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公園

泉城公園

濟南市植物園
泉城公園位于濟南市區中部,前身為濟南植物園,始建于1986年,1989年9月建成開放, 園區占地面積46.7公頃,植物分類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統進行植物配置,共有植物89科450種近20萬株。1997年9月根據市委市政府指示,免費向社會開放。項目主要包括:三個大門改造、三組服務建築改造、新建生态棧橋、生态廣場,并對園區的水系、道路、廣場、綠化等進行全面改造,改造後的植物園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玉繡河及其周邊環境的改造,改變了玉繡河周邊的自然環境,為市民提供了又一休閑、遊玩的場所,成為濟南新的風景線。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稱:泉城公園
  • 占地面積:46.7公頃
  • 建立時間:1986年
  • 所在地區:中國 山東省濟南市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裸子植物區
  • 所在地:濟南
  •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曆下區經十路106号
  • 建議遊玩時間:2-3小時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建造時期:始建于1986年

曆史沿革

始建時間

泉城公園前身為濟南植物園,始建于1986年,1989年9月建成開放,園區占地面積46.7公頃。植物分類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統進行植物配置,共有植物89科450種近20萬株。1997年9月根據市委市政府指示,免費向社會開放。

改造決定

2004年3月濟南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園區及其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改造,總體方案由上海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計劃總投資7000萬元。

項目主要包括:三個大門改造、三組服務建築改造、新建生态棧橋、生态廣場,并對園區的水系、道路、廣場、綠化等進行全面改造,改造後的植物園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

改造後新增了許多休閑、娛樂設施,進一步增強了植物園的健身、休閑、娛樂功能,其原有的植物科普、科研、示範功能逐漸弱化。

這樣,植物園已由原來的“植物王國”逐漸轉變成了城市中央公園。由于這一性質的變化,濟南植物園的名字已不再合适,無法準确傳遞出其現有的功能和定位。

改造内容

1、三個大門:原有北門、東門、東南門拆除,新建具有現代氣息的大門,以飄闆式大門作為入口通道,大門廣場設置大型景觀燈柱,使夜景與城市主幹道融為一體。

2、生态棧橋:總長820米,平均寬2.7米,主體為鋼結構,西起植物園西南角玉繡河廣場,東至東南角的生态廣場,空間格局上呈“S”形,蜿蜒穿過植物園南半部。生态棧橋所

賦予的主題是連接園内南區各景點、設施和水系,補充和完善原有步行系統,擴大空間景觀布局,起到移步換景的效果,即節省了地面空間,又保留原有綠化面積和園林景觀,使城市生态更加完善。

3、三組服務建築:主體均為鋼結構,外觀裝飾是玻璃幕牆。東門服務建築位于植物園東側,地下一層地上局部二層,建築面積約2200m²;映日湖服務建築是園内映日湖的濱水建築,面積近2500m²,生态棧橋自建築二層穿過,既是景觀地又是觀景地;西南角服務建築是三層鋼結構,面積約1200m²,西臨玉繡河,通過六順門到玉函路,把園區景觀與玉繡河廣場融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4、生态廣場建設:新建的生态廣場,是一處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大型室外演藝廣場,設計新穎,造型優美,六株大型塑樹使人造景觀與自然植物融為一體,外圍以厚重的綠色植物做背景以加重廣場的生态比重,配套設施完備,能同時容納5000餘人,滿足各種文藝演出,看台下附設了1200平米的商業鋪面,不僅是整個園區最精典的休閑娛樂空間,也為我市增添了一處環境優雅的露天公共集會場所。

5、玉繡河介紹:2004年市政府決定對玉繡河進行改造。中水站的建設是濟南市玉繡河綜合治理的重點項目,是濟南市節水保泉的重要措施之一。

整個工程包括玉繡河沿岸景觀改造和中水再利用工程。玉繡河沿途分設四個中水處理站,采用國際先進的ETS處理系統分三級進行處理,除去水中的、氮、氨、磷、有害細菌及有機物等,日處理能力7500噸。使處理後的污水能夠重新用于噴泉、景觀的布置,綠化灌溉,補充河道等,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玉繡河及其周邊環境的改造,改變了玉繡河周邊的自然環境,為市民提供了又一休閑、遊玩的場所,成為濟南新的風景線。

6、園林景觀:主要包括經十路景觀帶、舜耕路景觀帶和園内水系改造:景觀帶平均寬25米,由大型林蔭樹組成主要骨架,營造城市大山水的概念,将樹林、山丘、木質小品等原生态景觀與開放公園相結合,達到人與自然統一。水系改造主要包括映日湖、薔薇池、荷花池三處水面,共擴大水面4500m2,鋪設道路、廣場近5000m2,使水系景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圖)經過這次大面積的綜合改建,與經十路拓寬、玉繡河綜合治理及體育中心周邊環境整治後的景緻相映成輝,并成為泉城市民及國内外遊客樂此不疲的又一處絕佳勝地。

7、植物園在綜合改造後,其功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由原來的科研科普與遊覽為重點的植物園轉向市民遊玩、休憩、鍛煉身體的公共開放綠地,市政府決定在濟南東郊新建植物園,為原植物園進行更名。從2006年3月開始向廣大市民征名,于9月22日,确定将濟南植物園更名為泉城公園。

景區介紹

植物遊覽區位于園東部,分為裸子植物區、被子植物區。該區按照植物進化過程中觀賞價值較高的類群,建

有松柏、牡丹、月季、竹、柳、菊、丁香等園,通過植物的分類向人們展現各種植物在不同季節中奇特的樹姿、豐碩的花果和絢麗多姿的色彩。

觀賞溫室區位于該園西部,是由熱帶、亞熱帶、沙生多漿類植物溫室和盆景園組成的大型建築群。溫室是由三個互相銜接的大型立體三角造型建築構成,室内種植了大王椰子、假槟榔、魚尾葵、酒瓶棕、香蕉、龍眼、番石榴等珍貴的植物。遊人不出溫室就可以觀賞到不同氣候、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生長的各種植物。盆景園展出的盆景造型新穎、意境深遠。引種馴化區擔負着引進外地植物和拯救培育珍奇瀕危植物的任務,為綠化科研提供服務。園内還設有茶點服務部、攝影部,并組織大型花展、盆景根雕藝術展,豐富群衆的遊覽内容。

植物遊覽區

一、裸子植物區按恩格勒系統配植,占地7.24公頃,種植10科52種。其中雲杉屬、松屬、側柏屬、圓柏屬、麻黃屬等種類較豐富。

二、被子植物區按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的分類系統與專類園相結合進行植物配植。

(一)雙子子葉植物展區:劃分5個展區,設8個專類園:

1.木蘭亞綱展區:1.73公頃,11科44種。其中包括木蘭園,種植木蘭屬,箍掌揪屬、蠟梅屬(Chimonanthus)、樟屬、蓮屬(Nelumbo)等。

2.金縷梅亞綱展區:1.9公頃,9科55種。其中種植有榆屬、樸屬(Celtis)、榉屬(Zelkova)、桑屬(Morus)、杜仲屬等。

3.五桠果亞綱、石竹亞綱展區:2.97公頃,種植25科65種。設有柳園、牡丹園,種植有楊屬、柳屬、樹柳屬、芍藥屬等。

4.薔薇亞綱展區:4.4公頃,種植有30科262種。其中設有櫻花碧桃園、梅園、月季園、石榴園,種植有繡線菊屬、珍珠梅屬(Sorbaria)、木瓜屬、蘋果屬、薔薇屬、合歡屬、紫荊屬(Cercis)、黃檀屬(Dalbergia)、槐屬等29屬植物。

5.菊亞綱展區:8.8公頃,種植15科90種。其中設有丁香園、菊園、種植有雪柳屬(Fontanesia)、連翹屬(Forsythia)、丁香屬、流蘇屬(Chionanthus)等13屬植物。

(二)單子葉植物展區:面積4公頃,種植2科6種,設有竹園。

三、溫室展覽區占地3.3公頃,。按植物的地理分布分熱帶植物館、暖溫帶植物館、多漿類植物館,建築總面為2400平方米。共栽植450餘種植物。其中某植有棕榈屬(Trachycarpus)、棕竹屬(Rhapis)、蒲葵屬(Livistona)等11屬植物。另設盆景園600平方米。

四、生産實驗區占地面積1.3公頃。其中生産溫室1000平方米、蔭棚800平方米。

交通信息

泉城公園站:39路;48路;66路;85路;110路;152路;k100路

千佛山西門站:39路;48路;64路;66路;85路;110路;152路;K100路

泉城公園北門站:2路;BRT3路;16路;K56路;62路;65路;K68路;K93路;115路;117路;K139路

全民健身中心站:2路;BRT3路;16路;K56路;62路;K68路;K93路;115路;117路;K139路;202路工作日高峰車

省體育中心東站:28路;32路;43路;75路;K94路;129路;165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