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

南洋

中文地理詞語
南洋指的是東南亞各國。具體主要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清朝時期也有稱江蘇以南的沿海諸地稱為“南洋”的說法。如“南洋水師”為主要負責江浙一帶的海防事務,與北洋水師相對應。
    中文名:南洋 外文名: 别名: 其他外文名:nán yáng 時期:明、清時期 地域:東南亞一帶 現存區域:新加坡、緬甸第四特區、江蘇以南的沿海諸地

南洋的由來

唐末開始,中國把東南亞到印度洋中諸島國劃分為東洋和西洋。從福建、廣東沿海港口出發,渡東海到台灣、琉球、日本諸島為東洋。從呂宋順菲律賓列島,南至婆羅洲,這條沿西太平洋諸島的航線所經之地稱“南洋”。從中國沿海出發順大陸海岸南行,過印度支那半島,所經之地稱為“西洋”,東洋、西洋之間分界是南海。

下南洋

下南洋與闖關東、走西口,并稱為清代以來三次最著名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南洋”是晚清以來對東南亞地區的稱呼。當時,人們習慣以中國為中心,按照方位将與中國有交往的外部世界,籠統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洋”。東洋指代日本,西洋指代歐美,北洋是指渤海、黃海和朝鮮半島周邊,南洋則指今東南亞的馬來群島、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廣義的南洋還包含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與闖關東和走西口相比,下南洋成為熱潮的時間較晚,但曆史上開始出現卻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西漢時,一條由南海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通夷海道”已經出現,除了使節來往,民間商人也通過這條航道進行海外貿易。商船在海外時常因事故而滞留,不少船員就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南洋最早的華人居民。

還有一些人,因國内動亂而逃亡到南洋。唐末黃巢起義軍攻打廣州時,就有很多人遷徙到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避難。清朝康熙年間,為了隔絕鄭成功的海外反清勢力與内地聯系,朝廷多次頒行“遷界令”,将沿海居民全部内遷數十裡地,一批不願内遷且流離失所的人便下了南洋。此外,下南洋的,還有政治鬥争中的失敗者。如明清易代時,一批明朝遺臣中的“反清志士”大規模逃往東南亞,并以“明鄉人”自居。

基本概述

清末設“南洋大臣”管理諸項事務。(南洋水師的“南洋”是相對于北洋水師的“北洋”而言。北洋水師主要活動于長江口以北的渤海、黃海、東海一帶,南洋水師活動于長江口以南的東海、南海。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南洋”還指東南亞地區,那時華僑去東南亞謀生稱為“下南洋”。事實上南洋水師的也可以到東南亞去巡遊的。“西洋”在明朝時指印度洋一帶,到清朝時指歐洲。後來把日本稱為“東洋”是相對于西洋而言。)

南洋概念與西洋、東洋、北洋相對應。西洋指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印度洋地區,還包括歐洲或更遠的地方,清朝一度特指歐美國家;東洋特指日本。

南洋群島,指印度尼西亞群島。中國古代漢族開始移民南洋,明朝時期及明亡後,大量漢族移民湧入該區域謀生、定居,叫做“下南洋”。漢族曾建立過一系列的政權。

現在也有少數人仍稱東南亞南洋,不過已是非常稀少。

史上華人

三佛齊王國

洪武三十年(1397年),爪哇滿者伯夷國王滅三佛齊舊王朝,國中大亂;當時旅居三佛齊的華人一千多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三佛齊王。梁道明王領兵守衛三佛齊北方疆土,對抗滿者伯夷。十年間有幾萬軍民從廣東渡海投奔梁道明王。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梁道明國王的同鄉監察禦史譚勝受和千戶楊信帶敕書前往招安;梁道明國王和臣子鄭伯可一同入朝貢方物,留下副手施進卿帶領衆軍民。永樂五年(1407年),三保太監鄭和從非洲好望角回航,經舊港,遭遇海盜陳祖義襲擊,施進卿請鄭和協助,鄭和陳兵大破陳祖義,押回京師受戮。同年施進卿派女婿往京朝貢,明成祖昭命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施進卿卒,子施濟孫繼位。

延平郡王

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于轉戰中國大陸東南部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衆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抗清期間,鄭成功為了籌備糧饷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荷蘭人常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水軍打擊荷蘭艦隊,并于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鄭氏将不會與荷蘭貿易,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号,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确有很多海外華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

多次欲攻取菲律賓

1565年,西班牙殖民統治菲律賓,菲律賓這個名字,就是來自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衆。

在得知菲律賓華僑的處境後,1657年,鄭成功曾經緻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一位華僑甲必丹,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鄭成功曾多次對菲律賓華僑表示關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賓,以懲罰西班牙人。

1662年,鄭成功攻下台灣後,遣使到菲律賓向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

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揮師征讨,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台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到時可裡應外合,但還沒出兵,他得知兒子鄭經在廈門跟奶媽陳氏通奸,鄭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将鄭泰殺鄭經,鄭泰因不忍而抗命,又患瘧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

後來,其鄭經也于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派艦隊征讨馬尼拉,但最終沒有出兵。

現存區域

緬甸第一特區

即原果敢縣,随1897年的中英條約中國将果敢割讓予英國,果敢地區的華人自動變成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說雲南方言,屬原緬共彭家聲部。

1989年3月11日,彭家聲在果敢發動了兵變,宣布脫離緬甸共産黨。成立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黨”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同時組建了“臨時軍事委員會”。彭家聲出任主席和同盟軍總司令。3月16日,彭部已經控制了原緬共東北軍區80%的領地。1989年5月下旬,彭家聲飛赴仰光,與緬甸政府就和解的有關事宜談判。雙方經過多次磋商,在停止武裝對抗,民族自治、經濟政策以及軍隊的保留等問題達成了協議。不久,又批準彭家聲部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正式承認其為緬甸特殊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區設立撣邦第一特區(果敢),轄一縣、一市、五個行政區、二鎮、十五個鄉,總人口20萬左右。果敢是一塊狹長的土地,位于撣邦東北部的頂端。

緬甸第四特區

原緬共紅極一時的“八一五”軍區。從緬共“八·一五”軍區演化而來的“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嚴格說,是一個極為袖珍的“割據之地”。不僅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最少,地理面積也是相對最小。于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率部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八一五”軍區司令林明賢任“主席”和同盟軍“司令”。原“八一五”的683、768旅被改編為369、911師,兵力3000餘人。林部絕大多數領導人是從中國出去的“知青”。原東北軍區副參謀長蔣志明出任同盟軍秘書長,原緬共中央警衛旅政委羅常保出任參謀長。林部控制的地域與中國的西雙版納接壤,面積4952平方公裡。至1996年底,“第四特區”控制區總面積為4952平方公裡,有9個行政區,500個自然村,16127戶,轄區内人口74022人。

特區領導人林明賢原是中國中國知青。林明賢生在海南,長在廣州,審時度勢,亦相當精明。他是緬共人民軍内部最早和緬甸政府和解的高級将領之一,也是最早在其轄區内全面禁絕鴉片種植和毒品買賣的,為此,他赢得了國際組織和中國政府的高度贊賞,而“第四特區”的替代種植計劃(即鼓勵山民種植經濟作物來替代罂粟)則全部是依靠西雙版納勐海縣的無償援助來完成的。當然,林明賢最為精明的地方則是娶了被稱為“果敢王”的緬甸華僑彭家聲的女兒為妻。林明賢曾為彭家聲平定了楊茂良兄弟兵變。

上一篇:文化屬性

下一篇:公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