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友

問友

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
《問友》[1]唐詩。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這是一首寄寓深意的詩。蘭艾并生,概況相互糾纏,莖葉相互依附。“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這構成了一個悖論。作者因此而困惑,希望友人能給出一個完滿的答案,遂作此詩。
  • 作品名稱:問友
  • 作者:白居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

來鋤洎艾恐傷頭條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決,問君合何如?

注釋譯文

蘭、艾:古代常用來比喻君子與小人。(香草與臭草)

荄:草根。

作品鑒賞

這首詩大約作于元和元年(806)至元和六年間,當時作者在長安。

這是一首寄寓深意的詩。蘭艾并生,概況相互糾纏,莖葉相互依附。“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這構成了一個悖論。作者因此而困惑,希望友人能給出一個完滿的答案,遂作此詩。

作者借蘭艾說話,雖未明指,但了解到白居易所處的時代,不難發現,使作者困惑不已,沉吟未決的應是君臣關系。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新鄭縣城西東郭宅(今河南新鄭市城關鄉東郭寺村)卒于武宗會昌六年。字樂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漢族,河南新鄭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自幼聰穎,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破了繭,年紀輕輕的,頭發全白了。至今還有他出生百餘天“略識之無”和初到長安“顧況戲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詩不僅在中國,在日本和朝鮮等國都有廣泛影響,他還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陽,葬于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