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暴跌

滬指暴跌

股票市場術語
資金吃緊!上周末這一消息持續發酵終于引發本周一股市暴跌,繼上周滬指持續下跌之後,周一上證指數再度暴跌5.3%,創下近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并且失守2000點,直逼1949點的曆史低位。銀行資金面吃緊等利空消息是導緻周一暴跌的主要原因。
    中文名:滬指暴跌 外文名: 别名: 單日跌幅:5.3% 原因:資金吃緊 時間:周一

簡介

周一兩市雙雙低開,随後震蕩下探,滬指跌超3%直指2000點,最低下探至2007.65點。盤面上,闆塊全線飄綠。金融、地産、環保等闆塊跌幅居前。午後,兩市延伸早盤下跌态勢,滬指重挫逾5%擊穿2000點,随即出現恐慌性抛售,超400隻個股跌超9%,滬指自去年12月5日以來再回“1”時代,創2009年8月3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深成指也創出2009年12月8日以來新低。

截至收盤,滬指報1963.23點,下跌109.86點,跌幅為5.30%,成交879.7億元;深成指報7588.52點,下跌547.52點,跌幅為6.73%,成交915.9億元。近200隻個股跌停,近2300隻個股下跌,而其中跌幅超5%的有1700多隻。盤面上看,券商暴跌超8%領跌兩市,房地産跌幅為8%,水泥、有色金屬、水泥、水利建設、電子信息等跌幅超7%,其餘多數闆塊跌幅超5%,無闆塊上漲。

6月份以來,滬指已經跌去了337點,跌幅高達14.66%。

暴跌原因

國内市場罕見出現流動性緊縮。内部資金面,有分析稱流動性緊縮或鬧到7月中旬,而中央對此罕見地“袖手旁觀”,且6月底有1.5萬億人民币理财産品到期,流動性第二波沖擊即将降臨,股市承壓。而外部方面,伯南克明确未來将退出QE,外圍股市一片哀鴻,全球市場多頭一敗塗地,A股外憂内患。

銀行股周一大跌,截至收盤跌6.63%,個股全線下挫,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3股齊跌停,浦發銀行、甯波銀行大跌逾9%,表現最好的建設銀行跌2.96%。

國泰君安表示,金融市場流動性的異常緊張,将持續沖擊估值水平和投資者情緒;風險偏好的急劇下降,将帶來股市、債市的劇烈調整。

對于近期市場的調整,上投摩根基金認為,股市下跌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PMI指數顯示制造業活動依然疲弱,尤其中小型企業前景仍不容樂觀;前期創業闆、中小闆漲幅較大,存在回調需求。此外,中報業績公布在即、市場資金緊張、部分股票解禁套現、以及海外市場走弱都對A股下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專家點評

采訪中,不少散戶對幾周來的持續大跌已經無所适從。股民黃先生告訴記者,處在解套邊緣的兩隻滿倉股如今再度深套,已經到了補倉不能、解套無望的地步。

廣州萬隆認為,股指持續下跌,投資者可展開積極的防禦自救措施,關鍵在于找到能抵禦大盤下跌的、有主流資金正在運作關照的個股,展開輕倉試探性布局,以不确定性換取确定性機會。由于股指跌勢較快,投資者不宜盲目參與抄底。

而上投摩根則認為,宏觀經濟弱複蘇格局下,國家政策和産業方面改革将會是市場關注焦點,預計改革步伐應會持續推進,後續結構性投資機會比較突出,可重點關注持續成長個股。

展望後市,上投摩根認為,宏觀經濟弱複蘇格局下,國家政策和産業方面改革将會是市場關注焦點,中國經濟結構型轉型帶來的投資機會是大趨勢,後期重點關注國家政策及産業改革的具體措施。預計改革步伐應會持續推進,結構性投資機會比較突出,重點關注持續成長個股,以及估值安全邊際較大的闆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