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融城

倫敦金融城

倫敦金融機構集中區
倫敦金融城,在倫敦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東側,有一塊被稱為“一平方英裡”(Square Mile)的地方。這裡樓群密布,街道狹窄,雖不像紐約曼哈頓那樣高樓密集,但穩健、厚重的建築風格和室内豪華、大氣的裝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裡聚集着數以百計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被看做是華爾街在倫敦的翻版。這就是金融城。
    中文名:倫敦金融城 外文名: 别名: 所屬地區:英國,倫敦 面積:一平方英裡 地理位置:聖保羅大教堂東側

國際地位

倫敦是世界最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2013年排名,倫敦位居世界第一,這裡有世界最大的外彙市場,2013年倫敦日均外彙交易約2.5萬億美元,占世界41%份額,倫敦是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産品交易市場,2013年日均交易額約1.5萬億美元,占全世界幾乎50%的份額。

同時倫敦還有世界第二的國際保險市場,有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黃金市場,而且,這裡的歐洲貨币市場和商品市場在國際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倫敦城的中心,有一座沒有窗戶的堡壘似的八層大廈,這就是被稱為“銀行之王”的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在其周邊圍繞着100多家本國銀行和520多家外國銀行。

與英格蘭銀行相毗鄰的一棟豎火柴盒形的現代化建築是倫敦股票交易所。倫敦股票交易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的曆史,可稱得上是世界證券交易的鼻祖。其股票交易量位于紐約和東京之後,居世界第三位。

商品交易行業在倫敦城内也是一個古老行業,我們早已從文學作品和銀幕上熟悉了那種商品交易時公開叫價的熱鬧場面。但是,1988年6月之後,這種做法不複存在,已被電子屏幕報價所取代。改頭換面之後的倫敦商品交易所更名為倫敦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生意更興隆了,成交量也更加大了。

倫敦黃金市場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黃金市場,其黃金交易量曾達到世界黃金交易總量的80%,它的市場交易量和價格對其他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有着很大的影響,是反映黃金行市的晴雨表,一般認為倫敦金市是金條質量控制方面的公斷人。

倫敦城的勞埃德(LIOYD'S,勞合社)是一個國際性保險市場,曾是世界保險業中資金最雄厚、保險費收入最高的保險壟斷組織。但是由于保險市場的競争加劇,勞埃德已隻能占到整個保險市場1%的份額。然而,它仍然擁有全世界大約25%的海上保險,而且它還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險中心,因此倫敦城的保險市場仍是國際保險行業的一号種子選手。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2013年末發布的外彙和衍生品市場活動報告。報告顯示,倫敦是全球最大的外彙市場交易中心,也是最大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中心。華爾街日報稱倫敦主宰了全球外彙和衍生品交易。

曆史淵源

80年代

倫敦金融城曾經無比輝煌,也依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它為英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80年代裡,它每年使英國純收入稅利20億英鎊以上,即使在經濟衰退的90年代初期,失業率居高不下時,倫敦城為無數人創造了就業機會。1995年,倫敦城内從事金融業、商業的人員有70萬,比法蘭克福的總人口還要多。但是倫敦城的功與過卻是英國人長期争論的問題。

有人認為,倫敦城從來隻考慮自己的發展和利潤,而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卻漠不關心。一次大戰結束後,由于倫敦城将精力過多地投放到海外的投資中,從而使英國的工業得不到發展所急需的大量資金,這樣,美國和德國不僅在鋼鐵等傳統工業上超過了英國,而且在高科技領域也領先于英國。

1952年,首相邱吉爾為了保持英鎊的地位和維持倫敦城在國際金融上的重要性,采取了嚴苛的财政預算和緊縮貨币政策,結果他的目的暫時達到了,但英國的工業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即經過一個短暫的戰後高漲期之後,國内需求持續地下降,幾個主要産業:造船、紡織、鋼鐵和煤炭都嚴重地收縮了。然而,即使是這樣,還是沒能擋住英鎊擠兌的命運。

二戰之後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了。這之後,倫敦城的銀行家們為了維持英鎊對美元的彙率,又多次損害了工業的利益:彙率高估使得英國的工業品在國際上的競争能力減弱而使出口受到打擊。

這種工業與金融之間的矛盾再度緊張。當大量的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英國并獲取高額利潤時,倫敦城内的資金卻流向了國外。于是有人說,保守黨又一次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幫助了倫敦城内的國際友人。即使倫敦城創造諸多的就業機會也受到了批評。人們認為倫敦城将大量的人才吸引到城内的各種金融機構中,使工業人才顯得缺乏。

為了平衡這些矛盾,英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減少倫敦城的對外投資、對高收入實行高稅收等政策,這些政策限制了倫敦城自由轉動的車輪,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稱冠緣由

10月27日是個普通的星期五。但這一天對新老金融城的銀行家們來說,卻有着特殊的意義。因為20年前的10月27日,在撒切爾内閣的幹預下,金融城實施了“金融大改革”:解除管制,引入競争,将此前極為封閉的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場。改革導緻一些固步自封的英國金融機構被外國對手吞并,因而引發争議。

但20年後的今天,無人再對當年的改革提出半點質疑。原因很簡單:今天的金融城已成為全球最有競争力的金融中心之一。統計顯示,在各項主要金融業務中,倫敦占據了全球20%的跨境借貸、40%的非英國股票交易、32%的外彙交易、43%的衍生品場外交易,以及二級市場70%的國際債券交易。除對沖基金資産外,倫敦在幾乎所有的指标上都勝過了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的金融中心。

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一周來,數名英國金融界重量級人物紛紛撰文,紀念“金融大改革”20周年。曾于1976年~1988年任倫敦證交所主席的尼古拉斯·古迪森爵士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稱,倫敦金融城的改革證明,競争是促進繁榮的硬道理。正是因為破除了競争壁壘,倫敦才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極具競争力的人才和資本。另外,由于一國财富的增長取決于其國際競争力,因此阻止外國人收購本國企業是毫無益處的。

讓我們看看倫敦到底破除了哪些競争壁壘。改革前,金融城實行的是固定傭金制,無論交易額大小,經紀人和中間商的收入少不了;其次,金融城的員工以英國人為主,穿着講究、作風保守,被譏為“老爺俱樂部”;另外,金融城每天很晚才開市,卻有着漫長的午休,下午收市又很早,引來各金融機構的諸多不滿;最後,一些法規對金融機構的限制太多,并給外國機構進入英國市場設置了很高的門檻。

“金融大改革”改變了這一切。《限制交易行為法》取消了許多對金融機構經營業務的限制,并對外國金融機構放開市場;取消了固定傭金制,使得有實力的機構(當時主要是美國金融機構)能把大量的業務集中起來,獲得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成本。随着改革的推行,大量外國金融從業人員湧入倫敦,不但給金融城帶來了新鮮血液,改變了金融城慵懶的作風,更給整個倫敦帶來了多元文化的沖擊。

古迪森爵士的總結得到了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贊同。該雜志在社論中說,“金融大改革”的經驗就是:要保護一個産業,就不能保護這個産業中本國數一數二的企業。

不過,英國金融界并沒有被成就沖昏頭腦,仍仔細分析了金融城面臨的潛在對手和威脅。古迪森爵士指出,全球幾大金融中心的競争将日趨激烈,倫敦雖有地理位置和語言上的優勢,但僅靠這些是不夠的,其他金融中心可能會仿效并試圖超越倫敦。

曾在1983~1989年任英國财政大臣的尼格爾·勞森也撰文指出,雖然與20年前相比,金融城的監管已大為寬松,但在某些領域,監管仍然過度。他舉例說,倫敦的稅負過重,稅制過于複雜,不利于吸引更多外國金融機構到金融城落戶。這一點,得到了金融城現任市長白樂威的贊同。

然而,在成功改革20年的紀念日,警告聲終究隻是少數,多數業内人士對倫敦今日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還是相當滿意的。曾全面參與20年前改革方案設計的戴維·沃克爵士就打了一個頗能代表倫敦金融界共識的比喻。他說,倫敦發展已經成了一個“結”,而要解開一個結是相當困難的。

旅遊

倫敦金融城市長就職花車巡遊的傳統始于1215年。倫敦金融城市長是金融城的領導者,也是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宣傳大使,任期一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