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碼

條形碼

圖形标識符
條形碼,或稱條碼,是将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标識符。常見的條形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簡稱條)和白條(簡稱空)排成的平行線圖案。條形碼可以标出物品的生産國、制造廠家、商品名稱、生産日期、圖書分類号、郵件起止地點、類别、日期等許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政管理、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
    中文名:條形碼 外文名:barcode 所屬學科: 組成: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 應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政管理 圖案:黑條(簡稱條)和白條(簡稱空)

申請程序

根據《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和相關合法經營資質證明的生産者、銷售者和服務提供者,可以申請注冊廠商識别代碼。

條形碼申請程序:

1、申請人可到所在地的編碼分支機構辦理申請廠商識别代碼手續,并提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及其複印件三套。(分别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申請人所在地的編碼分支機構和申請人所在企業内部存檔保留)

2、填寫《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注冊登記表》,可直接在ANCC在線填寫注冊登記表。(備注:如在網上填寫申請表還需打印、蓋章、然後提交到當地編碼分支機構)

3、集團公司請填集團公司下屬分公司基本信息表。

4、申請人的申請資料經所在地的編碼分支機構初審後,符合條件的資料,由編碼分支機構簽署意見并報送到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以下簡稱編碼中心)審批。

5、編碼中心收到初審合格的申請資料及申請人交納的費用後,對确實符合規定要求的,編碼中心向申請人核準注冊廠商識别代碼,完成審批程序。

6、申請單位收到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申請結束。

發展曆史

條形碼技術最早産生在風聲鶴唳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誕生于威斯汀豪斯的實驗室裡。一位名叫約翰·科芒德性格古怪的發明家“異想天開”地想對郵政單據實現自動分檢,那時候對電子技術應用方面的每一個設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

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條碼标記,條碼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郵政編碼。為此科芒德發明了最早的條碼标識,設計方案非常的簡單(注:這種方法稱為模塊比較法),即一個“條”表示數字“1”,二個“條”表示數字“2”,以次類推。

然後,他又發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組成的條碼識讀設備:一個掃描器(能夠發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個測定反射信号條和空的方法,即邊緣定位線圈;和使用測定結果的方法,即譯碼器。

科芒德的掃描器利用當時新發明的光電池來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來的是強信号,“條”反射回來的是弱信号。與當今高速度的電子元器件應用不同的是,科芒德利用磁性線圈來測定“條”和“空”。就象一個小孩将電線與電池連接再繞在一顆釘子上來夾紙。科芒德用一個帶鐵芯的線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時候吸引一個開關,在接收到“條”的信号的時候,釋放開關并接通電路。因此,最早的條碼閱讀器噪音很大。開關由一系列的繼電器控制,“開”和“關”由打印在信封上“條”的數量決定。通過這種方法,條碼符号直接對信件進行分檢。

此後不久,科芒德的合作者道格拉斯·楊,在科芒德碼的基礎上作了些改進。

科芒德碼所包含的信息量相當的低,并且很難編出十個以上的不同代碼。而楊碼使用更少的條,但是利用條之間空的尺寸變化,就象今天的UPC條碼符号使用四個不同的條空尺寸。新的條碼符号可在同樣大小的空間對一百個不同的地區進行編碼,而科芒德碼隻能對十個不同的地區進行編碼。

直到1949年的專利文獻中才第一次有了諾姆·伍德蘭和伯納德·西爾沃發明的全方位條形碼符号的記載,在這之前的專利文獻中始終沒有條形碼技術的記錄,也沒有投入實際應用的先例。

諾姆·伍德蘭和伯納德·西爾沃的想法是利用科芒德和楊的垂直的“條”和“空”,并使之彎曲成環狀,非常象射箭的靶子。這樣掃描器通過掃描圖形的中心,能夠對條形碼符号解碼,不管條形碼符号方向的朝向。

在利用這項專利技術對其進行不斷改進的過程中,一位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他的《赤裸的太陽》一書中講述了使用信息編碼的新方法實現自動識别的事例。

那時人們覺得此書中的條形碼符号看上去象是一個方格子的棋盤,但是今天的條形碼專業人士馬上會意識到這是一個二維矩陣條形碼符号。雖然此條形碼符号沒有方向、定位和定時,但很顯然它表示的是高信息密度的數字編碼。

商品條形碼的發明人諾曼·伍德蘭德已于2012年12月17日去世。他于70年代發明了條形碼,變革了全球商業活動,為消費者的超市購物節約了大量時間。

他的女兒蘇珊·伍德蘭德表示,現年91歲的諾曼·伍德蘭德于上周六,因老年癡呆症并發症在新澤西州去世。

通過手持激光掃描儀和條形碼,用戶可以實現産品檢索,加速機票檢票,跟蹤郵件,以及編碼患者的醫療信息等功能。實際上,條形碼已被廣泛用于全球交通運輸、工業和物流行業。

蘇珊·伍德蘭德表示,在設想條形碼的理念時,她的父親以及聯合發明人伯納德·希弗爾是費城一家工科學校的研究生,這家學校是目前德雷塞爾大學的前身。希弗爾偶爾聽說,一名超市高管請求學校校長指派工程專業學生研究一種方式,更有效地在超市收銀台檢索商品。

蘇珊·伍德蘭德表示:“我的父親很喜歡研究有趣的問題。”諾曼·伍德蘭德當時基于摩斯密碼設計了一種編碼,并于1949年與希弗爾一同申請了全球第一個條形碼專利。諾曼·伍德蘭德于1951年加入了IBM,兩人于1952年獲得了這項專利。

IBM在一份公告中表示,直到專利申請的20多年之後,才出現了合适的激光技術,從而使條形碼可以商用。美國發明家名人堂的資料顯示,希弗爾于1963年去世。希弗爾和諾曼·伍德蘭德于2011年進入了美國發明家名人堂。

蘇珊·伍德蘭德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技術花費如此長的時間才得到應用,這令我父親失望。”

根據IBM的資料,全球第一次掃描條形碼的操作發生在1974年6月26日的俄亥俄州Troy。當時,一名收銀員為購物者克萊德·道森掃描了10包箭牌口香糖,價格為67美分。這标志着條形碼技術的誕生。

70年代末,諾曼·伍德蘭德對于條形碼的商用興奮不已。蘇珊·伍德蘭德表示:“我父親是友好的人,他對發明條形碼感到非常激動。他喜歡與超市收銀員交談,詢問他們對條形碼掃描儀怎麼看,其中存在什麼問題,他們希望有什麼改進。”諾曼·伍德蘭德一直試圖讓條形碼技術更完美。

蘇珊·伍德蘭德表示:“他參與設計了整個系統,包括使用者的站立方式,激光掃描儀的放置高度,以及如何保護人們的眼睛不受激光傷害。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諾曼·伍德蘭德同時也是研究美國原子彈“曼哈頓項目”的一名曆史學家。不過蘇珊·伍德蘭德認為,他更重視條形碼的發明。

發展前景

随着零售業和消費市場的飛速擴大和發展,也促進了中國條碼标簽業務的增長。因為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用到标簽和條碼。其實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條碼已經在全球零售業得到了小範圍的應用,而現如今,條碼和自動識别系統和數據采集技術依然在全球範圍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内,每天需要運用到條碼掃描的次數已經超過上億次,其應用範圍也涉及到各個領域和行業,其中包括物流、倉儲,圖書館,銀行,pos收銀系統,醫療衛生、零售商品、服裝、食品服務以及高科技電子産品等等,而目前仍然會在每天都在一些新增加的項目上持續的用到條碼應用領域。

比如在物流業,物流中的貨物分類,庫位的分配,庫位的查詢,進出庫信息,進出庫盤點,産品查詢等,如果是用人力去做這些事,不僅浪費時間、人力物力财力等,還常常伴随着非常大的出錯率,給大多數商家乃至整個物流業的自身發展都帶來了頗多的困擾,所以可以說,沒有條碼的物流過程将會是多麼的雜亂無章,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而條碼技術對物流業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既能精确管理,又功能實用。對于大部分的現代化倉庫管理的需求都能滿足。

操作方便簡單,維護亦不需費心,倉庫的管理員經過簡單的培訓都能快速上崗進行操作。而且還能大大減少居高不下的人為出錯率。把種類繁瑣的工作瞬間化煩為易,查詢貨物的時候特别方便,不需再耗費很多的人力去翻查種類繁多的出進貨單據,隻需在電腦上輕輕一掃,所需的貨物型号、經銷商、進出貨日期,經辦人等具體詳細資料都即可顯示出來,并且可以打印出來。而且這部分數據還可以備份,不會因為死機或者電腦中病毒而擔心數據的丢失。不失為人性化管理系統。

運作原理

識别原理

要将按照一定規則編譯出來的條形碼轉換成有意義的信息,需要經曆掃描和譯碼兩個過程。

物體的顔色是由其反射光的類型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見光,黑色物體則吸收各種條形碼制作波長的可見光,所以當條形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在條形碼上反射後,反射光照射到條碼掃描器内部的光電轉換器上,光電轉換器根據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轉換成相應的電信号。根據原理的差異,掃描器可以分為光筆、紅光CCD、激光、影像四種。

電信号輸出到條碼掃描器的放大電路增強信号之後,再送到整形電路将模拟信号轉換成數字信号。白條、黑條的寬度不同,相應的電信号持續時間長短也不同。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靜區寬度不足。然後譯碼器通過測量脈沖數字電信号0,1的數目來判别條和空的數目。通過測量0,1信号持續的時間來判别條和空的寬度。

此時所得到的數據仍然是雜亂無章的,要知道條形碼所包含的信息,則需根據對應的編碼規則(例如:EAN-8碼),将條形符号換成相應的數字、字符信息。最後,由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與管理,物品的詳細信息便被識别了。

掃描原理

條形碼的掃描需要掃描器,掃描器利用自身光源照射條形碼,再利用光電轉換器接受反射的光線,将反射光線的明暗轉換成數字信号。不論是采取何種規則印制的條形碼,都由靜區、起始字符、數據字符與終止字符組成。有些條碼在數據字符與終止字符之間還有校驗字符。

編碼規則

唯一性:同種規格同種産品對應同一個産品代碼,同種産品不同規格應對應不同的産品代碼。根據産品的不同性質,如:重量、包裝、規格、氣味、顔色、形狀等等,賦予不同的商品代碼。

永久性:産品代碼一經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終身的。當此種産品不再生産時,其對應的産品代碼隻能擱置起來,不得重複起用再分配給其它的商品。

無含義:為了保證代碼有足夠的容量以适應産品頻繁的更新換代的需要,最好采用無含義的順序碼。

等級

通常用美标檢測法"A"-"F"五個質量等級,"A"級為最好,"D"級為最差,"F"級為不合格。A級條碼能夠被很好的識讀,适合隻沿一條線掃描并且隻掃描一次的場合。B級條碼在識讀中的表現不如A級,适合于隻沿一條線掃描但允許重複掃描的場合。

C級條碼可能需要更多次的重複掃描,通常要使用能重複掃描并有多條掃描線的設備才能獲得比較好的識讀效果。D級條碼可能無法被某些設備識讀,要獲得好的識讀效果,則要使用能重複掃描并具有多條掃描線的設備。F級條碼是不合格品,不能使用。

制作方法

條形碼的制作一般用印刷、通過條碼打印機或激光雕刻機打印條形碼。條碼打印機和普通打印機的最大的區别就是,條碼打印機的打印是以熱轉印為基礎,以碳帶為打印介質(或直接使用熱敏紙)完成打印,配合不同材質的碳帶可以實現高質量的打印效果和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實現連續高速打印,如要檢測條碼等級,使用專用的條碼檢測儀檢測,條碼等級分為從A級到F級,C級以下的條碼屬于不合格條碼。

編碼方案

寬度調節法

寬度調節編碼法是指條形碼符号有寬窄的條單元和空單元以及字符符号間隔組成,寬的條單元和空單元邏輯上表示“1”,窄的條單元和空單元邏輯上是“0”,寬的條空單元和窄的條空單元可稱為四種編碼元素。code-11碼、code-B碼、code39碼、2/5code碼等均采用寬度調節編碼法。

色度調節法

色度調節編碼法是指條形碼符号是利用條和空的反差來标識的,條邏輯上表示“1”,而空邏輯上表示“0”。把“1”和“0”的條空稱為基本元素寬度或基本元素編碼寬度,連續的“1”、“0”則可有2倍寬、3倍寬、4倍寬等。所以此編碼法可稱為多種編碼元素方式,如ENAUPC碼采用八種編碼元素。

數字含義

商品條碼數字的含義(EAN-13),以條形碼6936983800013為例。

此條形碼分為4個部分,從左到右分别為:

1-3位:共3位,對應該條碼的693,是中國的國家代碼之一。(690--695都是中國大陸的代碼,由國際上分配);

4-8位:共5位,對應該條碼的69838,代表着生産廠商代碼,由廠商申請,國家分配;

9-12位:共4位,對應該條碼的0001,代表着廠内商品代碼,由廠商自行确定;

第13位:共1位,對應該條碼的3,是校驗碼,依據一定的算法,由前面12位數字計算而得到。

技術意義

條形碼技術是随着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誕生的,它是集編碼、印刷、識别、數據采集和處理于一身的新型技術。

使用條形碼掃描是今後市場流通的大趨勢。為了使商品能夠在全世界自由、廣泛地流通,企業無論是設計制作,申請注冊還是使用商品條形碼,都必須遵循商品條形碼管理的有關規定。

世界上常用的碼制有ENA條形碼、UPC條形碼、二五條形碼、交叉二五條形碼、庫德巴條形碼、三九條形碼和128條形碼等,而商品上最常使用的就是EAN商品條形碼。

EAN商品條形碼亦稱通用商品條形碼,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商品條形碼。中國目前推行使用的也是這種商品條形碼。EAN商品條形碼分為EAN-13(标準版)和EAN-8(縮短版)兩種。

EAN-13通用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商品條形碼中的前綴碼是用來标識國家或地區的代碼,賦碼權在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如00-09代表美國、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0-692代表中國大陸,471代表中國台灣地區,489代表香港特區。

制造廠商代碼的賦權在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物品編碼組織,中國由國家物品編碼中心賦予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是用來标識商品的代碼,賦碼權由産品生産企業自己行使,生産企業按照規定條件自己決定在自己的何種商品上使用哪些阿拉伯數字為商品條形碼。商品條形碼最後用1位校驗碼來校驗商品條形碼中左起第l-12數字代碼的正确性。

商品條形碼的編碼遵循唯一性原則,以保證商品條形碼在全世界範圍内不重複,即一個商品項目隻能有一個代碼,或者說一個代碼隻能标識一種商品項目。不同規格、不同包裝、不同品種、不同價格、不同顔色的商品隻能使用不同的商品代碼。

商品條形碼的标準尺寸是37.29mmx26.26mm,放大倍率是0.8-2.0。當印刷面積允許時,應選擇1.0倍率以上的條形碼,以滿足識讀要求。放大倍數越小的條形碼,印刷精度要求越高,當印刷精度不能滿足要求時,易造成條形碼識讀困難。

由于條形碼的識讀是通過條形碼的條和空的顔色對比度來實現的,一般情況下,隻要能夠滿足對比度(PCS值)的要求的顔色即可使用。通常采用淺色作空的顔色,如白色、橙色、黃色等,采用深色作條的顔色,如黑色、暗綠色、深棕色等。最好的顔色搭配是黑條白空。根據條形碼檢測的實踐經驗,紅色、金色、淺黃色不宜作條的顔色,透明、金色不能作空的顔色。

EAN-8商品條形碼是指用于标識的數字代碼為8位的商品條形碼,由7位數字表示的商品項目代碼和1位數字表示的校驗符組成。

商品條形碼的誕生極大地方便了商品流通,現代社會已離不開商品條形碼。據統計,中國已有50萬種産品使用了國際通用的商品條形碼。中國加人世貿組織後,企業在國際舞台上必将赢得更多的活動空間。

要與國際慣例接軌,适應國際經貿的需要,企業更不能慢待商品條形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