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頌

珊瑚頌

趙雲卿演唱歌曲
《珊瑚頌》是由趙忠、鐘藝兵、林蔭梧、單文等作詞,胡士平、王錫仁作曲的一首樂曲,創作于作于20世紀60年代初,是歌劇《紅珊瑚》的主題曲,唱詞采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贊美紅珊瑚來贊美漁家女珊妹,文學性和可唱性。原唱趙雲卿。朱逢博演唱的《珊瑚頌》表現力極強,為唱這類紅色經典歌曲開了一條新路,是一首可以傳世的佳作,已成為紅色經典之作。
    中文名: 外文名: 所屬專輯:紅珊瑚 歌曲時長:04:28 歌曲原唱:趙雲卿 填詞: 譜曲:胡士平,王錫仁 編曲: 音樂風格:懷舊 歌曲語言:中文 中文名稱:珊瑚頌 作詞者:單文 發行時間:20世紀60年代初 意義:朱逢博代表作之一

創作背景

《紅珊瑚》出自歌劇《紅珊瑚》,創作于歌劇《紅珊瑚》劇本完成之後,集中體現了珊妹這個人物的精神面貌。歌劇《紅珊瑚》講述的是第三次國内戰争的勝利階段中人民解放軍和人民群衆一起解放沿海島嶼的一段故事。歌劇着重描寫了珊瑚島上一家漁民父女,在解放前期和當地漁民一起反抗封建漁霸和蔣介石匪幫的迫害,他們受盡了折磨,忍受着深重的苦難。

後來由于人民解放軍的一位參謀來島上偵查,及時組織群衆向反動統治者進行鬥争,他們經過艱苦的鬥争,終于配合人民解放軍的進軍,勝利完成解放沿海島嶼的任務。歌劇揭示了漁民民不聊生的生活,同時表現了他們不畏強暴,敢于鬥争,盼望解放的心情,也深刻反映了人民解放軍是具有高度革命自覺性的軍隊,他們對人民解放事業懷有無限的忠誠,與人民群衆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關系。

樂曲賞析

《珊瑚頌》的曲式結構很簡單,句式結構也較工整,音樂具有很強的民族風味,優美深情的情緒。前奏有四小節,采用琶音引出主旋律。在A段結構中,節奏主要以大切分、十六分音符為主要特征。一共有四句話,前兩句話節奏完全相同,第三句話加人了裝飾音,在節奏上也略有變化,從而使整個旋律不顯得那麼呆闆。在B段結構中,整個音樂一直是說話的感覺,句逗比較明顯。調式、調性的民族風味依舊很濃郁,結尾再次強調一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朱逢博演唱的《珊瑚頌》表現力極強,為唱這類紅色經典歌曲開了一條新路,是一首可以傳世的佳作,已成為紅色經典之作。整個曲子的伴奏織體靈活多變,多處休止的巧妙運用,琶音的連用,柱式和弦的加入使整個音樂更完美。

社會影響

《珊瑚頌》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這首歌曲的唱詞采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贊美紅珊瑚來贊美漁家女珊妹。紅珊瑚,生長在深海之中,形似樹枝,骨質堅硬,顔色鮮麗,異常珍貴,唱詞贊美它形态俏麗如“一樹紅花”,光彩炙熱似“一團火焰”,品格剛毅,不怕風吹浪打,雲遮霧蓋。唱詞句句寫的是物,又句句寫的是人,達到人物合一,人物一體的境界。唱詞的文學性和可唱性都好,既簡練,又豐富,既通俗,又高雅,不僅容易喚起曲作者的創作欲望,而且也為整個音樂打下了雅俗共賞的基調。其實雅俗共賞不僅是主題歌,也是整個格局所追求的目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