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閥

伺服閥

電液轉換的元件
液控伺服閥主要是指電液伺服閥,它在接受電氣模拟信号後,相應輸出調制的流量和壓力。它既是電液轉換元件,也是功率放大元件,它能夠将小功率的微弱電氣輸入信号轉換為大功率的液壓能(流量和壓力)輸出。在電液伺服系統中,它将電氣部分與液壓部分連接起來,實現電液信号的轉換與液壓放大。電液伺服閥是電液伺服系統控制的核心。伺服閥存在兩級工作模式,第一級為噴嘴檔闆式,第二級為滑閥式,可以控制設備在系統中的操作。[1]
    中文名:伺服閥 外文名: 用途: 地位:電液伺服系統控制的核心 應用領域:電液位置速度加速度力伺服系統等 釋義:一種電液轉換和功率放大元件

原理

典型的伺服閥由永磁力矩馬達、噴嘴、檔闆、閥芯、閥套和控制腔組成(見圖)。當輸入線圈通入電流時,檔闆向右移動,使右邊噴嘴的節流作用加強,流量減少,右側背壓上升;同時使左邊噴嘴節流作用減小,流量增加,左側背壓下降。閥芯兩端的作用力失去平衡,閥芯遂向左移動。高壓油從S流向C2,送到負載。負載回油通過C1流過回油口,進入油箱。閥芯的位移量與力矩馬達的輸入電流成正比,作用在閥芯上的液壓力與彈簧力相平衡,因此在平衡狀态下力矩馬達的差動電流與閥芯的位移成正比。如果輸入的電流反向,則流量也反向。表中是伺服閥的分類。

伺服閥主要用在電氣液壓伺服系統中作為執行元件(見液壓伺服系統)。在伺服系統中,液壓執行機構同電氣及氣動執行機構相比,具有快速性好、單位重量輸出功率大、傳動平穩、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另一方面,在伺服系統中傳遞信号和校正特性時多用電氣元件。因此,現代高性能的伺服系統也都采用電液方式,伺服閥就是這種系統的必需元件。

伺服閥結構比較複雜,造價高,對油的質量和清潔度要求高。新型的伺服閥正試圖克服這些缺點,例如利用電緻伸縮元件的伺服閥,使結構大為簡化。另一個方向是研制特殊的工作油(如電氣粘性油)。這種工作油能在電磁的作用下改變粘性系數。利用這一性質就可通過電信号直接控制油流。

類型

防滞伺服活門,該伺服閥屬于兩級閥,第一級為噴嘴檔闆式,由控制信号控制其出口壓力,第二級為滑閥式,執行控制級至刹車缸的壓力。當無信号作用時,由于壓力噴嘴出口油壓力的作用,使伺服閥擋闆靠在回油噴嘴上,此時壓力口的油壓作用在滑閥閥芯上,使刹車口同計量油口直接連通,刹車口壓力同飛行員控制的計量油壓相等,當機輪角速度檢測到滑行速度同基準滑行速度有偏差時,力矩馬達接收到偏差電信号,此時力矩馬達驅動檔闆向壓力噴嘴偏轉,使作用在閥芯上端油壓下降,在閥芯下端油壓作用下,閥芯上移,關小計量壓力油口,這将導緻控制口壓力降低,控制口壓力降低到某一值時,就有對應的制動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