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

Rh血型

血型系統
Rh是恒河猴(Rhesus Monkey)外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蘭德斯坦納等科學家在1940年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恒河猴和多數人體内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故而命名。
    中文名:Rh血型 外文名:Rhesus Macacus Blood Type 别名: 意為:恒河猴血型系統 分類:有陰性與陽性之分

簡單概況

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凝集原者,為Rh陽性。反之為陰性。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随着對Rh血型的不斷研究,認為Rh血型系統可能是紅細胞血型中最為複雜的一個血型系。

Rh血型的發現,對更加科學地指導輸血工作和進一步提高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診斷和維護母嬰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有關資料介紹,Rh陽性血型在中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人中約占99.7%,個别少數民族約為90%。在中國,RH陰性血型隻占千分之三到四。RH陰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Rh(-)的分布因種族不同而差異很大,在白種人中的比例較高,約百分之十五;中國人群中,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Rh(-)的分布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接近百分之一,漢族人所占的比例極少,僅占千分之三,屬稀有血型,如果同時考慮ABO和Rh血型系統,在漢族人群中尋找AB型Rh(-)同型人的機會不到萬分之三,十分罕見。

鑒定

Rh血型鑒定一般指Rh系統中D抗原的檢測根據病人紅細胞是否帶有D抗原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

方法

1.低離子強度鹽水試驗:n可提高抗D抗體與D陽性紅細胞結合率,并提高其靈敏度。n2.酶介質法:n木瓜酶或菠蘿蛋白酶可以破壞紅細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紅細胞膜失去電荷,縮小紅細胞間的距離;同時酶還可以部分地改變紅細胞表面結構,使某些隐蔽的抗原得以暴露,增強凝集性;且對IgG的作用大于IgM,故有利于檢出不完全抗體。

正常值

Rh+,稱作“Rh陽性”、“Rh顯性”,表示人類紅細胞有“Rh因子”;

Rh-,稱作“Rh陰性”,“Rh隐性”,表示人類紅細胞沒有“Rh因子”。

注意事項

Rh血型系統的抗體多由獲得性免疫産生,血清中很少有天然抗體,故不需要做反定型。n②對照:酶易失活,故每次試驗都要設置陽性對照。若陽性對照不出現凝集,表明酶或抗血清已經醫學教育。網整理失效。酶活性過強出現假陽性結果,因而要設立陰性對照,以排除假陽性。隻有在陽性對照管出現凝集而陰性對照管不凝集的情況下,才說明被檢管的結果是可靠的。n③結果陰性:說明被檢紅細胞上無相應抗原,但由于DU抗原性弱,因此,如被檢者無凝集,還應進一步檢查以排除DU的可能。

鑒定意義

1)中國漢族人的Rh陰性率為0.34%,絕大多數人為Rh陽性。故由Rh血型不合引起的輸血反應,相對較ABO血型少;

2)Rh血型系統一般不存在天然抗體故第一次輸血時不會發現Rh血型不合但Rh陰性的受血者接受了Rh陽性血液後可産生免疫性抗Rh抗體如再次輸受Rh陽性血液時即可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

3)Rh陰性母親孕育胎兒為Rh陽性胎兒的紅細胞經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産生抗Rh抗體再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内由于第一胎産生的抗Rh抗體很少極少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第二次懷孕Rh陽性胎兒所産生抗Rh抗體增多可緻新生兒溶血病若Rh陰性孕婦曾輸過Rh陽性血液史或第一胎因Rh血型不合流産史即令第一胎也可發生胎兒溶血病。

血型遺傳

Rh(-)基因是隐性基因。當Rh(+)的你母帶有Rh(-)基因且同時遺傳給子代時,其孩子即表現為Rh(-),雙親有一人是Rh(-)時,其子女為Rh(-)的機會增大,反之機會減少。

 血液中另一主要特點是恒河因子,恒河因子(Rhesus Factor)也被讀作Rh抗原、Rh因子,因與恒河猴紅血球上的抗原相同得名,最初于1940年被發現。每個人的紅血球上隻可能有或沒有Rh因子,通常會與ABO結合起來,寫的時候放在ABO血型後面。當中O+型是最常見。

 ABO血型中配合Rh因子是非常重要的,錯配(Rh +的血捐給Rh-的人)會導緻溶血。不過Rh+的人接受Rh-的血是沒有問題的。 和ABO血型系統的抗體不同,rh血型系統的抗體比較小,可以透過胎盤屏障。 當一名Rh- 的母親懷有一個Rh+的嬰兒,然後再懷有第二個Rh+的嬰兒,就可能出現Rh 症(溶血病)。

母親于第一次懷孕時産生對抗Rh+紅血球的抗體。在第二次懷孕時抗體透過胎盤把第二個嬰兒的血液溶解,一般稱新生嬰兒溶血症。這反應不一定發生,但如果嬰兒有A或B抗原而母親沒有則機會較大。以往,Rh因子不配合會引起小産或母親死亡。以前多數會以輸血救治剛出生的嬰兒。現在一般會以抗Rh(+)的藥物注射醫治,最常見為Rhogam 或 Anti-D。每位Rh-的懷孕母親的嬰兒的血型都要找出,如果是Rh+的話,母親便要注射Anti-D。

臨床意義

Rh血型是繼ABO血型發現後臨床意義最大的一種血型,也是最複雜的血型系統之一。Rh血型不合的輸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發生死胎、早産和新生兒溶血症。我國漢族人Rh陰性占0.2%—0.5%,而Rh陰性受血者和妊娠者則受Rh陽性抗原刺激的機率為 99.6%—99.8%,經過一次輸入Rh陽性血後50%以上的Rh陰性者會産生抗Rh抗體。

Rh血型抗體為免疫抗體,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後便容易發生輸血反應。因此,Rh血型檢查和ABO血型同等重要。需要注意的是,Rh陰性的孕婦妊娠後必須到血站進行Rh血型鑒定并測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體,以防因母嬰血型不合而發生新生兒溶血症。

 第一:Rh陰性人血清中不含抗Rh凝集素。當其第一次接受Rh陽性者血液後,輸入的紅細胞不會發生凝集反應,但含Rh凝集原的紅細胞進入受血者體内後,能引起受血者産生抗Rh凝集素。以後,當該受血者再次接受Rh陽性者的血液後,輸入的紅細胞就有可能發生抗原抗體反應,而産生凝集現象。所以,臨床上在給病人重複輸血時,即使輸入同一獻血者的血液也應做交叉配血試驗。

 第二:Rh陰性婦女與Rh陽性男子結婚,該婦女孕育的必定是Rh陽性胎兒,當胎兒紅細胞因某種原因進入母體後,導緻母體産生抗Rh凝集素。以後若該婦女再次懷孕Rh陽性胎兒時,母體的抗Rh凝集素就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導緻新生兒産生溶血性貧血而死亡。 如果Rh陰性婦女事先曾接受過Rh陽性的血液,則孕育的第一胎Rh陽性胎兒也會發生溶血現象。

自我保護

Rh陰性者第一次輸血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輸入Rh陽性的血液,但大約3個月之後血液将産生抗Rh凝集素,此時血液隻能同型輸注,即A型Rh(-)患者隻能輸 A型Rh(-)血,B型的隻能輸B型Rh(-)血,假如您生病或手術需要輸血時,您一定要将您是Rh(-)血型的情況告知醫生,以便醫生及早和市血站聯系,組織您所需要的Rh(-)血源。假如是未婚女性,請您做好計劃生育以避免人工流産,若您已有流産或輸血史,妊娠期務必到血站血型室進行新生兒溶血病的預測檢查,以防止今後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生。

輸血保障

管輸血工作者防患于未然已竭盡全力,但緊急情況時Rh(-)者可能缺乏同型血而危機生命的潛在危險依然存在。其實,消除這一困擾的方法很簡單:即所有 Rh(-)者同舟共濟,在随時作為可能的受血者的同時,也随時作為一名高尚的供血者,這樣您和所有的Rh(-)者的生命都将得保障。母嬰ABO血型不合易引起小兒手足殘疾、視力障礙、耳聾、智力低下、癫痫等後遺症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父母的血型也關系到孩子的健康,尤其是對新生兒而言,如果剛出生的孩子與母親的血型不合就容易造成溶血,表現為黃疸、貧血。

危險

RH陽性者可以接受RH陰性者的血液,但RH陰性者不能接受RH陽性者血液,因為RH陽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陰性人體産生 RH抗體。 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即可導緻溶血性輸血反應。

 據統計,目前我國RH陰性血者人數約390萬人。 由于對RH知識宣傳不夠,很多人都不了解這種稀有血型,甚至很多RH陰性血者都是在自身遇到困難急需輸血時才知道自己的血型,這就導緻部分病人及時救治的困難性,從而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後果。

 造成不良後果的另一原因來源于新生兒溶血。由于我國醫學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很多醫院因技術滞後對病人的溶血反應束手無措,隻能勸孕婦前往一些醫院就診 ,錯過了良好的治療時期,緻使孕婦流産或胎死腹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