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定都北京

清定都北京

順治元年曆史事件
清定都北京是順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順治帝将首都從盛京遷到北京的曆史事件。标志着清朝正式成為統治全國的中央政權,一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彈壓中原、雄霸九州的胸懷和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關的戰略考慮。以多爾衮為首的清廷的遠見卓識者,認為要“以圖進取”,必遷北京。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三日,清攝政王多爾衮統清兵入北京城。十月初一,順治帝禦皇極門,昭示天下,"定鼎燕京"。
  • 中文名:清定都北京
  • 外文名:
  • 發生地點:北京
  • 主要人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 所屬年代:清代
  • 結果:清朝正式成為統治全國的中央政權,一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

定都原因

優越的地理位置。燕為“京都之首選”已成不刊之論,時人皆稱京師“誠萬古帝王之都”。

有利于實現統一全國的大業。

鞏固統治的需要。

事件過程

清軍到達北京後,在是否将首都由沈陽遷

到北京的問題上,統治集團内部發生了争論。以阿濟格為首的反對派,主要以清軍入關太快、補給不足為理由,反對遷都。而多爾衮從統一和管轄整個中國的總戰略出發,主張遷都北京。順治元年(1644年)六月,多爾衮終于統一諸王、貝勒、大臣的意見,決定遷都北京,派遣輔國公吞齊喀等攜奏章迎駕。

同年五月三日,清攝政王多爾衮統清兵入北京城。七月八日,順治帝在告上帝文中宣布:接受多爾衮奏請,“遷都定鼎,作京于燕”。八月十二日,順治帝駕車從盛京出發,九月十九日到達京師,從正陽門入宮。十月一日,順治行定鼎登基禮,發布告祭天地文:“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宣布繼續沿用大清國号,紀元順治。清政權在關内确立,并為滿洲貴族最終搗毀南明朝廷和完成統一大業,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

主要人物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愛新覺羅·福臨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其母為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後。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極駕崩,由于未預定儲嗣,所以在這一突發事件後,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碩睿親王多爾衮與其長子肅親王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奪者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精明的多爾衮随機應變,提出以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他共同輔政,結果獲得通過。福臨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寶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後續舉措

清廷在定都過程中以及定都之後,采取了許多重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自己入主中原後的地位,這些措施主要表現為:

對漢族地主階級加以籠絡。他們為崇祯帝發後喪,保護明陵,對明王及勳戚給以禮遇,“故明諸王來歸者,不奪其爵”。同時優待和重用明朝降官,如任命洪承疇為大學士,提拔原明朝給事中陳名夏為吏部尚書等,以後又開科進士,安撫士人。

減輕人民負擔,改革明朝弊政,清軍入北京後,多爾衮立即下令取消加派銀饷使人民“歲減數百萬兩,民賴以蘇”。同時大力打擊太監勢力和賄賂行為,使明末極為猖獗的太監階層大大削弱,賄賂之風也大為收斂。

清廷規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兵居内城,漢民住外城。為控制漢民在街巷設防木栅欄1755座,并有巡邏兵巡視。外城東、西、南、北、中,有五城禦史管轄。八旗兵居内城為:正黃旗,德勝門内;鑲黃旗,安定門内;正紅旗,西直門内;鑲紅旗,阜成門内;正藍旗,崇文門内;鑲藍旗,宣武門内;正白旗,東直門内;鑲白旗,朝陽門内。

改造北京城。清定都北京以後,基本上完整地繼承了明代的所有建築,所有的宮殿仍然沿用前代的,總體布局沒有變更,隻不過将原來明代宮殿的名字改為新名,表明已經改朝換代了。清代還将在戰争中毀于兵火的殿堂全面修複,使過去那種恢宏、整一的故宮建築群得以重視。清代對紫禁城的改造,進一步保護并加強了中軸對稱布局,利用環境氣氛的感染力突出了皇極至上統馭一切的威嚴氣勢,另外對生活的适用性和裝飾設施的華麗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改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