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線

五彩線

端午節佩戴品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就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各地的風俗在端午節這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會有一種習俗就是系五彩繩。[1]五彩線,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顔色組成。
    中文名:五彩線 外文名: 别名: 用途: 分類: 顔色組成:紅、黃、蘭、綠、紫 别 稱:五彩長命縷 所屬節日:端午節

傳統

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

系五彩長命縷,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明人餘有丁《帝京五日歌》所雲“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後人也稱“續命縷”。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

傳統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彩縷又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丢進河裡讓水沖走。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迹有關,将花線丢進河裡,等于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顔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顔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

佩戴

中國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或為越人文身遺俗。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丢棄,隻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抛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着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奪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