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率

出口産品應退稅額與計算退稅的價格比例
出口退稅率指出口産品應退稅額與計算退稅的價格比例。它反映出口産品在國内已納的稅收負擔。[1]
  • 中文名:出口退稅率
  • 外文名:Export Rebate Rate
  • 适用領域:
  • 所屬學科:
  • 中心環節:出口退稅
  • 退稅率:根據出口貨物的實際整體稅負确定
  • 時 間:1994年1月1日

基本概念

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國内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這也是國際慣例。199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稅稅率為零,對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而且稅務機關還要退還該商品在國内生産、流通環節已負擔的稅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産品出口後,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辦理退稅,由于稅收減免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于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産生少征多退的問題,于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已報送離境的出口貨物,由稅務機關将其在出口前的生産和流通的各環節已經繳納的國内增值稅或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項稅收制度。國務院規定,從1985年4月1日起實行對出口産品退稅政策。1994年1月1日起,随着國家稅制的改革,中國改革了已有的退還産品稅、增值稅、消費稅的出口退稅管理辦法,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稅、消費稅制度為基礎的出口貨物退(免)稅制度。

出口退稅是一種國際慣例,是國際産品公平競争的基礎。中國于1985年開始确立了現行的出口退稅制度,使出口貨物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不僅增強了出口貨物的競争能力,調動了出口企業的積極性,也大大促進了中國外貿經濟的發展。因而可以說,出口退稅政策的實行對财政收入的影響是積極的。

近些年來,特别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國家為緩解當時人民币貶值的壓力,刺激外貿企業的積極性,中國政府從1998年開始提高了出口退稅的比例,此後幾年中,曾分次、分批、分産品地提高了出口退稅率,使得平均退稅率已達15%以上,其中紡織服裝、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退稅率高達17%,實現了出口的零稅率。

從2004年1月1日起,中國對不同出口貨物主要有17%、13%、11%、8%、5%等五檔退稅率。出口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出口準予退稅的,規定出口退稅率為5%的貨物,按5%的退稅率執行,規定出口退稅率高于5%的貨物一律按6%的退稅率執行。

政策解讀

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一直處于變動之中。為了解決出口欠退稅款問題,發揮出口退稅對出口商品結構的調節作用,國務院再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新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問題的徹底解決。長期以來,關于出口退稅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出口退稅率是否必須是征稅稅率;二是地方是否應與中央共同負擔出口退稅;三是能否取消出口退稅的指标管理。正确認識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客觀分析政策調整可能産生的問題,對出口退稅政策的貫徹落實,對建立科學合理、相對穩定的退稅機制十分重要。

第一,降低出口退稅率不違背WTO的規定。按照WTO的規則,出口退稅最大力度不能超過“零稅率”,否則将被視為對出口産品的政府補貼,受到制裁。但一國可以根據自己的政治、經濟目标和财政承受能力,從實際出發,在法定征稅稅率以内,确定适當的出口退稅水平,既可以選擇退稅和不退稅,也可以選擇多退稅和少退稅。

第二,出口退稅隻是影響外貿出口的因素之一。在國際市場需求規模一定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競争力是影響出口規模的主要因素。出口退稅之所以能發揮鼓勵出口的作用,在于出口商得到國家出口退稅後,可以通過降低出口商品價格的方式增強其産品在國際市場的競争力。但勞動力成本、原料成本、運費等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除價格外,技術水平、品牌效應、售後服務等諸多因素也會影響出口商品的競争力,因此,出口退稅隻是影響出口商品競争力并進而影響出口的因素之一。

第三,國家增加或減少的出口退稅并非全部由中國出口企業獲得或承擔。中國提高出口退稅率時,外國進口商往往壓低中國出口商品價格,國家增加的退稅支出,有一部分變成了外國進口商節約的進貨成本。國家降低出口退稅率時,中國出口企業增加的成本往往由三方面承擔,一是供貨企業在價格上讓一塊,二是出口企業從盈利中消化一塊,三是外國進口商消化一塊。三方共同承擔減弱了降低退稅率對外貿出口的負面影響。

第四,出口退稅對外貿出口的支持力度過大,會對出口産生負面影響。近些年,中國許多出口商品運到外國後遭到反傾銷調查,中國已經成為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其中雖然不乏貿易保護的原因,但也與中國許多商品競相壓價導緻價格太低也有很大關系。出口商之所以能壓價,主要是基于國家的退稅支持。在某些情況下,出口價格被外商壓低後,出口量卻沒有增加,實際出口額反而下降了。

第五,出口退稅作為财政支出的一種方式,不能置于一種優先于其他各項支出需要而必須足額保證的地位。中國财政一直面臨強大的支出壓力,養老、教育、科研、環保等許多方面的支出缺口都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應在統籌考慮各項支出需要和财力可能的基礎上,相應安排退稅支出的規模。

基于以上分析,在确定出口退稅率時,可以根據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争力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财政承受能力之内,對不同的出口商品實行不同的退稅率。對國家鼓勵出口而且在國際市場競争力較差的一些高技術産品和機電産品,應将退稅率保持在征稅率的水平;對中國競争力強的産品,如一些勞動力密集型商品、在國際市場占有壟斷地位的商品,可以适當降低其出口退稅率;對某些資源性商品、破壞環境的商品等,則應取消出口退稅。

國家政策

提高出口退稅率的商品:

一、将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4%。

二、将日用及藝術陶瓷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

三、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

四、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13%。

五、将艾滋病藥物、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凍幹粉、黃膠原、鋼化安全玻璃、電容器用钽絲、船用錨鍊、縫紉機、風扇、數控機床硬質合金刀、部分書籍、筆記本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分别提高到9%、11%、13%。

六、執行時間

以上調整自2008年11月1日起執行。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海關注明的出口日期為準。

提高出口退稅率的原因及影響

2008年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減弱、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國出口增速放緩,在過去的9個月中,有8個月的出口增速是低于上年同期的。出口企業利潤大幅減少。特别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中小型企業,吸納勞動力多、就業面廣,但抗風險能力較弱,經營面臨較大壓力。

随着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擴大,發達國家的居民消費信心指數大幅下滑,進口需求回落,必然會中國出口産生不利影響。若不采取措施,預計今後出口還将下滑,出口企業困難進一步增加,這會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産生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财政政策的适當調整,幫助企業樹立信心、渡過難關,防止出現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面。

提高出口退稅率有助于減輕出口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對提高企業出口競争力有積極作用。此外,這次政策調整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提高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出口退稅率,可以增強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支持中小企業克服經營困難健康發展,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引導企業優化出口産品結構、加快産業升級的步伐。

國家稅務總局最終鑒定商品代碼以及鑒定的退稅率,是計算出口退稅稅額的重要依據,整個代碼體系及稅率所形成的數據庫稱為出口商品退稅率文庫(亦稱出口商品代碼庫)。出口企業可據此進行進出口報關、企業内部業務處理及财務核算、辦理出口退稅業務;各地的稅務機關也可據此審定企業的退稅申報、辦理退稅審核審批業務。

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10月25日聯合發布通知明确,為進一步簡化稅制、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對部分産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并自2018年11月1日起執行。通知規定,将相紙膠卷、塑料制品、竹地闆、草藤編織品、鋼化安全玻璃、燈具等産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6%;将潤滑劑、航空器用輪胎、碳纖維、部分金屬制品等産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将部分農産品、磚、瓦、玻璃纖維等産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0%。取消豆粕出口退稅。

2020年3月17日,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3月20日起,将瓷制衛生器具等1084項産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将植物生長調節劑等380項産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9%。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