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務通

車務通

車輛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車務通是中國移動為有實時監控、車輛管理和人員位置信息需求的集團客戶提供的位置查詢服務。使用車載(專用)終端或(普通)手機,基于中國移動通信網絡和位置業務平台,為集團客戶提供綜合運營服務。[1]集團客戶可使用“車務通”業務進行車輛定位及車輛調度,從而實現對車輛的有效管理和資源的最優配置,降低運營和管理成本。“車務通”業務功能包括位置查詢、車輛監控、調度管理、地圖操作等基本定位功能,以及基于特定行業應用的增值功能。車務通官方網站上列出了部分入圍的GPS設備,如首航、賽格、雅訊、華寶、有為、星網銳捷等老牌GPS設備,還有中興、聯想、多普達、宇達電通等公司的GPS手機産品。
  • 中文名:車務通
  • 外文名:
  • 别名:
  • 其他外文名:Che Wu Tong
  • 功能:車輛監控等
  • 技術:GPS定位技術

業務簡介

車務通業務是使用支持衛星定位、基站定位的手持終端(含手機)或安裝在車輛的上的車載終端,基于中國移動通信網絡,面向集團客戶提供的車輛/人員位置監控與調度服務。

集團客戶可使用“車務通”業務進行車輛定位及車輛調度,從而實現對車輛的有效管理和資源的最優配置,降低運營和管理成本。“車務通”業務功能包括位置查詢、車輛監控、調度管理、地圖操作等基本定位功能;還包括基于特定行業應用的增值功能,如公交行業的監控調度、自動排班、運營統計和電子站牌等功能,出租行業的廣告發布和電話叫車等功能。

“車務通”定位方式包括衛星定位方式、基站定位方式。

業務管理

1、基于衛星定位的車務通業務使用的是以GPRS為主,短信為輔的通信方式,如果用戶要使用短信功能,需要先開通企信通業務,擁有企信通帳号。

2、車務通采用了特殊APN:lncwt.ln,市公司在設置APN時,選擇自由套餐,該APN不計費。

業務特點

精準:享受專業的位置信息服務,精準完成監管調度。n便捷:功能齊全,無需複雜操作即可完成各項工作。n智能:路徑計算、自動報警能夠優化資源配置、節省能耗、降低違章和安全風險。n省心:享受高質量的售後服務,業務使用不中斷。n定位方式多樣:提供衛星定位、基站定位多種定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僅使用衛星定位而出現的盲區問題。提供網頁版、客戶端版等方式供客戶使用。

發展曆程

從2005年起,遼甯移動作為中國移動的位置産品基地開始組織車務通平台的研發工作,其中由遼甯移動牽頭,負責接入車務通産品的選型,北京靈圖軟件公司負責車務通管理平台的開發。經過一年的磨合,直至2006年10月1日起,車務通正式開始商用。

目前車務通官方網站上列出了部分入圍的GPS設備,如賽格、雅訊、有為、星網銳捷等老牌GPS設備,還有中興、聯想、多普達、宇達電通等公司的GPS手機産品。由于移動的号召力,自遼甯移動開展車務通以來,國内很多GPS設備制造商都參與了車務通平台的接入測試,截至目前,很多GPS廠家還在測試,以期能進入移動的供應商名單,能從車務通的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自車務通在遼甯開始試商用以來,車務通業務已經基本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增長,為推動車務通業務的發展,7月中旬,中國移動總公司在沈陽召開了車務通全網正式商用的啟動會議,會議由主管此類業務的各省移動公司負責人參加。至此,移動車務通正式向全國推廣,也标志着移動與電信、聯通的位置服務大戰正式開始。

車務通二期開始,北京彙通國力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已經取代了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成為車務通的開發商。但是技術人員還是原有的人員。

工作原理

車務通系統通過在用戶車輛上安裝一個具有GPS定位能力的車載終端,采集車輛的位置信息及各種運行數據,并實時通過GPRS或TD網絡傳回後台服務器進行存儲和處理,向道路交通運輸行業或者集團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車輛提供車輛定位、監控和無線通訊服務,同時實現對車輛的統一監控、調度、管理功能。

業務模式

目标客戶

車務通的目标客戶是以有車輛或人員調度需求的企業和單位組成,也就是集團用戶。客戶包括客運公司、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物流公司、危險品運輸公司,有一定車輛的行業客戶及集團用戶,工商、稅務、公安、消防及城管等政府職能部門及事業單位。

價值鍊

分析車務通的業務模式,先得分析車務通價值鍊,車務通價值鍊共有三個主要實體:中國移動、SI+内容提供商與集團客戶,這三個實體構成了緊密的三角型價值體系,這三者之間是緊密耦合在一起的,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之間的價值共享構成了車務通的業務模式。車務通價值鍊關系圖如下:

SI(Service Integrator)即業務集成商的簡稱,是由中國移動根據自身的業務而定義的一個名詞。SI是由中國移動認證,幫助中國移動面向集團客戶和集團客戶的目标客戶提供集團産品和功能服務的合作夥伴,SI在此過程中負責幫助中國移動獲取客戶關系與需求,實現産品、解決方案的提供與部署及為集團客戶提供售後服務、運營維護、客戶渠道、産品集成和服務及行業增值功能的開發等工作。内容提供商負責提供業務所需的地圖服務。中國移動将功能費的運營收入與SI及内容提供商進行分成。

車務通業務是在移動總部的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下,由總部負責車務通業務的整體組織和管理,各移動分公司負責本地區範圍内車務通業務的組織管理、營銷推廣、客戶服務及合作管理等工作。遼甯移動作為移動的位置服務基地,承擔着車務通系統的組織開發、數據接入和平台運營支撐等工作。

資費政策

車務通業務使用的是以GPRS為主,短信為輔的通信方式,如果用戶要使用短信功能,需要先開通企信通業務,擁有企信通帳号。其業務資費主要由APN端口費、基本定位功能費及增值功能費三部分組成。

APN端口費

APN(Access Point Name),即“接入點名稱”,用來标識GPRS的業務種類,目前分為兩大類:CMWAP(通過GPRS訪問WAP業務)、CMNET(除了WAP以外的服務目前都用CMNET,比如連接車務通平台等)。在車務通業務中,移動根據地區的不同向集團用戶每月收取一定的APN占用費。

基本定位功能費

對于基本定位費,由移動總部統一制定。車務通業務中基礎功能分為四個不同的套餐,根據定位頻率的不同,收費不同。其中A套餐每月包含1萬次的定位,B套餐每月包括2.5萬次的定位,C套餐每月包括10萬次的定位,D套餐每月包括30萬次的定位。無論那類套餐,隻要超出額定的定位次數,超出部分按每次5分錢計算。

增值功能費

增值功能的資費标準由移動總部統一制定,各地區公司自主開發設計的增值功能,其增值功能費由各公司制定。

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就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方法和策略,根據車務通的業務模式,車務通的盈利模式包括傳統盈利模式和品牌盈利模式。

中國移動、SI+内容提供商與集團客戶,集團用戶每月交納一定的功能費,移動将功能費的運營收入與SI及内容提供商進行分成,三者之間的價值共享構成了車務通的業務模式,三者之間形成緊密的耦合關系。從車務通的業務模式看,車務通基本的盈利模式就是通過收取集團客戶每月交納的功能費而實現,這是傳統意義上的盈利模式。

品牌盈利模式,把移動車務通的品牌作為所有價值優化的中心,所有價值都圍繞車務通品牌進行優化。在車務通品牌盈利模式的基礎上,又分為品牌覆蓋模式和品牌授權模式。

品牌覆蓋模式就是提高車務通品牌在全國範圍内、在不同用戶之間的品牌認同感,這樣移動可以通過規模化的投入來塑造強勢的車務通品牌形象,從而達到整合各種資源來提高集團客戶數量和有效減緩客戶流失速度和ARPU降低幅度的目的。簡單的說,就是移動想通過車務通來提高市場的占有率及解決目前在集團客戶方面發展的不力局面。

雖然當前移動在車務通的收入隻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移動在車務通的基本功能費方面的收入比動感地帶的月租還要高。在移動的三個品牌中,動感地帶無疑是做的最好的一個品牌,雖然動感地帶的月租低,但動感地帶的用戶多,通過持續地推出的動感地帶增值業務,讓移動在這幾年賺的盆滿缽滿。

車務通也是如此,雖然基本功能費每月隻有28元,這隻是基本功能費,相當于手機的月租費。但中國的車多,截止2008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近1.7億輛,其中客運車輛保有量為3850萬輛,貨運車保有量為1125萬輛。

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國家在道路安全方面出台了相關政策,要求客、貨運車輛必須安裝GPS設備,如果5000萬輛的客、貨運車輛全部安裝車務通的設備,每輛車每年上交336元基本功能費,那麼所産生的基本功能費高達168億元人民币。這168億還不包括由于日常監控操作、查詢等指令及報警所産生的費用,同時,圖像傳輸所帶來的額外費用以及車載監控終端産生的語音費用,如果這些全部加起來5000萬輛車每年所産生的費用非常可觀。

品牌授權模式就是移動在整個業務過程中強化SI的作用,移動利用其知名品牌負責車務通品牌的傳播、品牌保值、品牌增值任務。SI由中國移動通過層層的審核完成資格的認證,從而幫助中國移動面向集團客戶和集團客戶的目标客戶提供集團産品和功能服務的合作夥伴。而在業務操作過程中,SI作為移動的認證夥伴進行車務通增值業務的開發。

發展現狀

車務通的目标客戶包括客運公司、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物流公司、危險品運輸公司,有一定車輛的行業客戶及集團用戶,工商、稅務、公安、消防及城管等政府職能部門及事業單位。但目前車務通主攻的是出租車和集團用戶,即小型轎車。

為什麼車務通主攻的是小型轎車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小轎車可操作性比較強。

GPS業務不同于手機業務,手機可以裝在口袋裡使用,而GPS業務則不同,每個GPS業務都需要安裝,因此有施工場地的要求。對于小型車輛在安裝方面對場地的要求相對較低。而大車就不同,安裝前必須考慮安裝場地。對于出租車和集團用戶車輛,基本都是跑市内等短程為主,因此,召集車輛安裝設備相對簡單,而大車跑長途運輸較多,組織施工也是一個難點。另一方面,在維護方面,小車的可操作性也大于大轎車或大卡車。

第二、出租車行業可加快移動集團業務的拓展。

出租行業是GPS設備最早進入的行業,對GPS的需求相對比較旺盛。另一方面,作為城市的名片,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要求出租車必須安裝GPS。去年的幾次出租車罷運事件也使得交通部門很關注出租車每天的動态,因此,不管出租車行業是否有安裝GPS的需求,安裝GPS已經是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所希望的,因此在業務拓展方面較為容易,有利于移動公司增加集團客戶數量。

第三、出租車司機有語音業務的需求。

出租車司機之間經常通過GPS打電話。作為以語音業務起家的中國移動來講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市場,畢竟語音業務是移動的強項。移動也可以通過此需求而獲得新的業務增長點。

車務通業務的操作方式

車務通的業務操作方式如下,先由車務通客戶經理聯系集團客戶,集團客戶如有接入意向則按移動車務通官方所提供的GPS車載終端選擇相應的廠家,同時選擇移動所提供的套餐類型,繳納入網費用和設備費用,聯系廠家裝車,并将設備接入到車務通平台。如果廠家在當地與移動的SI有合作,則裝車和售後服務都有SI完成,否則廠家自行安裝并負責服務。廠家安裝完畢,從中國移動結回設備款。

對于終端設備,移動還采取通過服務費攤銷的方式,即在一定的時間内每月交納一定的服務費即可獲得設備,和交話費送手機的方式雷同。

車務通對傳統GPS運營商的影響

車務通對傳統的GPS運營商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對中小型GPS運營商,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服務内容還是服務質量,車務通都比中小型GPS運營商要強很多。同時在資費政策方面,移動的優勢也非常的明顯。更為重要的是移動的品牌号召力,移動的實力強,企業穩定,同樣的服務内容,客戶更加願意選擇和中國移動這樣的大企業進行合作。

可以肯定的是,移動短期内不會瓜分整個GPS監控市場。按目前的這種趨勢,移動不會壟斷GPS行業,但訂單也不會太少,傳統的GPS運營商還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傳統的GPS運營商畢竟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熟悉行業,更有經驗。在行業運作方面,傳統GPS運營商依然有優勢。

如深圳賽格,在全國有着将近30家的分支機構,其在行業市場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并且經過将近10年的錘煉,行業經驗非常豐富,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在區域市場,不同的GPS運營商有着各自的優勢資源,如出租車行業,北京有奇華,主做出租車GPS業務,目前擁有幾萬輛的出租車,上海的強生和大衆,自建GPS調度中心,專做旗下出租車GPS調度和公交車調度。

其他如江蘇省的天澤公司,在全省乃至上海都有分支機構,如山東九通,在山東業務發展非常好,如浙江星軟,在浙江市場做得也很成功,廣東省知名GPS運營商則更加多,如深圳賽格、航盛領航通、航天星網及經緯導航等公司,都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移動在中小型集團客戶方面将對對傳統的中小GPS運營商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在需要自建調度中心的大型、超大型集團客戶方面無論是經驗、機制,還是資源方面,移動和傳統的GPS運營商有一定的差距。

系統功能

1、車輛監控:實時監控車輛運行情況,如速度、方向、位置等;

2、軌迹回放:回放車輛運行的曆史軌迹(數據保存三個月);

3、車輛調度:可以進行區域查車,并下發調度短信到指定車輛的調度屏上和司機手機上;

4、車輛安全:可以對車輛設置超速告警,區域告警等告警,也可以顯示車輛的劫警告警(需在車上安裝劫警按鈕);産生警情後,可通過後台系統對警情進行處理,車輛油路(需安裝時支持)、單向監聽車内情況等;

5、車隊及車輛管理:車隊和車輛各種信息的管理功能;

6、圖片抓拍:對車内情況通過攝像頭進行圖片的抓拍,并在系統上顯示出來(需安裝攝像頭);

7、各種報表:包括裡程油耗報表、告警報表、維修維護報表等;

8、車内流媒體廣告播放:在車内LCD顯示屏上進行流媒體廣告播放。

優勢分析

品牌優勢

車務通作為移動的一個位置服務品牌,和全球通一樣将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作為移動總公司主打的服務品牌,相信移動會将品牌的傳播、品牌保值、品牌增值做的很好。車務通以實力強勁的移動公司為後盾,通過移動公司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可以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也可有效地保證客戶的需求能得到快速的響應。

由于車務通品牌的号召力,車務通統一了通信協議,統一了接入平台,統一了各行業GPS産品的标準,統一了服務企業,為推進産品的穩定性、可靠性及服務的即時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也保證了客戶的利益。

企業實力

以往出現了很多小的GPS運營商因為業務不景氣、難以維持的情況下而倒閉的現象,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損害了用戶的利益。車務通的出現,可以保證服務的可持續性。

目前主流的GPS車載終端都采用GPRS的通訊方式,而移動作為提供GPRS服務的無線移動運營商,比其他GPS運營商更容易整合資源,提高了服務的質量。車務通也解決了過去移動和用戶之間出現的SIM卡開卡和GPRS數據流量方面的矛盾。以往雙方在業務的理解方面總會鬧出不愉快的現象,比如數據流量,用戶往往認為GPS設備傳輸多少數據,應該交多少的費用,而移動則不然,因為移動在GPRS方面的計費是從IP層開始的,而不是應用層。

也就是GPS設備每次建立連接所産生的費用都必須要用戶埋單,另外,GPS設備每次傳輸的數據要另外增加44個字節(注:UDP方式下為32字節)的包頭,這就導緻用戶對數據流量的統計和移動的統計有出入。車務通的出現就解決用戶和移動在流量費用方面的分歧,不管是在IP層計費,還是在應用層計費,都是移動的資源。

劣勢分析

集團用戶開拓能力欠缺

集團用戶開拓能力差是移動的軟肋。車務通雖然是以集團用戶為主要目标客戶的一個品牌,但移動的集團用戶開拓能力差是移動當前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對于集團GPS用戶市場,雖然用戶最終接入的是移動GPRS網,但更多用戶選擇的是電信的光纖接入而不是移動的APN專線接入。在專線接入方面電信的占有率遠高于移動。

雖然移動不斷地發展SI,SI為集團客戶提供售後服務、産品集成和服務及行業增值功能的開發等工作,但移動在當前GPS行業可以認證的SI并不多,特别是在内地城市。GPS行業走過不到10年的時間,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因此,并沒有造就很多有實力的系統集成商。真正在這個行業做系統集成的企業既是設備供應商,也是系統集成商,甚至還是GPS運營商,這些企業本身也是移動的競争對手。因此移動在集團用戶的開發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

對行業并不熟悉

雖然移動的位置服務品牌為車務通,但移動對汽車行業并不熟悉,前面分析過了,移動缺乏集團客戶推廣經驗,很自然,移動也缺乏汽車行業和交通行業的經驗。即便移動有SI負責集團客戶,但那也是SI的經驗,并不是移動的經驗。

雖然SI和移動緊密地耦合在一起,但作為車務通的主管單位,移動應該更加熟悉汽車行業和交通行業,方可提供真正适合行業的服務。汽車行業、交通行業與手機行業截然不同,産品的使用環境不同,産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行業應用方面很難将其需求抽象,因此,隻有深入地進入到用戶一線,方可明白用戶的業務流程和需求,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由于移動不具備車務通平台的研發能力,GPS設備也是其他廠家所提供的,因此,對于需求變動非常大的GPS行業而言,如何提高快速的相應能力和機動能力将是移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沒有整合行業資源

在GPS行業,目前主要的行業标準就是2005年7月14日由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所發布的《危險化學品汽車運輸安全監控車載終端AQ3004-2005》行業标準和AQ3003-2005《危險化學品汽車運輸安全監控系統通用規範》。這說明,車務通要進入危險品運輸行業,還必須通過安監總局的認證,很顯然,移動目前并沒有做好和安監總局的溝通與協調。

發展趨勢

移動進軍GPS行業,暫時不做内容和服務是移動的高明之處。因為在當前的發展形勢和行業環境下,移動最應重視的是如何快速有效地進入GPS行業,避免由于電信、聯通參與GPS行業而導緻移動的市場丢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電信業務重組之後,三家電信運營商都有無線通信業務,在3G未規模化應用之前,GPS行業的主流通訊方式還是2.5G頻段的GPRS,但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的GPS行業主流的通訊方式肯定是3G頻段的CDMA,而移動在CDMA業務方面并沒有絕對的優勢。

因此,隻有先趁這個機會占領GPS行業的市場,這才是移動最為關心的。因此,移動高調推出車務通、車管家、車E行、E物流及物流通,隻能被認為是移動在跑馬圈地,而不是真正想把這個行業做大做強。在移動眼裡,傳統的GPS運營商根本不是它的對手,移動此舉可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未來移動車務通将會如何發展呢?筆者經過分析,列出了以下四點:

個人追蹤

個人追蹤器從最初的GPSONE産品到現在的GPRS+GPS産品,追蹤器的發展有幾年的曆史了,但今年才算是個人追蹤器在國内真正大規模商用的一年,而今年追蹤器市場異常的火爆,讓很多業内人士大跌眼鏡,GPS追蹤器市場逐漸被業内人士所看好。

随着我國老齡化速度加快,政府将面臨嚴峻的老年人養老問題和日益嚴重的空巢問題,如何關愛老年人将是政府今後工作中的主要部分。政府決定在北京先選取1至2個社區,建立“關愛老人信息服務平台”。今年年初,北京順義區社區服務總中心為轄區300多位老人免費配備了GPS定位追蹤器,老人如感覺不适,按動儀器上的SOS呼叫按鈕,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便能迅速趕到。

GPS追蹤器可随時掌握老人的行蹤,防止老人迷路或走失。此外,呼叫器上還設置有“一鍵通”按鍵,老人可以通過按鍵直接與家人通話,或者在緊急情況下向120急救呼救等。經過初步試點後,“關愛老人信息服務平台”将先在北京市推廣,等試點成熟之後将在全國範圍内推廣。因此,老人、小孩及寵物的追蹤定位蘊藏着巨大的市場。

事實證明,追蹤器産品的出現将會改變車載GPS市場的現有格局,追蹤器将和車載終端共同分享車載GPS市場。同時,自行車、摩托車及電動車的追蹤定位也将是未來市場的又一亮點。财産、設備的跟蹤定位将成為可能。香港迪斯尼已經用GPS追蹤嬰兒車的位置,相信此類應用很快會被國内所借鑒。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人的數量遠大于車的數量,人機的需求量也遠大于車機的需求量,相信移動也看到了這塊巨大的市場,移動絕不會放棄與自己業務類似的個人追蹤市場。

私家車市場

移動在車務通品牌的推廣及開發方面經曆了這麼幾年,動作還是比較緩慢,即便在移動的位置基地,車務通也沒有壟斷遼甯市場,甚至其占有率沒有高于傳統GPS運營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傳統GPS運營商進入行業的時間較長,具備一定的行業資源,同時傳統的GPS運營商在靈活性與機動性方面顯然要高于移動。另一方面與車務通的戰略有關系,車務通的目标客戶主要還是行業客戶和集團客戶,而傳統GPS運營商則有部分私家車市場。因此,這樣的結果也很正常。

私家車将是未來GPS運營行業的發展方向,這是不争的事實。由于中國私家車有很大的保有量,并且每年以幾何級的速度遞增,加上近幾年治安狀況的不樂觀,國内私家車對GPS的需求量比較大。另外做好私家車市場,将會很大程度地降低移動的脫網率,因為隻要設備工作正常,服務到位,一般車主是不會輕易地更換運營商的,即便更換,也由于通信協議的不同而無法在别的平台使用,車主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目前國内的GPS運營商所提供的服務非常單一,這就制約了GPS運營的良性發展,因此,給整個行業造成一個假象,就是私家車市場并不大。移動非常熟悉SP行業,也知道如何為私家車主服務,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資訊。從業務拓展來講,私家車客戶和手機用戶的拓展形式相同,雖然都比較零散,但私家車的數量卻很大。

另外,開發私家車市場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太多的集團用戶經驗,這也正适合移動的業務現狀。移動運營私家車有着傳統GPS運營商所不具備的優勢,移動有強大的10086服務中心和12580服務中心,如果将車務通納入到當前移動主推的12580業務中,相信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通常GPS運營商針對私家車的服務主要包括即時查詢車輛位置,車輛的跟蹤定位、網上查車、一鍵求助、遠程斷油斷電、防劫緊急報警、遠程監聽、自主/遠程遙控設防/撤防、車門非法打開報警、非法啟動報警、車門未關提示、遙控開關車門、遙控緊急報警、中控鎖自動化(刹車鎖門、熄火開鎖)、車載全免提通話等服務。有的GPS運營商還提供一些增值服務,比如代買車險、中心導航、代繳罰單、酒後免費接送車輛等服務。

盡管目前這些服務無法滿足車主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但現有的這些基本資訊對車主來講也是非常有用的,而很多傳統GPS運營商并沒有做好這些服務,更沒有将服務标準化、體系化、流程化,往往在車主需要服務的時候卻提供不了常規的服務,在這方面移動有足夠的經驗,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将會比傳統GPS運營商高出很多。

綜上所述,私家車市場将是未來車務通主打的市場之一,有了移動進軍農村市場的經驗,移動絕不會丢掉私家車市場。

前裝市場

前面談到了私家車市場将是車務通的主要目标市場,這裡我們強調,和車廠合作走前裝是車務通發展的必然趨勢。随着我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國内汽車的信息化需求與日俱增。車廠除了給車主提供動力更強,操縱性更好,乘坐更舒适的車輛之外,還要能給客戶更多的其他服務。

目前車務通有自己的GPS服務平台,随着車務通業務的不斷發展,其認證的SI對于車輛的一般性維修保養也有一定的經驗,至少在汽車電子方面SI是有能力為汽車售後服務的。移動和車廠将會利用各自的優勢。增強汽車在線故障診斷等技術的合作,補充汽車售後隊伍,此時的車務通不僅僅是GPS接入平台,也是看車的車管家,更是懂車的車博士。

當汽車廠商生産的車型投放市場後,通過車務通平台可以跟蹤車輛運行的情況,并實時将采集到的車輛參數回傳給車廠,這樣車廠的汽車設計工程師根據這些可靠的數據持續地改進車輛的質量和性能,有助于車廠提高整車研發水平,可提高車輛的品牌知名度,也可以解決消費者在駕駛過程中的問題。

目前GPS車載終端無法進入前裝市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産品要通過汽車行業的認證,主要還是GPS車載終端的接入問題。當前情況下,如果GPS設備進入前裝市場,面臨的問題是,車主提到車之後應該接哪家管理平台,而平台與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不同,因此GPS無法使用,而車務通産品進入前裝之後,無論是車賣到祖國的北疆還是祖國的南疆,隻要有移動的網絡,都可以接入到移動的車務通平台,當前面臨的所有問題都不會存在。

在這方面美國的Onstar、WingCast,日本的G-Book走在最前面。尤以Onstar為最。Onstar不僅是美國通用旗下的GPS運營商,也是電信運營商,因為Onstar也有自己的通信網絡,Onstar每年為超過500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并且其互動用戶已超過兩億。目前Onstar已和中國電信合作,開展國内業務,相信移動也不會落後,未來的車務通将會和OnStar一樣,不但為車主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通過車務通進入前裝市場幫助挽救人們的生命,幫助确定處于困境中的人們的位置。同時也利用GPS技術惠及社會以及所有路上的行人。

Telematics

Telematics是将無線通信技術應用到汽車中,通過無線網絡向駕駛員提供導航、定位、交通信息、道路安全、娛樂信息等内容的一種技術。Telematics作為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技術之一,概括的講,具有如下特點:産業構成囊括技術、内容、用戶等信息服務四大環節;産業發展牽動汽車制造、半導體、通信、軟件等四大相關行業;技術應用涵蓋ITS、智能汽車等八大關鍵技術。

前面提到了私家車和前裝是未來車務通發展的方向,那麼Telematics将是車務通發展的終極目标。汽車行業的領導者預言下一焦點将會是“連通性””,也就是說,通過導航系統,無線技術和互聯網接入手段把汽車連成網絡,其目标是通過Telematics把汽車同周圍環境聯系起來用來獲得汽車以外的信息,娛樂和交流。

目前國内轎車也逐步在向Telematics發展,今年年初整車裝載了Telematics系統的新凱美瑞上市,之後Telematics首次應用在雷克薩斯第三代RX350車型,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也将于2009年12月起在上海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主力車型上率先提供車載信息服務。随着Telematics在國産熱銷車型的應用,标志着我國車廠正式開啟了Telematics的征程。

由于Telematics業務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因此,在國内隻有三大電信運營商才具備這樣的實力,目前移動的車務通平台,電信的天翼星蹤,聯通的如意北鬥都在做車輛的位置服務,不過都還在處于GPS應用的初級階段,相信随着以後競争的加劇,三家運營商不會放棄在Telematics方面的步伐,作為實力最強的中國移動,憑着在GPS行業的先入為主和跑馬圈地,未來必将在Telematics方面有很大的動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