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

徐寅生

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徐寅生(Xu Yinsheng,1938年5月12日—),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所發表的《關于如何打乒乓球》受到毛澤東及中國各界高度評價,曾任國家乒聯主席,現任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中國乒協主席和《乒乓世界》雜志的主編。
  • 中文名:徐寅生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Xu Yinsheng
  • 籍貫:江蘇蘇州
  • 出生地:上海
  • 性别:男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38年5月12日
  • 職業:乒乓球,中國乒協主席

簡介

徐寅生,是中國乒乓球選手中最有思想和頭腦的運動員,所發表的《關于如何打乒乓球》受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及中國各界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并對女隊翻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在乒乓球乃至整個體育界都是無人可以相比的。同時徐寅生還是中國乒乓球選手中擔任領導職位最高,時間最長的人。

成長經曆

1959年,徐寅生成為國家乒乓球集訓隊選手。

作為中國乒乓球屆“三巨頭”之一的徐寅生,擔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後,經常穿了運動服和運動員一起打球,并時刻關注年輕運動員的技術和心理。在他擔任國家乒聯主席期間,為乒乓球運動進入奧運會大家庭立下了汗馬功勞,并積極推動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為了乒乓球運動将來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1999年徐寅生自動放棄連任國際乒聯主席,如今,他擔任中國乒協主席和《乒乓世界》雜志的主編。

徐寅生是一家兄弟姐妹八人中最小的,從小受到父母和姐姐、哥哥的各種關照。在其少年時,徐寅生迷上了乒乓球,通過刻苦的訓練和本身的良好控球手感,1955年他在上海光大中學時進入上海市學生隊,一年後就進入上海市隊。

1959年,徐寅生成為國家乒乓球集訓隊選手。他直拍快攻打法,技術全面,戰術靈活,球路變化多,正手側上、下旋奔球以及反手位低抛發球很有特色,打球善于動腦,素有乒壇“智多星”之稱。在其當隊員的曆史上,他四次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标賽。

個人榮譽

1961年在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上,徐寅生獲男子單打第三名,并是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五虎将之一。

1963年,在第二十七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上,獲男子雙打亞軍(與莊則棟合作),并是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1965年在第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上,獲男子雙打冠軍(與莊則棟合作),并是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1958年,徐寅生獲運動健将稱号。

1961年至1965年三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75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5年當選為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亞洲副主席兼議事通則委員會委員。

1977年,徐寅生被任命為國家體委副主任。

1979年,徐寅生出任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

1984年,他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年來傑出運動員之一。

1994年,徐寅生被評為“建國四十五周年體壇四十五英傑”之一。

2010年入選國際乒聯名人堂 

人物評價

在乒乓球屆提起徐寅生,幾乎每個人都會由衷的說出一些贊美之詞。人們對這位領頭人的欽佩,不僅僅是因為他在體育大舞台上把自己的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得精彩到位:當運動員時期拿過世界冠軍;當總教練率隊登上頂峰;當中國乒協主席20多年至今,面對國際乒壇的巨變,帶領中國乒乓球屆創新奮鬥,始終保持着總體優勢;在國際乒聯副主席、主席的任期中,他又赢得了不同膚色的教練員和運動員的信任和尊敬。人們對徐寅生的敬重,更多的源于他的人格魅力:為人的寬厚豁達,處事的睿智從容,以及他在乒乓球運動發展方面超前的思維和力主創新的膽略。

作為中國乒乓球屆“三巨頭”之一的徐寅生,擔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後,經常穿了運動服和運動員一起打球,并時刻關注年輕運動員的技術和心理。在他擔任國家乒聯主席期間,為乒乓球運動進入奧運會大家庭立下了汗馬功勞,并積極推動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為了乒乓球運動将來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1999年徐寅生自動放棄連任國際乒聯主席,如今,他擔任中國乒協主席和《乒乓世界》雜志的主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