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石茶盤

烏金石茶盤

飲茶用具
烏金石色呈烏黑,似有金屬結晶之閃耀,俗稱烏金石,屬火成岩。烏金石為花崗岩屬火成岩,是做茶盤的好材料。[1]因為烏金石産地不同,為了加以辨别,便以産地冠名區别。其中山西黑、蒙古黑是烏金石的代表石。兩者之間的區别在于:前者屬于花崗岩,後者屬于玄武岩。
    中文名:烏金石茶盤 外文名:Black gold stone tea tray 别名: 用途:茶具 分類:生活用品 工藝:石雕

原料

花崗岩、玄武岩,當火山爆發時,岩漿不噴出地面并在地底下慢慢冷卻,便形成花崗岩;倘若岩漿輕緩噴出地面并在地表上緩慢冷卻,便形成玄武岩。蒙古黑主要出産于内蒙古,是一種優質的石材料,原礦庫存量為40億立方米,是一種可以長久做茶盤的好材料。

分類

①火燒面:用氧化火燒出凹凸的表面,屬仿古工藝。

②噴砂面:貼膜,然後用噴砂機,噴出各種圖案,沙子撞擊到石頭,石頭就脫落,貼膜地方不會,形成精細的圖案,一些喜歡忽悠人的商家,都把這種工藝,吹噓成為雕刻,實際上石頭是無法雕刻到那麼精細的工藝,這個是不可能的任何雕刻機都不可能。

③荔枝面:用帶有幾個釘的垂直,錘在茶盤上,産生锉刀面。

④抛光面:使用400目砂輪打磨、然後再800目、3000目,形成光滑表層,上蠟再抛光對于制造門檻最高的。

典故

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為石,負土而出!“3000年前,周穆王駕八駿之乘,登昆侖,在群衛之山攻,載玉萬隻而歸”。賞石之風,始于商周,盛于秦漢唐宋,至今更趨空前。現代賞石文化進步,多主張形、色、質、紋、韻。形即石之勢,穩重、敦實,堅固永久性,主張四平八穩,體現厚重、内斂的謙謙君子之風!

本石茶盤所用烏金石,亦稱黑玉石,其質地堅硬細膩,結構均勻,光澤度高,純黑發亮、質感溫潤雍容、内斂、沉穩!傳統石雕工藝和現代科技工藝的運用,加之精準的線條。高雅脫俗,渾然天成!

抛棄石頭的冰冷之感,每一款均充分考慮其功能性和藝術性自然結合,品茗的同時亦可感受東方茶道文化與茶藝揉合之美,是倡導天人合一中國茶文化的完美體現,本石所特有的吸水率,使之亦如紫砂可養,在茶湯的滋潤之下,日久愈加溫潤可觀!更有别于竹木茶盤,兩年而棄之,石萬年永固,經久耐用,可十世典藏。

工藝設計

烏金石石雕茶盤是根據石頭的天然特性,設計加工精雕細琢而成,并把傳統的石雕減輕化。因為石頭具有硬度大,密度強,顔色天然,遇冷遇熱不變形,不開裂、不褪色,磨光後不會吸茶色等優點。所以用石頭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盤,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實乃賦石頭之靈性,兼水土并容,五行相行,讓茶葉回歸自然。用石雕茶具品茶,賞心悅目,修身養性。

保養

石凝五行,結自然,雕曆史,刻光陰!石有靈氣,需要養,人石合一顯靈氣!好東西要保養好!如果對她不好,她會變的很難看!奇石的保養講究水養、手養、體養、蠟養、油養!保養相對簡單,水養、茶養即可!

飲茶完畢,拿開茶盤上的茶具,用茶巾或茶刷浸滿茶湯,均勻擦拭茶盤表面,包括四周側面,不留死角,清除茶盤上面的茶葉等雜物,保障石頭呼吸暢通,使茶湯均勻滲入石膚,也可在喝茶的同時用茶刷蘸茶湯塗抹盤面,随心所欲,日久即可現包漿,使石頭愈加溫潤瑩澈,流光溢彩,容光煥發!真正領悟烏金石上的韻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