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

李政道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物理學家
李政道,1926年11月24生于上海日,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1957年,與楊振甯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85年,他又倡導成立了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并擔任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經費,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創立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CCAST)并擔任主任。其後,成立了在浙江大學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複旦大學的李政道實驗物理中心。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譽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1]2016年獲得“2015中華文化人物”榮譽。[2]李政道主要對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進行研究。
    中文名:李政道 外文名:Tsung-Dao Lee 别名: 民族:漢 出生地:上海 畢業院校:芝加哥大學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理、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論等 主要成就:2007年日本旭日重光章1977年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章1995年中國國際合作獎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出生日期:1926年11月24日 籍貫:江蘇蘇州

人物經曆

1926年,出生于上海。

1943年,在蘇州中學畢業。

1943年,考入遷至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學之路,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轉入昆明國立西南聯大學。

1946年,經吳大猷教授推薦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物理學大師費米教授。

1950年6月,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任芝加哥大學天文系助理研究員,從事流體力學的湍流、統計物理的相變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極化子的研究。

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員和講師。

1951年-1953年,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成員。

1953-1960年曆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的研究。三年後,29歲的李政道成為哥倫比亞大學二百多年曆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他開辟了弱作用中的對稱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物理等科學研究領域。

1956年,與楊振甯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

1956年,與楊振甯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8年,與楊振甯、吳健雄同獲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獎,并被授于普林斯頓大學物理榮譽博士學位。

1960年-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1年,受推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3年-196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964年-198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費米物理講座教授。

1970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1984年,回國參加第十六屆中研院院士會議。

1986年,出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終身主任;并擔任北京現代物理學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為李政道舉行六十大壽慶典。

1988年,在北京主持召開同步輻射應用國際讨論會。

1984年,獲得全校級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這一最高職稱,至今仍是哥倫比亞大學在科學研究上最活躍的教授之一。他的興趣轉向高溫超導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陣,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徑的研究。

1986年,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主任。

1986年,任北京現代物理中心主任。

1988年,任浙江現代物理中心主任。

1997年-2003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1990年,成為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董事會成員。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個人生活

父親:李駿康,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

妻子:秦惠䇹,1996年11月29日去世。

兒子:李中清、李中漢。

兒媳婦:黃美芬。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

1949年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甯合作提出普适費米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論。

1957年與奧赫梅和楊振甯合作提出電荷共轭不守恒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與楊振甯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氣體的分子動理論,對研究氦Ⅱ的超流動性作出了貢獻。1962年與楊振甯合作,研究了帶電矢量介子電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

1964年與瑙恩伯合作,研究了無(靜止)質量的粒子所參與的過程中,紅外發散可以全部抵銷問題,這項工作又稱李-瑙恩伯定理。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了場代數理論。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發破缺的問題,又發現和研究了非拓撲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論。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繼續在路徑積分問題、格點規範問題和時間為動力學變量等方面開展工作;後來又建立了離散力學的基礎。

學術論著

《粒子物理和場論引論》

《Birkhauser Boston Inc》

《宇稱不守恒三十年》

《宇稱不守恒發現之争論解謎》  

《對稱,不對稱與粒子的世界》

《李政道文選》  

《Gordon and Breach》

《科學與藝術》  

《物理的挑戰》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2016

中華文化人物 

獲獎

2015

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獲獎

2000

紐約科學院獎

獲獎

1999

教皇保羅獎

獲獎

1986

意大利最高騎士勳章

獲獎

1979

伽利略獎

獲獎

1969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

獲獎

1957

諾貝爾物理獎

獲獎

1994

和平科學獎

獲獎

1977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

獲獎

1995

中國國際合作獎

獲獎

1997

紐約市科學獎

獲獎

榮譽表彰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人物轶事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出資30萬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䇹的名義設立了“中國大學生科研輔助基金”,資助北京大學、複旦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新增)的本科生從事科研輔助工作。李政道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科學事業後繼有人,實乃用心良苦,竭盡全力。

人物評價

李政道的經曆表明,“物理”決不是他的生活方式的全部。藝術與祖國的曆史文化強烈地熏陶、感染、吸引着他,使他“在哲學與人文藝術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在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上造詣極深。(網易娛樂評)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十分廣闊,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天體物理、流體力學、統計物理、凝聚态物理、廣義相對論等方面建樹頗多。“物理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将物造性地提出新問題、新思想在科學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對祖國的科學、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新浪網評)

1959年,英國科學家C.P.斯諾在劍橋大學裡德講座發表了關于“兩種文化”的著名演講,他說李楊的發現是科學史上最驚人的成果之一,完全可以和1957年人類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相媲美。斯諾評價說:“這是一項極其漂亮而富有的獨創性的成就,世人對此感到如此震驚,以緻忘記了他們的思維是何等的漂亮,它使我們重新思考物理世界的某些基本原則。”

冠名機構

中國科學院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中心,2018年成立,希望能夠回答“錢學森之問”,培養出具有創造性的傑出人才等。

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2020年11月24日在西南大學成立。

人物影響

成立君政基金

秦惠䇹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1996年11月29日,秦惠䇹逝世。李政道和家人宣布“為了紀念惠君,準備設立“秦惠䇹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簡稱“君政基金”)。專門用來資助祖國優秀大學本科生利用假期或課餘時間見習科學研究,接觸科學家。基金經費主要用李政道和秦惠䇹的全部存款積蓄,以後再逐步擴大。根據秦惠君的遺願,每年接受資助的大學生中必須有一半是女生。基金于1998年建立。

上一篇:亨利五世

下一篇:餘家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