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腎

牛腎

牛器官
牛腎又稱牛腰子,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腎髒。宰牛時剖腹取出腎髒,洗淨,鮮用或冷藏,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牛腎熱量較低,但含有膽固醇,減肥期間可少量食用。牛腎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煙酸、鐵、硒等營養元素,有濃烈的腥味、風味較強、肉質較粗,是需要長時烹調的菜品。
  • 中文名:牛腎
  • 外文名:Bovine kidney
  • 用途:
  • 分類: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哺乳動物綱
  • 目:偶蹄目
  • 科:牛科
  • 屬:野牛屬
  • 種:黃牛
  • 分布:遍及中國

藥用價值

來源

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腎髒,動物形态詳"牛肉"條。

性味

味甘、鹹,性平。

歸經

歸腎經。

功效

補腎益精,強腰膝,止痹痛。

①《别錄》:"補腎氣,益精。"

②《千金·食治》:"去濕痹。"

主治

用于虛勞腎虧,陽痿氣乏,腰膝酸軟,濕痹疼痛。

入藥部位

腎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營養價值

牛腎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适當的食用一些牛腎,對于幫助我們大家補充營養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牛腎中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等這些營養物質,并且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一些牛腎,對于幫助我們大家補充煙酸、鐵、硒等營養元素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另外,牛腎具有非常不錯的補腎氣,益精的功效。但是生的牛腎有濃烈的腥味、風味較強,并且肉質較粗,如果隻做方法不正确的話,那麼牛腎的口感是非常差的,并且聞起來味道也是有問題的,一般都是需要長時烹調的菜品。另外,牛腎味甘、鹹、性平、入腎經,适當的食用一些牛腎,可以起到不錯的補腎益精強腰膝、止痹痛的功效,對于幫助我們大家治療和緩解虛勞腎虧、陽痿氣乏、腰膝酸軟、濕痹疼痛等這些病症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采集加工

宰牛時剖腹取出腎髒,鮮用,或冷藏。

材料特征

形态特征

1、黃牛:體長1.5-2m,體重一般在280kg左右。體格強壯結實,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兩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眼、耳都較大。頭上有角1對,左右分開,角之長短、大小随品種而異,彎曲無分枝,中空,内有骨質角髓。四肢勻稱,4趾,均有蹄甲,其後方2趾不着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黃色,無雜毛摻混。性格溫馴,生長較快。食植物性飼料。

2、水牛:體比黃牛肥大,長達2.5m以上。角較長大面扁,上有很多切紋。頸短,腰腹隆凸。四肢較短,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粗而短,體前部較密,後背及胸腹各部較疏。體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黃褐色或白色的。

生長環境

黃牛: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水牛: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以南方水稻田地區為多。

宜忌人群

宜食:牛腎适宜腎虛、陽痿氣乏者食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牛腎,牛腎尤其适于腎陽虛衰、髓海不足、頭暈頭昏、眼花耳鳴、腰膝酸軟、陽萎早洩、遺精滑精、舌淡脈弱等症患者。

忌食:痛風患者少食為好。

牛腎粥

步驟:牛腎一枚(去筋膜,細切),陽起石四兩(布裹),粳米二合。山水五大盞,煮陽起石,取二盞,去石,下米及腎,着五味蔥白等,煮作粥,空腹食之。(《聖惠方》牛腎粥)

功效:治五勞七傷,陰萎氣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