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太和殿

明清北京紫禁城最大的宮殿
太和殿,又稱“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寶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号故宮博物院内,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1],是紫禁城(故宮)中最大的殿宇[2]、  東方三大殿之一  。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着龍紋石雕禦路升上三台,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築,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築中僅此一例。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後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後改為今名;現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來的。太和殿是中國許多重要曆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影響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不僅是一幢較為出名的木構建築,還是一個見證者。太和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除了奇異、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衆多的珍寶外,它的堅固程度也較為出名。太和殿建成以後,遭遇過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
  • 中文名:太和殿
  • 外文名:Hall of Supreme Harmony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号故宮博物院内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旺季開放時間: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16:00;停止入館時間16:10;清場時間17:00.淡季開放時間: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15:30;停止入館時間15:40。
  • 門票價格: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為旺季,門票60元/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淡季,門票40元/人。
  • 占地面積:2377
  • 著名景點:龍門寶匣、皇帝寶座

曆史沿革

明朝

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頒诏遷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故宮營建北京宮殿。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太和殿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明正統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

明天順三年(1459年),營建西苑。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建完工。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

明天啟七年(1627年),複建工程完工。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

清朝

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稱太和殿。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太和殿重建完工。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禦筆,現存的牌匾為複制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後六十年間對紫禁城進行大規模增建和改建。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義軍攻打紫禁城。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太和門重建。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清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帝退位。但按照與民國簽訂的優撫條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現代

2006年,太和殿曆經歲月的打磨,有些構件已經腐爛,梁上的彩畫也褪色嚴重,因此從開始“封閉式”的大修。經過2年的大修,直到2008年7月中旬,太和殿重新開放

建築格局

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或者舉行盛典時用的宮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宮殿,中和殿最小三大殿是中國明清宮殿建築,體現了中國宮殿建築的以下特點: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方式排列諸殿堂、樓閣、台謝、廊、亭軒、門阙等建築,殿堂建築以木構架支撐,都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牆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瓦屋頂。三大殿裝飾色彩,屋頂多用金黃色,立柱門窗牆垣等處多用赤紅色裝飾,檐枋多施青藍碧綠等色,襯以石雕欄闆及石階之白玉色。太和殿長64.24米,寬37米,面闊11間,進深5間,總共55間。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高26.92米,連同台基通高35.05米,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纏龍金柱

主要建築

白玉丹陛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裡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标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高8.13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殿内裝飾

太和殿的裝飾豪華。檐下施以密集的鬥拱,室内外梁枋上飾以和玺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镌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内金磚鋪地,明間設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直徑1米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采用深淺兩種顔色。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用(音錄)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征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用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征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屋脊布置

太和殿是最高等級的重檐庑殿頂宮殿。殿頂正脊兩端的大吻,各由13塊琉璃構件組成。每條檐角上都列隊站着琉璃仙人和神獸,分别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押魚、狼、獬豸、鬥牛、行什。

太和殿-靈物神獸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中,屋脊獸排列最多的是太和殿上的裝飾。太和殿的裝飾上共有1個屋脊獸,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象征着消災滅禍、逢兇化吉,并含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意。鸱吻的式樣大小有等級之分,有的是一塊陶磚拼成的,有的是五塊陶磚拼成的。太和殿頂的鸱吻就是由13塊陶磚拼合組裝成的,高3.4米,厚32厘米,重4.3噸。

文物遺存

龍門寶匣

2007年9月5日上午,太和殿正脊合龍,寶匣被鄭重放回正脊正中的“龍門”位置。紫禁城中的主要建築都有寶匣,它們被安放在正脊正中的脊筒内作為“鎮物”。傳統上,在安放寶匣時要舉行相應的儀式,反映出古人趨利避害的一種心理。寶匣為銅質、錫質或木質,一般内放經卷,金錢,金、銀、銅、鐵、錫五種元寶,五色寶石,五色緞,五色絲線,五香,五藥和五谷。

太和殿寶匣為銅質抽屜式,表面鎏金,镌雕龍紋。根據康熙年間的曆史文獻《太和殿記事》記載,匣内應有金錢、金銀銅鐵錫锞、金銀銅鐵錫牌、五色寶石、五經、五色緞、五色線、五香、五藥、五谷。由于年代久遠,部分匣内物件已經不存。此次回放物件包括金锞和五經、五色緞、五色線、五香、五藥、五谷等物的殘存部分。在安放儀式上,鄭欣淼院長宣讀了此番太和殿修繕經過的《太和殿修繕工程紀事》,随後《紀事》被放入寶匣

皇帝寶座

太和殿大殿中央金柱之間,高台之上安放着寶座一一龍椅(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它髹(音同“休”)飾金漆雲龍紋,是紫禁城裡唯一保存下來的明代皇帝寶座。它于明朝嘉靖年間打造而成,每一層都裝飾着祥龍紋樣,椅圈上盤繞着十三條金龍,椅背正中立着一條正龍。椅子看上是金色,但并不是黃金做的,而是通過髹木為金的工藝打造而成。将黃金在特質的膠水中研磨之後去膠晾幹成為金粉再用絲棉拂掃到上了膠的木制龍椅上最後罩上一層透明的漆形成黃金打造的效果。 寶座是專家在故宮博物院的庫房裡發現的。1963年,文物專家對寶座進行了修複。

金磚墁地

紫禁城太和殿中大部分的地面都是金磚墁地,這裡的金磚并不是指黃金,而是用蘇州太湖的澄漿泥,也就是一種過濾後除了雜質,沉澱下來極為細膩的泥,作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地磚。這種地磚,從挑選原料到制作完成,再經過嚴格篩選,運到北京,最後鋪在宮殿裡,至少要花費兩年多時間,價格與黃金不相上下,故名為金磚墁地;還有一種說法是此磚原名“京磚”,由于發音相似,再加上叩擊有金石之聲,便被叫做金磚。

“建極綏猷”匾

清宣統三年(1911年)清朝滅亡之後,竊國大盜袁世凱由民國大總統改稱“中華帝國洪憲皇帝”,曾想在太和殿“登基”,将太和殿匾、聯撤掉,寶座移往它處。

太和殿九龍金漆寶座經多人回憶、查找,匾、聯卻始終沒有發現。故宮宮廷原狀陳列受到國家和社會高度重視,複制太和殿匾聯的工作一經提出,立刻得到院領導的支持。在院裡的統籌下,宮廷部、古建部、文保科技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研究,依照清宮所存《清朝皇室寫真》中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太和殿舊照片,複制“建極綏猷”匾(2.8米×6.8米)及“帝命式于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甯”聯一對(7.5米×1米),并于2002年9月18日“回歸”到原來的位置上

蟠龍金柱

龍椅兩側共有六根使用特殊工藝、雕刻着金色蟠龍的柱子,全名為“瀝粉貼金江山萬代升轉蟠龍柱”。

曆史文化

傳說轶事

大典儀式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将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

每逢大典之日,從太和殿至天安門外,設有龐大的儀仗,太和殿前檐下設中和韶樂,太和門内設丹陛大樂,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齊集于丹墀内陳設"品極山”的禦道兩旁。皇帝出宮禦太和殿,午門鐘鼓齊鳴,殿廷樂隊相繼演奏,殿内外香煙缭繞,氣氛莊嚴肅穆,以顯示封建帝王的專貴和威嚴。 

進士殿試

清初,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胪”仍在太和殿舉行。 

太和殿筵宴

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節三大節午正時刻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宴席,招待各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宴桌分設在數個地方,皇帝禦宴桌設在太和殿正中地平上,台下設内外王公、額驸、蒙古台吉及各族的伯克等人宴桌;理藩院尚書、侍郎及都察院左都禦史等人的宴桌,設于太和殿前廊下,二品以上世爵、侍衛大臣、内務府大臣宴桌,設于在太和殿月台前臨時支搭的黃幕内;三品以下文武官員宴桌,設在太和殿院内臨時支搭的八個藍布幕棚内。太和殿大宴共設210席,皇帝禦宴桌由内務府恭備,其他宴桌由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恭進。    

相關人物

溥儀

明清兩朝一共有24個皇帝在太和殿登基,接受文武百官朝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清朝末代皇帝一4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可是當時溥儀卻哭喊着說:“我不在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在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隻好說:“别哭了,别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在登基大典上講“快完了”實在不是個好兆頭。清宣統三年(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取得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  

活動建設

殿前受降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向中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十四年抗戰終于取得全面勝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華北戰區正式的受降儀式就是在太和殿廣場舉行的。同年10月10日,在太和殿廣場舉行華北區侵華日軍投降受降典禮,各界20餘萬民衆親臨見證此次盛會。中國第十一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将軍、呂文貞參謀長為受降代表,接受日本投降代表華北戰區日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參謀長高橋坦等所上降書

《故宮》開拍

2003年10月27日,大型電視紀錄片《故宮》的開機儀式在太和殿前舉行,随後,鄭欣淼院長和羅明副台長共同推開太和殿大門,宣布紀錄片《故宮》正式開拍。

學術研究

《太和殿的記憶》 王子林 《紫禁城》 2014年02期

《解讀紫禁城太和殿命名和室内裝飾》 王子林 台灣《曆史月刊》 2005年第212期

《故宮太和殿山面扶柁木結構現狀分析》 周乾 張學芹 《首屆全國建築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

《故宮太和殿藻井破壞原因分析》 周乾 《山西建築》

《故宮太和殿》 于倬雲 《文物》

《也談“金磚”》 唐益年 《紫禁城》 1990年5期

研究價值

故宮是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宮,為世界五大宮之首。而太和殿位于故宮中軸線上最顯要的位置,是故宮的核心。太和殿作為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許多重要曆史事件的發生地,它見證了影響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它不僅是一幢頂級的木構建築,還是一個見證者。太和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除了奇異、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衆多的珍寶外,它的堅固程度也較為出名。太和殿建成以後,遭遇過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

保護措施

太和殿的保護維修以勘察設計工作為首,起始于2004年,同期着手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維修方案于2005年10月經過專家審核,2006年2月經國家文物局同意由北京市文物局批複實施揭露檢查。工程主要項目包括:東北、西北角柱墩接,東、西山四縫順梁加固,上檐屋面保留前後檐原有灰背,東西兩坡挑至望闆,重新揭瓦調脊,下檐更換前後檐壓飛尾望闆,部分揭瓦調脊,外檐複原油飾彩畫,廊内掏空原有彩畫保留,内檐彩畫除塵保護,地面局部挖補,牆身刷漿等項。

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寶匣被鄭重放回正脊正中的“龍門”位置,是故宮保護維修工程開始以來的第一次,反映出古建保護的新理念:不僅要保護古建築本體,還要着力保護古建築蘊含的傳統文化觀念。随着工程的進展,将逐步實施紫禁城内其餘現存寶匣的歸安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太和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号故宮博物院内。

開放時間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采用旺季開放時間: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16:00;停止入館時間16:10;清場時間17:00;

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采用淡季開放時間: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15:30;停止入館時間15:40。

門票價格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為旺季,門票60元/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淡季,門票40元/人。優惠政策:

(1)18周歲以上學生,本科(含本科)以下學曆(不含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憑學生證或學校介紹信,可購學生票,淡旺季均為20元/人。

(2)未滿18周歲的中國公民(含港澳台及獲得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免費參觀。

(3)60歲以上(含60歲)老年人憑有效身份證件原件,門票半價優惠。即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

(4)持有北京市社會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憑北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難補助金領取證,門票半價優惠。

(5)離休幹部憑離休證,免票參觀。

(6)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免票參觀。

(7)殘疾人憑本人殘疾證件,免票參觀。

(8)“三八”婦女節,婦女享受門票半價優惠。

(9)“六一”兒童節,14周歲以下兒童(含14周歲),随同家長一人享受半價優惠。

(10)“八一”建軍節,現役軍人、離退休軍人、武警、消防救援人員、烈屬、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憑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交通線路

公交:市區乘坐1、2、10、20、82、120、37、52、126、99、203、205、210、728路、專1路、專2路公共汽車在“天安門東”站下車然後步行約900米到達午門。或,乘坐1、5、10、22、37、52、205、99、728路公共汽車在“天安門西”下車,然後步行約1000米從午門進入。

地鐵:乘坐地鐵1号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步行約900米,即可從午門進入故宮。

景區指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