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

天葵

毛茛科天葵屬多年生小草本植物

天葵〔拉丁學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别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論》),雷丸草(《外丹本草》),夏無蹤(《植物名實圖考》),小烏頭(《植物學大辭典》),老鼠屎草(《江蘇植藥志》),旱銅錢草(《湖南藥物志》)。分布中國西南、華東、東北等地。産本省雲台山區及南部各地;分布河南南部及長江中、下遊各省,南至廣西北部,北至陝西南都。天葵塊根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等作用,治乳腺炎、扁桃體炎、癰腫、瘰疬、小便不利等症;全草又作土農藥。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木蘭亞綱(Magnoliidae)

    目:毛莨目(Ranunculales)

    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

    亞科:唐松草亞科(Thalictroideae Heintze)

    族:耧鬥菜族(Isopyreae Schrod)

    屬:天葵屬(Semiaquilegia Makino)

    種:天葵

    中文學名:天葵

    分布:分布我國西南、華東、東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塊根長1-2厘米,粗3-6毫米,外皮棕黑色。莖1-5條,高10-32厘米,直徑1-2毫米,被稀疏的白色柔毛,分歧。

基生葉多數,為掌狀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卵圓形至腎形,長12-3厘米;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長06-25厘米,寬1-28厘米,三深裂,深裂片又有2-3個小裂片,兩面均無毛;葉柄長3-12厘米,基部擴大呈鞘狀。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惟較小。

3

天葵(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 )

花小,直徑4-6毫米;苞片小,倒披針形至倒卵圓形,不裂或三深裂;花梗纖細,長1-25厘米,被伸展的白色短柔毛;萼片白色,常帶淡紫色,狹橢圓形,長4-6毫米,寬12-25毫米,頂端急尖;花瓣匙形,長25-35毫米,頂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狀;雄蕊退化雄蕊約2枚,線狀披針形,白膜質,與花絲近等長;心皮無毛。

蓇葖卵狀長橢圓形,長6-7毫米,寬約2毫米,表面具凸起的橫向脈紋,種子卵狀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長約1毫米,表面有許多小瘤狀突起。3-4月開花,4-5月結果。

産地生境

分布于中國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南部。日本也有分布。生海拔100-1050米間的疏林下、路旁或山谷地的較陰處。

生長習性

天葵是耐寒怕熱的植物。适宜生長的平均溫度是0~25℃,我國北部為溫帶,冬季可達-40-(-30)℃,天葵無法生長;南部為熱帶和南亞熱帶,終年較炎熱,天葵也不适應生長。所以天葵隻能分布在我國中部的北亞熱帶,長江流域一線,安徽是天葵分布的北緣。喜陰濕,常野生于低山區路邊和隙地蔭蔽處。忌積水,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為好。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5月采收種子,用潮濕細沙層積貯藏9-10月播種。撒播,然後覆土,稍加鎮壓,蓋草。種子出苗後要及時揭去蓋草。幼苗細小,生長緩慢,育苗1年,第2年9-10月,挖根移栽,行株距為18厘米×3厘米,每行可交叉種兩行,薄覆細土,上蓋農家有機肥,最後蓋草。

栽培要點

田間管理:出苗後,揭去蓋草,追淡糞水1-2次,以後拔草2-3次,5月倒苗後,暫停管理。

病蟲防治

防治蚜蟲、紅蜘蛛、稻螟等蟲害(中國土農藥志)。

蚜蟲,主要以成蟲、若蟲密集在植株幼苗、嫩葉、莖和近地面的葉背,刺吸汁液。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使植株衰弱枯萎,嚴重時植株萎蔫死亡。此外蚜蟲還會傳播病毒病,引起病毒病發,誘發農作物病害,造成更大的損失。

無公害蚜蟲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減少投入,增加經濟效益;二可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農産品質量,達到無公害生産的目的。

黃闆誘蚜黃色對蚜蟲有很強的引誘作用,生産中可制作大小15×20厘米的黃色紙闆,在紙闆上塗一層10号機油或治蚜常用的農藥,也可在市場上購買專門的粘蟲黃闆。方法是将黃闆插或挂于作物行間與其持平,每畝25-30張。有翅蚜一見到黃色紙闆,便紛紛降落其上,黃闆誘滿蚜蟲後要及時更換。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有翅蚜既向菜田傳播病毒又直接食用蔬菜汁液的雙重為害。

洗衣粉滅蚜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蚜蟲等有較強的觸殺作用。每畝用洗衣粉400-500倍溶液60-80千克,連噴2-3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利用天敵防蚜蚜蟲的天敵有七星瓢星、異色瓢蟲、食蚜蠅及蚜黴菌等,它們對蚜蟲有不可替代的滅殺作用。因此,在生産中對它們應注意保護并加以利用,使蚜蟲的種群控制在不足以為害的數量之内。

生物農藥防治作物一旦發現病蟲為害,應盡量避免使用對天敵殺傷力大的化學農藥,而應優先選用正規産家生産的生物農藥。在生物農藥難以控制時,再選用無公害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農藥在使用中要注意,選用對口農藥,适時使用農藥。嚴格控制濃度和使用次數,采用合理的用藥方法,嚴格執行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

主要價值

塊根(天葵子、老鼠屎):甘、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用于瘰疬,癰腫疔瘡,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地上部分:清熱解毒,利尿排石。

該種的根叫“天葵子”,是一種較常用的中藥材,有小毒,可治療瘡疖腫、乳腺炎、扁桃體炎、淋巴結核、跌打損傷等症。塊根也可作土農藥,

【藥性】味甘,微苦、微辛;性寒;小毒。歸肝;脾;膀胱經。

《得宜本草》:“味鹹。”

《醫林纂要·藥性》:“酸、鹹、寒。”

《百草鏡》:“性涼。”

《本草求原》:“甘、淡、平。”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性寒、味甘,無毒;入脾、小腸、膀胱經”

《陝西中藥志》:“入腎經。”

《安徽中藥志》:“性寒、味苦、微辛。”

《福建藥物志》:“苦、微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淋。主治小兒熱驚;癫痫;癰腫;疔瘡;乳癰;瘰疬;皮膚癢瘡;目赤腫痛;咽痛;蛇蟲咬傷;熱淋;砂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搗敷或搗汁點眼。

參考資料

1.天葵的功效與作用·食物相克大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