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

公辦教育機構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并被國家部委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作為上海市屬高校中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央部委的重點共建。1983年,享譽海内外的傑出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出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1994年續任上海大學校長。他獨樹一幟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為學校開創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新局面,推進學校事業日新月異。如今的上海大學,無論是辦學水平與效益,還是整體辦學條件在全國高校中都已跻身先進;“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校訓在這裡弘揚光大、“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裡生生不息。
    中文名:上海大學研究生院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Graduate 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成立時間:1958年

學校簡介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學,是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正規大學。學校克服種種困難,艱難辦學,吸引四方熱血青年影從雲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彙聚、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赢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黃埔”“北有五四時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時期的上大”的美譽。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钊、毛澤東等關心學校建設,或擔任校董,或舉賢任能,或指導工作。于右任、瞿秋白、鄧中夏、邵力子、陳望道等領導學校發展,或延聘人才,或規劃學科,或執掌教務。以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張太雷、恽代英、任弼時、施存統、蕭楚女、沈雁冰、田漢、蔣光慈等為代表的“紅色教授”則積極傳播馬克思列甯主義,使上海大學成為革命青年向往的“東南革命最高學府”。

學校曆史

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華東分院創立,由中科院上海分院與上海市“共建”的一所多科性重點大學(全國首批獲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招收外國留學生的高校)。

1959年定名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書寫校名, 時任校長是華東分院副院長--周仁,各系系主任由相關學科領域的中科院在滬研究所所長或副所長兼任。 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前身上海第二科技學校創立。

·1960年,上海工業大學前身上海工學院創立。同年,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新校址落成,遷入嘉定南門城中路20号辦學。

·1972年,上海工學院和中國機械部所屬上海機械學院(現上海理工大學)合并。

·1979年,上海工學院從上海機械學院分離,改名為上海工業大學。

·1983年,原上海大學成立,下設文學院、國際商學院、美術學院、工學院和法學院。

·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原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四校優勢互補,強強聯手,合并成立了新上海大學。四校合并時,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為新上海大學題寫校名。李鵬總理為新上海大學題詞:“發揚光榮傳統,培育跨世紀人才”。李岚清副總理也為學校題了詞:“自強不息,砺志改革,發揮聯合優勢,提高教學質量,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1996年12月,國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評審專家一緻通過上海大學的"211工程"部門預審,次年通過上海大學"211工程"建設立項可行性論證。由此,标志着上海大學進入"211工程"全面建設階段。

·2000年9月,作為上海教育事業,跨世紀标志性工程的上海大學新校區宣布基本建成。這個連續多年被列為上海市重大建設工程項目,投資十幾億元的新校區,被認為是目前上海最美觀、最實用、最具規模也是最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學校區。新校區的建設,是根據全國政協副主席、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教授的教育思想和設計理念規劃設計的,她代表着中國校園工程建設一流水準,與延長、嘉定兩個校區形成整個上大的“一體兩翼”之勢。

·2002年3月,征得國家計委、教育部的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組織專家對上海大學"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驗收。以中科院院士、原複旦大學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為組長的專家組對上海大學"211工程""九五"期間的建設成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次年進入"十五""211工程"建設階段。

·2004年金秋,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成立。

· 2005年,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成立。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訪問上海大學,并在偉長樓發表演講。“中外校長論壇”在上海大學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

· 2006年,上海大學與法國等西歐國家合作開設中歐工程技術學院。

· 2007年,原理工基礎強化班獨立成為上海大學自強學院。同年,上海大學借鑒了一些世界一流大學

的做法,依托學生生活園區成立了社區學院,同年,上海大學體育學院成立。

· 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财政部批準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高校。

·2009年,被國家部委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

·2010年,被國家部委列入卓越工程師計劃。 辦學實力

作為一所擁有理學、工學、文學、曆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學科門類以及美術、影視藝術、數碼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學校擁有26個學院、2個直屬系,有71個本科專業、42個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76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9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15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點、MBA、MFA和法律碩士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專任教師、科研人員近2700人,其中教授近500人,副教授930餘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18人,博士生導師400多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8人。現共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9個上海市重點學科,8個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點建設學科,20個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

學校現有2個國家科技部與上海市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學術研究基地,3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還有教育部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基地,3個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上海市社科創新研究基地,2個上海高校E- 研究院,6個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數十個上海市重點研究基地或特色研究中心。

人才培養

上海大學已被國家部委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成為首批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簽約的“211工程院校”之一,為緊密配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加速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培養一批若幹年後國家建設所需各行各業拔尖創新人才,促進我校與國外知名大學的合作與交流,将每年選,派出最優秀的學生前往教育、科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世界一流大學,師從一流專業導師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此外,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形成了多層次、多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設立了研究生短期出國訪學及出席國際會議獎勵基金,設立了研究生創新基金,并定期承辦由上海市學位辦主辦的“上海研究生學術論壇”或“研究生暑期學校”等。學校采取推薦優秀本科生直升研究生、優秀碩士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和碩博連讀等改革舉措,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校研究生近8000人,校友遍及國家和上海各領域,許多人成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一大批優秀人才成為各高校、科研機構、國家和上海市重點企業的領軍人才和高級專家,曆屆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并與清華,北大一起被國家教育部評為“2009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參考排名

目前,國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國各類高校有二千餘所,其中中央部屬高校就有110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有75所,而上海大學在2008年度《中國大學評價》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為第43位,2009年度《中國大學評價》中國大學綜合排名中上升至第41位,數年來一直位列上海地區各高校(包括中央部屬高校10所)前六強,上海市屬高校第一名;并被公認為近十年來中國進步最快的大學之一(被列入此排行的還有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來源于鳳凰教育和搜狐教育網等各大媒體)。

2010年,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雜志和英國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共同評選的2010年度亞洲大學排名中,上海大學名列全亞洲第139位,在中國内地高校中排第17名,超過了許多老牌全國重點大學[1]。(QS世界大學排名是世界範圍内被引用最多的大學排名。)

科研實力

上海大學科研實力在全國高校中處于先進水平。現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上海國際企業孵化器、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産業發區技術轉移中心、還有各種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個。學校近五年科研經費一直位于全國高校前20位,2008年科研經費為6.5億,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近4000萬,文科科研經費也突破千萬(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位僅次于複旦,列上海第二位,在全國位列第十一位)。學術論文被國際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的論文千餘篇,近五年一直位于全國高校前30位,專利申請與授予數位于全國高校前20位,在多個領域創造出一大批國内,國際有影響的人文社科成果和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累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以及省部委科技進步獎百餘項。

奮鬥目标

背靠上海這個太平洋西岸的國際化大都市,與上海同名的上海大學依托着上海,輻射着全國,面向着世界,已逐步發展為上海的标志性大學。

在錢偉長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學校已制定了中長期發展戰略劃,提出了更高的奮鬥目标,即發揚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校訓精神,建成與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地位相适應的高層次人才教育體系和高水平人文和科技創新體系,成為國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