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輩的旗幟

父輩的旗幟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的電影
《父輩的旗幟》電影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父輩的旗幟國語版1945年2月,被喻為“太平洋的絞肉機”的硫磺島戰争結束。在戰鬥的第五天時,五名美軍海軍陸戰隊士兵、一名海軍軍醫、一名随軍記者一起“締造”了一張英雄的照片,一張象征國家勝利的照片:他們将美國國旗插在了硫磺島的制高點。
    中文名:父輩的旗幟 外文名:Flags of Our Fathers 其他譯名: 類型:動作、劇情、戰争、曆史 出品公司: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 制片地區:美國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編劇:保羅·哈吉斯 制片人: 主演:萊恩·菲利普、亞當·比奇、傑西·布拉德福特 片長:132分鐘 票房: 對白語言:英語、日語 色彩:彩色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日本電影學院最佳外語片獎 在線播放平台: 其它譯名:硫磺島的英雄們、戰火旗迹 出品時間:2005年8月8日

劇情簡介

1945年2月,歐洲戰場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太平洋戰場卻仍然是風起雲湧。在硫磺島上,一場血腥殘酷的戰略争奪戰拉開了帷幕,這場曆時36天的浴血奮戰,是由無數具屍體堆砌而成的:日軍直接戰死兩萬兩千人,美軍也陪上了七千人的性命,這個戰場被喻為“太平洋的絞肉機”……

戰鬥打響的第五天,五名海軍士兵、一名醫護兵将美國國旗插在了島上的高地,一位随軍攝影師喬·羅森塔爾抓拍了這一曆史性的時刻--這張照片成為一個國家勝利的象征符号,尤其是在人們因為飽受戰火的摧殘而備感厭倦的時候。當照片占據了美國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時,這六位給國旗當支架的美國士兵迅速成為國家的英雄,然而他們中的三個在随後的戰鬥中犧牲,永遠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代表愛國主義精神的不朽傳奇,另三個幸存下來的人卻對那次戰役隻字不提,他們不是為當英雄才走上戰場的,他們是為國家而戰、為并肩在前線的兄弟而戰。

當他們看到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倒下時,生命的意義似乎也在一點點消失,就算是從戰場上凱旋而歸的人,也已經如同行屍走肉,因為他們雖然保住了信仰,保住了國家,卻因為經曆了太多的“失去”而喪失掉了人類彌足珍貴的感情。如果能選擇,他們甯可幸存的不是自己,甯可陪在戰死的戰友身邊永遠靜靜地沉睡于曾奮死戰鬥過的那片土地。

幕後花絮

影片籌拍之初,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對外宣布自己要把“硫磺島戰役”搬上大銀幕時,着實引起了日本當局一陣恐慌,到了年末影片即将開拍,日本不但沒有阻攔,甚至積極地參與到影片的宣傳工作中去。原來伊斯特伍德專門拍了兩個版本來描述那場在二戰中影響重大的戰役。

拍攝照片的喬·羅森塔爾戰後一直為《舊金山編年史》工作了35年,直到1981年退休。2006年8月20日,羅森塔爾在舊金山的一家養老院逝世,享年94歲,一直到死,他都是一名誠實、道德高尚的人。

保羅·沃克的角色本來是屬于傑瑞得·萊托的,由于他要專心于自己的樂隊,而退出了影片的拍攝。

幕後制作

影片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德利所着的戰争小說《父輩的旗幟:硫黃島戰役的英雄們》,詹姆斯的父親就是約翰·布拉德利--照片中六名美國士兵中的那位醫護兵,也是三個幸存者之一。然而,詹姆斯卻從沒有聽過父親提及那場慘痛的戰鬥,他甚至不知道那張如此有時代意義的照片裡竟然有一個背影是屬于父親的,直到父親于1994年去世,詹姆斯才從他珍藏的鐵盒裡發現了一枚海軍頒發的十字勳章以及一些有關采訪其他兩位幸存者的剪報,也才真正知道了事實的真相。

父親的低調反倒引起了詹姆斯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然而在他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後,卻發現了幾乎都是播報了那三位在戰鬥中陣亡的士兵的資料:邁克·斯特蘭克,25歲,疑似被友軍的子彈誤傷而亡;哈隆·布洛克,20歲,曾是高中的足球明星;弗蘭克林·索斯林,19歲……然而其他三位幸存者,除了詹姆斯的父親約翰,另外兩個人退伍之後的生活,卻有如謎一般全無蹤迹。

在接連碰壁之後,詹姆斯找來另一位曾在二戰時期當過戰地記者、同時也是普利策獎獲得者的朗·鮑爾斯,他們分頭調查,總算是得到了那兩個人的信息,然而他們也都和詹姆斯的父親一樣,已經過世了:雷内·蓋格農,54歲死于心髒病,與回國時有如英雄般的歡迎完全相反,他一直在一家公司做門衛,過着濟濟無名的生活,死時落魄潦倒;至于最後的旗手伊拉·海耶斯,詹姆斯發現他退伍後有生活在亞利桑那州的某一個印第安人的聚集地的迹象,他在戰争中身受多處槍傷,由于政府沒有給予及時的醫療幫助,而導緻他身上出現并發症,十年來一直被傷痛所困擾,最後死于酒精中毒。

據詹姆斯所說,他抽出當年勇士回國的錄像,他們就像披頭士那般受到國民的歡迎,走到哪裡都是鮮花和贊譽……可是他們的晚境卻一個比一個凄涼,并非政府有意忽視他們,而是他們故意走出了大衆期盼的目光。這些人,代表着美國最美好的一面,他們不覺得自己有多麼地高尚,認為隻是為國家做了應該做的事情--這種精神,就是我們口中時常提及的英雄主義,詹姆斯認為有必要将這一切告訴大衆,于是他和朗·鮑爾斯聯合創作了《父輩的旗幟》,将自己在追随父親的過程中的所看所想,悉數記錄下來。

一個故事兩個版本

去年年初,當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對外宣布自己要把“硫磺島戰役”搬上大銀幕時,着實引起了日本當局一陣恐慌,緊張地甚至派出發言人“勸”伊斯特伍德“一定要尊重在那場戰争中喪生的兩萬多名日本士兵”……到了年末,影片即将開拍,日本不但沒有阻攔,甚至積極地參與到影片的宣傳工作中去,實在是讓不明就裡的人着實摸不着頭腦。

原來伊斯特伍德專門拍了兩個版本來描述那場在二戰中影響重大的戰役:一個是以美國的立場;另一個則是通過日本的視角展現這場戰争的另一面。今年二月,兩個版本同時開拍,一個當然是為大家所熟悉的《父輩的旗幟》,至于另一個的名字暫定為《來自硫磺的信》(Red Sun,Black Sand),演員也全部啟用日裔,包括在世界範圍内享有聲譽的渡邊謙、中村獅童、二宮和也等等,如果不明說,就貌似一部日本本土影片。

保羅·哈吉斯(《撞車》、《百萬寶貝》)再次成為伊斯特伍德專門指定的禦用編劇,斯皮爾伯格則成為影片的聯合制片人--有這位電影大佬在背後護航,伊斯特伍德再次表現出“沖金”的野心。其實伊斯特伍德本也想讓哈吉斯編寫日本版的劇本,但由于哈吉斯的編劇任務太重,他特别指定了一名非常有天賦的日裔劇作家愛麗絲·山下,她一直在幫哈吉斯收集二戰的資料,在知識的積累方面占着絕對優勢。但令她想象不到的是,伊斯特伍德竟然對她拿出的第一稿非常滿意,還是在她的再三要求下,才拿回來進行重新修改和潤色的。

對于為什麼一個故事拍攝兩個版本的疑問,伊斯特伍德聲明自己并非有意讨好日本人,即使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電影消費市場。确實,兩個劇本從完全相反的側面切入,講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這裡有一個隐含的主題:發生在太平洋的戰争,不但是軍隊之間的沖撞,也是文化之間的沖撞。日本有着完全不同的軍事文化,他們的官階等級之分,還浸透着類似于宗教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投降就是恥辱,所以,他們甯可戰死,也絕不投降……

但美國士兵則完全相反,他們為信仰而戰、為國家而戰,但同時也珍愛自己的生命,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而戰……所以你千萬不要對一個即将上戰場的美國士兵說:“甯死不下火線。”但美國士兵也為保護戰友為榮,為了并肩作戰的兄弟,性命就自然而然排在了第二位。

其實影片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伊斯特伍德要怎樣去展示“敵人”的故事?勢要對自己祖國做到淋漓盡緻的伊斯特伍德同時也被硫磺島一戰的日本指揮官的故事所吸引,再殘酷的局勢到了美國人手裡也能大事化小,所以估計日本版仍然是一部以“探讨人性”為主、以情感主導戰争的影片,絕對不會拍出日本戰争片那種近似于颠狂的狀态。那麼日本人對于伊斯特伍德的“妥協”會領情麼?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應該還是很受用的,日本已經開始配合日版預告片的公布進行了積極的宣傳,而且日本的上映日期,也隻比美國的晚八天而已。

影片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争片,影片中戰争的畫面也在硫磺實地拍攝足夠慘烈,而一般的戰争片總會給正義與否下一個定論,可導演卻意不在此,他認為戰争就如人生,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一方。對于參加戰争的雙方來說,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網易娛樂評)

那些本不想做英雄的人,最終無奈的被打上英雄的記号,受人景仰,但是他們似乎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内心深存愧疚無法自拔,最後走上崩潰道路的曆程。尤其影片最後,印第安士兵的悲慘境遇,深深值得人們同情,戰争帶給人類的痛苦,是融入血液的,久久無法揮去。(新浪娛樂評)

導演介紹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于1993年以新西部經典《殺無赦》一片入圍九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着劇本、最佳攝影指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師及最佳音效獎。該片最後赢得四座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剪輯師。同年《殺無赦》一片也赢得導演協會獎、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全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及最佳編劇獎。

他于1996年曾以《麥迪遜之橋》入圍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他曾經在1994年出任戛納影展評審團主席,并于1990年、1988年及1985年分别以《黑心獵人》、《菜鳥帕克》和《蒼白騎士》角逐金棕榈獎。他更于1989年以《菜鳥帕克》一片赢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影片看點

《父輩的旗幟》電影劇照(19張)老頑童+老牛仔的強強聯合

戰争,好萊塢永恒的話題。一方面臣服于其慘烈血腥場面浩大,一方面醉心于其個性紛繁人性一覽無馀,這也難怪2000年5月作家詹姆斯·布萊德利和朗·鮑爾斯合着的《父輩的旗幟》甫一問世,就成為多名大導争奪之物--其中兩個便是鼎鼎大名的斯皮爾伯格和伊斯特伍德。一番争奪探讨,兩位高手達成協議,你監制來我執導的強強聯合羨煞人也。

且不說作家的父親約翰·布萊德利便是當年幸存的硫磺島主峰英雄之一,影片的編劇更是囊括了《阿波羅13号》、《鍋蓋頭》的編劇威廉·布洛勒斯(也是前任海軍一員)和《百萬美元寶貝》、《撞車》的編劇保羅·哈吉斯,算上那些奧斯卡各項技術獎拿到手軟、和伊斯特伍德合作不下5次的幕後精英們,一出耗資9000萬美元的震撼人心的戰争電影就此出爐。

更值得期待的是,影片還有個電影制作和發行曆史上少見的幾乎同時拍攝的姊妹篇《來自硫磺島的信》。那将是一場依然由伊斯特伍德披挂上陣,反轉使用日語從日本人角度講述的戰争,渡邊謙、中村獅童、二宮和也等日本著名演員擔綱。可以想象,老牛仔的戰争,絕不會是平鋪直叙的歌功頌德,而是人性旗幟的飛揚!

影片點評

一張照片的力量

一場讓人精疲力盡、仿佛沒有盡頭的戰役,一位攝影師的靈感之作,曆史由此誕生!有人說,那是美國二戰曆史中标志性的一刻;也有人說,後來依樣複制的美國華盛頓廣場上的六人雕塑,是美國英雄和戰争精神的象征;事實是,因為那一刻,浴血戰鬥的美國人從精神上取得壓倒性勝利,戰争由此進一步轉折,入駐日本腹地的美軍投下原子彈,進而結束了世界大戰。

在戰争勝利的後來,照片獲得了普利策獎,成為了郵票、海報、不可計數的雜志和新聞頭條的材料,而幸存下來的插旗英雄們,雙倍完成了總統杜魯門2個月籌集140億美元的任務!小小一張圖片,卻有着驚人的力量!然而,誰真正在乎那六名無法辨清長相的士兵的真正想法呢?沒人在乎他們隻是20不到的孩子,沒人在乎他們的靈魂是否再也不能離開那片硫磺島的黑土,也沒人在乎他們能否忘卻死去的同伴們,他們中的3人在後來的戰事中身亡,馀下的成了政府為絕望的民衆設置的英雄。勝利的旗幟将被永久銘記,然而真正英雄是那些死去的無名氏。

采用是用回憶的方式來講故事的,類似的還有《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亞曆山大大帝》、《末代皇帝》、《阿甘正傳》,這些都是大制作,都是電影史上的傑出的代表作之類。

如果說本片和《硫磺島家書》是姊妹篇,那麼這個是姐姐。你一定要先看完本片才能去看《家書》,否則有些會看不懂,而且會覺得《家書》不怎麼好看。

本片戰争場面宏大,大處和細節的表現不會比《拯救大兵瑞恩》差,不知道和斯皮爾伯格擔任制片有多大關系。

對本片的導演Clint Eastwood(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知之甚少,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但是你看完了本片,就會知道,導演是一個深刻的人。

可是本片在美國卻沒人叫好,可能原因就是導演對人性的剖析傷到了所有美國人的尊嚴。美國可以強大到部隊和某國作戰時老百姓繼續過自己的日子,這種強大從當時到現在也就隻有美國會有。這也是《珍珠港》之後美國才能對日宣戰的原因。

軍人在前線浴血奮戰,後方的老百姓卻依然過自己的日子,不肯拿錢買政府債券來支持戰争,而政府當然不會像某些國家一樣去強征。于是三個英雄人物就像現在大明星籌善款一樣,到處走場。

在美國老百姓的眼中,這是否是對人們的一種諷刺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