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藝術

觀念藝術

藝術觀念
觀念藝術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末,觀念藝術家确信藝術出自觀念,他們把觀念、思想當作藝術作品本身,拒絕繪畫、雕塑這類傳統的藝術形式,反對把藝術品當作商品。藝術家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1928一2007)在1967年宣稱:“藝術的觀念和概念最為重要,藝術作品看上去像什麼并不重要。”觀念藝術的代表人物包括約瑟夫·科蘇斯(Joseph Kosuth)、梅爾·博赫納(Mel Bochner)、漢納·道波溫(Hanne Darboven)、艾格尼斯·丹尼斯(Agnes Denes)、簡.迪貝茲(Jan Dibbets)、漢斯·哈克(Hans Haacke), 河原溫(On Kawara)、 萊斯·萊文(Les Levine)、索爾·勒維特和勞倫斯·韋納(Lawrence Weiner)等。[1]
  • 中文名:觀念藝術
  • 外文名:Idea Art
  • 别名:
  • 興起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 性質:西方美術流派

概念簡述

觀念藝術是當代藝術的一種。盡管常以視覺藝術的方式呈現,但這種呈現是為表達觀念服務的。觀念藝術雖然沒有内在的經濟價值,但可以傳遞有力的信息,成為進行社會和政治評論的工具。與此同時,觀念藝術對傳統的“藝術品”應該是精心制作的獨特物品的定義提出了挑戰。事實上,一些觀念藝術家認為藝術是由觀衆創造的,而不是由藝術家或藝術品本身創造的。此外,由于觀念藝術、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在表現形式上具有重合性,許多藝術家都涉及這三種類型的藝術表達方式。

曆史溯源

作為術語的“觀念藝術”的曆史

“觀念藝術”一詞最早出現在激浪派藝術家、哲學家亨利·弗林特(Henry Flint)1961年的文章《論觀念藝術》(Essay: Concept Art)中,他用此詞來描述自己的表演和藝術體驗。美國藝術家索爾·勒維特在《藝術論壇》上發表的《關于觀念藝術的幾段話》(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1967 年)讓這個術語變得更加流行。勒維特強調創作的過程:藝術家在進行實際創作之前的決定比正式采取行動更為重要。路西·利帕德(Lucy Lippard)則在論文《六年:1966—1972 年藝術品的非物質化》(Six Years: the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from 1966 to 1972)中回顧了這一時期觀念藝術的發展。

作為實踐的“觀念藝術”的曆史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被奉為“觀念藝術之父”。他的很多作品,如用現成物做成的《泉》挑戰了傳統藝術的觀念。超現實主義是早期觀念主義的另一個來源,勒内·馬格利特就曾在20世紀20年代關注圖像和文字之間的矛盾。之後被看作觀念藝術先驅的還包括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他于1953年創作了《已擦除的德·庫甯作品》;以及激浪派藝術家,如創作了《4分33秒》的約翰·凱奇(John Cage)。此外,皮埃爾·曼佐尼(Piero Manzoni)于1961年創作的《藝術家的大便》也被看作觀念藝術的早期例子。約瑟夫·科蘇斯是觀念藝術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藝術與語言”小組(Art and Language)放棄了傳統的創作方式,并創辦了雜志《藝術-語言》(ART-LANGUAGE : The Journal of Conceptual Art),以此探讨藝術家對社會的态度、對哲學的探讨及其心理狀态。到了70年代中期,他們圍繞着觀念藝術印刷了出版物、進行了行為表演,寫下文字并畫下作品。1970 年,第一個以觀念藝術為主題的展覽“觀念藝術和觀念問題”在紐約文化中心舉辦。

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

作品分析

約瑟夫·科索斯(Joseph Kosuth,1945—),美國藝術家。

《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1965

科索斯将一把真實的木質折椅、一張椅子的照片和字典裡關于椅子的各種解釋并置在一起,令觀衆思考到底是什麼構成了“椅子"這個觀念。用這種方式,科索斯回到柏拉圖對于藝術本源的哲學思考,質疑了“什麼是藝術"這個根本性的概念。他反對格林伯格的形式主義藝術觀,認為藝術表現的關鍵在于觀念,而不是形式,形式隻是歲觀念服務的工具。

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1928—2007),美國藝術家。

《系列項目,1 ABCD》,1966

作品介于雕塑和模型之間,采用了極少主義風格的白色立方體。它們被放置在格子中,受到局限和規劃,延伸出不同大小和高度的形式。在這裡,勒維特所要表現的是,形式的物理存在總是受到觀念的制約。觀念開啟創作的過程,并且決定形式的生成。

布魯斯·瑙曼(Bruce Norman,1941—),美國印第安裔藝術家。

《作為泉的自畫像》,1966—1970

以杜尚的《泉》為參照,布魯斯·瑙曼創作了《作為泉的自畫像》。從照片看,他裸露上身,從嘴裡吐出水珠,以自己的身體做出噴泉的姿态。如果說杜尚用小便池諷刺了在工業機械化時代藝術創作源泉的枯竭,瑙曼則用自己的作品表明,藝術家的身體本身就是創作的源泉。這也是身體藝術的根本意義:藝術家不僅僅是創作者,也是創作的對象和藝術本身。

勞倫斯·韋納(Lawrence Weiner,1942—2021),美國藝術家。

《塵歸塵,土歸土》,1970

這個用文字創作的作品,與其說是一種想象或想象對藝術的幹預,不如說是為在場觀衆開辟了一片抒情的空間。策展人南希·斯佩克特(Nancy Spector)認為:“在對傳統的藝術家與觀衆的關系進行徹底重組的過程中,韋納将作品實現的責任轉移給了觀衆,同時也重新定義了藝術分配的标準體系。……韋納将他對語言的使用(例如成語、常用語和諺語)逐漸擴展到既有的空間結構中,在不同的語境中,語言的意義便由偶然性來決定。”

河原溫(On Kawara,1932—2014),日本藝術家,長居美國紐約。

《标題》,1965

河原溫1964—1965年在紐約創作了一組以單詞和數字為主的繪畫作品,如今,這些作品隻有幾幅留存下來。《标題》好似一幅三聯畫,三個畫面上分别寫着“一件事”、“1965”和“越南”。作品制作于美軍對越南北部進行大規模轟炸期間。河原溫的早期作品深受“二戰”影響,這件極少主義式作品中的文字,甚至包括顔色,很可能表達了他對戰争的情感反應。

影響及評價

盡管約瑟夫·科蘇斯和“藝術與語言”小組是觀念藝術的典型代表,但實際上,很多藝術家都對觀念藝術展開了探索。出現于社會嚴重動蕩的時期,觀念藝術的核心信條“至高無上的是觀念”被希望強調和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藝術家們廣泛利用。漢斯·哈克、瑪莎·羅斯勒(Martha Rosler)、珍妮·豪澤爾(Jenny Holzer)、艾爾弗雷多·加爾(Alfredo Jaar)和艾未未等國際藝術家以此來解決包括勞工和性别關系、博物館管理制度、貧困以及審查制度等社會問題。

雖然觀念藝術經常強調藝術作品的社會功能,但觀念主義并非民粹主義,并且由于其晦澀的表達方式,它在藝術界之外的影響力始終有限。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作為運動的觀念藝術解散。盡管如此,它啟發了很多後觀念藝術家,其中的許多人并不排斥借用傳統藝術的隔重材料和視覺呈現手段來表達觀念,例如由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和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領導的圖像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其他人則繼續反對傳統的表現方式,通過表演藝術或裝置藝術的方式來傳遞觀念。因此,觀念藝術的核心觀點,以及其反美學的風格和策略一直延續下來,相關藝術家包括安德裡亞·弗雷澤(Andrea Fraser)、蒂諾·塞加爾(Tino Sehgal)、加布裡埃爾·奧羅斯科(Gabriel Orozco)、裡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