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白前

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

白前,直立矮灌木,高達50厘米;莖具二列柔毛。葉無毛,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5厘米,寬0.7-1.2厘米,稀7×1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近無柄;側脈不明顯,約3-5對。傘形聚傘花序腋内或腋間生,比葉為短,無毛或具微毛,着花10餘朵;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有腺體5個,極小;花冠黃色、輻狀;副花冠淺杯狀,裂片5,肉質,卵形,龍骨狀内向,其端部傾倚于花藥;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頭扁平。

    拉丁學名:Cynanchum glaucescens (Decne.) Hand.-Mazz.

    别名:芫花葉白前、石藍、嗽藥、水竹消、溪瓢羹、消結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木蘭綱

    亞綱:菊亞綱(Asteridae)

    目:龍膽目(Gentianales)

    科:蘿藦科(Asclepiadaceae)

    亞科:馬利筋亞科(Subfam. Asclepiadoideae Airy Shaw)

    族:馬利筋族(Trib. Asclepiadeae G. Don)

    屬:鵝絨藤屬(Cynanchum Linn)、牛皮消屬、白前屬

    種:白前(神農本草經)

    中文學名:白前

    分布:産于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和四川等省區

    拼音:Bái Qián

    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

簡介

柳葉白前:根莖呈細長圓柱形,有分枝,稍彎曲,長4~15cm,直徑1.5~4mm。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節明顯,節間長1.5~4.5cm,頂端有殘莖。質脆,斷面中空。節處簇生纖細彎曲的根,長可達10cm,直徑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須狀,常盤曲成團。氣微,味微甜。

芫花葉白前:根莖較短小或略呈塊狀;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節間長1~2cm。質較硬。根稍彎曲,直徑約1mm,分枝少。

形态特征

蓇葖單生,紡錘形,先端漸尖,基部緊窄,長6厘米,直徑1厘米;種子扁平,寬約5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2厘米。花期5-11月,果期7-11月。

生長習性

生長于海拔100-300米的江邊河岸及沙石間,也有在路邊丘陵地區。

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根及根莖。

性味歸經

辛甘,微溫,入肺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5~10g。

禁/宜人群

陰虛火旺、肺腎氣虛咳嗽者慎服。

炮制方法

白前: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段,幹燥。蜜白前:取淨白前,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栽培技術

喜溫暖濕潤氣候,忌幹燥,适宜土層深厚肥沃的腐殖土壤栽培。

種子繁殖

用種子或分根繁殖。種子繁殖:春季2月、3月播種育苗,4月底或5月初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分根繁殖:宜在春季3月、4月進行,每株根莖應帶有芽1-2個,栽,每穴1株,複土壓實。

田間管理

生長期應注意除草、澆水。苗高30cm左右,追肥1次。

采收

白前在春季育苗栽種,在11月份左右采收,白前畝産350—400公斤之間。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白前,保定肺氣,治嗽多用。以溫藥相佐使,則尤佳。

2.《綱目》:白前,長于降氣,肺氣壅實而有痰者宜之。若虛而長哽氣者不可用。張仲景治嗽而脈沉者,澤漆湯中亦用之。

3.《本草經疏》:白前,肺家之要藥。甘能緩,辛能散,溫能下,以其長于下氣,故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二病皆氣升、氣逆,痰随氣壅所緻,氣降則痰自降,能降氣則病本立拔矣。白前性溫,走散下氣,性無補益。深師方中所主久咳上氣,體腫短氣,脹滿,當是有停飲、水濕、濕痰之病,乃可用之,病不由于此者,不得輕施。

4.《本經逢原》:白前,較白薇稍溫,較細辛稍平。專搜肺竅中風水,非若白薇之鹹寒,專洩肺、胃之燥熱,亦不似細辛之辛竄,能治腎、肝之沉寒也。

5.《本草正義》:白前,專主肺家,為治咳嗽降氣之要藥。

6.《别錄》: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

7.《唐本草》:主上氣沖喉中,呼吸欲絕。

8.《本草備要》:瀉肺。

9.《福建中草藥》:行氣消積,健脾和胃。

參考資料

1.白前各家論述·醫學教育網

2.白前能止咳平喘 哪些人不能使用·健康一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