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臭蛙

務川臭蛙

屬無尾目蛙科臭蛙屬
務川臭蛙(學名:Odorrana wuchuanensis)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兩栖動物,屬無尾目蛙科臭蛙屬,因其模式标本采于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而得名。當地也是該種目前已知唯一的分布地。務川臭蛙體色十分鮮豔:其背部為綠色,上面有分散的黑斑,一些黑斑的周圍有淡金黃色的鑲邊;唇緣有深淺相間的斑紋;頭部深灰色和金黃色相間的大斑塊交織成網狀圖案;四肢背方有深色寬帶和淺色窄條相間的橫紋,股胫部各有5~6條。務川臭蛙是中國最瀕危的8種兩栖類之一,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極危物種,但尚未被列入中國物種保護級别。
    中文名:務川臭蛙 拉丁學名:Odorrana wuchuanensis 别名:蝌螞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栖綱Amphibia 亞綱:滑體亞綱 目:無尾目Anura 亞目:新蛙亞目 科:蛙科Ranidae 亞科: 族: 屬:臭蛙屬Odorrana 亞屬: 種:務川臭蛙O.wuchuanensis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務川臭蛙僅分布于貴州省務川縣溶洞内,屬極危物種。以牛蛙為對照,通過形态解剖學和組織學方法對務川臭蛙的皮膚和吸盤結構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務川臭蛙頭部背側、後肢背側以及軀幹腹側皮膚總厚度分别為372.50μm±29.7μm、453.25μm±13.9μm及237.92μm±31.8μm,各部分皮膚真皮層所占比例分别為(88.86±1.41)%、(90.65±0.81)%和(86.59±1.77)%。

其中分布着大量的顆粒腺和粘液腺;前後肢每個指(趾)末端的吸盤,腹面有明顯的柱狀凸起表皮結構,其間有小孔和粘液腺,是務川臭蛙在溶洞壁上攀爬捕食的結構基礎。務川臭蛙具有的特殊生理結構,是珍貴的遺傳資源,應當加強科學保護。

名稱來源

臭蛙是對兩栖綱蛙科臭蛙屬蛙類的統稱,世界已知臭蛙約50種,中國已知30種,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南,臭蛙受到刺激時皮膚上的腺體會分泌出濃烈臭味,因而得名,臭蛙一生都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務川臭蛙”是中國特有的喀斯特洞穴大型蛙類。

科學探索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09年第一期刊載《尋找神秘的洞穴蛙----務川臭蛙》文章,首次揭開了務川臭蛙秘密洞穴生活的一角,同時科技工作者宣布了“務川臭蛙”有5個分布點。

2008年5月和8月,野生動物專家徐健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助,率領科考隊先後兩次到務川考察,深入到100多平方公裡的70多個山洞考察,新發現4個務川臭蛙分布點,加上原有的一個分布點,目前務川境内共有5個務川臭蛙分布點。每一個分布點上的務川臭蛙數量都非常少,(每個分布點有都在10隻以内),務川臭蛙正處于絕滅的邊緣。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務川臭蛙生活于16-18℃的恒溫溶洞内,食物單一,其繁殖及對水環境要求特别高,所以務川臭蛙的适應生存空間很窄。再加上人為活動和人為捕殺,務川臭蛙正處于絕滅的危險中。科考隊還拍攝到了務川臭蛙的抱對行為,這是科學工作者首次記錄到這個物種的繁殖行為。考察隊進一步了解了務川臭蛙這個物種的分布範圍,生存狀況和受威脅狀況,對進一步保護這個物種提供了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息。

目前務川自治縣的務川臭蛙分布區還不屬于任何自然保護區,為此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兩栖專家謝峰呼籲、應該新建保護區來保護務川臭蛙物種。

物種保護

務川臭蛙是中國最瀕危的8種兩栖類之一,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極危物種,但尚未被列入中國物種保護級别。

上一篇:山月桂

下一篇:那曲蟲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