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

荒漠化

由于極端環境或人為因素造成大片土壤生産力下降或喪失的自然(非自然)現象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幹旱少雨、植被破壞、過度放牧、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産力下降或喪失的自然(非自然)現象。 有狹義和廣義之分,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區連年嚴重幹旱,造成空前災難,“荒漠化”名詞于是開始流傳開來。荒漠化最終結果大多是沙漠化。荒漠化的治理需廣泛的國際合作,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參與。  [1]2019年2月,美國國家航天局研究結果表明,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截至2020年6月17日,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由1996年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裡,轉變為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裡。
  • 中文名:荒漠化
  • 外文名:desertification
  • 别名:沙漠化

含義

狹義

狹義荒漠化也即沙漠化。在極端幹旱、幹旱與半幹旱和部分半濕潤地區的沙質地表條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的影響,破壞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統平衡,出現了以風沙活動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風蝕、風積地貌結構景觀的土地退化過程。

定義的關鍵是“沙質地表條件”。正因為如此,凡是具有發生沙漠化過程的土地都稱之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還包括了沙漠邊緣風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來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壞發生流沙活動的沙丘活化地區。

廣義

指由于人為和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幹旱、半幹旱甚至半濕潤地區自然環境退化(包括鹽漬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狹義沙漠化、植被荒漠化、曆史時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環境因素為标志的具體的自然環境退化)的總過程。

類型特征

熱帶荒漠

成因: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

溫帶荒漠

成因: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深居内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含義補充

從世界範圍來看,在1994年通過的《聯合國關于在發生嚴重幹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内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幹旱(arid)、半幹旱(semi-arid )和亞濕潤幹旱(dry subhumid)地區的土地退化。

該定義明确了3個問題:

⒈“荒漠化”是在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内的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産生和發展的。

⒉“荒漠化”發生在幹旱、半幹旱及亞濕潤幹旱區(指年降水量與可能蒸散(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間的地區,但不包括極區和副極區),這就給出了荒漠化産生的背景條件和分布範圍。

⒊“荒漠化”是發生在幹旱、半幹旱及亞濕潤幹旱區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寬廣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從而界定了其區域範圍。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區連年嚴重幹旱,造成空前災難,使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全球幹旱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名詞于是開始流傳開來。1992年6月世界環境和發展會議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為國際社會優先發展和采取行動的領域,并于1993年開始了《聯合國關于發生嚴重幹旱或荒漠化國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政府間談判。1994年6月17日公約文本正式通過。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幹旱日”,向群衆進行宣傳。中國是《公約》的締約國之一。

荒漠化狀況

幹旱土地占了世界的40%,其中非洲70%的土地是荒漠和幹旱土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雖然有雨林,但其1/4土地是荒漠化或幹旱土地。亞洲有4億人生活在荒漠或幹旱土地上,且幹旱土地面積每年增加約2500平方千米。當然,幹旱土地并不意味着是貧瘠土地。

人類生産、生活、戰争等活動,長期以來影響了自然的荒漠化過程。如超過承載力的過度放牧,導緻植被損失和土壤侵蝕,難以恢複,而世界約一半的牛、1/3的羊、2/3的山羊在幹旱地區放牧;過度種植,導緻養分喪失和水土流失;過度灌溉導緻水分蒸發,而鹽分留在土中,形成的鹽堿化土地也屬于退化土地。全球灌溉的耕地占了總耕地的17%,貢獻了世界40%的食物生産。但部分由于大水漫灌和鹽漬化,作物減産,導緻約200萬公頃土地退化。

更嚴重的是,荒漠化和貧困相互加重,形成惡性循環。貧窮導緻短期内對土地和自然資源更不合理的利用和開采。同時,荒漠化威脅食物生産、影響生物多樣性、影響政治穩定、導緻移民等,又引發和加重了貧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荒漠化在110多個國家直接影響2.5億人的生活。受威脅的幹旱土地,覆蓋了40%的陸地面積,涉及了約20億人,既包括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國家,如南部非洲、中東、俄羅斯南部、澳大利亞、美國、墨西哥、巴西北部、南美西部,甚至冰島等。荒漠化影響了16%的全球農業土地,中美洲75%、非洲20%和亞洲11%的農地嚴重退化。因為荒漠化,全球每年農作物損失估計為420億美元,主要在亞非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每年因荒漠化損失65億美元,非洲撒哈拉地區因為荒漠化導緻其農村的國内生産總值損失3%。

國際紅十字會委員會估計,全球一半的難民是環境難民。許多非法移民美國的墨西哥人,就來自幹旱地區。尼日爾1/6的人口因為荒漠化而遷居。

理解誤區

什麼叫沙漠化?過去我們常理解為“沙漠不斷擴大,把沙漠裡的沙子擴散到越來越廣的肥沃土地上去”,這是不準确的。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定義是“包括氣候和人類活動在内種種因素造成的幹旱、半幹旱和亞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産力下降或喪失,都稱為荒漠化。有時也将濕潤和亞濕潤區的石漠化歸入荒漠化範疇。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幹旱(基本條件)、地表松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沒有植被(保護)等。

以風力作用下的荒漠化過程為例,包括發生、發展和形成3個階段:

①發生階段。僅存在發生荒漠化的條件,如氣候幹燥、地表植被開始被破壞等,即潛在荒漠化。

②發展階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壞,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低矮灌叢沙堆。随風沙活動加劇,進一步出現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包括發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積20%以下)和強烈發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積20~50%)。

③形成階段。地表廣泛分布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其面積占土地面積50%以上,為嚴重荒漠化。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既包括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産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當活動。

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環境,造成植被破壞,荒漠化現象開始出現和發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間擴展受幹旱程度和人畜對土地壓力強度的影響。荒漠化也存在着逆轉和自我恢複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轉時間進程的長短受不同的自然條件(特别是水分條件)、地表情況和人為活動強度的影響。

中國形勢

中國荒漠化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1998年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發表的材料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調研結果表明,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裡,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據中、美、加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中國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41億人民币。

土地的沙化給大風起沙制造了物質源泉。因此中國北方地區沙塵暴(強沙塵暴俗稱“黑風”。因為進入沙塵暴之中常伸手不見五指)發生越來越頻繁,且強度大,範圍廣。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肅、甯夏先後發生強沙塵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蹤,264人受傷,損失牲畜幾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33.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東發生了一場席卷我國幹旱、半幹旱和亞濕潤地區的強沙塵暴,途經新疆、甘肅、甯夏、陝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飄浮在高空的塵土在京津和長江下遊以北地區沉降,形成大面積浮塵天氣。其中北京、濟南等地因浮塵與降雨雲系相遇,于是“泥雨”從天而降。甯夏銀川因連續下沙子,飛機停飛,人們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全國4億人口受荒漠化危害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孫紮根稱:我國荒漠化土地占國土面積的27.46%,約有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

“中國是世界土地退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孫紮根說,土地退化是危及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長期以來,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類活動,加劇了土地退化。

據孫紮根介紹,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累計投入數千億元人民币,相繼啟動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态工程,對沙化重大地區進行集中治理。

國家林業局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森林面積達到1.9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其中人工林面積達到6168萬公頃,居世界首位。全國沙化土地年均減少1717平方公裡,沙區生态狀況、經濟社會條件和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生态治理成效最明顯的國家。

為防治荒漠化等問題,中國啟動的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大力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啟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沙漠公園建設,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顯著。2012年,全國累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超過1400萬公頃,封禁保護面積174萬公頃。三北工程區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183平方公裡,京津風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陝西、河北、北京建成6條生态防護林帶和成片森林帶。通過多個重點工程建設、多種措施綜合防治,近年我國北方地區每年發生沙塵天氣過程不超過10次,強度偏弱,次數與強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響範圍較小。

中國類型

中國有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土壤鹽漬化等4種類型的荒漠化土地。

風蝕

中國風蝕荒漠化土地面積160.7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幹旱、半幹旱地區,在各類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一種。其中,幹旱地區約有87.6萬平方公裡,大體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騰格裡沙漠和龍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達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幹旱地區約有49.2萬平方公裡,大體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東向南,穿杭錦後旗、橙口縣、烏海市,然後向西縱貫河西走廊的中一東部直到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呈連續大片分布。亞濕潤幹旱地區約23.9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毛烏素沙漠東部至内蒙右東部和東經106度。

水蝕

中國水蝕荒漠化總面積為20.5萬平方公裡,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7.8%。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北部的無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東北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遼河的中上遊及大淩河的上遊。 

凍融

中國凍融荒漠化地的面積共36.6萬平方公裡,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13.8%。凍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

土壤鹽漬

中國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為23.3萬平方公裡,占荒漠化總面積的8.9%。土壤鹽漬化比較集中連片分布的地區有柴達木盆地、塔裡木盆地周邊綠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沖積平原地帶、河套平原、銀川平原、華北平原及黃河三角洲。 

中國荒漠化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①(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幹旱,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四周高山環繞,有青藏高原阻擋。

②多大風

③接近冬季風源地(西伯利亞),地形起伏小,無高山阻擋,使大風長驅直入。

④植被稀少,植被覆蓋率低

⑤土質疏松,多沙漠(此為荒漠化的基礎)

⑥寒流流經減溫減濕

人為因素

①過度開墾———————調節土地利用結構

②過度放牧———————牲畜數量與草場承載力相适應,完善退牧還草政策

③過度樵采———————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如太陽能等)

④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資源

⑤交通線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加強管理與保護

研究進展和治理措施

研究進展

1977年聯合國召開世界荒漠化會議提出治理荒漠化的行動綱領。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組織了各國科學家合作編制1:2500萬世界荒漠化地圖,并提出氣候與荒漠化、荒漠化與生态變化、人口社會與荒漠化、技術與荒漠化四個報告,以及一些地區的研究報告。這些報告分析了荒漠化的成因和過程,提出治理措施。許多國家的學者對荒漠化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中國對荒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沙質荒漠化方面,主要有:

①對于沙漠化成因和特征進行綜合性考察,特别是在半幹旱的農牧業交錯地區。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編制了1:50萬的各主要沙漠化地區的沙漠化圖及典型區沙漠化發展趨勢預測圖等,提出了若幹專題研究報告,如中國北方地區沙漠化過程及其治理規劃、農牧交錯沙漠化地區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和中國沙漠化土地整治綱要等。

②在不同類型沙漠化地區建立治理沙漠化的示範試驗基地,開展沙漠化治理的研究,如内蒙古東部的奈曼沙漠化研究站、甘肅民勤治沙研究站等。

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荒漠化土地防治途徑與措施不同。在中國,根據北方沙漠化土地的特征。

在半幹旱地區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調整不利于生态環境良性循環的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地安排農業、林業、牧業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棄耕地和退化草場,使植被恢複。

③采取分區輪作或輪收,限制載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為主、工程措施固沙為輔的固沙方法。

幹旱地區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内陸河流流域作為生态單元進行全面規劃,合理分配上中下遊用水比例。

②以綠洲為中心,建立綠洲外圍封沙育草帶、綠洲邊緣喬木灌木結合的防沙林帶與綠洲内部的窄林帶、小網格的護田林網相結合的防護林系。

③對綠洲邊緣的流動沙丘,采取在沙丘表面設置沙障與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結合的防護體系。

④在防治沙害基礎上,采取改良土壤措施。

治理措施

①保護現有植被,加強林草建設。在強化治理的同時,切實解決好人口、牲口、竈口問題,嚴格保護沙區林草植被。通過植樹造林、喬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設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的立體防護體系,擴大林草比重。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時,充分發揮生态系統的自我修複功能,加大封禁保護力度,促進生态自然修複。由于飛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因而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偏遠荒沙、荒山地區恢複植被意義更大。

②在荒漠化地區開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過程逆轉。關鍵是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資源調配制度,是造成我國西北河流縮短、湖泊萎縮甚至幹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③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過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通過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認識水平。關心、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和建設環境,形成全社會的風尚。同時,國家要有計劃地對局部荒漠化非常嚴重,草地和耕地幾乎完全廢棄,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經不适于人類生存的地區,實行生态移民。

④扭轉靠天養畜的落後局面,減輕對草場的破壞。要落實草原承包責任制,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大力推行圍欄封育、輪封輪牧,大力發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發舍飼養畜。加快優良畜種培育,優化畜種結構。

⑤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分流農村剩餘勞動力,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還可利用荒漠化地區蘊藏着多種獨特的資源,如光熱、自然景觀、文化民俗、富餘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開發旅遊、探險、科考産業等。

⑥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衆利用非常規能源,如風能、光能、沼氣等能源,以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

⑦做好國際履約工作的同時,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争取資金與外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