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熏雞

魏氏熏雞

中國山東聊城傳統名吃
魏氏熏雞,由聊城魏兆松始創于清嘉慶十五年(1810),馳名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因當年運河水陸交通便利,得以暢銷省内外。是山東聊城地方傳統名吃,色澤黑亮,香氣撲鼻。龍勝齋魏氏熏雞經曆了200多年曆史。
  • 中文名:魏氏熏雞
  • 外文名:
  • 産地名稱:
  • 主要食材:雞
  • 起源:山東聊城
  • 特點:色澤黑亮,香氣撲鼻
  • 儲存方式:陰涼通風
  • 曆史:200多年

簡介

先後被評為:1991年廣州商品交易會最佳地方名吃,1997年中國山東旅遊博覽會優秀旅遊商品,2002年中國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遊節指定産品。2003年編入《山東旅遊年鑒》,并被輯入國際旅遊宣傳片《風光旖旎話聊城》專輯。中央電視台、台灣東森電視台、山東衛視、聊城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大衆日報》、《齊魯晚報》、《半島都市報》、《山東工人報》等十餘家媒體先後做過專題報道。

制作方法

制作時,選用外形豐滿、肉多肥嫩、體重1至1.5公斤的當年生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再向腹内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藥料,放在鋸末(木屑)煙頭上熏制。經熏制的扒雞色澤栗紅,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藥香濃,肉嫩骨酥,原汁原味,肉質梗韌,香而不膩,嚼後有餘香,四季皆宜食。吃時泡洗蒸透,順絲撕食。可存1年左右不變質。堪稱上等美肴和饋贈佳品。

制作工藝

魏氏熏雞選料輔良,制作精細。熏雞選取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再在腹内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藥物,放入鋸木(木屑)煙火上熏制而成。

配料比例,視批量多少及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鋸末以沙、柳、紅松木最佳,并要摻入适量細土。在熏制中,要不斷變動雞的姿勢,一般熏制3至4小時内呈栗色,手掐無彈性,塗上雞油即成。在制作過程中狠抓選雞、配料、燒煮、熏制四道工序,優選一齡半左右無病本地家雞,堅持料全、量足,按齡控制燒煮時間,熏出的成品不焦、不膩、清潔衛生。嚴格的質量意識保證了龍勝齋魏氏熏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藥香濃的品質,形成了柔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餘香深長的特色。

經熏制的扒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無彈性、藥香濃,可存放一年左右。這種熏雞,形美柔嫩骨酥,色鮮味美,入口餘香深長獨特,四季皆宜食。即可下酒,又可佐茶。古往今來,過往聊城的商賈遊客,無不争相購買。堪稱上等美肴和饋贈佳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