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收費系統

電子收費系統

自動實現通行費支付的系統
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簡稱ETC)又稱不停車收費系統,是通過設置在收費公路收費站出入口處的天線及車型識别系統和安裝在車輛的車載裝置,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自動實現通行費支付的系統。使用該系統時,車主隻要在車窗上安裝感應卡并預存費用,通過收費站時便不用人工繳費,也無須停車,隻需要稍稍減速、讓系統自動感應,這樣高速費就從卡中自動扣除。[1]
  • 中文名:電子收費系統
  • 外文名:ElectronicToll Collection System
  • 别名:不停車收費系統
  • 簡 稱:ETC
  • 用 途:通過收費站實現不停車自動收費

簡介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收費系統,是智能交通系統的服務功能之一,過往車輛通過道口時無須停車,即能夠實現自動收費。它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橋隧環境下使用。

電子收費系統(ETC)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汽車上安裝ETC車載設備,并帶有專用的IC卡或其他專用磁性條形碼卡;當插入專用卡後,汽車通過電子收費口時,利用收費口通信天線與車載設備之間的通信,在計算機收費系統和專用卡雙方均完成對通行費的紀錄,從而實現電子結算收費,同時車載設備通過液晶顯示器可以顯示通過時間、行程和所需費用,運輸企業管理者還可以通過車載設備查詢收費情況。

另一種是将一種專用電子卡放在汽車風擋玻璃處,當汽車通過電子收費口時,收費口處的讀卡器直接讀出專用電子卡上的信息,完成一次電子結算收費;有的在讀卡的同時,還啟動攝像機,攝下汽車的牌照号碼。

沒有安裝車載裝置的車輛是禁止通過ETC專用通道的,如強行或誤入ETC專用通道時将受到相應的處罰。

關鍵技術

ETC系統的關鍵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動車輛識别(AVI Automaic Vehicle Idenification )技術

自動車型分類(AVC Automatic Vehicle Classification)技術

短程通信(DSRC Dedicated Short Communication)技術

逃費抓拍系統(VES Video Enforcement System)

ETC系統主要由ETC收費車道、收費站管理系統、ETC管理中心、專業銀行、車道控制器、費額顯示器、自動欄杆機、車輛檢測器及傳輸網絡組成。不停車收費系統采用專用短程通訊技術。

要實現不停車收費,主要采取如下技術手段:

專用短程通訊(DSRC),射頻識别,地磁感應識别技術,視頻識别技術,紅外技術。

優點

1、增大收費站的處理容量,提高收費的效率,緩解交通堵塞;

2、通行費支付可非現金化;

3、節省管理費;

4、便于獲得道路的交通流信息,有利于交通控制的決策和管理;

5、節能和改善環境,每條ETC車道與人工收費車道相比,減少排放二氧化碳近50%、一氧化碳約70%、碳氫化合物約7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