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

漢語漢字
瓦[1](拼音:wǎ、wà)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始見于戰國文字。本義是瓦器,後又用作動詞,鋪瓦。
  • 中文名:瓦
  • 拼音:wǎ、wà
  • 繁體:瓦
  • 部首:瓦
  • 五筆:gnyn(86版)、gnny(98版)
  • 倉颉:mvni
  • 鄭碼:azys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上聲二十一馬
  • 筆畫:4
  • 注音:ㄨㄚˇ、ㄨㄚˋ
  • 四角:10717
  • 統一碼:74E6
  • 結構:獨體結構
  • 造字法:象形字

字源演變

象形字。像兩瓦咬合之形。始見于戰國文字。秦陶文“瓦”字作“圖A”,為《說文》篆文所本。篆文象房上屋瓦相扣之形,表示瓦片。一說象紡錘形。隸變後楷書寫作瓦。本義是瓦器。《古陶文彙編》5·384:“以為瓦書。” 《古陶文彙編》5·304:“左司涓瓦。” 《荀子·性惡》:“夫陶人埏埴而生瓦。”這些意義的“瓦”字讀為wǎ。又作動詞,鋪瓦。《急就篇》:“榱椽欂栌瓦屋梁。”顔師古注:“瓦屋,以瓦覆屋也。”這種意義的“瓦”字讀為wà。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古代陶制器物的總稱。

earthenware

《荀子·性惡》:“夫陶人埏埴而生瓦。”

南朝宋謝惠連《祭古冢文》:“明器之屬,材瓦銅漆,有數十種。”

瓦大、瓦缶、瓦器、瓦伶、瓦卮、瓦豆、瓦兆、瓦池、瓦盎、瓦窯、瓦木作、瓦竈繩床、瓦楞帽子、瓦注

古代泥土燒制的紡錘。

《詩·小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弄之瓦。”

毛傳:“瓦,紡磚也。”

馬瑞辰通釋:“古之撚線者,以專為錘。《說苑·雜言篇》曰:‘子不聞和氏之璧乎?價重千金,然以之間紡,曾不如瓦磚。’此紡用瓦磚之證。”

古八音中“土”的别稱。

earth

《國語·周語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

鋪屋面的建築材料。通常用泥土燒成,也有用其他材料制作的。

tile

《莊子·達生》:“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成玄英疏:“飄落之瓦,偶爾傷人,雖忮逆褊心之夫終不怨恨。”

《漢武故事》:“庭中皆壂以文石,率以銅為瓦。”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因大風折屋墜于堂上,略無所損,撤瓦以觀,皆承以木瓦。”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瓦》:“凡埏泥造瓦,堀地二尺餘,擇取無沙黏土而為之。”

銅瓦、石綿瓦、木瓦、琉璃瓦、瓦衣、瓦沼、瓦溝、瓦甃

指物體中間拱起的部分。

back of shield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齊子淵捷從洩聲子,射之,中楯瓦。”

宋元都市中商旅貿易和遊樂的場所。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諸伎》:“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臨安中瓦在禦街中,士大夫必遊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

《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郭大郎)因去瓦裡看,殺了構欄裡的弟子,連夜逃走。”

清李調元《卍齋璅錄》卷一:“勾欄聚會之地曰瓦子。宋有南瓦、北瓦、上瓦、下瓦等名。按取瓦合之義,故曰瓦。”

瓦子、瓦市

古代術數家視為忌諱的月份或兇險的卦數。

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上:“凡數家具六位者,以正月九月為‘上瓦’,五月為‘下瓦’。瓦或雲兀。瓦言其破,兀言其危,忌于臨官。其八卦者,以巽為‘上瓦’,坤為‘下瓦’,皆以年起月,以月起日。”

電的功率單位瓦特的簡稱。

watt

瓦特

地名。

Wa country

姓。

譯音。

日内瓦、瓦斯

動詞

蓋瓦,鋪瓦。

tile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草篇》:“大曆中,修含元殿,有一人投狀請瓦,且言瓦工惟我所能,祖父已嘗瓦此殿矣。”

鋪瓦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土器已燒之總名。象形。凡瓦之屬皆從瓦。五寡切。  

說文解字注

土器巳燒之總名。

土部壞下曰:一曰瓦未燒。互謂巳燒者也。凡土器未燒之素皆謂之壞。已燒皆謂之瓦。毛詩斯幹傳曰:瓦,紡專也。此瓦中之一也。古史考曰:夏時昆吾氏作瓦。按有虞氏上陶。瓦之不起於夏時可知也。許書缶部曰:古者昆吾作陶。壺系之昆吾圜器,韋昭雲。昆吾祝融之孫。陸終第二子。名黎。為己姓。封於昆吾衞是也。然則昆吾作陶,謂始封之昆吾。非夏桀之昆吾也。廣韻引周書神農作瓦器。當得其實。說詳缶部。凡燒瓦器之竈曰窯。

象形也。

象卷曲之狀。五寡切。古音在十七部。讀如阿。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正韻》

又《吳國傳》:大秦國王宮殿,水精為瓦。

又《明皇雜錄》:虢國夫人恩寵傾一時,奪韋嗣立宅,以廣其居,後複歸韋氏。因大風折屋,墜堂上不損,視之,瓦皆堅木也。

又《王缙傳》:五台山祠鑄銅為瓦,金塗之。

又《詩·小雅》:載弄之瓦。傳:瓦,紡塼也。

又《儀禮·燕禮》:公尊瓦大兩。注:大音泰。瓦大,有虞氏之尊也。

又《左傳·昭二十六年》:射之中楯瓦。注:瓦,楯脊。

又瓦合。《禮·儒行》:毀方而瓦合。注:呂氏曰:陶者為瓦,必圓而割分之,則瓦合之則圓,而不失其瓦之質。

又瓦解。《史記·匈奴傳》: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矣。

又人名。《左傳·昭二十三年》:楚囊瓦為令尹。注:囊瓦,子囊之孫子常也。

又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齊侯、衞侯盟于瓦屋。注:瓦屋,周地。

又《定八年》:公會晉師于瓦。注:瓦,衞地。《後漢·郡國志》:東郡有瓦亭。

又《廣韻》五化切。《集韻》吾化切。

又《集韻》《韻會》

又《韻補》葉阮古切。音五。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斥遣浮華,好此絺紵。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調

四呼

韻攝

上古音系

廣韻

五寡

麻二合

二等

上聲

合口

五化

麻二合

二等

去聲

合口

中原音韻

家麻合

家麻

上聲

合口呼

洪武正韻

五罪

七賄

上聲

五寡

十五馬

上聲

分韻撮要

第二十六家賈嫁

陽上

上一篇:

下一篇:advisable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