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蘭

絲蘭

百合科絲蘭屬植物
絲蘭(Yucca smalliana L.)塞舌爾國家的國花,别名軟葉絲蘭、毛邊絲蘭,為龍舌蘭科絲蘭屬常綠灌木。絲蘭的花是在晚間開放的,開時散發出奇香。原産北美洲,現在溫暖地區廣泛露地栽培。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絲蘭 中文别名:軟葉絲蘭,毛邊絲蘭 二名法:Yucca smallian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亞綱:百合亞綱(Liliidae) 目:天門冬目(Asparagales)或百合目(Liliales) 科:龍舌蘭科(Agavaceae) 屬:絲蘭屬(Yucca L.) 種:絲蘭 分布:原産北美,對土壤适應性很強,任何土質均能生長良好

概述

絲蘭Yucca smalliana是中國引入栽培的絲蘭屬植物其中的一種,另外還有鳳尾絲蘭Yucca gloriosa等3種。除了作觀賞外,還可制作纜繩。絲蘭和絲蘭蛾(為一種昆蟲,pronuba)的互相依存和互相适應是生物界中很少見的情形。蛾的口腔有一種細長而能彎曲的吻管用以收集花粉。當夜晚時,雄蛾便四處飛行尋找雌蛾,最後便把花粉傳到其它的花朵中去。雌蛾有一長的放卵器,它能利用這放卵器刺穿子房的組織。交尾後的雌蛾便爬上花藥上采集花粉,把花粉搓結成一大塊可達它的頭部3倍。然後它便負着這重物飛到另一朵花中去,以放卵器刺穿子房壁而産卵于子房室中。這樣的工作完畢後,它便爬至往頭頂将花粉球壓入柱頭的深處。如此的工作3次,一子房中的3室都經它産過卵和3個柱頭都經它壓入花粉。這種正确的動作着實驚人,好像它深知雌蕊的構造和将來子房發育的情形似的。

絲蘭的胚珠因得絲蘭蛾的傳粉而受精,而絲蘭蛾的幼蟲也借絲蘭的胚珠為食料而存活。這就可以顯示出2種不同的生物,在非常複雜而細緻的适應法則下過着和諧的生活。當絲蘭的種子即将成熟時,絲蘭蛾的幼蟲也成熟了,它們便咬穿果壁,吐絲而下降至地面,然後在土中結繭成蛹。等到下年度絲蘭開花時,絲蘭蛾破繭而出,再為生育和傳粉而工作。

植株形态

絲蘭屬于常綠灌木,莖短,葉基部簇生,呈螺旋狀排列,葉片堅厚,長50-80厘米,寬4-7厘米,頂端具硬尖刺,葉面有皺紋,濃綠色而被少量白粉,堅直斜伸,葉緣光滑,老葉具少數絲狀物。

花瓣匙形6枚,6個扁平狀離生雄蕊,3根三角形棒狀組成複雌蕊,子房上位。蒴果長圓狀卵形,有溝6條,長5-6厘米,不裂開。花軸發自葉叢間,直立高1-1.5米,圓錐花序,花杯形,下垂,白色,外緣綠白色略帶紅暈,直徑8-10厘米。花葶高大而粗壯;花近白色,下垂,排成狹長的圓錐花序,花序軸有乳突狀毛;花被片長約3-4厘米;花絲有疏柔毛;花柱長5-6毫米。秋季開花。

性狀

絲蘭為熱帶植物,原産北美,容易成活,對土壤适應性很強,任何土質均能生長良好。性喜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的環境,極耐寒冷,适宜在華北地區露地栽培。絲蘭根系發達,生命力強。它的葉片有一層較厚的角質層和蠟被,能減少蒸發,所以抗旱能力特強。

生長習性

絲蘭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可露地越冬,原産北美,性強健,容易成活,對土壤适應性很強。它性極耐寒,性喜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健壯,終年常綠,體形獨特,花序碩大、為花葉俱美的觀賞植物。适生于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及日照良好與通風之地。絲蘭莖易産生不定芽,更新能力強,根系發達,生命力強。葉片有一層較厚的角質層和蠟被,能減少蒸發,所以抗旱能力特強。

絲蘭具有吸收有毒氣體、淨化空氣的本領,據科學部門監測它對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氨氣等均有很強的抗性和吸收能力。

用途

花葉俱美的觀賞植物。

絲蘭對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氨氣等均有很強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試驗表明:在二氧化硫日平均濃度為0.1毫升/立方米的環境下,許多樹木如桧柏、石楠、迎春、泡桐等都出現嚴重的受害症狀,而絲蘭仍然挺拔健壯。絲蘭還有較強地吸收氟化氫的能力,據測定,1千克幹葉能吸收氟266毫克。此外,絲蘭對氨氣、乙烯等都有一定的抗性,在污染較重的地區應大力推廣種植絲蘭。

繁殖栽培

絲蘭種植采用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均可。繁殖可用扡插或采摘花穗上的芽體栽培,春至秋季為适期。扡插繁殖前,常将頂部生長點截斷或用利刀砍傷基部,促使側芽萌動,取側芽為插穗。扡插前,切下的側芽插穗可幹燥一段時間。也可把植株的老莖平鋪于室内加熱的砂土上,待長出側芽切下,作插條。此外,開花植株的花穗上也常萌生許多芽體,可待芽體長成後取下栽培。有性繁殖可獲得大量的種子,但在中國栽培的絲蘭大都是“開花不實”。原因是缺乏昆蟲授粉。

解決的辦法

1.人工輔助授粉,在晴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用鑷子取雄蕊,将花粉塗在雌蕊的柱頭上。

2.在開花期間,将每朵花的花瓣剪去二片,讓昆蟲自由地進入花朵内傳粉。無性繁殖是在春、秋季,挖取母株上的萌蘖,直接分株移栽或取地上莖,剝掉葉片、切成10厘米長的小段進行扡插繁殖。 性強健,栽培管理無特殊要求。

病蟲害防治

常發生裼斑病和葉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粉虱和夜蛾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栽培管理絲蘭

絲蘭盆栽可用塑料盆,以腐葉土、黏土和少量肥料的混合物作培養土。夏季可将盆株放于室外,室内應放在陽光充足處,冬天可置于冷涼、無霜凍的地方,最低溫度4℃即可。翌年5月即可移到室外陰涼處,逐步增加光照。上盆時需施少量基肥,生長期間每2~3個月追施一次有機肥或複合肥,如每年換盆可不必施肥。植株下部出現黃葉不必急于剪除,可任其幹透。植株生性耐旱,但高溫季節易發生葉斑病,需注意防治。絲蘭是一種強壯的喜光植物,但可在室内陰暗角落放置半年左右。由于葉端尖利,因此要注意擺飾安全。

栽培技術

繁殖媒介

絲蘭和絲蘭蛾(為一種昆蟲,學名叫Pronuba)的互相依存和互相适應是生物界中很少的情形中的一個。如此的工作3次,一子房中的3室都經它産過卵和3個柱頭都經它壓入花粉。這種正确的動作着實驚人,好像它深知雌蕊的構造和将來子房發育的情形似的。然後它便負着這重物飛到另一朵花中去,以放卵器刺穿子房壁而産卵于子房室中。這樣的工作完畢後,它便爬至往頭頂将花粉球壓入柱頭的深處。

絲蘭的胚珠因得絲蘭蛾的傳粉而受精,而絲蘭蛾的幼蟲也籍絲蘭的胚珠為食料而存活。這就可以顯示出2種不同的生物,在非常複雜而細緻的适應法則下過着它們和諧的生活。當絲蘭的種子将成熟時,絲蘭蛾的幼蟲也成熟了,它們便咬穿果壁,吐絲而下降至地面,然後在土中結繭成蛹。等到下年度絲蘭開花時,絲蘭蛾破繭而出,再為生育和傳粉而工作。

田間管理

扡插及分株育成的植株,掘起後帶宿土栽植,隻要澆水幾次,即可成活。定植後管理簡便,日常管理要注意适當培土施肥,以促進花序的抽放;發現枯葉殘梗,應及時修剪,保持整潔美觀。植株附着灰塵後,要經常噴水清洗。

日常管理上,應注意如下幾點

1、扡插及分株育成的植株,掘起後帶宿土栽植,隻要澆水幾次,即可成活,日常管理要注意适當培土施肥,以促進花序的抽放。

2、喜疏、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較高的腐葉或泥炭土。

3、喜溫暖、明亮,但忌陽光直射,不耐寒,華北地區适宜盆箱栽種,在室内或在冷室越冬,溫度保持在5—10℃。

4、喜潮濕,夏季在室外應充分澆水,但忌積水,冬季依溫度适當減少澆水量;如空氣溫度太低,會使葉片邊緣黃;能抗幹旱,夏季不要求向葉面或植株周圍噴水。

5、1—2年換盆一次,換盆工作可在春季進行;3—8月生長期每半月施肥一次;花後可将花序全部剪除,以保持株形,并使頂芽繼續發育;發現枯葉殘梗,應及時修剪,保持整潔美觀。冬季應适當修剪,将枯枝敗葉清理幹淨,對來年開花有利。

6、病蟲害較少,冬季室溫過高、過暗、空氣閉塞、容易引起蟲害,應立即改善環境條件,并對症采取防治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