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潑尼松片

醋酸潑尼松片

抗腫瘤藥物
醋酸潑尼松片,西藥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主要用于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重症多肌炎,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過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病症等。[1]
  • 藥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是否處方藥:處方、非處方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藥禁忌:
  • 劑型:
  • 運動員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
  • 批準文号:
  • 藥品類型:化學藥品
  • 通用名:醋酸潑尼松片
  • 英文名:Prednisone Acetate Tablets
  • 劑 型:片劑
  • 規 格:5mg

适應症

主要用于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過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病症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般一次5~10mg(1~2片),一日10~60mg(2~12片)。必要時酌量增減,由醫生決定。

1. 對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症、潰瘍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給每日40~60mg(8~12片),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

2. 對藥物性皮炎、荨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每日20~40mg(4~8片),症狀減輕後減量,每隔1~2日減少5mg(1片)。

3. 防止器官移植排異反應,一般在術前1~2天開始每日口服100mg(20片),術後一周改為每日60mg(12片),以後逐漸減量。

4. 治療急性白血病、惡性腫瘤,每日口服60~80mg(12~16片),症狀緩解後減量。

不良反應

盡管本品引起潴鈉、排鉀作用較弱,但長期大量的應用同樣可引起藥源性皮質醇增多症、浮腫、高血壓、低血鉀、精神異常、抵抗力降低、糖代謝異常、骨質疏松和腎上腺萎縮。

禁忌

對本品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有過敏史患者禁用。高血壓、血栓症、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精神病、電解質代謝異常、心肌梗死、内髒手術、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況下權衡利弊,注意病情惡化的可能。

注意事項

1. 結核病、急性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必要應用時,必須給予适當的抗感染治療。

2. 長期服藥後,停藥前應逐漸減量。

3. 糖尿病、骨質疏松症、肝硬化、腎功能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4. 對有細菌、真菌、病毒感染者,應在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的同時謹慎使用。

5. 運動員慎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妊娠期婦女使用可增加胎盤功能不全、新生兒體重減少或死胎的發生率,動物試驗有緻畸作用,應權衡利弊使用。乳母接受大劑量給藥,則不應哺乳,防止藥物經乳汁排洩,造成嬰兒生長抑制、腎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應。

兒童用藥

小兒如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須十分慎重,因激素可抑制患兒的生長和發育,如确有必要長期使用,應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劑(如潑尼松),避免使用長效制劑(如地塞米松)。口服中效制劑隔日療法可減輕對生長的抑制作用。兒童或少年患者長程使用糖皮質激素必須密切觀察,患兒發生骨質疏松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險性都增加。兒童使用激素的劑量除了一般的按年齡和體重而定外,更應該按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兒對治療的反應而定。對于有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患兒的治療,其激素的用量應根據體表面積而定,否則易發生過量,尤其是嬰幼兒和矮小或肥胖的患兒。

老年用藥

用糖皮質激素易産生高血壓,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使用易發生骨質疏松。

藥物相互作用

⑴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可加強其緻潰瘍作用。

⑵可增強對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⑶與兩性黴素B或碳酸酐酶抑制劑合用,可加重低鉀血症,長期與碳酸酐酶抑制劑合用,

易發生低血鈣和骨質疏松。

⑷與蛋白質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腫的發生率,使痤瘡加重。

⑸與抗膽堿能藥(如阿托品)長期合用,可緻眼壓增高。

⑹三環類抗抑郁藥可使其引起的精神症狀加重。

⑺與降糖藥如胰島素合用時,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應适當調整降糖藥劑量。

⑻甲狀腺激素可使其代謝清除率增加,故甲狀腺激素或抗甲狀腺藥與其合用,應适當調整後者的劑量。

⑼與避孕藥或雌激素制劑合用,可加強其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

⑽與強心苷合用,可增加洋地黃毒性及心律紊亂的發生。

⑾與排鉀利尿藥合用,可緻嚴重低血鉀,并由于水鈉潴留而減弱利尿藥的排鈉利尿效應。

⑿與麻黃堿合用,可增強其代謝清除。

⒀與免疫抑制劑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險性,并可能誘發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

⒁可增加異煙肼在肝髒代謝和排洩,降低異煙肼的血藥濃度和療效。

⒂可促進美西律在體内代謝,降低血藥濃度。

⒃與水楊酸鹽合用,可減少血漿水楊酸鹽的濃度。

⒄與生長激素合用,可抑制後者的促生長作用。

藥物過量

未進行該項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藥理毒理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具有抗炎、抗過敏、抗風濕、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機理為:

1.抗炎作用:本品可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症的反應,從而減輕炎症的表現。激素抑制炎症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和白細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體酶的釋放以及炎症化學中介物的合成和釋放。

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延遲性的過敏反應,減少T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細胞的數目,降低免疫球蛋白與細胞表面受體的結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與釋放,從而降低T淋巴細胞向淋巴母細胞轉化,并減輕原發免疫反應的擴展。可降低免疫複合物通過基底膜,并能減少補體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濃度。

藥代動力學

本品須在肝内将11位酮基還原為11位羟基後顯藥理活性,生理半衰期為60分鐘。體内分布以肝中含量最高,依次為血漿、腦脊液、胸水、腹水、腎,在血中本品大部分與血漿蛋白結合,遊離的和結合型的代謝物自尿中排出,部分以原形排出,小部分可經乳汁排出。

包裝

聚乙烯瓶,每瓶100片;每瓶1000片;每瓶2000片。

執行标準

《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