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陸軍

德國陸軍

德意志聯邦國防軍中的陸軍部分
德國陸軍(德語: DeutschesHeer)是指德意志聯邦國防軍中的陸軍部分,自二戰結束分裂而成的西德與東德陸軍所組成。德國陸軍的曆史始自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之時,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它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陸軍。德國是傳統陸軍強國,其實力與規模遠比空軍與海軍大的許多,自德國統一至二戰結束期間,德國陸軍在質量與規模上長期一直是歐洲數一數二。為了與其他時期的德國陸軍分别,有時稱其為聯邦陸軍、德意志聯邦陸軍、西德陸軍等。
  • 中文名:德國陸軍
  • 外文名:Deutsches Heer
  • 簡稱:
  • 主管單位:
  • 登記單位:
  • 屬性:
  • 社團地址:
  • 主要成就:
  • 隸屬:德國
  • 成立:1701年

簡介

德國陸軍的曆史可追溯至德意志統一前。最早作為獨立戰鬥單位出現的是普魯士皇家陸軍。1871年德國統一後,陸軍改稱德意志帝國陸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改稱國家陸軍。到了納粹德國時期,再度更名為德國國防軍陸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大放異彩。

1936年3月7日,德國陸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西方國家沒有幹涉。1936年7月,德國陸軍開始派人參加西班牙内戰。1938年3月,德國陸軍占領奧地利。1938年10月,德國陸軍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9日,德國陸軍先後入侵過波蘭、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英國、南斯拉夫、北非各國、希臘、蘇聯等國,并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945年5月9日德國戰敗投降,德國陸軍被予以解散。

1956年,西德加入北約組織,聯邦陸軍随之建立。1990年兩德統一後,聯邦陸軍同東德的國家人民軍陸軍合并,統一稱為德國陸軍。

德國陸軍(德語: DeutschesHeer)是指德意志聯邦國防軍中的陸軍部分,自二戰結束分裂而成的西德與東德陸軍所組成。德國是傳統陸軍強國,其實力與規模遠比空軍與海軍大的許多,自德國統一至二戰結束期間,德國陸軍在質量與規模上長期一直是歐洲數一數二。

為了與其他時期的德國陸軍分别,有時稱其為聯邦陸軍、德意志聯邦陸軍、西德陸軍等。

規劃

德國陸軍2004年7月5日頒布了《德國陸軍進一步發展規劃》以及2006年出台的“新陸軍”裁軍計劃,從而确立德國新型陸軍人數和裝備。

2009年整個陸軍部隊裁軍,重組為三類部隊,即3.5萬人的反應部隊、7萬人的正規部隊和10.6萬人的後備部隊。減至5個師部及12個戰鬥旅,德軍原主力機械化部隊僅保留6個裝甲營,主戰坦克從2500多輛(豹2A5/A6)削減至350輛(豹2A6E),步兵戰車從2077輛(黃鼠狼)削減至450輛(美洲豹),火炮從1055門削減至120門(PzH2000),直升機從530架削減至240架(120架虎武直)。其野戰炮兵更是放棄了牽引式火炮,炮兵隻保留2個系統,155毫米自行火炮PzH2000與227毫米火箭炮MARS(MLRS德軍版)。

新型陸軍部隊的戰鬥序列和結構很大程度堅持“組織、訓練和作戰”原則。各炮兵營、自行火炮營和目标獲取營都裝備有合成火炮系統,可直接進行火力合成,而不必進行物理上集中。德國為此開發了阿德勒指揮系統,該系統通過數傳電台能夠将各級指揮和控制系統,監視、目标和偵察系統以及各武器平台有機地組成一個“一體化炮兵作戰體系”,導入網絡中心戰概念,讓全國炮兵和陸軍能在防禦戰中互相支援協同。

新世紀,德國陸軍強調炮兵應具備以下3種能力:一是實時獲取40公裡範圍内敵目标并摧毀敵目标的能力;二是實時偵察70公裡範圍内敵指揮所、炮兵預備隊、遠程炮兵、敵後續部隊等目标,在質量與數量上處于優勢時,消耗敵人或破壞敵人行動的能力;三是偵察150公裡範圍内有價值的目标(如C2指揮控制系統、預備隊與後勤設施)并有效地破壞敵行動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