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驅

軟驅

軟盤驅動器
軟盤驅動器(floppydiskdriver)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軟驅”,它是讀取3.5英寸或5.25英寸軟盤的設備。軟盤驅動器由于其存儲容量小,漸漸被淘汰了。軟驅分内置和外置兩種。内置軟驅使用專用的FDD接口,而外置軟驅一般用于筆記本電腦,使用USB接口。軟驅有很多缺點,随着計算機的發展,這些缺點逐漸明顯:容量太小,讀寫速度慢,軟盤的壽命和可靠性差等,數據易丢失等,因此軟驅已經被其他設備取代.新造的電腦都已經不再安裝軟驅,個人裝機用戶也不再安裝軟驅。
  • 中文名:軟驅
  • 外文名:floppy disk driver
  • 别名:

簡介

軟盤驅動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軟驅,英文名稱叫做“FloppydiskDriver”,它是讀取3.5英寸或5.25英寸軟盤的設備。現今最常用的是3.25英寸的軟驅,可以讀寫1.44MB的3.5英寸軟盤,5.25英寸的軟盤已經淘汰,很少會見到。軟驅分内置和外置兩種。内置軟驅使用專用的FDD接口(這是内置軟驅接口,是傳統的軟驅接口,直接與電腦主闆上的軟驅接口相連,價格低廉),而外置軟驅一般用于筆記本電腦,使用USB接口(這是外置軟驅接口,通過電腦的USB接口與主機相連,可移動,但價格較高,多用于筆記本電腦。USB接口又可分為USB1.1和USB2.0兩種)。

特點

軟驅有很多缺點,随着計算機的發展,這些缺點逐漸明顯:容量太小,讀寫速度慢,軟盤的壽命和可靠性差等,數據易丢失等,因此目前軟驅有被其他設備取代的趨勢。但是由于軟驅是計算機的标準設備,在各種操作系統下無需額外安裝驅動程序就可以使用,同時價格低廉,因此在很多情況軟驅有其獨到的便利之處,因此目前計算機上仍然普遍帶有軟驅。

結構

1.磁頭定位器

采用四相雙拍步進電機,用以帶動磁頭部分沿磁盤半徑方向作徑向直線運動。從适配器接口送來的“方向”“步進”控制脈沖,驅動步進電機使磁頭定位到需尋址的磁道和扇區。

2.數據讀寫電路

讀寫磁頭作為一個整體安放在一起共用一個讀寫電路來完成數據的讀出/寫入。

3.盤片驅動器

一個+12v的直流伺服電機用來帶動軟盤盤片以300r/min的恒速度旋轉。

4.狀态檢測系統

由4個檢測裝置組成: “00”磁道檢測裝置、索引孔檢測裝置、寫保護檢測裝置和盤片更換檢測裝置。

性能指标

1.完全尋道時間

磁頭剛剛從别的磁道到需要訪問的新磁道時,磁頭還未完全定位處于抖動狀态,還不可能立即開始讀寫數據,必須等到磁頭完全到位不再抖動後才可以進行讀寫操作,這段時間就稱之為完全尋道時間。軟驅的完全尋道時間應小于15ms。

2.數據傳輸速率

單位時問内所傳送的數據字節數,以kB/s為單位。

3.平均訪問時間

就是訪問數據所花費的時間,是衡量磁盤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标。

平均訪問時間=(最大磁道數/3)×訪問時間十完全尋道時間

4.錯誤比率(ErrorRate)

可以分為軟錯誤比率和硬錯誤比率。軟錯誤是因為外界的幹擾或其他設備發出的電子噪聲引起的,但可以通過重讀來改正錯誤。大多數軟驅的軟錯誤比率為1/1000000000。硬錯誤是因為磁盤操作損傷或寫操作造成的,無法用重讀來糾正錯誤。在軟驅的指标中對硬錯誤比率要求都很高,是軟錯誤的4個數量級,為l/1000000000000,一般在軟驅中出現的硬錯誤幾率都很小。

工作原理

軟盤驅動器的工作過程

軟驅是電腦發展直到現在一直保留的儲存設備,是一種經濟實惠的工具,如圖5—4所示

把軟盤插入驅動器中,啟動軟盤驅動器,這時主軸部件帶動盤片旋轉,使轉速達到額定值,随即啟動磁頭驅動與定位裝置,使磁頭移動并将其前隙定位到00磁道上,驅動器準備完畢,進入待命狀态。當控制器接到數據總線發出的命令後,經過控制器上的微處理器對命令進行解釋、譯碼,産生各種控制信号,如發出步進脈沖、磁頭運行方向信号、讀/寫選項信号等。

首先實現尋找磁頭的操作,使磁頭定位在目标磁道上。尋道前,磁頭所在的磁道地址已存放在道号寄存器中,目标磁道号也已放入暫存器内。再比較兩者求出磁頭需移動的磁道數和移動方向,由此給出驅動步進電機走步的步進脈沖與方向信号,完成尋道與定位的工作。

然後檢測索引、扇區标志,即确定在磁道上的哪個扇區讀/寫數據。

最後發出讀、寫命令及傳送相應的數據,實現數據的讀/寫操作。在讀/寫數據之前,必須對所要工作的磁盤進行檢測扇區地址标志(AMI)、讀取扇區地址(CHRN)和檢驗碼(CRC),經過核對比較無誤後才能進行讀/寫操.

曆史

世界上第一個5.25英寸的軟驅,是1976年的時候由ShugartAssociates公司為IBM的大型機研發的。後來才用在IBM早期的PC中。1980年,索尼公司推出了3.5英寸的磁盤。到90年代初時到現在,3.5英寸、1.44MB的軟盤一直用于PC的标準的數據傳輸方式。

早期的計算機一般使用5.25英寸軟驅,5.25英寸軟驅主要有兩種。一種為5.25英寸雙面高密軟驅(也叫5.25寸1.2M軟驅),可讀寫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盤(1.2M)、5.25英寸雙面低密軟盤(360K)、5.25英寸單面低密軟盤(180K)。另一種為雙面低密軟驅,與前者的主要區别是不能讀寫5.25英寸雙面高密軟盤(1.2M)。後來生産出3.5英寸雙面高密軟驅(也叫3.5寸1.44M軟驅),可讀寫3.5英寸雙面高密軟盤(1.44M)和3.5英寸單面高密軟盤(720K)。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計算機一般帶有兩個軟驅,分别為5.25寸1.2M軟驅和3.5寸1.44M軟驅,而現在一般隻配3.5寸1.44M軟驅。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曾出現一種LS120軟驅,除可讀寫3.5寸軟盤,還可讀寫一種容量120M的高容量軟盤,但隻是昙花一現,現已難以尋到其影蹤。

構成

軟盤驅動器是電腦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在必要的時候,它可以為我們啟動計算機,還能用它來傳遞和備份一些比較小的文件。在介紹軟驅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軟盤。

軟磁盤:

現在看到的軟盤都是3.5英寸的,通常簡稱3寸。3寸軟盤都有一個塑料外殼,比較硬,它的作用是保護裡邊的盤片。盤片上塗有一層磁性材料(如氧化鐵),它是記錄數據的介質。在外殼和盤片之間有一層保護層,防止外殼對盤片的磨損。軟盤提供了一種簡單的寫保護方法,3寸盤是靠一個方塊來實現的,拔下去,打開方孔就是寫保護了。反之就是打開寫保護,這時可以往文件裡面寫入數據。寫保護是個非常有用的功能,可防止誤寫操作,也避免病毒對它的侵害。在使用時,最好将一些重要的軟盤如程序安裝盤和數據備份盤置成寫保護狀态。軟盤插入驅動器時是有反正的,3寸盤一般不會插錯(放錯了是插不進的)。我們通常使用的軟盤容量是1.44M。

軟磁盤的組織結構:下面我們看一下軟盤的磁盤結構:軟盤在使用之前必須要先格式化,完成這一過程後,磁盤被分成若幹個磁道,每個磁道又分為若幹個扇區,每個扇區存儲512個字節。磁道是一組同心圓,一個磁道大約有零點幾個毫米的寬度,數據就存儲在這些磁道上。一個1.44M的軟盤,它有80個磁道,每個磁道有18個扇區,兩面都可以存儲數據。我們能這樣計算它的容量:80×18×2×512≈1440K≈1.44M。文件的大小用字節表示,但在存儲的時候卻是以簇為分配單元,即一個簇中不能包含兩個文件的内容,也就是說無論一個文件有多小,哪怕它隻有一個字節,一旦它占用了一個簇,那麼别的文件就不能再寫入這個簇了,也就是說這個簇中其它還未用上的空間就被浪費了。每個簇由一個或多個扇區構成,對軟盤來說,一個簇隻有一個扇區,即512字節;對于硬盤,簇的大小和硬盤分區大小有關,分區容量越大,每個簇的扇區數就越多。對一個含有5個字節的文件,它在軟盤上至少要占用512個字節,在硬盤上會更多。用軟盤備份數據是個好方法,隻要方法得當,它們可以保存5-8年的時間。在使用軟盤時,需要注意:不要劃傷盤片,盤片不能變形、不能受高溫、不能受潮、不要靠近磁性物質等等。

軟盤驅動器:軟盤驅動器對軟盤進行讀寫操作,現在我們使用的都是3寸軟驅,可以讀寫1.44M的3寸軟盤。軟驅的主要組成有:控制電路闆、馬達、磁頭定位器和磁頭。磁頭其實是很小的,上下各有一個,我們看到的是它的滑軌。它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馬達帶動軟盤的盤片轉動,轉速大概為每分鐘300轉,磁頭定位器是一個很小的步進馬達,它負責把磁頭移動到正确的磁道,由磁頭完成讀寫操作。這是3寸盤插到軟驅中的情況,它的讀寫孔被打開,磁頭通過這個位置和盤片接觸。軟驅磁頭在讀寫操作時是接觸磁片的,所以它會沾染灰塵,時間一長,它的操作就有可能出現故障。如果有一天,軟驅讀寫出現故障,先不要着急去維修,這可能是磁頭太髒的緣故,一個清洗盤就可能解決問題。清洗盤的外觀和普通軟盤一樣,但它的裡面是一層清洗膜,把少許特制的清洗液滴在上面,然後把清洗盤插入軟驅,再讓軟驅讀盤,嘗試幾次後清洗工作就完成了,之後,需等待一段時間以使磁頭上的清洗液揮發。對于軟驅工作頻繁的人來說,定期清洗磁頭是有好處的。安裝軟驅比較簡單,它有一個電源插座和數據接口。數據接口有34根針,這是一根連接軟驅的數據排線。

日常維護與保養

軟驅故障的檢測

1進入操作系統:一般而言,如果單純的隻是軟驅壞了,操作系統是可以正常啟動的。

2檢測軟驅能否讀取數據:進入系統後在軟驅中放入軟盤,然後點擊軟驅圖标,看是否能正常讀取數據,如果出現錯誤信息就表示軟驅有問題了。

軟驅故障維修步驟

1把軟盤拿到别的電腦上進行測試,如果不能讀取數據,表示軟盤壞了,請更換軟盤。如果能正常讀取,請進行下一步驟。

2進入BIOS畫面,選擇"STANDARDCMOSSETUP",檢查是否設置錯誤,如果錯誤的設置了軟驅的類型軟驅自然不會讀盤,請修改成準确的。

3如果類型設置準确還是無法讀盤有可能是磁頭髒了,請用清洗盤清洗軟驅磁頭

4清洗後依然如故的話,請關閉電源,檢查軟驅的信号線、電源線、扁平信号線是否接好。

5如果信号線、電源線、扁平信号線都連接妥當,而軟驅依然不工作,表示軟驅本身已有故障,請考慮更換或按以下方法處理。

軟驅的常見故障

故障一:用DOS系統下的DIR命令列磁盤目錄時出現以下故障現象:

1.讀取數據及進行軟盤格式化時顯示:"Diskbootfailure";

2.不能讀盤,根據屏幕提示,試用"再試"或"跳過"指令均無法讀取;

3.選"再試"或"跳過"時可列磁盤信息,而使用在其它軟驅上寫入文件的軟盤時,則無法讀取。

分析與維修:根據故障現象可知,該故障不出自控制電路部分,系機械故障。用手工調整的辦法可校正。先把軟驅從機箱中取出,拆開軟驅外殼,連上電源和信号線,再把一張在正常軟驅上格式化後的磁盤插入軟驅,觀察軟驅的動作情況,用一紅色鉛筆在磁頭停止處做一标記,以便調整。将磁頭向前(或向後)移動至底端(或頂部)。反複試驗,再根據提示分析仔細調整。若工作正常,再換一張盤用軟盤格式化等指令試驗,檢測能否正常啟動,測試時有時出現讀盤正常,但進行格式化後時卻出現單面格式化現象,故要重複作3~4次檢測。過程如下:

将軟驅小車移動至零道附近處,插入已寫入文件的軟盤,每移動一次記錄一次,在移動試驗過程中會出現不同提示信息:

A、SectornotFoundReadingdriveA,abortretryfail?

該情況一般表示超過零道,須向零道相反方向後退;

B、GeneralFailurereadingdriveC(一般性錯誤和失敗),abortretryfail?

C、DataerrorreadingdriveA(數據錯誤)。

當提示"DataerrorreadingdriveA(數據錯誤)"時,此時說明接近零道,逐步調整磁頭的位置和角度。當讀完信息後,在磁頭停止處用一紅色鉛筆作個記号便于調整時參考。當磁頭的位置和角度确定後,先将磁頭臨時固定,然後松開固定于步進電機上的4顆螺絲,使電機步進輪與其下的弧形彈片脫離,再緩緩地固緊螺絲,用DIR命令重複2~3次列盤片信息,直至從零道到最後一道都可讀出為止。讀盤可用工具軟件(如HD─COPY)。

故障二:讀/寫磁盤時,有時在DOS環境下顯示"GeneralFailure(一般無效)"出錯信息;有時在Windows95環境下顯示"不能訪問A:,設備未準備好"的出錯信息;有時帶動磁盤旋轉的步進電機不轉,聽不見電機旋轉聲。

分析與維修:根據故障現象,判斷為控制電路故障所緻。故要更換集成電路或電路闆。由于必須買到相同型号的元件或成品電路闆,且要用專用工具拆除和重裝或重焊,通常業餘環境下難以進行。

故障現象三:在某一應用程序中用DIR命令列磁盤目錄時,顯示:"Filenotfound(沒有找到文件)",再用CHKDSK命令檢查,出現以下錯誤提示:"Errorsfound,Fparameternotspecified,Correctionswillnotbewrittentodisk,622lostallocationunitsfoundin55chains,636,928bytesdiskspacewouldbefreed"。

分析與維修:根據故障現象,判斷該盤中有文件,但有許多簇丢失,要對其進行修複,過程如下:首先用HD─COPY軟件中的READ讀出軟盤數據,用"Puttofile"将軟盤緩沖區數據映射成硬盤文件,再插入一張未寫入新内容的軟盤B,用"Write"拷貝,保留原軟盤A不動。

然後插入複制盤B進行檢查,此時顯示:"Thebackupcopyofthisdriver'sfileallocationtableisincorrect(磁盤備份文件分配表FAT有誤)",選"Fixed"項,再選"SkipUndo(或跳過Undo)"。修複時一般應選保存項,以防修複失誤,運行至"已修複"時,用DIR命令查看,如故障依舊,則判斷Scandisk功能無效。

接下來用HD─COPY中的"Getfromfile"功能将硬盤中的映像文件恢複,拷入磁盤,用Norton8.0中的ndd修複,選"diagnosedisk",提示:"Bootrecordprogramisinvalid(磁盤的引導區無效)",選"YES"進行修正;選擇"SkipUndofile"時,屏幕上提示:"有丢失的簇",跳過修複族一項(一般修複的簇均為文件片段,對于程序亦大多無效,對于文本文件,建議選用此項)。退出NDD,用DIR命令顯示,發現有文件且能使用。再用CHKDSK進行恢複檢查,發現部分恢複,仍有部分故障依舊,最後将盤中文件拷貝,對軟盤進行格式化後重新寫入。

最後,用HD─COPY恢複原盤A,用KV300進行清除,故障排除。 

軟驅的日常維護

用清洗盤清洗磁頭

由于磁頭與軟盤片經常接觸,盤片上的各種污物将污染磁頭,積塵過多導緻軟驅磁頭不能正常讀寫是最常見的軟驅故障。用軟驅清洗盤清洗軟驅磁頭十分簡單,将清潔劑或無水乙醇(要求分析純級别)均勻噴灑在清洗盤面上,微機上電,系統啟動成功之後,将清洗盤插入軟驅中,軟驅将自行轉動,清洗盤會吸附磁頭上污垢及周圍的灰塵。

折卸清洗軟驅

      

1、取下上蓋

軟驅的凹形薄鐵皮上蓋是用螺絲固定在鑄鋁底座上的,手工清洗時先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固定上蓋的一或兩顆螺絲(有的軟驅沒有螺絲,可省去此步),将上蓋略向兩側外扳,使上蓋脫離鑄鋁底座上的凸出卡扣,即可取下軟驅上蓋闆。

2、清洗磁頭

軟驅0、1号磁頭分别固定在尋道小車上、下方,下方磁頭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下固定臂上,不能移動,較容易清洗。上方磁頭通過一彈性片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活動臂上,上活動臂另一端是螺絲固定的彈簧片。清洗上磁頭時可以略略用力,但應注意用力過大會造成磁頭偏移,而人為導緻磁頭偏移故障極難調校,清洗時切切注意。

|

清洗磁頭時用醫用脫脂棉簽沾無水乙醇或專用的磁頭清潔劑,輕輕地擦洗磁頭,多擦幾次,則可把較頑固的附着物擦去。清洗上磁頭時可用手将磁頭略略向下壓,以免磁頭移位,待酒精溶解上磁頭污物後,輕輕擦除污物。

3、清洗步進電機轉軸絲杆

軟驅讀盤過程中如果系統常給出"讀取文件錯誤"或"扇區找不到"的提示,多半是步進電機轉軸與磁頭小車有銜接不好的現象,請檢查步進電機轉軸絲杆上的潤滑油,如果太髒或有凝固現象,可将其用酒精擦洗幹淨後補充少許鐘表油或者高級黃油。還可用手轉動絲杆來移動磁頭小車,以便清洗整個絲杆。

4、清洗光電檢測器

老式的軟驅其寫保護檢測、盤密度檢測、換盤檢測、0道檢測是由光電檢測器完成的,可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擦拭光電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表面。新型軟驅其檢測器均為微動開關則無須處理

 

現狀和趨勢

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場合,軟驅仍能發揮一些特定的作用。比如說引導低版本的操作系統、用戶之間交換小容量數據、安裝RAID和安裝某些特殊軟件。

随着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容量僅為1.44MB的軟盤早就難以滿足巨大信息量的需求,而在軟驅軟盤之後的諸多移動存儲産品,如ZIP、MO的容量雖然大了,但是依然擺脫不了特殊驅動器的束縛,兼容性問題更難以解決,因此注定不能成為軟驅的替代品。

九十年代中後期,英特爾所倡導的通用串行接口(USB)開始在PC機上出現并逐漸盛行。很多具有商業頭腦的企業領導人意識到USB所包含的巨大商機,開始借助USB接口重點解決移動存儲産品的大容量和兼容性問題。于是,有兩類存儲産品基于USB接口大獲成功,其一是USB移動硬盤,其二是閃存盤。前者的容量從幾個G字節到上百個G字節,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而後者采用先進的閃存技術,體積能做到隻有拇指大小、重量僅約幾十克、容量卻高達幾十兆字節到數G字節,讀寫速度更是軟驅的上百倍,因此大受電腦用戶吹捧和支持。可以說,閃存盤理所當然地成為取代軟盤軟驅的唯一候選人。

閃存盤經過了4-5年的發展,其技術逐步走向成熟,不斷湧現的新産品和新功能顯示出該領域的勃勃生機。雖然閃存盤在容量、速度、便攜性、以及其他性能指标上都已經基本滿足了用戶的日常應用,但還存在一個緻命缺陷:在讀寫數據過程中,突然斷電或者誤插拔經常會導緻數據丢失。而今,帶有數據備份和恢複技術,防止數據丢失的閃存盤已經出現在市場之中,而整合了加密、MP3、FM收音和錄音功能的閃存盤代表了該領域的發展新方向。

随着互聯網的普及,下載圖片和視頻文件都需要超大的存儲能力,因此對大容量存儲的需求随之激增,而1.44MB以下的文件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和存儲。可擦寫光盤是滿足人們超大存儲需求的首選介質。從2002年開始,其标準容量向700MB轉移,而DVD光盤的容量更是高達4.5GB,随着新一代DVD光盤的問世,一張光盤存儲幾十個G字節數據也已成為可能。光盤和刻錄機日益成為人們大容量存儲的首選設備,早期用軟驅來傳送文件的方式已經顯得非常幼稚和可笑。

IT領域确實變化太快,軟驅和軟盤難以擺脫退出曆史舞台的最終命運,而它的替代者早已迫不及待地湧現出來,除了上述閃存盤和光盤是取代軟驅軟盤的候選者之外,以移動硬盤、CF卡、SM卡和迷你硬盤為代表的新存儲接口或者存儲介質蜂擁而來。或許用不了多久,人們手中的軟驅和軟盤,甚至以後的閃存盤和光盤,都将成為曆史文物,永遠塵封在博物館中。

軟驅發展趨勢綜述

據最近發表的1994DISK/TREND報告,盡管以3.5英寸軟驅為主的全球軟盤驅動器的交付數量在不斷增長,但總銷售收入卻已開始進入一個長期的衰退階段。

3.5英寸軟驅的交貨量1993年增長了22.4%,總數達5,120萬部,預計到1997年平均年增長率可保持在9.1%。然而軟驅價格的下跌限制了銷售收入的增長。1990年3.5英寸軟驅的OEM平均價格為46美元,但到1993年卻下降至34美元,預計到1997年将降至21美元。由于價格的不斷下跌,1993年3.5英寸軟驅總銷售收入僅為19億美元。到1997年,盡管銷售數量将升至7,270萬部,但銷售收入卻将降至17億美元。

這份最新報告中所涉及的所有品種的軟驅,包括8英寸、5.25英寸、3.5英寸及幾種大容量軟驅1993年的交付量為6610萬部,預計1997年可達7500萬部。1993年各類軟驅的總銷售額為26億美元,預計1997年僅為18億美元。

1994DISK/TREND報告中有關軟驅發展趨勢的總結和預測還包括:

○5.25英寸軟驅的交貨量在經曆了10年的長盛不衰之後,1993年開始下降。這種趨勢會持續到本世紀末,屆時5.25英寸軟驅将壽終正寝。早在1988年,3.5英寸軟驅的交付量就已超過了5.25英寸軟驅,但5.25英寸軟驅仍被新的PC機廣泛采用,目的是要保持新老機器存儲媒體的可交換性。由于配備3.5英寸軟驅的新PC機正在迅速取代配備5.25英寸軟驅的老機型,大部分磁盤交換工作已可由3.5英寸軟驅來完成,對5.25英寸軟驅的需求也随之迅速下降。1993年5.25英寸軟驅交付總量為1470萬部,1997年預計僅為180萬部。

目前1.44兆字節3.5英寸軟驅已成為業界的主流産品,預計将占1997年3.5英寸軟驅已交貨量的99.8%。2.88兆字節的軟驅1993年僅占當年3.5英寸軟驅總數的3.1%,而且預計到1997年其比例将降至0.1%。2.88兆字節軟驅之所以未在PC工業中擔當重要角色,究其主要原因是價格較高,大多數整機系統制造商不願采用。

1英寸高的3.5英寸軟驅已成為工業标準。近年來許多廠家還推出了高3/4英寸的軟驅,但目前這種軟驅的交貨量正在下降,TEAC公司于1991年首先推出的1/2英寸高度的軟驅目前不僅在筆記本機領域很流行,而且還被用于"組合"驅動器件。這種"組合"驅動器提供一對3.5/5.25英寸驅動器,總高度與一個單獨的"半高"5.25英寸驅動器相同。但是,由于1/2英寸高的驅動器價格較高,預計1997年它在全部高度低于1英寸的3.5英寸軟驅交貨量中所占比例将僅為19.4%。

大容量軟驅的交貨量預計會持續增長到1997年,但銷售收入僅略有上升,原因是平均單價的下跌和産品構成的變化。例如Iomega公司的"BernoulliPrinciple"5.25英寸驅動器占1993年銷售收入的74%;但預計到1997年,3.5英寸大容量軟驅将構成總銷售收入的73.6%。

3.5英寸軟盤格式的首創者Sony公司1993年繼續名列3.5英寸軟驅非自産自用(noncaptive)交貨量的第一名,占全球總交貨量的17.2%。TEAC在5.25英寸軟驅交貨量上高居榜首,市場占有率又有增加,占總非自産自用(noncaptive)交貨量的32.3%。Y-EData在8英寸軟驅交貨量中占統治地位,市場占有率為94.4%。在大容量軟驅市場Iomega仍居領先地位,占有全球總銷售量的57.8%,其中主要品種是5.25英寸Bernoulli型驅動器。

新的發展趨勢:

随着U盤的風靡、光盤刻錄的發展、網絡應用的普及,曾經是應用最廣泛的軟盤驅動器将淡出人們的視線,但軟盤驅動器為計算機的發展所做出的卓著貢獻将永存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