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陰平

偷渡陰平

三國期間魏将鄧艾指揮的軍事行動
魏滅蜀期間的一次決定性的軍事行動。鐘會所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魏軍西路指揮官鄧艾在攻占沓中後,向鐘會建議說:“如果從陰平偷越,直向涪城,劍閣守敵必定回救涪城,大軍即可乘勢前進;如果劍閣守敵不撤,涪城空虛,定能攻下。”鐘會接受這一建議,令鄧艾實施。陰平與劍閣相隔百餘裡,是氐羌民族居住區,崇山峻嶺,很難行走,蜀軍也沒有設防。鄧艾從沓中出發,通過了陰平小道,直撲涪城。涪城守将馬邈面對從天而降的魏軍,不戰而降。魏軍從此迅速連下涪城、綿竹,逼近成都,劉禅投降,蜀漢亡。
    中文名:偷渡陰平 外文名: 别名: 地址:四川陰平

事件簡介

偷渡陰平,是三國末期,曹魏滅蜀漢之戰中的一次決定性的軍事行動。據史料記載,鐘會所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雖然占據了漢中一帶,但被大将軍姜維所率蜀漢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魏軍西路統帥鄧艾在攻占沓中後,向鐘會建議說:“如果從陰平偷越,直向涪城,劍閣守敵必定會救涪城,大軍即可乘勢前進;如果劍閣守敵不撤,涪城空虛,定能攻下。”鐘會接受這一建議,令鄧艾實施。

陰平與劍閣相隔百餘裡,是氐羌民族居住區,崇山峻嶺,很難行走,蜀漢軍根本沒有設防。鄧艾從沓中出發,通過了陰平小道,直撲涪城。涪城守将馬邈面對從天而降的魏軍,不戰而降。魏軍從此迅速連下涪城、綿竹,逼近成都,劉禅投降,蜀漢亡。

事件經過

天府之國,雄關壁壘

“蜀為西郡,古号益州”,号稱天府之國。它北有秦嶺巴山,東有巫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南是雲貴高原。整個四川盆地被崇山峻嶺環繞。古人說“蜀道難”,主要是說入蜀的交通十分不便,入蜀隻有兩條路,東面和北面:從東面是從長江三峽溯江而上,經瞿塘關而過。

從北面是從漢中經棧道南下,漢中入蜀有兩條路:金牛道和米倉道。金牛道較為便捷,可以過劍門關直達成都,是一條入蜀的必争之路。從米倉道南下巴中可趨阆中,威脅川中與東南之間的交通線。漢中争奪戰,張郃的進犯阆中,就是過米倉道。這兩條路以劍閣為門戶。

劍閣北二十五裡有劍門山,又叫大劍山,其東三十裡有小劍山。兩山相連,山勢絕險,飛閣通衢,謂之劍閣。大小劍山延綿兩百多裡,延亘如城,下有隘路,謂之劍關。因其關夾在兩山之中,如門之辟,如劍之植,故名劍門。

劍門關之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五代時,後唐軍攻孟知祥于益州,因為攻破劍門,所以得以占領益州。後周王景攻後蜀,蜀主斂兵聚糧于劍門,為守禦之備,王景不能克。北宋時,王全斌統兵伐後蜀,蜀軍扼劍閣以禦之,宋軍不能進,後來繞道到劍門關後才破此雄關。

所以對劍門關有人說“一關失,半川沒”,是不為過的。劍門關北有利州,南有綿竹(就是涪城所在地),綿竹是成都以北的重要據點。無論從劍門金牛道,還是從壟上陰平,要想從被北面到成都,必經棉竹。

至于本文的主要道路“陰平”,它是從隴上到四川腹地的奇路,實際嚴格上講,三國時這确實不是條路,隻是從理論上可以到達成都的“徑”,鄧艾自己也說這是條“邪徑”。

而一旦到了成都平原上,交通條件還是可以的。

理論上講,要想穩守蜀地,必須北據漢中,東守江陵。因為漢中夾在關中和四川之間,漢中對四川擁有地理上的優勢,而對關中則隻是共享秦嶺之險。自漢中越秦嶺北進較難,而越大巴山南進則相對容易。若漢中歸北方,雙方以大巴山為前沿,則地理上的優勢在北方。

蜀漢早已失去荊州,巫山之險與吳共之,所以隻有守住漢中才能穩固蜀漢政權。

但是,魏國又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

十八萬兵入漢川

蜀漢在諸葛亮和蔣琬、費祎的執政下,還是比較穩定的。姜維屢次“伐”魏,消耗了國力,在精神上是可嘉的,但是結果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蜀後主是個出名的“明君",在他的領導下蜀漢從小康走向溫飽,從溫飽走向貧困。正如司馬昭所說“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在軍政上,内寵黃皓與右大将軍閻宇勾結,導緻姜維往沓中,“不複還成都”。這對蜀漢是十分不利的。因為“羁旅讬國”的人不能在需要他的地方待下去,這是給了魏國可趁之機。

景耀四年(262年)冬,司馬昭商議伐蜀,連鄧艾在内的群臣都多次反對伐蜀,認為蜀國沒有間隙,隻有鐘會贊同。于是司馬昭令青、徐等諸州,并使作船,又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假裝伐吳,卻令鐘會都督關中人馬,商議伐蜀對策。

遠在沓中的姜維早就看破了司馬昭的聲東擊西之計,并且對鐘會的舉動有所探知。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表奏後主,說:“聞鐘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并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在這緊要關頭,黃皓不聽人言,卻信鬼神。他相信巫者的預言,認為敵人不會到來,禀告後主,把姜維的表章壓下,不予理睬,連大臣都不知道。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征四方之兵十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征西将軍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向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橋頭,鎮西将軍鐘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别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

應該說,這一進軍路線是“既狠又準”。蜀漢内部政治鬥争使“主帥”不在必争之地“漢中”,跑到了“沓中”。司馬昭抓住這個機會。他的本意是用鄧艾死死的鉗制住姜維,讓諸葛緒斷陰平橋,切斷姜維後路,同時用鐘會進攻沒有蜀軍主力的戰略要地“漢中”。這樣是一石二鳥,既可以為圍困姜維,使姜維無法救漢中;同時由于漢中的空虛,用優勢兵力趁虛占據漢中,避免了消耗巨大的攻關。即使鄧艾和諸葛緒一時吃不掉姜維主力,隻要鐘會如期拿下漢中,那麼姜維就面臨被徹底合圍的危險。

這個計劃一旦實現,那麼蜀漢主力将被全殲于關城之外,那時候蜀國的雄關将面臨無兵可守,無将可派的窘境。

但是姜維不會讓司馬昭為所欲為的。他巧妙的調動了諸葛緒,讓這個戰役實施的關鍵一環調離了陰平橋,跳出了包圍圈。聽說漢中和陽平關已經失守,于是與北上來援的廖化、張翼、董厥等部隊會合,退到了“劍門關”。

由于諸葛緒的失誤,導緻西路軍合圍姜維主力的計劃落空,魏軍将面臨與蜀軍主力在雄關決戰的不利處境。

雖然如此,益州的“北大門”漢中,還是讓鐘會的大軍不廢吹之力就取下了。要知道當初劉備取漢中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魏延,諸葛亮,姜維在此慘淡經營幾年,即使沒有主力部隊,抵抗也還是應該頑強的,可實際并非如此。也許司馬昭也沒想到蜀漢堕落到這樣的地步。

漢中失守,姜維是脫不了幹系的,他沒有遵守“錯守諸圍”,據敵于外的舊制,認為“适可禦敵,不獲大利”,為了“獲大利”,他采取“斂兵聚谷”,堅壁清野的戰略,等敵人撤退時“與遊軍并力搏之”。這個戰略構思固然巧妙,但是人家司馬昭偏偏抓住了你主力不在漢中這個時機,這樣由于蜀軍兵力不足,無法固守關隘,不但原本堅壁清野的戰略無法實現,反而使魏軍輕松的進入漢中腹地,用了極短的時間的就拿下漢中全境。另外,成都方面命令漢中部隊不在外圍抵抗,全線退縮也可以看作是在執行姜維的計劃。

這樣,魏軍鐘會主力與蜀軍主力在劍門關對峙,鄧艾則抵達了陰平路口。

其後有個小插曲,西路軍鄧艾欲與諸葛緒聯合由涪城,避開劍閣,直取成都。但是諸葛緒說要“邀擊”姜維,拒絕了這個提案,率軍東進與鐘會在白水會合。結果可憐的諸葛緒卻被鐘會陷害了,他的部隊也歸了鐘會。

鄧士載偷渡陰平關

從白水到成都,劉備時期就開始休整交通,從涪城直接進犯成都,這對蜀國是緻命的。但是由于陰平道人迹罕至,看起來根本就沒有可行之路,更何況是軍隊通過?因此蜀漢根本沒有任何防備動作(隻有劉備在平武放了“三校”人馬,還被鐘會派田章掃除了,因此這條路沒有人認為它能行軍。

但是“非常人建非常功”。

當時的局勢是:鐘會十三萬人的主力部隊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擋住,進退兩難,糧草殆盡,運糧困難,鐘會甚至想過退兵。一旦退兵,此次戰役将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可是要說進兵,面前雄關是他難以逾越的。

鄧艾很明确當前的形勢,于是他大膽的提出了“偷渡陰平,從涪城走左儋道進攻綿竹”的大膽計劃。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裡,去成都三百馀裡,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三國志》鄧艾傳應該說,鄧艾這個計劃有很大冒險成分:1。陰平道“七百馀裡無人之地,山高谷深,糧運艱難”。部隊行此險地,一旦敵人有所察覺,那将是全軍複沒。即使敵人沒有察覺,自己能不能從險地中從出來仍然是個問題。2。既然是“偷渡”,不可能用太多人,最多幾千精銳而已。這幾千人将面對涪城守軍,綿竹守軍和成都蜀漢的中央部隊,如果蜀軍臨威不亂,固守待援,那麼鄧艾這幾千人後無援軍,内無糧草,能有作為嗎?恐怕很難。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馀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将匮,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将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三國志》鄧艾傳陰平就在現在的甘肅文縣,至今那裡還有鄧艾入蜀時修的棧道。

“路”算是過來了,但是此時他們已經精疲力竭,腹中無食了。前面就是涪城,可以說這個城的守軍對雙方都至關重要。因為,一旦這座涪城城失守,鄧艾的精兵将得到補充,恢複戰鬥力,進而直取成都。但是如果涪城城據城死守,那麼鄧艾的這數千疲師将成為軍事史上典型的反面教材。

老天眷顧鄧艾,蜀漢十分腐朽,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不容假設,因為曆史是蜀軍涪城守将馬邈投降了。這一來,形勢對蜀漢急轉直下。涪城的失陷,使這座城成為了鄧艾的補給基地。鄧艾部隊從死地中恢複,進可取成都,退可夾劍門。可以說涪城的占領,宣告鄧艾的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半。

鄧艾能兵不血刃的占領涪城,我們說有很大運氣成分,但是他的主觀作用才是決定性因素,那就是“奇”。可以想象,馬邈一直聽說北線曹魏大兵南下,漢中失守,姜維在沓中戰敗(8),退守劍閣。蜀漢已經到了危亡時刻。此時任何蜀漢地方官都知道平時自己的皇帝和官員是如何的昏暗,他們是心中更多的是惴惴不安。而此時魏軍象從天上掉下來一樣出現在自己面前,那麼馬邈肯定得慌神。也許他是在慌亂中不明不白的投降了鄧艾的“先登”;也許他壓根認為蜀漢就要亡了,幹脆明哲保身;又或者他在慌亂中覺得是魏軍打敗了劍閣主力,直接攻到了涪城,所以隻有投降。

但不管哪一種,“奇”字才是輕松取勝的根本原因。就像鄧艾自己說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蜀國在此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馬。雖然諸葛亮說過:“全蜀之防,當在陰平”。但看來蜀漢後代并沒有會意。

蜀漢暫時沒有滅亡,它還有成都全師在,完全可以一戰。但是鄧艾沒有給蜀人任何機會。諸葛瞻率領最後的力量要“力挽狂瀾”,曾經擊敗鄧忠和師纂,但是鄧艾明白,自己是沒有退路的,必須勇往直前。終于破了蜀軍前鋒,進而攻破成都之前最後的防線----綿竹。

一般認為,諸葛瞻此時應該固守,不應出戰。實際上此時蜀漢已經基本被鄧艾這好似“剜心一刀”的計劃“刺死”了。

因為鄧艾的“神兵天降”使蜀漢上至君臣,下至将校已經膽裂(9)。要想守,必須要有一場勝仗,起碼是一場不勝不敗的戰鬥來穩定軍隊的士氣,然後固守。諸葛瞻也是出于這種考慮才奮死出戰,謀求一勝。他能擊敗了鄧艾的前鋒應該是出于這種精神推動。但令他史料不及的是,鄧艾軍隊立刻重振旗鼓,卷土重來,這次蜀漢的軍隊終于崩潰了,諸葛瞻也戰死了,蜀國的都城成都,徹底暴露在鄧艾的兵鋒之下。

之後劉禅聽從谯周的建議,獻成都,投降鄧艾,至此,蜀漢滅亡。

成都後主已亡國,此地姜維尚守城

姜維得知成都被偷襲,率蜀軍主力四,五萬人由廣漢、郪道撤退,觀察動靜,但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等到的是一紙投降的赦命。

姜維沒有料到魏軍會從陰平偷渡,沒有料到諸葛瞻這麼快就敗了,更沒有料到後主會全城降魏。他作為一方主帥,做了他能做的,但是蜀漢的腐朽已經不允許他做更多了。這或許就是“雄關在德,不在險”的道理吧。

對于姜維南撤的軍事動向,我也曾經置疑,他為什麼不直接往成都方面撤退?後來明白姜維這麼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如果他全師救援成都,那麼鐘會大軍随後延金牛大道跟進,自己的部隊就有進退無路的危險,那時候失去了險關依托,面對數倍的魏軍,是沒有出路。2。當時姜維隻知道鄧艾進攻成都,并不知道後主會立刻投降,他考慮後主有可能入南中建甯,或者入吳(11)。這樣理解就不難解釋姜維的戰略目的了,那就是“确保阆中一線與東部南部的聯系”,這樣将來無論後主怎麼樣選擇,蜀國的殘餘力量還是有逃出升天的可能。

可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後主會投降。蜀軍将士知道後,也都拔劍砍石。

鐘會也知道了鄧艾奇謀成功,看到姜維撤退,他命令胡烈、田續、龐會追擊姜維,自己率主力趕往成都。

姜維接到诏書,知道大勢已去,率全師投降。鄧艾得其主,鐘會得其軍。也算各得其所。之後,殘酷的政治鬥争使鄧艾,鐘會,姜維這些三國末年的豪傑們離去,倒是後主劉禅“樂不思蜀”,自在快樂。

曆史評價

(1)戰役初期,諸葛緒的失誤打亂了司馬昭的既定計劃,放跑了姜維的主力。使蜀軍得以有全師四五萬人扼守險關。也許這時鄧艾的偷襲計劃就開始醞釀了。

同時,沓中之戰,鄧艾兵力與姜維的蜀軍主力在數量上是相差不多的,而鄧艾能戰一月,并擊敗姜維(趙雲次子趙廣就是戰死在此),充分說明了鄧的指揮能力和軍隊的戰鬥力。以後他能指揮幾千精銳渡陰平,破成都,絕不是偶然。根據記載,鄧艾在關隴時招募五千羌胡精兵(12)。

在漢中的戰鬥,蜀軍失利如此迅速有三點原因:1。司馬昭抓住蜀漢内部的鬥争使主帥不在漢中的有利時機;2。蜀漢腐朽,蔣舒投降;3。成都方面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命令漢中部隊執行姜維的“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戰術。

(2)而在雙方劍門對峙的時候,為什麼鐘會不從劍門東面繞過劍閣呢?

如果鐘會從劍門東面直接進阆中,取蜀的東南,是可以繞道攻擊成都的,但是這樣一來有兩點不利:1,縱深迂回,而自己大後方是沒有保障的,對姜維多留兵則入蜀兵力不足,少留兵則難以制姜維;2,一旦鎮守永安防東吳的羅憲察覺,或力拒,或引東吳兵,那麼整個局勢就複雜了。另外鐘會本身有野心,想盡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兵力。所以他是不會采取這種戰術的。

(3)雙方勝敗的關鍵是就是鄧艾的偷襲計劃。

鄧艾的成功不但徹底逆轉了魏軍進退維谷的窘境,而且迫使成都投降,立下不世奇功。

而實際上此時即使諸葛瞻不敗,姜維也将面臨腹背受敵的境地。

鄧艾能成功,固然有他氣魄過人,軍隊戰鬥力強的原因,但是運氣成分還是有的。這是“奇謀”的共性。

我說“運氣”主要是指涪城守将馬邈的投降。當然,這不能怪馬邈。要怪就怪蜀漢決策層沒有在陰平道口的涪城城放下數千人馬和一個得力守将。

整個蜀漢在戰役中自始至終反映遲鈍,調度失調,臨陣倒戈。有這樣的結局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諸葛亮平武都陰平就是為了鞏固蜀漢防禦體系,可惜還是被魏軍從此突破。

同時我們不應該忽視鐘會主力的牽制和吸引作用。

(4)鄧艾偷渡陰平的意義以及對後世入蜀作戰的影響:

鄧艾此次奇謀的成功不但使蜀漢如期滅亡,還對晉日後滅吳打下了堅實基礎。占據蜀則可以順江直下,威脅長江下遊。

“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北魏邢巒說:“揚州、成都,相去萬裡,陸途既絕,惟資水路,水軍西上,非周年不達。外無軍援,一可圖也。”

如果中國出現南北對峙,那麼北方在四川的成功便是南方複亡的開始。這就是顧炎武所說的“昔之立國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後危仆從之。”

鄧艾滅蜀也曾上言準備伐吳:“兵有先聲而後實者,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席卷之時也。然大舉之後,将士疲勞,不可便用,且徐緩之;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并作舟船,豫順流之事,然後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國志·鄧艾傳》

後世兵家吸取鄧艾的經驗和蜀亡教訓,守蜀者必然加強陰平一線的防禦。五代時,石敬瑭攻兩川,西川帥孟知祥一面遣軍争劍閣,一面派軍趨龍州,扼守要害,以備陰平故道;石敬瑭果然遣軍欲從陰平道進兵,因西川兵有備,敗還。明初傅友德伐蜀,揚言出金牛道,而潛引大軍循鄧艾陰平故道而趨成都。

可惜鄧艾立下奇功,卻終于沒能還都,可悲,可歎!

真是“功成身被害,魂繞漢江雲。”

文獻記載

(1)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三國志》鄧艾傳

(2)聞雍州已塞道屯橋頭,從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後。諸葛緒聞之,卻還三十裡。維入北道三十馀裡,聞緒軍卻,尋還,從橋頭過,緒趣截維,較一日不及。維遂東引,還守劍閣。《三國志》鄧艾傳

(3)蔣舒開城出降《三國志》姜維傳

(4)會與緒軍向劍閣,會欲專軍勢,密白緒畏懦不進,檻車征還。軍悉屬會。《三國志》鐘會傳

(5)備于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馀區。《典略》

(6)自景谷有步道,徑江油左儋出涪,鄧艾伐蜀道也劉主時置義守。号關尉《華陽國志》

(7)會遣将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裡,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三國志》鐘會傳

(8)欣等追蹑于強川口,大戰,維敗走。《三國志》鄧艾傳

(9)而蜀本謂敵不便至,不作城守調度,及聞艾已入陰平,百姓擾擾,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三國志》谯周傳

(10)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裡中首尾相繼,憑恃其衆,方軌而西。臣敕鹹、闿等令分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并進,蹊路斷絕,走伏無地。《三國志》 鐘會傳

(11)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入建甯,于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三國志》姜維傳

(12)昔伐蜀,募取涼州兵馬、羌胡健兒,許以重報,五千餘人,随艾讨賊,功皆第一。《晉書,段灼傳》

上一篇:體育運動

下一篇:左冷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