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

漢語漢字
妹(拼音:mè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1]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同父母而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子,後引申為少女,女子。
  • 中文名:妹
  • 拼音:mèi
  • 部首:女
  • 五筆:vfiy(86版)、vfy(98版)
  • 倉颉:vjd
  • 鄭碼:zmbk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去聲十一隊
  • 注音:ㄇㄟˋ
  • 總筆畫:8
  • 四家碼:45490
  • 統一碼:59B9
  • 造字法:形聲字
  • 結構: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女,未聲。甲骨文“妹”字所從“女”,或在“未”左、或在“未”右、或在“未”下;從女或作從“母”,因甲骨文“女”與“母”初為一字,後來分化。金文、戰國文字并從女未聲,與《說文》篆文同。本義是同父母而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子。《說文》:“妹,女弟也。”宋公?:“其妹句敔夫人季子。”《詩·衛風·碩人》:“東宮之妹,邢侯之姨。”甲骨文“婦妹”,人名。《合集》6552:“乙未婦妹示屯。”或假為“昧”,指天将明未明之時。《合集》38137:“妹(昧)雨。”(黎明時下雨)大盂鼎:“女(汝)妹(昧)辰(晨)又(有)大服。”“妹辰”,典籍作“昧爽”。《書·牧誓》:“時甲子昧爽。”

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妹mèi(ㄇㄟˋ)

⒈稱同父母(或隻同父、隻同母)而比自己年紀小的女子:妹妹。兄妹。弟妹(a.弟弟和妹妹的合稱;b.俗稱弟婦)。妹夫。

⒉對比自己年紀小的同輩女性的稱呼:表妹。師妹。世妹。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妹mèi

〈名〉

(1)(形聲。從女,未聲。本義:妹妹)

(2)稱同父母或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比自己年紀小的女子[younger sister]

妹,女弟也。——《說文》

及姑姊妹。——《左傳·襄公十二年》

妹者,少女之稱也。——《易·歸妹》注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詩·衛風·碩人》

(3)又如:妹妹;妹丈(妹妹的丈夫);妹婿(妹夫)

(4)稱親戚中同輩(或為表示親善對非親戚中同輩)年紀比自己小的女子[sister]。如:表妹;挑花妹

(5)古邑[Mei city]。在今河南省淇縣

〈形〉

通“昧”。昏暗不明[obscure]

而棄妹之者,不仁也。——《莊子·天道》

常用詞組

妹夫、妹妹、妹子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女弟也。從女未聲。莫佩切

說文解字注

女弟也。

衞風。東宮之妹。傳曰。女子後生曰妹。

從女。未聲。

莫佩切。十五部。按釋名曰。姊、積也。妹、昧也。字當從未。白虎通曰。姊者、咨也。妹者、末也。又似從末。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昧。《說文》:女弟也。《詩·大雅》:俔天之妹。《衞風》:東宮之妹。

又同母異父曰外妹。《左傳·成十一年》:聲伯嫁其外妹于施孝叔。

又《易·說卦》:上震下兌,歸妹。《雜卦》:歸妹,女之終也。

又《集韻》莫貝切。音眛。義同。

又地名。《書·酒诰》:明大命于妹邦。

又國名。《汲冢周書》:姑妹珍。注:姑妹國後屬越。

上一篇:squeeze

下一篇:主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