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步老龍

鹽步老龍

龍舟中的長者
鹽步老龍,指的是龍舟中的長者,分别為姿态老,資格老形态老。
  • 中文名:鹽步老龍
  • 外文名:
  • 來源出處:
  • 所屬類别:詞語

曆史

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 方舟并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

中唐時期的張建樹有首《競渡歌》曰:「鼓聲三下紅旗升,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千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相望木如瞬。」描繪了江南龍舟競渡畫圖。而留存至今的「鹽步老龍」是全國最長壽的龍舟,其曆史可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至今已有580年。

「鹽步老龍」的傳承人邵巨熙(熙叔)謙虛地表示,他并不是什麼傳人、後人,他隻是一個「鹽步老龍」的追随者,基于對老龍的熱愛,他這三、四十年來都一直對「鹽步老龍」的活動熱心參與,對老龍的曆史和故事都了如指掌,因此,熙叔被很多人稱之為「鹽步老龍」的傳承人。

熙叔說,「鹽步老龍」全長36.8米(不包括龍頭、龍尾),重約四噸,座位68個。它表現在資格老、姿态老和形态老三大特點。資格老指的是數百年來,老龍在珠三角河道上一直是衆多龍舟的長者,每年除了受廣州市荔灣區的泮塘小龍的探訪尊重外,還有不少龍舟慕名拜訪;而姿态老指的是,「鹽步老龍」100多年來沒有參與過傳統的龍舟競渡比賽,每逢龍舟競渡,它都隻作遊龍表演;形态老是指老龍颔長白須,在珠三角衆多龍舟中,長須的不多,長白須的更是絕無僅有。

作為珠三角賽龍奪錦的明星,幾百年來發生在鹽步老龍身上的故事引人入勝,而它與廣州荔灣泮塘小龍在470年前曾經結下一段「父子情」則更是佳話。

據悉,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年端午珠江龍舟賽,已經100多歲的鹽步龍舟和泮塘五約龍舟進入決賽,在決賽當天,臨近終點,鹽步老龍眼看奪标在即,不料泮塘五約的龍舟站龍頭的人一個魚躍撲下水去奪了錦旗,随後以冠軍名義領了獎品燒豬。泮塘龍舟隊回家鄉時,泮塘父老得知詳情,覺得奪标應是鹽步老龍,便派人把燒豬送回鹽步,鹽步人不肯收下。最後,一位老人出來說:「這樣吧,鹽步老龍有須,泮塘的沒須,一個做契爺,一個做契仔。」

此後,每年的端午節,鹽步老龍就會到廣州荔灣探望「契仔」泮塘龍舟,而端午翌日,小龍就會到鹽步探望老龍。根據傳統,泮塘龍舟陪伴老龍來回巡遊的時候,泮塘龍舟的龍頭必定比老龍龍頭稍微落後,以示老龍地位尊崇。

典故

在「鹽步老龍」的典故中,以慈禧太後對老龍的封賜最為傳奇,據傳說,慈禧太後得知賽龍結誼之事,便賜鹽步龍舟為「鹽步老龍」之稱,并賜12支「雉雞尾」、一面「百足旗」為标志;賜泮塘九支「雉雞尾」。從此,「鹽步老龍」就成為長者,在龍舟競賽中不參加任何賽事,隻作遊龍表演,讓人們盡情欣賞「老龍」的英姿。而泮塘龍船到鹽步也隻是助興,不參與龍船競賽。

邵巨熙又說,慈禧太後賞賜「五京奎」的傳說一直都是口耳相傳,并無文字數據的記錄,即使是他們最為驕傲的慈禧太後禦賜「鹽步老龍」、金錢和12支雉雞尾,也沒有文字記錄。

曆經500多年曆史,「鹽步老龍」也是曆盡滄桑。據悉,1937年的五月初五,鹽步老龍前往廣州泮塘,回程在鶴洞水道,遇拖輪在旁行駛,龍船經受不住波浪而沉沒,九人遇難。

1956年的五月初五晚,「鹽步老龍」為廣州市端午節龍舟競渡活動助興,應邀在廣州文化公園中心台前表演《陸地龍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鹽步公社有幹部帶領「五類分子」對老龍實行「破四舊」,龍湧生産隊社員把老龍從「閘口」轉移到别的地方,老龍才逃過劫難。其後,龍湧生産隊有一個黨員因畫龍船,被認為是「頂風作案」而被關押三天,從此以後,劃龍舟活動就停止了。

1980年,停止了多年活動的「鹽步老龍」再次啟程赴廣州泮塘,恢複昔日兩地相互往來的聯系。老龍年經日久,更是老态龍鐘,漏水嚴重,泮塘鄉親見狀,要捐贈木料重造一艘新船。經商議,結果在鹽步船廠用泮塘捐贈的木料造一隻新船,原「老龍」送番禺船廠修理,從此以後,鹽步新、舊老龍兩條船同時出現在龍舟競渡活動中,但「鹽步老龍」現在僅作遊龍表演,不參加競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