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像章

曆史物品
毛主席像章是指以毛澤東像為表現主體的像章,文革中一種崇拜禮器。也簡稱“像章”、“紅寶章”、“紀念章”。當時各大小單位都争相設計、制作各式各樣的毛澤東像章,佩戴、收藏、贈送、交換毛澤東像章,成為一種時尚。除了黑五類等被打入另冊者不能佩戴以外,男女老少都得戴,連進入大陸的外國人也要戴。當時形成一種風氣,各省地市、系統、單位成立革命委員會或召開大型的重要會議,就要制作、贈送毛澤東像章。而且要比一比誰做得更精緻、更豪華。
    中文名:毛主席像章 外文名: 别名: 用途: 分類: 出自:1937年東北抗日聯軍 曆史背景:六十年代中期 像章信息:像章的形狀,大部分是圓形

早期起源

最早出自1937年東北抗日聯軍頒發的銀質毛主席獎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延安毛澤東像章。1945年,電影藝術家淩子風設計了最早的毛澤東金屬像章。建國初期,一些地方就開始限量生産毛澤東獎章和紀念章。但真正形成全社會狂熱則是在文革的1966年夏至1971年夏;高潮在1967年春至1969年夏的各級革委會成立時。前後5年時間制作的種類約1萬種、總數20億枚。其中側面浮雕頭像像章所采用的浮雕像原版除個别版為王朝聞塑造,其餘絕大多數來自雕塑家張松鶴自五十年代起塑造的多個版本浮雕像或被複制後修改版。像章制作熱潮止于毛澤東的幽默話語:“還我飛機”(因為像章和飛機都用鋁材)。

曆史背景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斷升級,中國大地一片紅,東方太陽日日升,毛主席像章人人必戴。

我國最早的毛主席像章于1932年出自上海,是當時上海地下黨組織為了祝賀毛主席在江西擔任當時的中央政府主席而制作的。到了抗日戰争時期,又兩次出現毛主席像章,一次是1943年,再一次是1945年在延安出現。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上海出現了一枚22K金質毛主席像章,是由老鳳祥(23.28,0.70,3.10%)銀樓制作的……此後,從北京到全國各地,群衆紛紛自發地大量制作毛主席像章。

像章信息

像章的形狀,大部分是圓形,也有正方形、長方形、扁圓形、五星形等等。

像章的規格,以圓形為例,直徑最小的0.48厘米,最大的1.8米,但絕大多數都有是3-5厘米左右。

毛主席去安源像章的重量,差異十分懸殊,最輕的隻有1-2克,最重的180公斤,但絕大多數都是10克左右。

像章的材質,也是五花八門。有金、銀、銅、貝殼、鋼、鉛、膠木、塑料、陶瓷、竹、木、但以鉛合金為主。

像章正面的主體是毛主席像,陪體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如韶山,井岡山,遵義會議會址、延安寶塔山、北京天安門等,此外還有紅太陽、大青松、梅花、向日葵、國旗、黨旗等。陪體還有毛主席語錄或詩詞或口号,陪體上往往還能見到一個“忠”字。像章背面也有文章,主要是記載制作像章的原由,再就是制作單位名稱和制作時間。

文革初期佩戴毛主席像章的人寥寥無幾,如“星星之火”,因為那時像章數量很少,要有一點門道的人才能搞到一兩枚。後來,像章逐漸多了起來,幾乎每人都有幾枚像章。佩戴像章,上級并無指令,可是幾乎人人佩戴。佩戴的數量多少不一,最少一枚,最多的十幾枚,有一位戰士在參加活學活用毛主席着作積極分子代表會議時,軍帽和軍衣上挂滿了毛主席像章,創造了佩戴像章的最高紀錄。更有甚者,有人竟脫去上衣,把像章直接佩戴在胸前的皮肉上!

除上述以外,最近幾年毛主席像章出版物、家庭展覽館、像章城、收藏研究會等等,在中華大地相繼出現,已形成了一條特别的風景線。這道風景線的形成并不奇怪,因為毛主席像章是一種當代文物,可以為研究曆史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同時也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更為重要的是,人民對毛主席有深厚的感情,收藏、展覽和研究像章也是對他的紀念。由柳洪平創建。

質地樣式

像章主體是毛澤東的頭像(向左)、半身像或全身像,多為紅色底金色像。配以毛澤東的手書、林彪的“緊跟”題詞,或韶山、井岡山、遵義、延安、天安門等革命聖地作背景,環繞以松竹梅日月星等吉祥物、八個樣闆戲之類的圖案。一般為圓形,也有桃心形、五角形的;形制越做越大,最大的能達到20多厘米直徑。不能用别針佩戴,隻能用綢帶挂在脖上胸前。材料以鋁質為主,也有銅鐵、鍍金、純銀、水晶石、塑料、有機玻璃、陶瓷等20多種質材。其中以解放軍總政治部制作的星形毛澤東像章、條形“為人民服務”手書兩枚一套,俗稱“軍星兒”,最為精緻、珍貴。與另一種“七分錢”(當時售價)的紅地金像,共贈發、出售了1億枚。

收藏研究

一些人專門收藏毛澤東像章,每見有新樣式的像章,總想弄一枚到手為快。其中以葉群收藏有全國各地“敬獻給林副主席”的近1萬枚像章為最。因此當時便出現了以像章換像章的非法交易市場(“黑市”)。1980年代末期以來,毛澤東像章成了一種有收藏價值的、有利可圖的商品,被搜集起來,甚至還有赝品被制造出來,出售給外國旅遊者;各地都有某某搜集毛澤東像章的收藏家的事迹、設立家庭毛澤東像章展覽的消息,被陸續報道出來,甚至還出版了不止一種的毛澤東像章圖冊和專着。據旅居美國的桑晔1990年代初的報道,他個人收藏的像章就達7000餘種。

日本人村松伸、櫻井澄夫等,收藏毛澤東像章的早期像章多達170餘種,列早期像章收藏之首。大陸有名的毛澤東像章收藏家有山東威海的于國傑、四川王安建、宋一凡,貴州周繼厚,上海黃淼鑫、沈玉賢、顧念之、江緣鐘,陝西許韌,北京的閻新龍、馬京軍,廣東饒貴祥、湯國雲、李雲莊,江蘇史明,江西陳和平等。上海市毛澤東像章研究會《收藏通訊》介紹:兩組20枚的“語錄像章”,參考估價為1000元;一組30枚套的“紅衛兵系列像章”,參考估價為1萬元。内蒙古包頭的銀片壓制毛澤東像章系列(5種),直徑從8厘米到18厘米,全套市場價達4000元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