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烏蘭托噶演唱的歌曲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歌曲,收錄于《雲飛傳奇》專輯。本歌曲的詞作者是台灣女詩人席慕容,由烏蘭托噶作曲,而這首歌的創意卻出自内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瑪。她不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關于草原的故事,而且還見證了這兩位傑出女性之間深厚的友誼。在2001年的北京電視台和内蒙古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席慕容和德德瑪共同演繹了這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此後,這首歌深受大家的喜愛,并廣為傳唱。其深徹的情感表達,唱出了每個人的歸鄉之夢。
    中文名: 外文名: 所屬專輯: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歌曲時長:5分26秒 歌曲原唱: 填詞: 譜曲:烏蘭托噶 編曲: 音樂風格:民歌 歌曲語言: 中文名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作詞者:席慕蓉 地區:中國 發行時間:2001年 語言:國語

創作背景

席慕容

1999年我要回去獻敖包的時候,有兩位年輕人一路拍攝我的這個等于是一個紀錄片,然後就被德德瑪女士跟她的先生在家裡看到了。看到了這個節目,然後,他們很受感動,所以就找人說,要見席慕蓉,她在哪?就剛好那幾天播出之後幾天,我剛好是到民族大學去演講,我回來了,回到北京了。

人家說德德瑪要見我,我真是吓壞了,我很尊敬德德瑪,那麼好聽的聲音,我很愛她,我是她的歌迷,說她要見我,我就趕着去了,德德瑪跟我說,其實你已經有一首歌了,你寫一個歌詞,其實我從來隻寫詩,我沒寫過歌詞,她說,你就寫《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所以這個題目是德德瑪叫我寫的,這個在從前來講,我是從來不會做這個事,沒有人可以命令我做任何事,可是,德德瑪叫我寫,我說,好,然後我就回去了,我從沒寫過歌詞,因為你知道,詩是很自由的,歌詞不行,所以我回到台灣以後,電話中我寫了第一段,第一次我打電話給德德瑪說,我讀給你聽好嗎?

讀完了,德德瑪說,不行,太長了。我說,好,我改,然後第二次過了幾天我說,我再讀給你聽好嗎?她說:不行,太亂了,我說,好,我再改,我第三次讀給她聽,她說可以了。

德德瑪

德德瑪:我們在北京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每時每刻都是内蒙古這塊地方,就像吸鐵一樣吸着你,總得每天都關心内蒙古的衛視,這樣的話,有一個欄目收視率很高,就是每期人物都非常不錯的,這樣的每一個地方都得看的,有一天,突然那一集的時候我一看席慕容,這不是台灣的蒙古人嘛,我和我們家老頭兒,一起看席慕容在電視上哭,我們倆在下面哭,一樣地哭,就覺得她講的那些事情,特别地感人.我就高興得收拾家啊,熬奶茶、手抓肉都弄好了,我就按照蒙古民族的習慣,就迎接她來到家裡,她非常地開朗,這個人特别地,她性格有點像男同志一樣,那種性格,跟她聊,我把我的想法,對她的這種崇拜的那個心理,都給她表達了。

後來我就跟她說,我說昨天晚上《草原往事》上,整個看完以後有一個感觸,我就覺得你在那兒說草,我父親的草原什麼樣的,我母親的河是什麼樣的,這樣我就給她提了一個建議,我說你昨天晚上說的那個,好像是一個歌名,她說是嗎,我說你寫一個歌詞,我從來沒寫過歌詞,她說台灣好多那些歌星,都讓我寫歌詞我都沒寫過,我說你試試你寫一個歌詞,她沒有表态,等她走的時候,她說我試一試,她走了。

走了十五天以後,她從上海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她說我寫了,我給你在電話上念一念,她給我念了一遍,她有些裡面的東西挺好的,有些東西不像歌詞,像詩那樣的,後來我給她提了很多建議,這樣比較好,那樣比較好,提了好多建議,因為我也不懂得寫歌詞,但是我大膽地給她提建議,後來她就回台灣了,回台灣以後呢,等到将近兩個月的時候,她給我打來電話說,我現在已經寫好,我發傳真給你,她傳給我,我一看寫得非常好,那歌名就叫《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演唱

在2001年的北京電視台和内蒙古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席慕容和德德瑪共同演繹了這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此後,

這首歌深受大家的喜愛,并廣為傳唱。

齊峰,騰格爾,廖昌永,布仁巴雅爾,黑駿馬樂隊,雲飛等著名歌手都曾演唱過這首歌曲

作詞:席慕容作曲:烏蘭托噶

歌詞信息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作詞:席慕容

作曲:烏蘭托噶

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

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

母親總愛描繪那大河浩蕩;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

如今終于見到這遼闊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

河水在傳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親的草原,

啊!母親的河;

雖然已經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啊!父親的草原,

啊!母親的河;

雖然已經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母親的河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10.15—)女,蒙古族,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席慕蓉全名是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倫”的諧譯。1943年農曆10月15日生于重慶城郊金剛坡,祖籍内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9年遷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過,後随家飄落台灣,13歲時在日記中寫詩,1956年入台北師範藝術科,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入油畫高級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1970年以穆倫為筆名,在《聯合副刊》發表作品。七月回台灣,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其後數年間應邀參加多次省級及國際性之美展。并以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等筆名投稿,作品多為散文。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七裡香》,還有著名的散文集《芊芊芳草》1989年九月前往父親及先母的家鄉,初見蒙古高原。席慕蓉十四歲起緻力于繪畫,曾任台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視之為主要職業。作為專業畫家,席慕蓉曾在國内外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

寫詩隻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她寫詩,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隻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一個“真”字熔鑄于詩中而又個性鮮明。在她的詩中,充滿着一種對人情、愛情、鄉情的悟性和理解。着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馀種,讀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來,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2002年受聘為内蒙古大學名譽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即用優美的文字和親手拍攝的照片,記錄了席慕蓉自1989年與“原鄉”邂逅後,17年來追尋遊牧文化的曆程。

作曲家

傑出的蒙古族藝術家,烏蘭托嘎創作了如《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作為自治區文化藝術建設的一面旗幟,通過烏蘭托嘎先生的作品音樂會,從一個側面展示60年來自治區文化藝術成就的風采。

德德瑪簡介

德德瑪蒙古族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

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額濟納旗。

1962年進内蒙古藝術學校聲樂研究班學聲樂,1964年進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

畢業後,先後在内蒙古巴彥淖爾市文工團、内蒙古民族歌劇團、内蒙古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和歌劇演員。

1979年,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使她紅遍大江南北。

1982年,德德瑪被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九十年代在全國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比賽中獲得第一名。1995年獲得蒙古國國家文化藝術最高獎。

齊峰簡介

齊峰(蒙古名敖日格勒),男,蒙古族歌唱家,被譽為“草原情歌王子”。1970年6月15日出生,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節水大使,内蒙古政協委員,内蒙古自治區旅遊形象大使,内蒙古青聯副主席,内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副院長,北京萬旗國際音樂文化傳媒藝術總監。

蒙古族長調歌王哈紮布的關門弟子,曾經放歌維也納金色大廳,是向全世界展示燦爛的草原文化以及草原音樂藝術之美的第一位内蒙古歌者。用心傾情奉獻草原原創歌曲,齊峰的演唱長短調結合、古典與時尚完美結合,多年的積累與曆練逐漸形成了唯美音畫式的獨特演唱風格,是中國草原音樂流派的中生代領軍者,引領草原歌曲風潮。代表作品有《我和草原有個約定》、《我的根在草原》、《草原在哪裡》、《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戀》、《祝福媽媽》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