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人性

漢語詞語
人性,即人類天然具備的基本精神屬性。這種屬性與礦物元素的化學物理性質一樣穩定,亘古不變,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規律。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人性,是在一定社會制度和一定曆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并非隻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而是會受到所處社會環境影響起伏變化。人性,是從根本上決定着并解釋着人類行為的那些人類天性。
    中文名:人性 外文名:human nature 拼音:rén xìng 近義詞:人道 反義詞:獸性 類别:詞語

基本解釋

    人的各種特性或屬性的總和與概括。是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統一。人的社會屬性反映了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别,是由人的社會關系總和所決定的。人性具有曆史性,它取決于社會生活的發展。人性在階級社會裡主要表現為階級性。指人的正常的情感理性:為着貪婪而失掉人性

引證解釋

1、人的本性。

《孟子·告子上》:“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宋歐陽修《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魯迅 《華蓋集·這個與那個》:“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

2、猶人情。指禮節應酬等習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跋祿迦國》:“土宜氣序,人性風俗,文字法則,同 屈支國 。”

3、猶人情。恩惠;情誼。

《西遊記》第十四回:“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識人性。有幾個毛賊剪徑,是我将他打死, 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幹的不是。’”

4、猶人情。人們所具有的正常情感、理性。

蕭紅《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親常常為着貪婪而失掉了人性。”

楊朔 《印度情思》:“ 赭堡還有象,更通人性。”

相關

社會學定義

現代社會學家認為,世界上隻有一個人類,所以隻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據對嬰兒反複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有:由于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及由于史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還有對同類幫助的沖動。從人腦的結構來看,這些都直接對前額葉造成影響,但可以被出生後的記憶和周圍事物所改變。

中國文化

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大緻有四種觀點:

人性本善論,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三字經》開篇即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性本惡論,以儒家荀子為代表,荀子有“人之性惡,其善僞也”的論斷。

人性無善無惡論,代表人物為告子,他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人性既善又惡論,代表人物是西漢的揚雄,他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哲學定義

馬克思主義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認為隻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确解釋,并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所以無産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産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隻能通過鬥争解決。

西方諺語:正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民主是必須的;正因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正文

人的屬性分為動物性(即自然屬性),人性,社會性。人性其實是由動物性,社會性發展而來的。是由于人類社會發展,個體“自我意識”産生并受到自身的動物性和社會性的環境産生的經驗認識,進而産生人性。(人性産生的直接來源是人的動物性和社會性)

人區别于其他動物的特質、基本屬性,其中主要指生産勞動的性能。馬克思說:"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随便别的什麼來區别人和動物。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産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别開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卷,第24、25頁)。

人類從哲學上認識自身的特性有着很長的曆史(見人)。"人性"一詞可以溯源到古代。中國春秋時期的儒家典籍已經談到人性。《禮記·禮運篇》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戰國時告子提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孟子以天賦道德觀念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荀子則與之對立,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人為)也"。古希臘哲學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等人都談到過人性。亞裡士多德曾提出過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動物"的著名命題。在封建社會中,人性概念得到進一步發展。中國宋代的朱熹以理釋性,提出"性即理也",把人性看作是天理的體現。中世紀歐洲的經院哲學家則把人性解釋成神性,以同神學的絕對統治相适應。針對這種以神為中心、貶低人的地位的觀點,資産階級思想家鮮明地提出了要尊重人性,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他們把人性看成是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人類的理性。曆史上關于人性的觀點主要有下面幾種:①把人性歸結為神性;②把人性理解為人的自然屬性;③把人性設想為人的某種固定不變的氣質或某種抽象的觀念。這些觀點囿于認識的局限和時代的局限,都未能對人性作出正确的解釋。但它們對人性的探讨也取得了某些積極成果,從而為科學地解決人性問題積累了可貴的思想資料。

曆史唯物主義總結人類認識的成果,第一次對人性作出了科學的解釋。曆史唯物主義不否認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肉體組織決定人有吃、喝、性行為等等機能和欲望。但是,離開人的社會活動抽象地考察這些機能和欲望,把它們看成人類活動唯一的和終極的目的,則是錯誤的。曆史唯物主義從人們的物質生産活動、物質生産關系出發去說明全部社會關系,進而說明社會的人的人性或人的社會性;即使是人的某些自然屬性,也不能不具有社會的形式,帶有社會色彩。這就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找到科學地觀察和解決人的問題的基本方法論原則。曆史唯物主義認為,所謂人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别,這個區别主要在于社會性的勞動。現實的社會性的勞動和全部社會生活總是在一定社會形式即生産關系下進行的,離開這種生産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人不僅無法生産,也無法生存,就不成其為人。生産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是形成人性的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卷,第18頁)。由于社會曆史發展階段的不同和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特别是階級社會的階級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加上各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其他差異,如不同的生活環境、文化教養、心理特征等等,所以人們的具體人性也不能不發生種種差異。

社會關系随着生産力的發展而不斷改變,現實的人性也在不斷演變。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整個曆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

現實的、具體的人性,在階級社會裡一般表現為帶有階級性的人性。當然,階級性的自覺程度以及各個不同階級的相互關系都是複雜的。對立階級之間的交往,也會有某種共同的東西。例如,用共同的語言交流思想,對于某些事物有共同的愛憎,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等等。但是,對立階級的相互鬥争,畢竟是階級社會曆史的主要特征,它不能不對具體的人性産生深刻的影響。

人性概念作為各個曆史時代現實的、具體的人性的抽象,反映了人類的共性。但這個科學概念的抽象同作為資産階級人道主義立足點的抽象的人性是有根本區别的。資産階級的抽象的人性論不認識、也不承認人性的曆史演變和分化,隻承認一種所謂全人類共有的、永恒的人性。資産階級人道主義者認為,資本主義制度符合于這種人的本性,因而是永恒正義的實現。他們把一種具體人性的表現,即資産階級自私自利的階級性,說成了一切人所固有的天性。這是一種非科學的抽象。

人性争論

人性善惡的争論

所謂人性善惡争論是人類在行為心理上是以利他為本還是以利已為本的争論。人本性是利他還是利己這不僅決定了個體個人的處世待人的态度,還決定了領導者特别是國家統治階層在制訂管理方針政策時是以強行管制為主還是以教育引導為主的趨向。正是由于有“人性本惡”的見解,才有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法治”;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見解,才有儒家在西漢後推崇的以道德感化為主的“德治”。

在中國古代曆代思想家在讨論人性問題時,形成多種派别。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即有恻隐、善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擴而充之,便可形成仁、義、禮、智的善性。荀子的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僞也。”(《荀子·性惡》)善性是天人為的。性無善無惡論,這包括: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墨家的性“素絲”論,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道家的性“素樸”論,莊子認為人天生本性上是無知無欲的;明代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王陽明的心學認為:“無善無惡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性有善有惡論,這包括先秦世碩等的有善有惡論,漢楊雄的性善惡混論,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論等:楊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明清之際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論,認為人性絕非在“初生之頃”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環境和教養的不同,“性屢移而異”,“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認為人性是可以培養和不斷完善的;北宋的司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論,司馬光認為人生來在人性善惡上就先天不平等,無論聖人還是愚人善惡都是兼而有之,隻是有些在善性上會占優勢,有些人在惡性上會占優勢。

在外國古代社會中還未有就人性善惡所進行的激烈的争論過程。但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認為人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這種罪是無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傳給一代,永無停止,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來是來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因為“原罪”,而産生了: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例如:七宗罪)。再因為“罪性”,而産生了,殺盜假見證等,各種“罪行”。(例如:十條誡命)。印度教與佛教都有“業報”與“輪回轉世”之說,認為人許多的幸福與苦難都是前世因果報應的結果。

人性本原的争論

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将人性分為天性與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又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界,有三種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強調以人的本能解釋人的全部和行為 ,是一種本能決定論或遺傳決定論;②行為主義走向另一極端,否則天生本能,主張人的一切行為、本性均由天習得,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及其系統化,是一種反本能論或環境決定論;③人本主義心理學既反對本能決定論又反對習得論,主張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覺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與此有關的行為或能力、認識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後 天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或表現的。馬斯洛認為,人性是人的全部屬性的總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現。

上一篇:尺有所短

下一篇:信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