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投票

用腳投票

民衆的自由選擇權力的表達
所謂“用腳投票”(Voting by foot / Vote by foot),是指資本、人才、技術流向能夠提供更加優越的公共服務的行政區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随着政策壁壘的消失,“用腳投票”挑選的是那些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環境,這會影響着政府的績效,尤其是經濟績效。它對各級各類行政主體的政府管理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着政府管理的變革。2009年9月,英國在醫療體制改革中打破原有的分區就診制,允許公衆“用腳投票”,即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全科醫生,遠離那些服務質量不好的社區全科診所。這一改革将為英國醫療系統注入更多競争機制。
    中文名:用腳投票 外文名:Voting by foot / Vote by foot 用腳投票來源:股市

簡介

用腳投票(Voting by foot / Vote by foot)

用腳投票一詞來源于股市,要理解用腳投票一詞得先明白什麼是用手投票。用手投票:在股份公司中,産權是明晰的,投資者以其投入資本的比重,參與公司的利潤分配,享有所有者權益;以其股權比重,通過公司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參與公司的重要決策,其中包括選擇經理層。反之,投資者還擁有另一種選擇權,即選擇離開,理都不理你的“用腳投票”———賣掉其持有的公司股票。現在通常用來比喻對某事的失望或抵觸,從而選擇離開或者放棄。

用腳投票,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的:在人口流動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轄區政府、各轄區政府稅收體制相同、轄區間無利益外溢、信息完備等假設條件下,由于各轄區政府提供的公共産品和稅負組合不盡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據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産品和稅負的組合,來自由選擇那些最能滿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們可以從不能滿足其偏好的地區遷出,而遷入可以滿足其偏好的地區居住。

形象地說,居民們通過“用腳投票”,在選擇能滿足其偏好的公共産品與稅負的組合時,展現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選擇哪個政府的決定。

如今随着時代的發展,用腳投票這一詞已經廣泛的運用于其它的領域,但用腳投票追根表達的是人們對某事件、某現象、某局面不高興了,不滿意了,不答應了,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用腳投票”的可能不僅使平民挺直了腰杆,更是他們自我價值及有權選擇更好生活的無聲宣言。

示例

股市中,股東(散戶也是股東)用腳投票是指,股東到股票市場将自己擁有的公司股票轉讓出去。

農民種田賠錢,于是棄田而去,是用腳投票;

民工做工收入菲薄,待遇低下,不幹走人,也是用腳投票;

足球俱樂部面對惡劣的競賽環境,罷踢且聯合“抗上”,又是用腳投票;

受到嚴重傷害的股市投資者們沒有信心斬倉離場,還是用腳投票。

2014年7月20日福喜事件發生後,媒體評論時多用了“用腳投票”這個詞,指的是大衆對于欺騙自己使自己的健康或利益蒙受損失的産品和企業選擇抛棄,拒絕以後消費這樣的産品的行為也是用腳投票。

用腳投票理論的假設條件:

1、雙重身份者能夠充分流動,将流向那些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既定偏好模式的社區。

2、雙重身份者掌握收入-支出模式差異的完全信息,并能夠對這些差異作出反應。

3、有許多社區可代雙重身份者選擇居住。

4、不考慮對就業機會的限制,假定所有人都靠股息來維持生活。

5、在各個社區之間,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有存在外部經濟或者外部不經濟。

6、每一種社區服務模式都是由城市管理者根據該社區原有住房的偏好來設定的。

7、還沒有達到最有規模的社區試圖吸引新的居民,一次來降低平均成本;那些超過了最有規模的社區的做法則與此相反;而最優規模的社區則力圖保持其人口總數量的不變。

曆史

古羅馬是人類曆史上最風光旖旎的時代,也是現代文明的搖籃。共和制之于三權分立,辛辛那提圖斯之于華盛頓,康茂德之于極權統治,角鬥場之于大衆傳媒,無論是制度、法律,還是體育、文化,似乎都不難從中找到參照。公元前494年,一大群平民撤出羅馬城去了東郊的聖山,表示要建立自己的城市,“永别了,羅馬!”由于平民大量出走,勢必造成生産停頓、兵源匮乏,貴族一時慌了手腳,于是派出代表追到聖山找平民談判,最後談出了保民官制度。應該說,這是世界曆史上最萬種風情的用腳投票,最有收獲的“用腳投票”。作為羅馬法淵源的《十二銅表法》同樣是平民與貴族博弈的産物。

影響

中國

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的拉動下,社會才一點點地從國家體制中解放出來,近三十年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就在于逐步打破了原來的單位體制,使國民能在不同單位、不同地區之間自由流動,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

美國

在美國,不同的州之間是競争的。如弗裡德曼所說,“政府仍不過是一個手段,一個工具。政府既不是一個給我們帶來恩惠與禮物的人,也不是使我們盲目崇拜和為之服役的主人或神靈。”一個國家不僅要有市場經濟,同樣應該有“市場政治”,上述自由抉擇的背後,是一套“市場政治”的法則。活躍于政治市場的競争不僅體現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移民,同樣體現在一國之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遷移。由于沒有戶籍和單位的禁忌,西方居民可以通過居住地的自由抉擇客觀上使地方政府陷入關乎治理能力的競争之中。

英國

2009年9月,英國衛生大臣安迪·伯納姆表示,英國将在醫療體制改革中打破原有的分區就診制,允許公衆“用腳投票”,即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全科醫生,遠離那些服務質量不好的社區全科診所。由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按病人數量為全科醫生劃撥資金,這一改革将為英國醫療系統注入更多競争機制,引起各方熱議。

實際上,醫療改革已經成為英國政治家的共識,除執政的工黨外,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的醫療事務發言人也紛紛表示支持改革。他們表态說,雖然改革肯定會面臨各種問題,但通過改革來提高人們醫療水平的大方向無疑是應該堅持的。可以預計,2010年英國大選後,不論公衆手上的選票流向何方,都将可以“用腳投票”選擇醫生,并以此推動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