。采取周密的防護措施,也能大大減少它的作用。

生物武器有較強的緻病性和傳染性,前方和後方、軍隊和居民、人員和牲畜都可能受到襲擊,發病後又可能互相傳播。因此在組織防護時,要做到軍隊、地方結合,軍民兼顧;軍隊與防化、工程等有關勤務部門密切配合。

主要防護措施是:

1.做好經常性的防疫工作。如進行防疫、防護的宣傳教育,開展群衆性衛生運動,貫徹各種防疫制度,有計劃地接種各種疫苗等。

2.組織觀察、偵察和檢驗,及時發現敵生物武器襲擊。各種觀察哨均兼有觀察生物武器襲擊的任務,發現襲擊征象,及時通知部隊進行一般防護。專業防護人員進行現場偵察,采集标本進行檢驗,确定生物戰劑種類,通報部隊采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并從政治上揭露敵人。

3.做好個人防護和集體防護。發現敵人進行襲擊,接到防護指令後,立即戴上或防菌口罩,紮緊褲腳、袖口,上衣塞入褲腰,頸部圍上毛巾,戰鬥情況允許時,可進入工事,減少受染。受染後要抓緊時間,利用個人消毒包擦拭暴露的皮膚;利用戰鬥間隙,到進行,消滅服裝、武器和車輛上的生物戰劑;服用預防藥物,補充接種疫苗,并定期接受醫學觀察。

4.對污染區要及時标示範圍,監視疫情,控制人員通行。發

動廣大軍民對工事、住房、倉庫和交通要道,進行消毒、殺蟲和滅鼠。

5.加強疫區管理,控制傳染病向外傳播。發現鼠疫、霍亂、天花等烈性傳染病人時,要盡快封鎖疫區,組織好檢疫工作,檢疫時間根據傳染病潛伏期确定。傳染病人原則上應就地隔離治療,不作遠距離後送,以防傳播。

為了更有效地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在可能發生生物戰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打預防針。對于清除生物戰劑來說,可以采用的辦法有:

1.烈火燒煮。

烈火燒煮是消滅生物戰劑最徹底的辦法之一。

2.藥液浸噴。

藥液浸噴是對付生物戰劑的主要辦法之一。噴灑藥液可利用農用噴藥機械或飛機等。用做殺滅微生物的浸噴藥物主要有漂白粉、三合二、優氯淨(二氯異氰尿酸鈉)、氯胺、過氧乙酸、福爾馬林等。對于施放的戰劑微生物,由于它們可能附在一些物品上,既不能燒,又不能煮,也不能浸、不能噴,對付的辦法就是用煙霧熏殺。此外,皂水擦洗和陽光照射以及泥土掩埋等也是可以采用的辦法。

國際管理

生物武器是各種武器中面積效應最大的武器,自用于戰争以來,給人類帶來了恐怖性災難。1925年,在國際聯盟主持的日内瓦裁軍大會上,有關國家簽署了《禁止在戰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的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1972年4月10日簽訂的《禁止細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産及儲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1975年3月26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該公約。中國曾是生物武器的受害國之一,中國堅決支持禁止生物武器的主張,奉行不發展、不生産、不儲存生物武器的政策,并反對擴散生物武器。

國際上,從1979年4月蘇聯斯威爾德洛副斯克市的微生物與病毒研究基地發生的炭疽洩漏事件,造成1000多人死亡及很多人中毒的情況看軍事大國始終沒有停止生物戰劑的研制和發展。由于生物武器比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易制造和走私,因此生物戰劑的威脅不僅未消除,反而在不斷增長。

發展趨勢

未來生物武器的發展,主要取決于高技術戰争的需求和高技術的發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使生物武器的研制進入一個全新的曆史階段。其主要發展趨勢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生物化學戰劑

生物化學戰劑是各種高級生物活性的生物化學物質,如小分子量的生物毒素、細菌蛋白質素和肽類生物調節劑等。這種戰劑的毒性高于現有的化學戰劑100-1000倍,并難于檢測和核查。這類生物化學戰劑将成為今後研究的熱點,并很可能成為未來生物戰劑系列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研制基因武器

針對人類基因的差異,可能制造出專門攻擊某個民族、某個種族、某種身高、某種特征的特殊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的研究是人類自己為自己掘的墳墓。某種意義上講,它比核武器對人類的危險要大得多。核武器滅絕人類尚需一定的爆炸當量,而基因武器滅絕人類則完全沒有量的要求,隻要有1個人感染了某種超級病毒或細菌,他可能會在沒發現之前傳染給更多人,或者到了無法控制的局面,最終滅絕整個人類。此外,它不需要導彈和轟炸機運載,一個間諜拿着一個瓶子就可以了。甚至一個國家遭到基因武器攻擊多年,這個國家還沒有發覺,或者發覺後也不能判斷是來自哪個方向的攻擊。

基因武器是在生物基因工程技術的基礎上,按照某些人的設想,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在一些緻病的細菌或病毒中接入

能對抗普通疫苗藥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來不緻病的微生物體内注入一些緻病基因,培養出殺傷危害極大的戰劑,将其放入施放裝置中,就構成了基因武器。

由于基因武器成本低,使用方法簡單,施放手段多,殺傷力大,持續時間長,難防難治,可能産生不可制服的緻病微生物,從而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國外有人将基因武器成為“世界末日武器”。

正如侏羅紀公園的作者邁克·克裡頓所說“如果你想用一顆原子彈毀滅人類,這絕非易事,但通過基因工程就變的輕而易舉。”研究基因武器是人類的死亡遊戲,所有關注人類命運和前途的人都應大聲呼籲國際社會在死亡之路上停下愚蠢的腳步

三、繼續提高生物戰劑氣溶膠殺傷效應的技術

施方生物戰劑氣溶膠,将成為進行生物戰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因此,提高氣溶膠的發生率、穩定性、感染力和控制氣溶膠粒度将成為今後研究的重點。

四、肉毒素可成生物武器

肉毒毒素作為生物武器并非新鮮事。美國、前蘇聯和伊拉克均曾研究将毒素用作生物武器,但因無法用于導彈等熱兵器上而放棄。日本奧姆真理教和“基地”組織據報亦曾作類似研究,但因技術不足而告吹。

肉毒毒素早年一般用作治療偏頭痛或運動創傷,近年開始應用到抗衰老美容範疇,“Botox”則是當中最為人知的商品化名稱。然而由于毒性劇烈,全球隻有8家公司獲準生産,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亦實施嚴格監管。

美曾針對中研制

20世紀60年代初,美軍在日本沖繩進行生物武器試驗,針對“中國和東南亞國家”。

沖繩被标明為試驗場所之一,1961年至1962年期間記錄了至少12次試驗結果。其中還記載了可能為名護、首裡和石川的地名,是否位于軍事基地内等細節尚不明确。美軍将可對水稻造成嚴重傷害的“稻瘟病菌”撒在稻田中,收集試驗數據,“在沖繩和台灣,使用小型噴撒機撒了病菌”。1961年4月在沖繩進行的試驗中還記錄了幾十米之外病菌傳播的程度。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可引起大幅減産。據悉,這種作物疾病存在于85個國家和地區,每年造成的作物減産量足夠6000萬人食用。

美國還曾在夏威夷、猶他州和加勒比海國家波多黎各進行海陸生物武器試驗。

1969年,尼克松總統正式叫停美國生化武器研究項目,一直到1973年,美國逐步銷毀生物武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